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永明

作品数:160 被引量:904H指数:15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8篇期刊文章
  • 23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4篇医药卫生
  • 9篇文化科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1篇针刺
  • 48篇针灸
  • 13篇细胞
  • 12篇康复
  • 11篇缺血
  • 10篇电针
  • 10篇中医
  • 10篇周围神经
  • 10篇足三里
  • 9篇针刺效应
  • 9篇足三里穴
  • 9篇脑缺血
  • 8篇针刺手法
  • 8篇针法
  • 8篇针灸疗法
  • 8篇腧穴
  • 8篇灸疗
  • 8篇灸疗法
  • 7篇穴位
  • 7篇神经损伤

机构

  • 153篇天津中医药大...
  • 9篇武警医学院附...
  • 8篇甘肃中医药大...
  • 8篇天津大学
  • 7篇天津中医学院
  • 6篇天津医科大学
  • 5篇甘肃省肿瘤医...
  • 3篇天津市南开医...
  • 2篇南开大学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内蒙古医学院...
  • 2篇湖南中医药高...
  • 2篇中国人民武装...
  • 1篇河北中医学院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郑州大学

作者

  • 159篇郭永明
  • 106篇郭义
  • 35篇刘阳阳
  • 27篇陈波
  • 19篇潘兴芳
  • 15篇阎丽娟
  • 14篇陈泽林
  • 13篇夏青
  • 11篇徐媛
  • 11篇梁宪如
  • 11篇李忠正
  • 10篇席强
  • 9篇李桂兰
  • 9篇赵雪
  • 7篇陈静子
  • 7篇陈爽白
  • 6篇周丹
  • 6篇王然芸
  • 6篇赵美丹
  • 6篇王丹

传媒

  • 14篇针灸临床杂志
  • 14篇中国针灸
  • 13篇世界中医药
  • 10篇上海针灸杂志
  • 8篇辽宁中医杂志
  • 7篇天津中医药
  • 5篇针刺研究
  • 5篇天津中医药大...
  • 4篇辽宁中医药大...
  • 4篇按摩与康复医...
  • 3篇World ...
  • 3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医学综述
  • 2篇吉林中医药
  • 2篇新中医
  • 2篇中医教育
  • 2篇中国·天津第...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中国民间疗法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年份

