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阳阳

作品数:118 被引量:661H指数:14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7篇期刊文章
  • 28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102篇医药卫生
  • 6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4篇针刺
  • 31篇针灸
  • 16篇针刺手法
  • 11篇针灸学
  • 11篇足三里
  • 10篇针刺效应
  • 9篇穴位
  • 9篇细胞
  • 8篇实验针灸
  • 8篇实验针灸学
  • 7篇大细胞
  • 7篇足三里穴
  • 7篇腧穴
  • 7篇肥大
  • 7篇肥大细胞
  • 7篇背根
  • 6篇电针
  • 6篇正常大鼠
  • 6篇配伍
  • 6篇中医

机构

  • 118篇天津中医药大...
  • 11篇天津大学
  • 6篇湖南中医药高...
  • 3篇天津市南开医...
  • 2篇贵阳中医学院
  • 2篇内蒙古医学院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南开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天津职业技术...
  • 1篇湖北中医药大...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杭州市中医院
  • 1篇天津市肿瘤防...
  • 1篇台州市博爱医...

作者

  • 118篇刘阳阳
  • 91篇郭义
  • 35篇郭永明
  • 25篇陈波
  • 16篇赵雪
  • 14篇陈泽林
  • 12篇李桂兰
  • 11篇徐媛
  • 10篇张阔
  • 8篇周丹
  • 8篇陈静子
  • 8篇王秀云
  • 7篇房钰鑫
  • 6篇安琪
  • 5篇刘建卫
  • 5篇李迎红
  • 4篇陈静霞
  • 4篇洪寿海
  • 4篇胡书香
  • 4篇李岩琪

传媒

  • 9篇针灸临床杂志
  • 9篇上海针灸杂志
  • 9篇世界中医药
  • 7篇针刺研究
  • 6篇中国针灸
  • 4篇辽宁中医杂志
  • 3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中国中医基础...
  • 3篇天津中医药大...
  • 2篇World ...
  • 2篇中国民间疗法
  • 2篇山东中医杂志
  • 2篇新中医
  • 2篇光明中医
  • 2篇中医教育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2篇国际中医中药...
  • 2篇第十四届针灸...
  • 2篇第四届中医药...
  • 2篇2011中国...

