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学骏

作品数:498 被引量:2,743H指数:26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37篇期刊文章
  • 47篇会议论文
  • 7篇科技成果
  • 5篇专利

领域

  • 482篇医药卫生
  • 8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4篇皮肤
  • 87篇天疱疮
  • 56篇大疱
  • 54篇大疱性
  • 52篇基因
  • 51篇皮肤病
  • 50篇肿瘤
  • 50篇细胞
  • 42篇副肿瘤
  • 40篇肿瘤性
  • 40篇副肿瘤性
  • 39篇副肿瘤性天疱...
  • 37篇突变
  • 36篇蛋白
  • 34篇表皮
  • 31篇免疫
  • 29篇基因突变
  • 27篇表皮松解
  • 26篇皮炎
  • 20篇酶链反应

机构

  • 369篇北京大学第一...
  • 96篇北京医科大学...
  • 30篇北京协和医院
  • 25篇中国医学科学...
  • 19篇北京大学
  • 16篇复旦大学
  • 1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1篇泰州市人民医...
  • 10篇北京大学第三...
  • 9篇第二军医大学
  • 8篇武汉市第一医...
  • 8篇中国人民解放...
  • 8篇中国科学院遗...
  • 7篇中山大学附属...
  • 6篇空军总医院
  • 6篇四川大学华西...
  • 6篇首都儿科研究...
  • 5篇西安交通大学...
  • 5篇吉林大学第二...
  • 5篇内蒙古医学院

作者

  • 496篇朱学骏
  • 93篇陈喜雪
  • 75篇涂平
  • 54篇吴艳
  • 39篇王爱平
  • 37篇刘玲玲
  • 35篇李冠群
  • 33篇汪科
  • 31篇赵俊郁
  • 30篇卜定方
  • 28篇季素珍
  • 27篇韩钢文
  • 25篇孔繁荣
  • 23篇杨海珍
  • 22篇王明悦
  • 20篇杨勇
  • 19篇李若瑜
  • 18篇仲少敏
  • 17篇武玲慎
  • 15篇姜薇

