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丛紫东

作品数:42 被引量:331H指数:13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西医结合科研计划课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辨证
  • 10篇衰竭
  • 10篇慢性
  • 9篇心力衰竭
  • 9篇中医
  • 9篇慢性心力衰竭
  • 7篇中药
  • 6篇证论治
  • 6篇辨证论治
  • 5篇心衰
  • 5篇病证
  • 5篇病证结合
  • 4篇心病
  • 4篇血压
  • 4篇生克制化
  • 4篇五脏
  • 4篇慢性心衰
  • 4篇高血压
  • 4篇冠心病
  • 3篇阴阳

机构

  • 42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南开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潍坊医学院

作者

  • 42篇丛紫东
  • 41篇杜武勋
  • 27篇王智先
  • 19篇罗庆盛
  • 18篇张少强
  • 17篇林圆圆
  • 13篇许艳伶
  • 12篇朱明丹
  • 9篇魏聪聪
  • 8篇李晓凤
  • 7篇张婓
  • 6篇郑玲玲
  • 6篇张斐
  • 5篇佟颖
  • 4篇张红霞
  • 4篇鞠静
  • 4篇张建平
  • 3篇朱林平
  • 3篇刘岩
  • 3篇曹旭焱

传媒

  • 9篇辽宁中医杂志
  • 8篇中医杂志
  • 5篇时珍国医国药
  • 3篇四川中医
  • 2篇河南中医
  • 2篇湖南中医杂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山东中医杂志
  • 1篇湖北中医杂志
  • 1篇广西中医药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环球中医药
  • 1篇中医学报
  • 1篇2014年中...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7篇2014
  • 16篇2013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保和颗粒对慢性心衰大鼠胃酸分泌、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观察保和颗粒对慢性心衰模型大鼠胃酸分泌、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保和颗粒高、中、低剂量组。腹主动脉缩窄法建立心衰大鼠模型,给予相应药物7d,进行胃液含量测定及胃蛋白酶活性检测。结果心衰大鼠模型胃酸分泌增多,胃蛋白酶活性降低;与模型组比较,保和颗粒(高、中、低剂量)均可降低慢性心衰大鼠的胃酸分泌量(P<0.05或P<0.01);高、中剂量保和颗粒可以增加慢性心衰大鼠胃蛋白酶活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保和颗粒各剂量组中以高剂量组的影响最为明显。结论保和颗粒可以通过降低慢性心衰大鼠的胃酸分泌量、增加慢性心衰大鼠胃蛋白酶活性,以助于慢性心衰大鼠的食物和药物摄入、消化和吸收,促进药物发挥疗效,从而对心衰的治疗起重要辅助作用。
朱林平李侠田盈丛紫东曹旭焱杜武勋徐宗佩
关键词:慢性心衰胃酸分泌胃蛋白酶活性
于志强运用越鞠丸论治杂病经验被引量:7
2020年
于志强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近五十载,擅长治疗各种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内科杂病,在临床工作中十分重视“郁滞论”思想,强调“内伤杂病从肝论治”,临证时擅长应用越鞠丸等经典名方。本文主要简述于志强“郁滞论”思想在杂病论治中的应用,其总以“气机之郁”为先,继而由气郁致水液、血络、痰瘀等其他诸郁,而越鞠丸方中五味药物合用为临床治疗诸郁之代表方剂,于主任以之为主方临证加减,常用于因郁致各种内伤杂病如神经官能症、妇女带下、脂肪肝、糖尿病等,并临证举隅验案二则以供赏析。
朱林平李侠刘岩丛紫东李烨袁宏伟杜武勋
关键词:全国名老中医越鞠丸杂病
基于JAK2/STAT3通路及糖皮质激素受体探讨胸痞方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症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胸痞方通过干预Janus激酶2/转录激活因子3(JAK2/STAT3)通路及糖皮质激素受体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胸痞方高、中、低剂量治疗组6组。除正常组外,对其余大鼠进行慢性不可预知刺激+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CUMS+ISO)诱导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模型。造模成功后治疗组均灌服不同剂量的胸痞方水煎液(高、中、低剂量分别含生药32.97、16.49、8.24 g/kg);阳性对照组灌胃酒石酸美托洛尔2.13 mg/kg+舍曲林5.25 mg/kg;模型组、正常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溶液。造模前后检测大鼠心电图,并记录大鼠强迫游泳时间、旷场实验评分。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皮质醇(cortisol,CORT)含量,Western blot、RT-PCR法测定大鼠心肌及前额叶皮层中JAK2、p-JAK2、STAT3、p-STAT3蛋白含量以及前额叶皮层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s,GR)、盐皮质激素受体(mineralocorticoid receptors,MR)mRNA表达水平。结果心电图结果显示,经CUMS+ISO诱导后各造模组大鼠心电图ST段高度较正常组均显著升高(P<0.01)。灌胃3周后,除胸痞方低剂量组外,各给药组ST段高度较模型组均显著降低(P<0.01)。阳性对照组以及胸痞方中、高剂量组ST段位移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但各给药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为学实验显示,造模完成后,各组大鼠旷场实验水平运动及垂直运动较正常组均显著下降(P<0.01或P<0.05)。灌药3周后,阳性对照组以及胸痞方低、中、高剂量组大鼠水平运动距离较模型组均显著升高(P<0.01)。阳性对照组、胸痞方中剂量组大鼠垂直运动距离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大鼠比较,模型大鼠血清CORT含量,前额叶皮层MR mRNA表达,心肌JAK2、p-JAK2、STAT3、p-STAT3蛋白表达,以及前额叶皮层p-JAK2、p-STAT3蛋白表达均显著升
