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泽林

作品数:260 被引量:1,171H指数:19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96篇期刊文章
  • 47篇会议论文
  • 8篇专利
  • 5篇科技成果
  • 3篇标准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5篇医药卫生
  • 8篇文化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语言文字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86篇针灸
  • 40篇针刺
  • 36篇中医
  • 30篇拔罐
  • 26篇放血
  • 19篇罐疗法
  • 17篇针灸技术
  • 17篇刺络
  • 16篇中医药
  • 16篇走罐
  • 15篇针灸技术操作...
  • 15篇井穴
  • 14篇腧穴
  • 14篇疗效
  • 13篇穴位
  • 12篇放血疗法
  • 12篇刺络放血
  • 11篇三棱
  • 11篇三棱针
  • 8篇疾病

机构

  • 260篇天津中医药大...
  • 7篇天津医科大学
  • 5篇天津市中医药...
  • 4篇天津市第一中...
  • 4篇甘肃省肿瘤医...
  • 3篇武警医学院附...
  • 3篇中国中医科学...
  • 3篇世界中医药学...
  • 3篇内蒙古医科大...
  • 2篇金华市中心医...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天津中医药大...
  • 2篇贵州中医药大...
  • 1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天津市南开医...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陕西中医药大...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作者

  • 260篇陈泽林
  • 178篇郭义
  • 95篇陈波
  • 36篇李桂兰
  • 28篇赵雪
  • 14篇刘阳阳
  • 14篇郭永明
  • 13篇余楠楠
  • 12篇潘兴芳
  • 11篇吕中茜
  • 10篇王红
  • 10篇李明月
  • 9篇刘佩东
  • 8篇孟向文
  • 8篇何文菊
  • 8篇卢轩
  • 7篇王卫
  • 6篇周丹
  • 6篇张静莎
  • 6篇陈爽白

传媒

  • 19篇中国针灸
  • 16篇针灸临床杂志
  • 15篇世界中医药
  • 14篇上海针灸杂志
  • 10篇辽宁中医杂志
  • 10篇天津中医药
  • 10篇中华中医药杂...
  • 7篇中华针灸电子...
  • 6篇World ...
  • 6篇中医杂志
  • 6篇湖南中医杂志
  • 6篇第四届中医药...
  • 5篇针刺研究
  • 5篇辽宁中医药大...
  • 5篇天津中医药大...
  • 5篇中国·天津第...
  • 4篇中国民间疗法
  • 4篇山东中医杂志
  • 4篇国际中医中药...
  • 3篇山西中医

