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献兵

作品数:28 被引量:76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地球物理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篇天文地球
  • 5篇机械工程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理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10篇地震
  • 7篇地下核爆炸
  • 7篇核爆
  • 7篇核爆炸
  • 4篇地震波
  • 4篇震波
  • 4篇强地面运动
  • 4篇高铁
  • 3篇断层
  • 3篇震源
  • 3篇矩张量
  • 3篇格林函数
  • 3篇函数
  • 3篇反演
  • 3篇CLVD
  • 2篇地表
  • 2篇地震波场
  • 2篇地震信号
  • 2篇震源机制
  • 2篇震源机制解

机构

  • 28篇北京大学
  • 6篇装甲兵工程学...
  • 3篇中国地震局
  • 2篇宁夏回族自治...
  • 1篇长江大学
  • 1篇西北核技术研...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中国石油青海...
  • 1篇辽宁省地震局
  • 1篇南方科技大学

作者

  • 28篇张献兵
  • 8篇赵克常
  • 6篇何永锋
  • 4篇宁杰远
  • 3篇徐锡伟
  • 3篇张冬丽
  • 2篇王洋
  • 2篇陈晓非
  • 2篇王彦宾
  • 2篇柴炽章
  • 2篇胡天跃
  • 2篇马裕然
  • 1篇刘炳灿
  • 1篇周仕勇
  • 1篇郑文俊
  • 1篇蔡永恩
  • 1篇黄蓓
  • 1篇冯永革
  • 1篇张秀玲
  • 1篇靳平

