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艳梅

作品数:9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导管
  • 3篇导管消融
  • 3篇心房
  • 3篇心房颤动
  • 3篇消融
  • 3篇房颤
  • 2篇动脉
  • 2篇心房颤动导管...
  • 2篇心绞痛
  • 2篇心力衰竭
  • 2篇药物
  • 2篇易损斑块
  • 2篇衰竭
  • 2篇稳定心绞痛
  • 2篇介入
  • 2篇介入治疗
  • 2篇抗凝
  • 2篇抗凝药
  • 2篇抗凝药物
  • 2篇绞痛

机构

  • 8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张艳梅
  • 8篇许邦龙
  • 7篇王晓晨
  • 4篇盛建龙
  • 3篇胡章乐
  • 1篇何非
  • 1篇华锦胜
  • 1篇王敏
  • 1篇吴继雄

传媒

  • 2篇临床与病理杂...
  • 1篇安徽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老年急性下壁和右心室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术后电风暴一例被引量:2
2012年
Zipes等研究表明,室性心律失常电风暴是指心室颤动或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室性心动过速,24h内反复发作〉2次,通常要电除颤或电复律终止。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4h内心室颤动发生率3%~5%,发生心室颤动的AMI患者院内病死率高达40.9%。有部分AMI患者因交感神经兴奋、电解质紊乱、再灌注损伤或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等原因,PCI后仍可出现电风暴。现报道1例老年急性下壁、右心室心肌梗死患者PCI后电风暴发作的临床资料。
盛建龙许邦龙王晓晨华锦胜张艳梅
关键词:右心室心肌梗死电风暴介入治疗下壁血流动力学不稳定AMI患者
导管消融对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导管消融对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9年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HFpEF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导管消融组和药物治疗组,每组50例。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心脏结构及心功能、脑钠肽(BNP)水平的变化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导管消融组随访6个月维持窦性心律者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组(78%vs. 22%,P <0.05)。导管消融组在临床疗效、心脏结构及功能[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房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和二尖瓣瓣环运动速度之比(E/e′)]、BNP水平方面较药物治疗组均明显改善(P <0.05),导管消融组心衰再住院率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脑卒中发生率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导管消融对HFpEF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较常规药物治疗能明显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可能减少心衰再住院率。
张艳梅许邦龙王晓晨
关键词:心房颤动导管消融
三种抗凝药物在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围术期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达比加群,利伐沙班及华法林三种抗凝药物在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围术期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9年3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导管消融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抗凝...
张艳梅许邦龙王晓晨
3种抗凝药物在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围术期的安全性比较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比较达比加群、利伐沙班及华法林三种抗凝药物在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围术期的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3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导管消融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120例,根据给予的抗凝药物不同为3组:A组(40例)给予达比加群、B组(40例)给予利伐沙班、C组(40例)给予华法林,观察3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及随访3个月的血栓栓塞及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A、B、C 3组围术期并发症(12.5%、10%、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A、B、C 3组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0%、2.5%、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轻度出血事件发生率(5%、2.5%、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比加群和利伐沙班在房颤导管消融围术期抗凝治疗的效果与华法林相当,两者均可有效预防房颤导管消融术后血栓栓塞事件,安全性可能更高。
张艳梅许邦龙王晓晨
关键词:心房颤动导管消融达比加群利伐沙班
