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喻志源

作品数:112 被引量:221H指数:7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5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7篇医药卫生
  • 6篇生物学

主题

  • 73篇细胞
  • 53篇胶质
  • 45篇胶质细胞
  • 28篇缺血
  • 26篇星形
  • 25篇星形胶质
  • 23篇星形胶质细胞
  • 20篇周期
  • 20篇细胞周期
  • 19篇小胶质细胞
  • 19篇脑缺血
  • 16篇神经元
  • 15篇脊髓
  • 13篇蛋白
  • 13篇增殖
  • 11篇脊髓损伤
  • 10篇缺氧
  • 10篇基因
  • 9篇灶性
  • 9篇灶性脑缺血

机构

  • 107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武汉大学
  • 2篇石河子大学医...
  • 2篇郑州大学第一...
  • 2篇石河子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湖北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二...
  • 1篇宜昌市第一人...
  • 1篇湖北省新华医...

作者

  • 112篇喻志源
  • 89篇王伟
  • 50篇谢敏杰
  • 26篇骆翔
  • 9篇田代实
  • 9篇付佩彩
  • 8篇张苏明
  • 7篇徐沙贝
  • 7篇唐荣华
  • 7篇张强
  • 6篇王义辉
  • 6篇李彩红
  • 6篇徐运兰
  • 5篇何丹
  • 5篇刘淼
  • 5篇许康
  • 5篇张桂青
  • 5篇王萍
  • 4篇陈晨
  • 4篇唐洲平

