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金全

作品数:21 被引量:119H指数:7
供职机构:崇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高血压
  • 10篇血压
  • 8篇动脉
  • 4篇动脉硬化
  • 4篇动脉硬化指数
  • 4篇动态动脉硬化...
  • 4篇心病
  • 4篇老年
  • 3篇动态血压
  • 3篇原发性
  • 3篇原发性高血压
  • 3篇颈动脉
  • 3篇高血压患者
  • 3篇冠心病
  • 2篇蛋白
  • 2篇心肌
  • 2篇心力衰竭
  • 2篇心率
  • 2篇心率变异
  • 2篇心率变异性

机构

  • 18篇崇州市人民医...
  • 2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泸州医学院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西南医科大学

作者

  • 20篇高金全
  • 13篇张亚西
  • 13篇刘瑶
  • 12篇李俊峰
  • 8篇王安伟
  • 3篇邹清梅
  • 2篇黄林
  • 2篇张红
  • 2篇张相
  • 2篇王安伟
  • 1篇陈晓平
  • 1篇周琼仙
  • 1篇夏敏
  • 1篇张雨
  • 1篇刘明江
  • 1篇孙林
  • 1篇向慧
  • 1篇乐理
  • 1篇严仕华
  • 1篇何蓉

传媒

  • 5篇四川医学
  • 2篇华西医学
  • 2篇检验医学与临...
  • 2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吉林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6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定时服药提醒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动态动脉硬化指数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分析采用移动电话设定定时服药提醒和服药标签在改善患者服药依从性及血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3月首次于崇州市人民医院就诊并建立特殊门诊服务管理的高血压患者100例,由专人培训患者阅读手机闹铃及用药提醒标签,试运行至少2周后由专人考核患者通过培训。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每2周随访1次,其中前6个月由专人在门诊随访时根据患者的用药情况设置定时服药提醒闹铃及用药标签,后6个月取消服药提醒设置,并分别于使用前、使用中及停用后完成动态血压检查、服药依从性评估及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测定。结果 96例患者完成试验。使用定时服药提醒闹铃2个月后,患者的各项动态血压监测指标及服药依从性明显改善,且使用6个月后患者的AASI较使用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取消设定后第6个月,患者服药依从性较使用第6个月时下降,各项动态血压监测指标及AASI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移动电话设置定时服药提醒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有利于协助心血管意外高风险患者更好地管理血压。
高金全李俊峰刘瑶张亚西王安伟张相
关键词:高血压服药依从性动态动脉硬化指数
高血压患者血清骨保护素与动脉僵硬度的相关性研究
2019年
目的通过测定老年高血压患者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 PWV)探讨血清骨保护素(OPG)水平与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和健康对照组40例,并取空腹血为标本。ba PWV的测定采用动脉硬化检测仪(VP-1000(BP203RPEⅡ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OPG水平。结果老年高血压组ba PWV、血清OPG和C反应蛋白(CRP)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 01);ba PWV与血清OPG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性(r=0. 531,P<0. 05;以ba PWV为应变量,年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钙、钙磷乘积和CRP为自变量,做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PP、年龄和SBP是影响ba PWV的主要因素。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OPG水平与动脉僵硬度呈正相关。
高金全郑舒展李俊峰王安伟张亚西刘瑶
关键词:高血压骨保护素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高血压靶器官损伤的相关性及动态观察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通过对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观察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及靶器官损伤的变化,探讨AASI与靶器官损伤的相关性及动态改变。方法筛选300例初治高血压患者,严格控制血压后,随访1年完成动态血压及靶器官损伤的检查,观察AASI及靶器官损伤的动态变化。结果经过1年降压治疗后,AASI呈逐步下降趋势,与治疗前对比,第6个月出现下降,1年后出现显著下降;治疗前及治疗后AASI均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尿微量清蛋白(UMA)、肾血管阻力指数(RRI)、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呈独立正相关,与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呈独立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IMT、UMA、RRI、Ccr、LVMI与AASI均有显著相关性。治疗1年后,IMT、UMA、RRI、Ccr及LVMI均得到改善(P<0.05)。结论 AASI可以作为评估高血压动脉硬化和预测高血压靶器官损伤的指标。
高金全李俊峰刘瑶张亚西王安伟
关键词:高血压动态动脉硬化指数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尿微量清蛋白
厄贝沙坦时辰化用药控制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晨峰对心率变异性及QT离散度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时辰化用药对老年晨峰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及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62例合并血压晨峰现象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睡前口服厄贝沙坦,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分别测定患者HRV及QTd并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后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及血压晨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相邻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方差(rMSSD)、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大于50 ms的窦性心律占心搏总数的百分比(PNN50)、高频功率(HF)明显增加(P<0.05),而低频功率(LF)则明显降低(P<0.05);QTd较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时辰化用药降低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晨峰对HRV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并可有效降低QTd。
李俊峰高金全刘明江刘瑶张亚西王安伟
关键词:厄贝沙坦心率变异性QT离散度
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N端脑钠肽前体与炎性因子及心室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N端脑钠肽前体与炎性因子及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2月于四川省崇州市人民医院诊治的122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胺碘酮组和联合治疗组,各61例。胺碘酮组患者给予口服盐酸胺碘酮片,联合治疗组在此基础之上加用厄贝沙坦片,疗程共10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IL)4、6、8和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采用双向测流免疫法测定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收缩末期容量(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LVED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心脏指数和肺毛细血管楔压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LVEDD、LVESD、LVESV、LVEDV和LVEF均明显优于胺碘酮组[LVEDD:(40±5)mm比(46±5)mm,LVESD:(24.7±3.0)mm比(35.4±3.3)mm,LVESV:(52±5)ml比(43±3)ml,LVEDV:(84±16)ml比(80±17)ml,LVEF:(56±8)%比(3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的IL4、IL-6、IL.8、IL-10、TNF-α、hs—CRP和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均优于胺碘酮组[IL-4:(16±4)ng/L比(25±6)ng/L,IL-6:(89±19)ng/L比(102±29)ng/L,IL-8:(24±4)ng/L比(31±4)ng/L,IL-10:(38±6)ng/L比(28±5)ng/L,TNF-α:(42±9)ng/L比(50±10)ng/L,hs—CRP:(2.1±0.7)mg/L比(3.0±0.8),ng/L,N端脑钠肽前体:(94±21)ng/L比(103±23)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