传媒

  • 8篇北京大学学报...
  • 4篇地球物理学报
  • 3篇地震学报
  • 2篇爆炸与冲击
  • 2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地震地质
  • 1篇光学精密工程
  • 1篇大学物理
  • 1篇地震工程与工...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地震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 2篇2000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亚洲地区1918—1970年7级以上强震重新定位与震源机制测量及结果的不确定性分析
2020年
通过光学字符识别(OCR)软件,整理世界地震台网1918—1970年的世界台站震相报告,对该时期发生在亚洲及周边地区7级以上强震的震源位置及部分强震的震源机制(断层面解)进行测量。使用1918—1970年《国际地震资料汇编》(ISS)和EHB Bulletin的震相到时和到时差,对该时段338个7级以上地震事件进行重新定位,得到其中316个地震事件的可靠定位。使用1933—1970年ISS和EHB Bulletin的P波初动数据,对该时段244个地震事件求解震源机制解,得到其中209个地震事件的震源机制解。研究结果丰富了亚洲地区基于全球地震台网观测的1918—1970年仪器记录早期近现代强震目录震源机制资料,并提供一种研究近现代地震的可行方法,对开展其他地区或其他震级范围的仪器记录早期近现代地震研究具有启发作用。
韩甲源张献兵周仕勇
关键词:重定位震源机制解
有限破裂震源的近场辐射特征
<正>过去20年中,许多研究工作都进一步完善了计算理论地震图的反射率方法.Chen(1999)系统地总结概括了这方面的工作,给出了在柱坐标系下位于分层半空间中任意位置的一个点源(包括单力点源,爆炸点源,位错点源)在任意一...
张献兵杨朝晖陈晓非
文献传递
川滇地区上地幔顶部的三维S波速度结构研究
川滇地区作为青藏高原介质向东南方向运移的重要场所,长期受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碰撞的影响,断层众多,地震频发,构造演化复杂。地震波速度可以用于揭示深部构造分布及其演化过程。目前P波速度结构研究已经大量应用于该区,而三维S波速...
魏芝赵里张献兵
文献传递
有限破裂源的近场辐射特征研究
使用Chen(1999)提出的广义反射率方法,研究了层状弹性介质中有限破裂震源附近的波场情况.弹性波由一系列周期性点源产生的波场线性叠加而成.计算了层状介质中走滑断层的强地面运动,考察了位移场、速度场及加速度场的空间变化...
张献兵
关键词:合成地震图层状半空间
高铁地震4D地频图及其可用性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基于北京大学在河北保定地区高铁线路附近布设的台阵数据,在考虑车型变化的情况下,采用基频对齐的方法,将同一台站上相同类型列车激发的高铁地震信号三分量的频谱分别叠加起来,可在更远的台站上获得更高信噪比的频谱。使用聚类算法,得到不同车型对应的三分量频谱随台站位置的变化规律。基于高铁地震频谱特征及其变化规律,提出4D地频图的概念,并讨论其监测高铁及周边介质的可用性。
蒋一然梁萱宁杰远鲍铁钊张献兵
关键词:聚类
断层破裂方式对银川盆地强地面运动的影响被引量:6
2009年
银川盆地是受断层控制的断陷性盆地,边缘和内部发育了多条断裂带,特别是其内部晚更新世—全新世活动的银川隐伏断层可能对银川市的建设规划和抗震设防影响较大。为了研究银川隐伏断层活动对银川盆地强地面运动特征的影响,本文以银川隐伏活动断层作为目标断层,模拟了断层发生Mw6.5特征地震时,在单侧破裂和双侧破裂两种方式下,银川盆地的强地面运动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在两种破裂方式下,盆地内强地面运动表现出不同形态的地震条带状分布特征和上盘效应;同时受到银川盆地边缘断裂"西陡东缓"构造特征的影响,地表强地震动分布和断层附近观测点的时程也呈现出独特的盆地边界反射作用。在单侧破裂和双侧破裂两种模式下,近场强地面运动集中区总体上呈现北强南弱的现象,银川市及附近的芦花台等地区是强地面运动分布的主要区域。
张冬丽张伟徐锡伟柴炽章张献兵
关键词:强地面运动数值模拟
基于面波数据的地下核爆炸的全元素矩张量反演方法被引量:1
2017年
区域分层介质模型下,可以将地震波场描述为矩张量各分量作为权重的基本格林函数的线性组合,利用该理论地震波场可以反演实际天然地震或地下核爆炸的震源机制,反演结果中不同震源机制成分的比重,可以用来识别地下核爆炸,该系统方法越来越受到关注。给出了基于广义反射-透射系数方法的水平分层介质模型的地震波场正演公式,并对基于该公式的单台反演结果的准确性、稳定性、可靠性进行了理论分析,为利用该公式对实际地下核爆炸进行反演提供了理论基础,该方法对利用区域少量甚至是单站记录数据检测、识别地下核爆炸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何永锋李锴刘炳灿姚国政赵克常张献兵曾乐贵
关键词:地下核爆炸面波格林函数
表层沉积物特性对地震地面运动的影响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建立包含震源、沉积盆地和表层低速沉积层的二维模型,采用交错网格有限差分/伪谱混合方法求解地震波传播,讨论沉积层厚度和速度对地震地面运动的作用。结果表明:沉积层内产生的地震波的多重反射以及转换会引起地面运动持续时间的延长,它们的相干叠加会造成地面运动峰值的放大;随着沉积层速度的增加,多重反射与转换波的能量减小,地面运动持续时间减小,但是不同速度或者不同厚度的低速层模型均显示出一致的地面运动峰值放大特征。结果说明,在包含震源、沉积盆地和沉积层的模型中,沉积层对地面运动的作用机理更复杂。在实际应用中有必要同时考虑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
王洲鹏王彦宾张献兵
关键词:表层沉积物地震地面运动地震波传播
广义反透射系数的物理意义被引量:1
2010年
一种体系化的高效率的算法被广泛应用于分层均匀介质中有源波动方程的数值计算,它能够计算出所考察时间窗内的全波震相;该算法的关键之处,便是应用了广义反透射系数方法,广义反透射系数包含所有层间分界面反透射波及转换波的影响.本文利用图示及级数展开方法,对其物理含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这对于更好地理解理论波场的合成,有较好的参考意义.
何永锋李华张献兵王洋
基于快速标量传递算法的瑞雷波频散曲线反演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为了提高近地表瑞雷波频散曲线反演的效率和精度,引入快速标量传递算法来计算瑞雷波频散曲线正演理论值。通过对比加入线性约束条件前后遗传算法(GA)与模拟退火法(SA)在反演瑞雷波频散曲线中的表现,提出将计算速度快的蒙特卡洛法(MC)作为辅助手段来快速识别地层类型,然后在GA和SA中加入线性约束条件来提高收敛速度,并将GA得到的反演结果作为SA的初始状态,同时适当地缩小搜索范围,通过联合反演来克服GA的早熟问题。用上述方法计算和验证三层地层模型、含噪声数据以及工区实际模型,结果表明该方法高效、准确、稳定性强,有很强的全局寻优能力,并具有一定的抗噪能力。
董智开段文胜肖承文胡天跃张献兵
关键词:瑞雷波频散曲线非线性反演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