传媒

  • 30篇神经损伤与功...
  • 16篇卒中与神经疾...
  • 15篇中国组织化学...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中国康复
  • 3篇郑州大学学报...
  • 2篇脑与神经疾病...
  • 2篇中风与神经疾...
  • 2篇中华物理医学...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国神经科学...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解剖学报
  • 1篇中国行为医学...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1
  • 10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 9篇2015
  • 11篇2014
  • 4篇2013
  • 13篇2012
  • 6篇2011
  • 9篇2010
  • 6篇2009
  • 9篇2008
  • 8篇2007
  • 8篇2006
  • 3篇2005
  • 5篇2004
  • 4篇2003
1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鼠脊髓损伤后NG2胶质细胞的活化增殖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大鼠损伤脊髓中NG2胶质细胞的活化。方法 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两组(n=15):手术组用改良Allen`s打击法制作脊髓损伤模型;假手术组只切除椎板,不损伤脊髓。在术后3 d、7 d、30 d,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G2细胞活化。结果相比较假手术组,手术组脊髓损伤后NG2细胞活化明显,细胞增殖活化在术后3 d升高,7 d达高峰,持续至30 d(P<0.05)。结论大鼠脊髓损伤后NG2大量活化增殖,参与了胶质瘢痕形成,对脊髓损伤后脊髓功能的恢复产生一定影响。
杨怀洁喻志源张桂青王伟骆翔
关键词:脊髓损伤增殖
脑血吸虫病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意义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脑血吸虫病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意义。方法对26例脑血吸虫病患者的免疫学检查结果、临床及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脑血吸虫病患者可出现各种神经系统临床症状和局灶体征,血清血吸虫抗体阳性,头部CT平扫病变部位低密度影,呈"指套样"水肿;增强后病灶呈"团块样"强化;MRI平扫病变部位长T1长T2异常信号;增强后病灶为"结节样"、"泥沙样"或"斑片样"强化。结论结合临床、免疫学检查及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可确诊脑血吸虫病。
骆翔喻志源唐荣华姜亚平
关键词:脑血吸虫病影像学
转染真核表达载体pGFAP-IRES2-EGFP-p27对星形胶质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脂质体介导真核表达载体pGFAP-IRES2-EGFP-p27转染体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后对其增殖的影响。方法:利用脂质体将质粒pGFAP-IRES2-EGFP-p27转染入纯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通过免疫荧光化学标记观察转染质粒pGFAP-IRES2-EGFP-p27后星形胶质细胞内外源基因EGFP、p27的表达情况,并观察其对星形胶质细胞Ki67表达的影响。结果:脂质体介导质粒pGFAP-IRES2-EGFP-p27转染后24 h即开始有EGFP的表达,48-72 h EGFP表达达高峰;通过免疫荧光标记发现,表达EGFP的细胞同时有p27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和EGFP阴性细胞相比,EGFP阳性细胞中Ki67的阳性率明显下调(P<0.01)。结论:GFAP启动子能启动目的基因p27和EGFP在星形胶质细胞的表达;连于p27的下游EGFP可作为报告基因,通过观察EGFP的表达可了解外源性p27的表达情况;导入外源性p27能有效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
朱舟潘邓记徐逸喻志源徐沙贝王伟
关键词:真核表达载体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GABA_A受体亚基α2和α3在梗死对侧皮层表达的动态变化
2010年
目的研究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后,梗死对侧皮层氨基丁酸A(GABAA)受体α2和α3亚基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再灌注模型,分为MCAO组(n=18)和假手术组(n=18),分别于术后7d、30d和6个月断头取脑,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各组中梗死对侧皮层GABAA受体亚基α2和α3的表达情况。结果 MCAO组大鼠与假手术组大鼠相比,在7d时梗死对侧亚基α2和α3在皮层各个脑区改变无明显差异(P>0.05);30d和6个月时,亚基α3在各个脑区均显著升高(P<0.05);30d时亚基α2在梗死对侧的Par1和Par2脑区表达增加(P<0.05);6个月时,梗死对侧亚基α2在Par1脑区表达增加而在Par2脑区表达降低(P<0.05)。结论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后梗死塞对侧皮层GABAA受体亚基α2和α3发生了广泛而长效的变化,这种变化提示脑缺血后GABAA受体功能受损,GABAA受体的改变可能参与了缺血后突触的重塑和神经网络重建。
喻志源李杰刘仁刚王伟骆翔
关键词:Γ-氨基丁酸受体亚基脑缺血
大鼠脊髓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的培养与鉴定方法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PCs)的分离纯化及诱导分化方法。方法取出生后3 d内SD大鼠脊髓,采用0.125%胰蛋白酶消化获取原代混合胶质细胞,培养10 d左右在37℃恒温摇床采取180 r/min摇速振摇并差速贴壁40 min获得纯化的OPCs;取纯化后培养3 d的OPCs免疫荧光鉴定细胞纯度或诱导分化。结果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获取原代混合胶质细胞、振摇并差速贴壁法分离纯化能够得到纯度较高的OPCs,折光性强,呈双极或三极形态,免疫荧光染色显示95%细胞表达A2B5和NG2(OPCs标志物),经诱导分化后表达O4及MBP(少突胶质细胞标志物)。结论采用振摇差速贴壁法可从大鼠脊髓中分离纯化获得高纯度的OPCs,获得的OPCs体外生长稳定,经诱导可分化为成熟的少突胶质细胞。
李彩红张婷陈雪王伟骆翔喻志源
关键词:少突胶质前体细胞脊髓细胞培养免疫荧光
