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康春华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东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东莞市科技局科研立项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入路
  • 3篇动脉
  • 3篇远外侧入路
  • 3篇外侧入路
  • 3篇颈静脉孔
  • 3篇颈静脉孔区
  • 2篇翼点
  • 2篇翼点入路
  • 2篇手术
  • 2篇显微手术
  • 2篇解剖学
  • 2篇侧入路
  • 1篇动脉瘤
  • 1篇枕下远外侧入...
  • 1篇手术治疗
  • 1篇锁孔
  • 1篇前交通动脉
  • 1篇前交通动脉复...
  • 1篇前交通动脉瘤
  • 1篇椎动脉

机构

  • 5篇东莞市人民医...
  • 2篇广州市番禺区...
  • 2篇广州市番禺区...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康春华
  • 5篇付万新
  • 4篇彭志强
  • 1篇李少鹏
  • 1篇徐如祥
  • 1篇黄理金
  • 1篇朱蔚林

传媒

  • 3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年份

  • 3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枕下远外侧入路到达颈静脉孔区的骨性结构的显微解剖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通过对骨性颈静脉孔(jugular foramen,JF)及毗邻结构显微解剖学特征的观察,寻求远外侧入路中可行的JF定位标志及显露方法。方法:手术显微镜对10例成人颅骨标本JF及其毗邻结构进行观察并测量相关的解剖学数据。结果:JF由颞骨和枕髁围成的不规则间隙,所有标本上均见到颞突,枕突只出现在40%的样本中;JF的大小和形态多变,多数样本的JF右侧大于左侧;JF前内侧有恒定存在的岩下窦沟,后外侧接乙状窦;JF内侧有颈静脉结节、内耳门;枕髁位于JF外口的下内方,形态多为肾形;JF外侧为茎突、茎乳孔及乳突。除JF外口的内缘与枕髁的最短距离以及茎乳孔与JF外口之间的距离以外,其余的关于JF内外口与毗邻结构之间的距离,在同一个体上的左右两侧无显著差异。结论:骨性JF与毗邻结构之间关系复杂。星点、茎突根部、乳突尖以及SS在体表的投影有助于处理JF区病变时准确定位。切除颈静脉突、乳突、颈静脉结节、及枕髁有助于JF的显露。
付万新康春华彭志强
关键词:颈静脉孔解剖学显微手术
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40例破裂的前交通动脉瘤被引量:13
2006年
目的探讨经冀点入路成功夹闭40例破裂的前交通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技巧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0年1至2005年12月手术治疗40例前交通动脉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术中困难及手术结果。结果术前3D-DSA能清楚显示动脉瘤的大小,形状和附近血管的关系。40例患者中出院时按GOS评分分为恢复良好者32例,中残3例,重残3例,死亡2例。结论大脑前动脉水平段(A1段)发育不全与前交通动脉瘤有较高的相关性;尽早手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能防止因动脉瘤再次破裂引起的直接死亡和病情恶化,及时清除血肿能减轻脑血管痉挛,改善患者的预后。
付万新康春华朱蔚林黄理金
关键词:前交通动脉瘤显微外科手术翼点入路
锁孔翼点入路前交通动脉复合体的显微解剖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依照翼点锁孔入路探讨前交通动脉复合体的形态学特点,从而为利用该入路手术处理与前交通复合体相关的疾患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模拟翼点锁孔入路手术操作,在手术显微镜下对15例(30侧)福尔马林固定的国人成人湿性头颅标本进行解剖,观察前交通动脉复合体的显露情况,并进一步地对前交通动脉复合体各组成部分进行形态学观察并获取相关数据。结果经翼点锁孔入路可完整显露前交通动脉复合体。大脑前动脉均由颈内动脉发出,与对侧大脑前动脉借前交通动脉相接。Heubner回返动脉为大脑前动脉水平段发出的穿通动脉中最粗大的血管,其起点多位于近侧3 mm及远侧3 mm范围内。在大脑前动脉水平段3~5 mm及其中1/3段少有穿通支发出。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及其分支的外径、长度及其起源均存在众多差异。结论利用翼点锁孔入路手术治疗与前交通动脉复合体有关的疾患具有可行性,术者在术前必须充分把握该复合体复杂的解剖学特征。大脑前动脉水平段近侧3~5 cm及其中1/3段可作为前交通动脉瘤手术时临时阻断的部位。
付万新徐如祥彭志强康春华付万新徐如祥彭志强康春华
关键词:翼点入路锁孔前交通动脉复合体
远外侧入路手术中椎动脉颅内段的显微解剖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对椎动脉颅内段进行观察和测量,探讨远外侧人路手术中如何保护椎动脉颅内段和小脑后下动脉. 方法 手术显微镜下对20例带颈成人头颅标本模拟远外侧人路开颅,到达颈静脉孔区,显露椎动脉颅内段及其主要分支,观察其走形特点和形态,并测量相关数据. 结果椎动脉颅内段穿寰枕筋膜后在基底动脉沟与对侧椎动脉合成基底动脉.椎动脉与舌下神经关系密切,本组30侧椎动脉穿经舌下神经根的腹侧达桥脑延髓沟,8侧椎动脉穿舌下神经根丝之间,2侧椎动脉经舌下神经根丝的背侧.70%的椎动脉与舌下神经有接触,其中30%的椎动脉对舌下神经造成压迫.椎动脉颅内段主要分支有小脑后下动脉、脊髓前动脉、脑膜后动脉和一些穿动脉.小脑后下动脉是椎动脉最大的分支,本组全部发自椎动脉颅内段,行程多为袢状并同后组颅神经关系密切.小脑后下动脉的起始点因人而异,同一标本左右也不一致,大多起自椎动脉颅内段的中上1/3.本组未见小脑前下动脉起源于椎动脉.脊髓前动脉均起于双侧椎动脉的末段,在中线吻合成一单干,沿脊髓前正中裂迂曲下降供应脊髓. 结论 熟悉椎动脉颅内段及其分支的走形特点和解剖变异有助于远外侧入路到颈静脉孔区手术中识别和保护椎动脉颅内段的主要分支.
付万新康春华彭志强李少鹏
关键词:椎动脉小脑后下动脉远外侧入路颈静脉孔区显微解剖学
远外侧入路中寰椎的显微解剖研究
2010年
目的通过对寰椎及毗邻结构显微解剖学特征的观察,探讨远外侧入路到颈静脉孔区充分暴露病变同时保护椎动脉的方法。方法观察10例成人寰椎标本及其毗邻结构并测量相关的解剖学数据;在手术显微镜下对10例带颈成人头颅标本模拟枕下远外侧入路开颅,显露寰椎和椎动脉,观察两者的形态和关系,并测量相关数据。结果寰椎由前后弓和两个侧块组成,后弓上面有椎动脉沟或骨管,内有椎动脉。本组2侧(10%)完全形成骨管,6侧(30%)部分形成骨管,12侧(60%)为浅沟;椎动脉沟沟内缘到达寰椎后弓中点的距离为7.39~17.25mm,差异较大,寰椎横突可于活体体表触及,是重要的手术解剖学标志。横突孔内恒定地走行椎动脉。结论熟悉椎动脉沟或骨管的变异及其内侧到后弓中点的距离有助于椎动脉的保护,切除寰椎横突可增加颈静脉孔的暴露。
付万新彭志强康春华
关键词:寰椎颈静脉孔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