年份

  • 10篇2023
  • 16篇2022
  • 20篇2021
  • 17篇2020
  • 9篇2019
  • 13篇2018
  • 10篇2017
  • 17篇2016
  • 17篇2015
  • 12篇2014
  • 21篇2013
  • 28篇2012
  • 24篇2011
  • 12篇2010
  • 9篇2009
  • 8篇2008
  • 7篇2007
  • 7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2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针灸治疗抑郁症用穴特点及规律(英文)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抑郁症的处方用穴特点及规律。方法:采用回顾性文献研究方法,检索近5年来针灸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文献,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计算用穴的数量和频次,分析其特点,挖掘其规律。结果:检索到针灸治疗抑郁症的文献177篇,使用腧穴158个,使用总频次为1 630次,其中百会、太冲、三阴交和神门使用最为频繁。从经脉看,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及足厥阴肝经穴使用最多;特定穴中五输穴使用最多;配穴以远近配穴法多用。结论:针灸治疗抑郁症以近端百会配合远端太冲、三阴交、神门等穴为主要处方。
刘亮余楠楠牟明园陈泽林郭义高木健水野海腾
关键词:抑郁症针灸腧穴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19部分:腕踝针
GB/T 21709的本部分规定了腕踝针的术语和定义、操作步骤与要求、注意事项及禁忌。本部分适用于腕踝针技术操作。
郭义史丽萍陈泽林李桂兰赵雪
关键词:治疗学针刺法针灸
文献传递
《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的腧穴配伍特点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基于广泛的文献证据及专家经验编写而成,因此其推荐的腧穴有着独特的配伍思想和规律,以远近配穴、辨证配穴、对症配穴等传统配穴形式为主导,结合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同时依据不同施术手法的特点选穴配伍,对临床配穴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梁爽陈泽林陈波郭义
关键词:腧穴配伍
浅论拔罐疗法补泻——推而内之是谓补,动而伸之是谓泻被引量:8
2018年
探讨拔罐疗法的补泻。通过追本溯源、考究补泻的本质,发现《难经·七十八难》"得气,因推而内之,是谓补,动而伸之,是谓泻"是针刺、拔罐等中医体表物理疗法补泻操作的本质。拔罐疗法与针刺疗法具有相同的理论基础和作用原理,同是作用于腧穴的中医外部治疗术式,针刺具有补泻,拔罐亦存在补泻,提出"推而内之是谓补,动而伸之是谓泻"是拔罐补泻的基本原则。
陈向红陈泽林陈泽林郭义
关键词:拔罐补泻《难经》《灵枢》《针灸大成》
电针足三里-环跳穴对不同状态大鼠血清外泌体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7
2019年
目的:探讨电针不同状态大鼠对血清外泌体(Exosomes)表达的影响。方法:正常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电针1d组、电针5d组,每组4只。正常Wistar大鼠右后足足底注射完全弗式佐剂0.1ml/只复制大鼠佐剂性关节炎动物模型,分盐水组、模型、模型针刺组,模型针刺组给予1d、5d、10d、20d四个不同时间点的治疗,每个时间点每组4只。取大鼠腹主动脉血液,离心取血清,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不同状态(正常、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Exosomes的含量,观察针刺对不同状态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清Exosomes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针刺正常大鼠促有促进血清外泌体的释放的趋势,针刺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大鼠,在炎症急性期,电针有抑制血清Exosomes的释放的趋势,炎症后期,电针有促进血清Exosomes释放的趋势。结论:针刺不同时期模型大鼠,血清Exosomes表达不同,可能与不同炎症时期外泌体所包含的活性成分不同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李牧洋王婷婷陈波陈波卓雪茂邢立莹陈泽林
关键词:佐剂性关节炎电针外泌体足三里环跳
中国拔罐疗法发展史简考
2012年
拔罐疗法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积淀丰厚,内涵深邃,具有系统的理论体系、丰富的实践经验及显著的临床疗效。对拔罐的起源、历史演变等进行了初步整理研究,并将其划分为起源及萌芽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创新、标准化及理论规律研究四个阶段,以反映拔罐疗法在不同阶段的发展及应用特色。
程光兴陈静子陈泽林孟向文郭义
拔罐疗法标准化建设概况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索目前拔罐疗法的标准化建设概况,为进一步推进拔罐疗法的标准化建设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以及国内外标准发布网站,时间范围为各数据库及网站建立日期至2020年12月27日。纳入与拔罐相关的标准、指南及专家共识,对拔罐疗法标准化涉及的主题及发布机构、发布时间进行总结,并对拔罐疗法标准化进行分析。结果纳入已发布的拔罐相关标准13项,包括国际标准4项,国内标准9项。其中,国际标准主要涉及拔罐的术语标准(2项)和罐具标准(2项),国内标准以拔罐的技术操作标准(4项)及临床应用标准(3项)为主,拔罐的术语标准(1项)、罐具标准(1项)。结论目前国际上缺少拔罐的技术操作标准,在所有已发布的拔罐相关标准中,未对药罐疗法、发泡罐疗法等传统拔罐疗法进行规范,且未对可能引起不良事件的操作进行具体规范。
刘婷陈波陈泽林陈泽林李丹郭义张靖宇杨克俭
关键词:拔罐疗法
从现代文献数据库窥探放血疗法疾病谱
目的:探讨放血疗法的疾病谱和优势病种,指导临床更好地应用放血疗法.方法:采用回顾性期刊文献系列研究,检索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收录于四个数据库的放...
陈波高岑陈泽林郭义
关键词:放血疗法疾病谱优势病种循证
文献传递
李志道教授平衡阴阳针法治疗弛缓性瘫痪经验述要
2021年
总结李志道教授运用平衡阴阳针法治疗脑卒中后弛缓性瘫痪的临床经验,介绍了李教授平衡阴阳法选穴依据、取穴方法、针刺手法及针感特点。脑卒中后弛缓性瘫痪是由神经系统病变所导致的,属中医经筋病范畴,李教授基于对经络实质的研究,认为中医的经筋既包括西医学的肌肉系统,也包括神经系统,对该病的治疗常从这两个方面入手,选用分布于神经干周围的穴位,直接刺激患侧神经干以诱发主动运动以及在功能障碍的肌腹上进行排刺以提高肌力,手足阴阳经、伸肌屈肌并用使阴阳平衡,结合巨刺法,共同运用于脑卒中后弛缓性瘫痪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研究详细分析了取穴、针刺手法、针感特点及其理论基础,以期为临床治疗脑卒中后弛缓性瘫痪提供一种新思路。
郭昊然李志道陈波陈泽林郭义
关键词:弛缓性瘫痪名医经验
一种小鼠固定装置
本发明属于动物实验用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小鼠固定装置,包括空心状的固定筒,且固定筒的内部设有可移动或定位的环状活塞,固定筒包括主支撑部;且所述主支撑部的前表壁上开设有腹部操作口、后表壁上开设有背部操作口,两个侧表壁上对...
安琪郭义刘佩东陈泽林陈波刘阳阳徐枝芳赵雪王慎军房钰鑫
文献传递
共2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