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剂olomoucine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微环境的影响及其意义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素依赖激酶抑制剂olomouc ine对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微环境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建立脊髓半切损伤模型,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损伤对照组和olomouc ine干预组,采用W estern印迹分析脊髓损伤后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应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损伤区域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CSPG)以及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的表达;采用改良的Gale联合评分法对大鼠瘫痪后肢进行运动功能评估。结果假手术组细胞周期素(cyc lin)A、B1、E和增殖细胞核抗原以及GFAP、CSPG和GAP-43的表达较弱;脊髓损伤后cyc linA、cyc linB1、cyc linE和细胞周期素(PCNA)等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显著增高,星形胶质细胞明显活化增殖,GFAP和CSPG的表达明显增强(均P<0.01),GAP-43的表达高于假手术组(P<0.05);给予olomouc ine干预后,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显著下调,损伤区域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和胶质瘢痕形成受到抑制,胶质瘢痕产生的CSPG的表达明显减少,GAP-43的表达显著增高,瘫痪后肢的运动功能明显改善(均P<0.05)。结论olomouc ine可通过调控细胞周期,抑制脊髓损伤后胶质细胞的活化增殖和胶质瘢痕的形成,减少抑制因子CSPG的表达以及上调有利于轴突再生的GAP-43的表达,改善损伤后轴突再生微环境最终促进瘫痪后肢的运动功能恢复。
田代实王伟徐运兰喻志源谢敏杰王萍张贵斌
关键词:脊髓损伤GAP-43蛋白细胞周期
MANF/CDNF与神经系统疾病
2011年
中脑星形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ANF)和保守型多巴胺神经营养因子(CDNF)是一类新近发现的神经营养因子,它们在结构和功能方面都显示出与传统神经营养因子的差异,而且具有营养神经元、促进细胞存活和抑制细胞增殖的多方面功能。本文对MANF/CDNF的生理结构、功能及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刘淼王伟喻志源
关键词:帕金森病脑缺血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促进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极其可能机制。方法采集SD大鼠骨髓,分离出MSCs,并培养、纯化,取传至第6代的MSCs,移植前1d以5溴2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标记,然后用显微注射器将其缓慢注射到脊髓损伤大鼠模型(成年SD大鼠)的受损脊髓中心,以不进行移植的脊髓损伤大鼠模型(损伤组)和假手术组为对照。术后进行运动功能评分以判断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切取移植区域脊髓组织,应用荧光免疫化学染色检测脊髓损伤灶边周的神经元凋亡情况(TUNEL与NeuN双标记)以及移植的MSCs的分布和向神经元分化情况(Brdu与NeuN双标记),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损伤灶区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mRNA的表达。结果移植后第3天开始,损伤组和移植组大鼠的BBB运动功能评分明显上升,第14天后进入平台期,但移植组各时间点的BBB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损伤组(P〈0.05)。移植后3d,在移植组的脊髓组织中可见Brdu标记阳性细胞,少部分Brdu标记阳性细胞同时表达神经元特异性标志物NeuN;移植后第3、7天,损伤组和移植组脊髓组织中的凋亡神经元均显著多于假手术组(P〈0.01),凋亡的神经元多存在于损伤周边区,但移植组的凋亡神经元显著少于损伤组(P〈0.01);移植后第3、7天,假手术组未检测到BDNF mRNA的表达,损伤组和移植组均可检测到BDNF mRNA的表达,移植组的表达量分别较损伤组高28.6%和39.2%(P〈0.05)。结论移植的骨髓MSCs可促进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其机制除MSCs直接分化为神经元进行修复外,还可能与其改善脊髓损伤区的微环境、上调BDNF mRNA表达、减少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骆翔喻志源唐洲平徐光锦陈晨张强王伟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移植骨髓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和炎症被引量:9
2018年
脊髓损伤会导致神经系统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四肢瘫、截瘫,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尽管对于脊髓损伤还有很多未知,但可以将其分为两个时期,急性期机械损伤,和持续数周、数月的继发损伤。脊髓损伤病理生理学机制复杂,尤其是缺血再灌注导致内皮功能紊乱和血管渗透性改变,这些会诱发炎症的级联反应,导致脊髓的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激活和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的浸润,这些炎症细胞释放大量的炎性细胞因子、趋化因子、自由基、兴奋毒性氨基酸、NO等,导致神经元死亡和神经功能的缺失。脊髓损伤在治疗上强调个体化综合治疗,在炎症进程的不同时期给予特定的干预是治疗关键。
董源基喻志源谢敏杰王伟
关键词:脊髓损伤胶质细胞神经炎症免疫调节药物缺血再灌注损伤
缺血对体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2011年
目的:研究缺血干预不同时间对体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Ast)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分离新生大鼠皮质,获得细胞悬液,通过培养、分离和传代方法纯化Ast,经体外缺血条件(氧及血清剥夺,低糖)干预3、6、12和24h后收集细胞,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每个样品单个细胞DNA含量,测算每个样品中处于凋亡及各周期细胞的百分比。结果:对照组与各缺血干预组进行组间比较,凋亡百分比无显著性差异。观察期内Ast始终未出现凋亡。缺血3、6、12hAstS期及G2/M期百分比较对照组显著增高,缺血6h达最高值。结论:Ast对缺血有一定的耐受性,缺血早期Ast反应性增生。
余勇飞许康李平谢敏杰喻志源朱舟王伟
关键词:缺血星形胶质细胞凋亡细胞周期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