邓芳隽李晓凤杜武勋张少强丛紫东
关键词:冠心病抑郁JAK/STAT
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病-证-症-方-药”证治规律的探讨被引量:1
2013年
高血压病中肝阳上亢证是高血压各期及不同病程中构成比最高最常见的证型,并有日渐快速增长的趋势,在现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建立"病-证-症-方-药"证治理论体系,对多方面、多靶点防治疾病,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脑血管病的死亡和病残的总风险,保护靶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并进一步强化中医的诊疗优势,将中医药推向现代化、国际化,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林圆圆杜武勋张少强许艳伶张斐王智先丛紫东罗庆盛
关键词:高血压肝阳上亢证
冠心病病证结合分类辨证论治方案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冠心病发病在心,先以心阴、心阳之虚为病之根本,在脏腑虚损、阴阳失调的基础上,继则痰浊、瘀血、寒凝、气滞等乘之。但是其基本病机不外心脉痹阻,病机特点为正虚邪实或虚实夹杂。在西医病名诊断与中医辨证结合的诊病模式下,我们将冠心病分为实证类和虚证类两类,建立将实证类以标实证分类,寒热分治;虚证类以本虚证分类,阴阳、气血、脏腑(三焦辨证)分治的冠心病分类辨证论治方案。
丛紫东杜武勋刘长玉张建平朱明丹林圆圆王智先罗庆盛
关键词:冠心病病证结合辨证论治
药代动力学模式下复方中药时效关系的探讨被引量:2
2013年
开展中药复方时效关系的研究有助于揭示复方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方剂组方原理和配伍规律以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高临床效果,对促进中医药的现代化及标准化改革具有里程碑意义。本文旨在探讨复方时效关系对临床疗效的影响,理清复方中药药效作用的"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减弱时间—消失时间",并加以文献数据挖掘整理,进一步揭示中药复方药物配伍的科学内涵、规律及药效物质基础、作用机制,并为确定中药复方的合理给药方案,以及时效关系规律提供科学依据,建立完善中医药的"病—证—方—量—时—效"的理论体系,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复方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提供理论支持。
王智先张少强杜武勋许艳伶张婓林圆圆丛紫东罗庆盛
关键词:药代动力学复方中药时效关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诊断及辨证治疗思考被引量:17
2020年
探讨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中医诊疗过程中的主要分歧,明确其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方法:通过理论研究并结合COVID-19患者临床资料,对诊疗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分歧进行梳理,明确COVID-19的中医学范畴,对病机中的"湿"及病性的寒热属性进行分析,从而明确其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结果:COVID-19属于木疫,其性为风热。其中的"湿"乃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外加风热疫毒,肝木乘克脾土,脾虚运化无权,湿邪内生所致。治疗过程中应三焦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相结合进行分期辨证论治,清热与化湿兼顾,尤其注意固护中焦脾胃。结论:中医药在对COVID-19的诊疗过程中,应将五运六气理论与传统辨证论治和参,抓住疾病的根本病机,明确其演变规律,灵活运用各种辨证论治方法,结合患者体质选方用药。
李晓凤张少强丛紫东杜武勋
关键词:瘟疫病因病机
中医气化论与中药愈病机理探讨被引量:23
2013年
中医学吸纳了气一元论学术观点,认为气是生命的本原,是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人体由气组成,其结构不是一种有形的静态结构,而是一种无形的动态结构,即"气化"结构。气化是生命活动的本质,中药本身是气化的产物,中药愈病机理及效应依赖于机体气化状态,中药效应目标是"守中致和,以平为期",临床用药遵循"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必须注意"气增而久,夭之由也"。
杜武勋朱明丹张斐许艳玲张少强魏聪聪丛紫东林圆圆王智先罗庆盛
关键词:阴阳平衡
刘完素“玄府气液说”浅析——津液代谢之微观探索被引量:42
2013年
刘完素"玄府气液说"之位在"玄府",有博狭之分,其幽微难见,而又无处不及,亦微亦宏。玄府为气液之宣通提供微观环境,玄府闭塞则气液不通,百病由作。"玄府气液说"充实了中医的微观病因病机理论,为临床疑难病的诊治提供思路。
郑玲玲杜武勋朱明丹丛紫东罗庆盛王智先林圆圆
关键词:气液津液代谢刘完素
杜武勋运用五脏生克制化辨证模式论治心律失常经验被引量:2
2021年
总结杜武勋教授运用五脏生克制化辨证模式论治心律失常的经验。认为本病病机为中气虚衰、心肾不交,以上火中湿为主,伴水寒木郁。治疗遵循谨守病机核心、五脏和合的整体调衡理念,即以脾胃枢轴为根,清泻心火,引火归元,同时疏肝达木,引水上济,并以此为法自拟连桂宁心汤,以达气机和利、五脏安和之效。
陈金红刘志超邓芳隽樊博雅梁嘉钰丛紫东李晓凤杜武勋(指导)
关键词:心律失常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