传媒

  • 104篇临床皮肤科杂...
  • 93篇中华皮肤科杂...
  • 43篇中国皮肤性病...
  • 38篇中国麻风皮肤...
  • 24篇中国临床医生...
  • 22篇中国临床药理...
  • 12篇北京大学学报...
  • 7篇国外医学(皮...
  • 6篇中华医学杂志
  • 5篇中国保健营养
  • 5篇北京医科大学...
  • 4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中华微生物学...
  • 3篇中华流行病学...
  • 3篇中国美容医学
  • 3篇继续医学教育
  • 3篇中国处方药
  • 3篇国际皮肤性病...
  • 3篇2001年中...
  • 2篇皮肤病与性病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6
  • 7篇2015
  • 6篇2014
  • 7篇2013
  • 8篇2012
  • 10篇2011
  • 21篇2010
  • 19篇2009
  • 15篇2008
  • 31篇2007
  • 44篇2006
  • 27篇2005
  • 52篇2004
  • 46篇2003
49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单灶透明血管型Castleman’s病病理细胞起源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从基因水平了解 6例Castleman’s病 (CD)病理细胞组成特点。方法 肿物切除以后 ,苏木精 伊红染色作常规组织病理检查以明确肿物的组织学类型 ;应用免疫组化法研究细胞表型 ,明确肿物的细胞组成 ;根据细胞组成 ,应用RT PCR和克隆测序方法了解肿物主要细胞克隆组成。结果  6例患者皆为限局性透明血管型CD ;肿瘤组织滤泡样结构中主要为B淋巴细胞 ,滤泡间隙为T淋巴细胞。RT PCR扩增产物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得到单一条带 ,RT PCR产物克隆测序得到12 8bp、12 2bp两种碱基长度的克隆 ,相同长度序列间具有高度一致性 ,克隆内分别存在 12个和 7个碱基的差异。结论  6例患者肿瘤组织中含有单 /寡克隆瘤性B细胞 ,这些B细胞起源于生发中心细胞。
王亮春卜定方朱平朱学骏
关键词:CD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1%特比萘芬溶液治疗趾间型足癣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被引量:8
1999年
特比萘芬是一种丙烯胺类抗真菌药,对皮肤癣菌、一些酵母菌和霉菌具有杀菌作用。新剂型1%特比萘芬溶液每天外用2次,疗程1周治疗趾间型足癣与1%克霉唑溶液每天外用2次,疗程4周进行比较。473例患者被评估,其中特比萘芬组238例,克霉唑组235例。研究为单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分组,患者随机接受1%特比萘芬溶液,每天2次,疗程1周,然后用3周安慰剂;或接受1%克霉唑溶液,每天2次,疗程4周;两组在治疗结束后均再随访4周。临床疗效评估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真菌镜检和/或培养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第4周时,特比萘芬组治疗趾间型足癣临床有效率91.2%(克霉唑组92.8%,P>0.05);第8周时,特比萘芬组92.4%(克霉唑组96.2%,P>0.05)。第4周时,特比萘芬组真菌学治愈率94.5%(克霉唑组93.2%,P>0.05),第8周时,特比萘芬组97.1%(克霉唑组97.0%,P>0.05)。两组治疗耐受性均好,特比萘芬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2.1%(克霉唑组0.8%,P>0.05)。由此可见1%特比萘芬溶液采用1周疗法治疗趾间型足癣的临床和真菌学疗效与1%克霉唑溶液4周疗法相似。
王爱平李若瑜王端礼李冬梅王晓红万哲朱学骏
关键词:足癣药物疗法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沙眼衣原体
1996年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沙眼衣原体孔繁荣,朱学骏,张耕耘,周骏马,陈受宜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邮政编码100034)我们建立了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沙眼衣原体的方法,对100例STD门诊患者进行了检测。材料与方法1.临床标本来源1993年2月~3月在北京市某...
孔繁荣朱学骏张耕耘周骏马陈受宜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沙眼衣原体
皮肤基底膜带的研究现状被引量:4
2001年
朱学骏
关键词:皮肤基底膜带大疱病抗原角蛋白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1例被引量:3
2006年
患者女,27岁。左前胸部皮肤肿块11年,逐渐增大、增多。组织病理:真皮全层和皮下组织广泛的梭形肿瘤细胞呈束状和漩涡状排列,部分肿瘤细胞核大、深染。诊断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岳学苹王爱平涂平朱学骏
关键词: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老年人头面部血管肉瘤三例被引量:9
2000年
沈悦丁颖果涂平朱学骏
关键词:头面部血管肉瘤老年人
寻常型天疱疮和妊娠
陈喜雪高昱王明悦朱学骏
毛根检查法观察斑秃毛发生长周期变化(附30例病例分析)被引量:1
1991年
本文用毛根检查法观察了30例斑秃患者毛发生长周期的改变情况,发现斑秃时生长期毛发所占比例明显减低,而退行期和休止期毛发所占比例明显增高。这种变化在斑秃活动期尤为显著。虽然斑秃一般表现为限局性毛发脱落,但整个头皮毛发均有生长周期异常改变。
郑占才王金燕黄敬彦朱学骏
Merkel细胞癌一例被引量:5
2000年
李丽朱学骏
关键词:MERKEL细胞癌皮肤肿瘤
皮肤老化的生理机制及其表现被引量:2
1992年
在皮肤老化过程中,皮肤的生理学发生许多重大变化,并出现一些相应的皮肤表现,现分述如下。皮肤老化的生理机制一、角质层水合能力降低、皮肤表面水脂乳化物含量减少及腺体分泌功能减弱水是角质层重要的塑形物质之一。
朱学骏王爱民
关键词:皮肤老化生理机制老年医学
共5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