心脏再同步治疗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评价心脏再同步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植入三腔起搏器进行CRT的32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纽约心脏病学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NYHA心功能Ⅲ级组和NYHA心功能Ⅳ级组。其中NYHA心功能Ⅲ级组14例,NYHA心功能Ⅳ级组18例,并对其进行随访观察治疗,以观察两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以评价心脏再同步治疗的效果。结果两组在性别构成比、年龄、基础心脏病构成比、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术前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植入时心律为窦性心律、术前心电图QRS波时限、术后心电图QRS波时限、左室电极植入靶静脉、植入起搏器类型,及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病、脑血管疾病史等方面未有统计学差异。术后随访发现,NYHA心功能Ⅳ级组治疗效果明显比例显著低于NYHA心功能Ⅲ级组(50.0%vs 92.9%,P=0.019)。回顾性分析治疗效果明显与治疗效果不明显两组临床资料,发现治疗效果不明显组NYHA心功能Ⅳ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治疗效果明显组(90.0%vs 40.9%,P=0.019),且术前LVEDD明显大于治疗效果明显组[(76.7±10.3)mm vs(68.0±7.6)mm,P=0.012)]。结论 NYHA心功能Ⅳ级组CRT后效果不如NYHA心功能Ⅲ级组,较大的术前LVEDD是CRT术后疗效不佳的预测因素。但在药物治疗基础上,CRT仍可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
盛建龙许邦龙王晓晨吴继雄胡章乐王敏张艳梅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起搏器心脏再同步治疗
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浆IL-18、PTX3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浆白介素18(Interleukin 18,IL-18)、正五聚蛋白3(Pentraxin 3,PTX3)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将136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纳入试验,登记所有患者临床特征并测定入院时血浆中IL-18、PTX3水平。继之,对所有患者行冠脉造影并使用gensini评分系统对冠脉病变程度进行评估。根据所有患者gensini评分结果将患者分成低gensini积分(low gensini score,LGS)组(gensini积分〈27分)、中gensini积分(medium gensini score,MGS)组(gensini积分27~38分)、高gensini积分(high gensini score,HGS)组(gensini积分〉38分),分析比较三组间患者的临床特征和IL-18、PTX3水平差异。结果:HGS组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比例显著高于MGS及LGS组,MGS组高血压患者比例显著高于LGS组。HGS组IL-18、PTX3水平显著高于MGS组及LGS组;MGS组IL-18、PTX3水平显著高于LGS组。结论: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入院时血浆IL-18、PTX3水平能够反映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入院时循环中IL-18、PTX3水平越高,冠脉病变越严重。
胡章乐王晓晨许邦龙盛建龙张艳梅
关键词:易损斑块不稳定心绞痛白介素-18
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和小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观察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和小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入住我院行DCB治疗的冠心病患者48例,其中ISR 22例,小血管病变26例。另选取性别、病变血管及类型相同,年龄、合并基础疾病等相近的行药物涂层支架(DES)治疗的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以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急性心肌梗死(AMI)、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TLR)等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为主要终点观察指标,记录复查冠脉造影或冠脉CT结果。结果平均随访(9.15±5.46)个月。DES组MACE发生率为8.34%,高于DCB组的4.1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心源性死亡病例,DCB组中无非致死性AMI,DES组发生1例(2.0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B组行TLR 2例(4.17%),低于DES组4例(8.3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B组在(9.24±4.02)个月有19例患者复查冠脉造影和4例复查冠脉CT,ISR患者10例(1例血管狭窄85%),小血管病变13例(1例血管狭窄90%);DES组在(8.34±5.28)个月有14例复查冠脉造影,ISR患者6例(1例血管狭窄80%),小血管病变8例(1例血管狭窄99%的非致死性AMI,2例血管狭窄75%和80%)。生存曲线分析显示,两组在随访过程中无MACE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6)。结论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和小血管病变的疗效不劣于药物涂层支架,可作为临床冠脉血运重建的重要策略。
徐海何非张艳梅许邦龙
关键词:药物涂层支架支架内再狭窄小血管病变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浆MMP-9、CRP、IL-18及CTnI的影响和意义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研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介素-18(interleukin 18,IL-18)及心肌损伤标记物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水平的影响和意义。方法:116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非PCI(NPCI)组和PCI组。分别测定两组入院时、冠脉造影/PCI术后24、72 h、2周时循环中MMP-9、CRP、IL-18及CTnI浓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NPCI组和PCI组的基线资料及入院时、术后2周的血浆MMP-9、CRP、IL-18及CTnI浓度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NPCI组术后24及72 h的MMP-9、CRP、IL-18及CTnI浓度均与入院时无明显差异(均P>0.05),其术后2周MMP-9、CRP、IL-18及CTnI低于入院时(均P<0.01)。PCI组术后24 h MMP-9、CRP、IL-18及CTnI浓度显著高于入院时(均P<0.01),术后72 h的MMP-9、CRP、IL-18及CTnI浓度显著高于PCI组术后24 h(均P<0.01),术后2周的MMP-9、CRP、IL-18及CTnI浓度显著低于入院时(均P<0.01)。PCI组术后24及72 h的MMP-9、CRP、IL-18及CTnI浓度均显著高于同时点的NPCI组(均P<0.01)。结论:PCI治疗本身可能在短期内加重冠脉斑块不稳定及心肌损伤。
胡章乐王晓晨许邦龙盛建龙张艳梅
关键词:易损斑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