  • 7篇2023
  • 10篇2022
  • 8篇2021
  • 13篇2020
  • 6篇2019
  • 5篇2018
  • 12篇2017
  • 8篇2016
  • 9篇2015
  • 8篇2014
  • 6篇2013
  • 16篇2012
  • 8篇2011
  • 10篇2010
  • 7篇2009
  • 6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1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针刺大鼠足三里穴对诱发脊髓背角WDR神经元信号特征的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观察运用提插补法、提插泻法针刺大鼠足三里穴区时,支配该区域脊髓背角WDR神经元诱发放电的变化,以冀揭示不同针刺手法诱发的针刺电信息规律。方法:采用微电极细胞外记录的方法,运用针刺提插补法和提插泻法刺激大鼠足三里穴位后,观察支配足三里穴位区域的脊髓背角WDR神经元诱发放电的变化。结果:提插补法运针刺激时,脊髓背角WDR神经元的平均峰电位数为(22.01±4.63)pulses/3s;提插泻法刺激时,脊髓背角WDR神经元的平均峰电位数为(14.79±2.87)pulses/3s,2种手法的放电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提插补法和提插泻法运针刺激时,支配足三里穴区的脊髓背角WDR神经元的放电明显增加,且提插补法放电增加更为明显。
周涛郭义郭永明郑则宝刘阳阳
关键词:针刺足三里脊髓背角
浅谈提高心脏康复在医学教育中的比重被引量:1
2014年
传统的药物和外科治疗与现代心脏康复相结合是目前公认的心血管疾病完整的治疗措施,然而由于我国心脏康复发展较晚,且在教育过程中对其不够重视,造成心脏康复专业人员的缺乏,心脏康复难以普及。本文在论述心脏康复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在临床、护理和康复治疗专业学生的教育中增加心脏康复内容的建议,以期为我国心脏康复的发展提供参考。
夏青邱继文阎丽娟张健赵美丹郭永明
关键词:心脏康复医学教育
针灸对骨关节炎软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22年
软骨损伤是骨关节炎(OA)进行性发展的关键病理机制。减缓软骨损伤,加速软骨修复是治疗OA的有效策略。针灸广泛用于OA的治疗,具有软骨保护作用。本文从软骨细胞稳态、细胞外基质代谢以及OA微环境3个方面,就针灸抑制软骨损伤的机制进行综述,并提出线粒体内源性途径及外泌体工程作为针灸治疗OA的研究方向,可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李媛徐媛陈波陈波王慎军房钰鑫刘阳阳房钰鑫郭永明刘阳阳
关键词:骨关节炎针灸软骨损伤线粒体功能障碍
针灸临床操作者质量控制方法探讨被引量:2
2016年
根据国内外临床质量规范和作者所在团队长期临床研究经验汇总,发现针灸临床操作者的质量控制与操作者的资质、与医生和患者的良好沟通、知情同意的签署、纳排标准的执行、盲法与随机隐藏实施、患者的依从性、CRF表的规范填写与保存、器械与耗材的管理、研究人员之间协调交接等因素有密切关系。结合作者所在团队在973课题中的临床实践,力求通过对以上关键点的分析论述,来探讨针灸临床操作者质量控制的实施方法。
刘妍陈波郭永明潘兴芳郭义
关键词:针灸疗法
传统运动疗法在心脏康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9年
综述我国传统运动疗法在心脏康复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提示我国传统的运动疗法作为低强度有氧运动,对于心脏疾病病人各项指标改善、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均具有切实意义,且在心脏康复的治疗手段中具有方便易行的优点。
范文郭金赫李青敏夏青郭永明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心脏康复
试论针灸作用的不稳定性被引量:4
2007年
本文通过论述针灸作用不稳定性出现的原因及不稳定性在方向、时间及作用部位等方面的表现,以期对界定针灸治疗病种、优选针灸治疗方案以及提高针灸临床疗效有一定提示。
高爽郭义郭永明
关键词:针灸
针刺电信息的神经编码特性被引量:6
2008年
针刺作用可产生两类信息,即化学信息和电信息。化学信息是通过一些化学物质(如组织胺、Ca^2+等)来传递的信息,它的作用通常具有弥散、缓慢和持久的特点。针刺效应的发挥,还依赖于机体神经一内分泌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与完善,在这一过程中,针刺刺激转换成相应的神经冲动,即针刺电信息。针剌电信息引发了相应节段内神经递质和生物活性物质的分泌与释放,后者通过靶组织细胞发生一系列生物效应,从而在机体产生相应的针刺效应。近年来针刺以及随之产生的电信息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周涛郭义郭永明陈泽林
关键词:针刺信号传导神经编码
针灸推拿对淋巴系统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7年
针灸推拿治疗以其安全有效、费用低廉、副作用小等特点,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认可,针对其机理的研究也逐渐受到重视。基于针灸推拿能调节免疫功能,而淋巴系统与免疫功能密切相关,所以目前多从免疫分子、免疫细胞、免疫应答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研究,本研究主要论述了针灸推拿对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NK细胞、胸腺、脾、扁桃体、淋巴管等方面的影响及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通过查阅近10年文献总结了针灸推拿对淋巴系统的研究进展,希望能促进针灸推拿免疫机制的研究。
李青敏王海军张一平闫雅雯余伟佳李忠正郭永明
关键词:针灸推拿淋巴系统免疫功能
基于EEG脑机接口的研究现状及在康复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7年
脑机接口(brain computer interface,BCI)是一项不依赖大脑常规信息通路就可实现与外界环境交流的技术,通过该技术可在人脑与计算机或其他电子设备之间建立一种直接的联系,使人不依赖正常的骨骼肌肉系统就可直接控制外部设备,这就为那些思维正常但有严重功能障碍的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近20年来BCI实现了从无到有、脑电信号从单一到混合等技术上的飞速发展,另外随着识别任务数目的增多、信息传输率及识别准确性的提高,BCI也逐渐走出了实验室,朝着实时、实用的方向发展。本文主要针对基于EEG的单一模式和混合模式脑机接口的研究现状及其在康复医学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综述,总结了不同模式BCI的功能特点及其在康复医学领域的应用潜力,以期促进BCI在康复应用中进一步发展,并提高目前康复治疗技术。
李青敏李忠正邱继文郭永明
关键词:脑机接口脑电信号康复事件相关电位
《黄帝内经》针刺处方及其腧穴配伍规律研究被引量:19
2019年
目的:研究《黄帝内经》针刺处方及其腧穴配伍规律。方法:通过人工查阅整理《黄帝内经》中有关针刺处方的条文,构建《黄帝内经》针刺处方数据库,采用频次分析法从单穴/多穴处方、特定穴、选穴原则、配穴方法、症状/疾病、中医疾病名称与分类、急性病/慢性病、局部表现/全身表现8个方面分析《黄帝内经》针刺处方及其腧穴配伍规律特点。结果:最终获得符合纳入标准的针刺处方146则,其中单穴处方76则,多穴处方70则。单穴处方多选用特定穴,以五输穴、交会穴最为多见,其中五输穴中以输穴使用较多;远部选穴是单穴处方的首选。多穴处方多选用特定穴互配,以五输穴配五输穴最为多见;远部选穴是多穴处方的首选;配穴以左右配穴法和本经配穴法为主。单穴处方适用病症包括4个系统,61种病症;多穴处方适用病症包括3个系统,47种病症。单穴、多穴处方主要治疗内科病症,单穴治疗病症时多症状、少疾病、多急性病、多局部表现;多穴处方治疗病症时多疾病、少症状、多慢性病、多全身表现。结论:《黄帝内经》针刺处方选穴多以远部选穴为主,并且大多为单穴处方。在多穴上以五输穴相配较多,以左右配穴法和本经配穴法为主。单穴临床应用于治疗急性局部症状,多穴临床用于治疗慢性全身性疾病。
赵舒蒙郭义郭永明
关键词:黄帝内经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