邹清梅黄林刘瑶张亚西高金全
关键词:厄贝沙坦胺碘酮心室功能N端脑钠肽前体
ALDH2单核苷酸多态性(rs671)与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硝酸甘油疗效的关系研究
2024年
目的 探讨乙醛脱氢酶2(ALDH2)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冠心病(CHD)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硝酸甘油(GTN)疗效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崇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68例CHD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患者心绞痛急性发作后,自行舌下含服GTN治疗。根据患者服用GTN后是否有效分为有效组(n=122)和无效组(n=46);二组均采集空腹静脉血2ml,检测ALDH2(rs671)单核苷酸多态性;收集二组一般资料、血生化及影像学检查结果,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sitic回归分析GTN疗效的的影响因素。结果 168例CHD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GG基因型占58.33%(98/168),GA基因型占32.14%(54/168),AA基因型占9.52%(16/168);GTN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患者的ALDH2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家族史、Gensini评分、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空腹血糖(FPG)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ALDH2(rs671)AA基因型及ALDH2(rs671)A等位基因是服用GTN无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ALDH2单核苷酸多态性(rs671)AA基因型是CHD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含服GTN治疗无效的独立危险因素。
赵敏高金全吴军张亚西
关键词:乙醛脱氢酶2单核苷酸多态性冠心病硝酸甘油
瑞舒伐他汀联合复方丹参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效果及其对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和脂蛋白酯酶水平的影响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复方丹参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效果及其对载脂蛋白A1(Apo A1)、载脂蛋白B(Apo B)和脂蛋白酯酶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5年6月四川省人民医院崇州分院诊治的82例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瑞舒伐他汀组(单独组)和瑞舒伐他汀+复方丹参组(联合组),每组各41例,比较两组心功能、血脂、氧化指标、六分钟步行试验阳性率、Apo A1、Apo B和脂蛋白酯酶水平。结果联合组治疗后的血脂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与单独组比较,联合组血脂指标的降低幅度更为显著(P〈0.05)。联合组治疗后六分钟步行试验阳性率为29.27%,显著低于单独组的48.78%(P〈0.05)。单独组心绞痛发生次数为(3.51±0.76)次,显著高于联合组的(1.88±0.55)次(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心输出量(CO)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升高(P〈0.05),心脏指数(CI)和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CO和LVEF的增加幅度明显优于单独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Apo A1、Apo B和脂蛋白酯酶水平的改善程度均较单独组明显(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复方丹参可提高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血脂、Apo A1、Apo B和脂蛋白酯酶水平。
刘瑶李俊峰王安伟张亚西高金全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复方丹参冠心病高胆固醇血症
尿微量清蛋白与肌酐比值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尿微量清蛋白(UmAlb)与肌酐(Cr)比值(UACR)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12月于该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根据尿蛋白定性实验检测结果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同期体检健康者40例纳入对照组。测定受试对象UmAlb与尿Cr水平,计算UACR,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UACR水平高于健康者,尿蛋白阳性患者UACR水平高于尿蛋白阴性患者(P〈0.05)。结论 UACR水平升高提示早期肾损伤,是诊断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伤的敏感、可靠的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姚齐龙王曦辉周琼仙高金全
关键词:尿微量清蛋白肌酐原发性高血压肾损伤
血液灌流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总结分析血液灌流联合大剂量甲泼尼龙、环磷酰胺冲击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1~2012年收治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78例分为两组,未灌流组使用大剂量甲泼尼龙、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灌流组在此基础上早期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结果灌流组百草枯尿液浓度下降趋势显著优于未灌流组,降低了病死率。结论血液灌流联合大剂量甲泼尼龙、环磷酰胺冲击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可更快清除尚未侵入器官的百草枯毒素,降低其对重要器官的损害,提高临床救治成功率。
孙林万珊夏敏艾伟高金全
关键词:百草枯中毒血液灌流甲强龙
比索洛尔对扩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及QT离散度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对扩张性心肌病(DCM)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及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比索洛尔治疗组及常规治疗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RV及QTd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应用比索洛尔和常规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HRV和QTd均有一定的改善;两组间HRV参数及QTd变化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结论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可明显改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活动,可能起到减少猝死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的作用。
高金全李俊峰刘瑶
关键词:扩张性心肌病心率变异性QT离散度比索洛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