年份

  • 7篇2023
  • 12篇2022
  • 4篇2021
  • 12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6篇2017
  • 6篇2016
  • 6篇2015
  • 5篇2014
  • 11篇2013
  • 14篇2012
  • 15篇2011
  • 6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1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对中医研究与发展的几点看法和建议被引量:2
2008年
中医学要发展,要创新,首先在理论上要有创新,理论的发展应当是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过程。诊断仪器的设计、使用能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但应当由医生做出判断;治疗用药在辨证施药的同时,可以参考药物的药理研究结果,以临床疗效的好坏为用药依据;中医疗效评价方面应当依据中医个体化诊疗模式的特点,建立起自己的评价体系,加强对中药时效性的研究;机理方面,不排斥以现代科学技术,以西医学研究方法进行研究,这是中医为世界医学所接受的关键。
刘阳阳郭义李桂兰
关键词:中医研究中医发展诊疗
计算针灸学被引量:11
2020年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数据成为一种战略资源,通过数据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够为其他基础学科的研究带来新思路、新方法,有助于解决传统研究所面临的困难与不足,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思维变革。计算针灸学是以中医针灸学理论为指导,基于针灸数据驱动,研究针灸理论、针灸效应规律和原理等关键科学问题,指导临床实践的一门新兴学科。文章主要从计算针灸学的概念、研究内容、方法以及展望几个方面进行扼要阐述,以供广大同道学习。
郭义王江陈波邓斌刘阳阳刘阳阳赵雪郭永明
关键词:针灸实验针灸学中医
不同频率提插与捻转手法针刺正常大鼠足三里穴对大鼠丘脑腹后外侧核神经元放电序列编码的规律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频率提插手法、捻转手法诱导的神经电信号的特征和规律。方法:采用玻璃微电极和矩阵金属微电极细胞外记录的方法,记录不同频率提插手法、捻转手法针刺时诱发丘脑腹后外侧核神经元放电的情况。对记录的数据的进行电信号的提...
卢文辉刘阳阳郭永明郭义
关键词:针刺手法足三里丘脑腹后外侧核
文献传递
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法急救中风效应的临床评价研究
井穴刺络放血是中医传统的急救方法,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民间多用。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实验方法,对其疗效和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评价疗效,明确机理,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急救医疗体系,寻找院前有效的互救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本...
郭义潘兴芳丁晶高旸周智梁王超刘阳阳陈泽林
不同频率捻转手法对大鼠胃运动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频率捻转手法针刺足三里穴对胃运动频率和波幅的影响,探讨不同频率捻转针刺手法作用规律。方法:选用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分为空白组、60次·min^(-1)针刺组和120次·min^(-1)针刺组。体积分数20%乌拉坦麻醉后暴露胃体部,经十二指肠放置球囊于胃窦部,分别用60次·min^(-1)、120次·min^(-1)两种频率的均匀捻转手法针刺足三里,使用Biopac生理记录仪记录针前、行针时、留针时和出针后的胃运动,对胃运动频率、波幅进行提取分析。结果:60次·min^(-1)捻转手法抑制大鼠胃运动,120次·min^(-1)捻转手法对大鼠胃运动呈现促进趋势,出针后抑制或促进胃运动作用逐渐减弱。结论:不同频率捻转针刺手法对健康大鼠胃运动作用效果不同。
胡书香李翠艳刘阳阳郭义陈泽林
关键词:捻转手法足三里胃运动
针刺手法源流考
针刺手法是针灸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针灸疗法的关键因素,随着针灸学术历史发展的进程,针刺手法在内容上不断充实和丰富.针刺手法起源于远古,形成于先秦两汉,在晋隋唐时期缓慢发展,于宋金元时期渐兴,明清时期经历繁荣与...
张阔刘阳阳陈波徐媛
关键词:针刺手法历史源流
基于PBL教学理念的实验针灸学教学探索与实践
PBL不仅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教学理念。在应用中,我们应围绕PBL教学理念,除开展经典的PBL教学模式外,还可结合不同学科特点、教学目标等探索应用多样的教学形式。本文基于PBL教学理念,在实验针灸学教学中探索实践了适...
刘阳阳郭义王秀云吴高鑫王超
关键词:PBL教学理念实验针灸学
文献传递
针灸基础研究思路探讨
基础研究是认识自然想象,揭示自然规律,获取新知识、新原理,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基础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基础研究是科学之本和技术创新之源,
刘阳阳吴高鑫翟伟郭义肖淑华罗汀
文献传递
中国针灸安全标准体系建设研究
目的:构建针灸安全标准体系框架,提出针灸安全标准体系建设的科学思路和方式方法,使标准制定向有序和协调的方向发展,有利于针灸的安全性。方法:以文献研究、会议研讨、问卷调研三种方法进行研究。结果:针灸安全标准体系框架的形成。...
何文菊赵雪刘阳阳李桂兰王红陈泽林郭义
文献传递
大鼠“足三里”穴不同干预措施对胸导管淋巴液量及其相关化学物质的影响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观察不同干预措施下大鼠胸导管淋巴液量及其组胺、5-羟色胺等物质含量的变化,初步探讨淋巴系统在针灸疗效中的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针刺组、温针灸组,每组15只。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复制大鼠胸导管淋巴瘘模型。针刺、温针灸大鼠双侧"足三里"穴30min,观察大鼠胸导管淋巴液量的变化情况,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淋巴液中组胺、5-羟色胺浓度。结果:针刺组、温针灸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加胸导管淋巴液量(P<0.05),但各组间淋巴液中组胺、5-羟色胺浓度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刺激可以增加胸导管淋巴回流,淋巴系统可能在针灸起效中发挥作用。
李忠正陈静子郭义郭永明刘阳阳
关键词:针刺干预淋巴液组胺5-羟色胺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