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世宽

作品数:62 被引量:361H指数:11
供职机构: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2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3篇血压
  • 26篇高血压
  • 18篇老年
  • 11篇动态血压
  • 11篇肿瘤
  • 10篇动脉
  • 9篇老年高血压
  • 8篇血管
  • 8篇死亡率
  • 8篇老老年
  • 7篇原发性
  • 7篇原发性高血压
  • 7篇患者动态血压
  • 6篇流行病
  • 6篇流行病学
  • 6篇高血压患者
  • 5篇多态
  • 5篇脉压
  • 5篇恶性
  • 5篇恶性肿瘤

机构

  • 61篇山东省医学科...
  • 3篇山东省肿瘤医...
  • 2篇山东大学
  • 1篇山东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 1篇山东省医药卫...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医学情报研究...
  • 1篇安丘市人民医...

作者

  • 62篇金世宽
  • 36篇路方红
  • 35篇赵颖馨
  • 33篇孙尚文
  • 30篇刘振东
  • 25篇李会庆
  • 21篇王舒健
  • 15篇吴凡
  • 10篇杨建民
  • 9篇刘军
  • 8篇周晓红
  • 5篇施胜芳
  • 4篇闫志晖
  • 4篇温培娥
  • 2篇孙即昆
  • 2篇王舒建
  • 2篇孙颖
  • 2篇杨鸿仁
  • 2篇赵跃然
  • 2篇苏黎红

传媒

  • 7篇中华老年心脑...
  • 4篇肿瘤防治杂志
  • 4篇中国老年学杂...
  • 3篇中华流行病学...
  • 3篇中国公共卫生
  • 3篇齐鲁肿瘤杂志
  • 2篇中国肿瘤
  • 2篇中国慢性病预...
  • 2篇中国循环杂志
  • 2篇中国卫生统计
  • 2篇中国高血压杂...
  • 2篇中华高血压杂...
  • 2篇中华医学会2...
  • 2篇中华医学会心...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高血压杂志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10
  • 6篇2009
  • 6篇2008
  • 8篇2007
  • 8篇2006
  • 7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 3篇1998
  • 2篇1996
  • 3篇1995
  • 1篇1994
  • 5篇1993
  • 2篇1992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与左心室肥厚关系的研究被引量:8
2006年
刘振东路方红赵颖馨金世宽闫志晖刘军孙尚文
关键词: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肥厚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重量独立危险因素
山东省人群血压水平和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6
1993年
我省高血压抽样调查属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中的一部分 ,收缩压 (SBP)为Korotkoff第 1音 ,舒张压 (DBP)为Korotkoff第 5音 ,调查点包括 5个城市和 5个农村 ,每点调查 15岁以上成人约 40 0 0人。年龄组血压水平采用均数和百分位数法计算 ,同时对与血压有影响的因素进行了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15~至 70~岁SBP均值和第 5 0百分位数值男性分别上升了 17和13mmHg ,女性则分别上升了 2 9和 2 6mmHg。DBP均值从 15~至 70~岁与第 5 0百分位数值男女基本增加幅度相同 ,分别为6和 7mmHg。城乡年龄组血压均值曲线有交叉 ,SBP在小于 5 5~岁年龄组城市低于农村 ,此后城市组接近和超出农村组。DBP城乡也存在相同趋势 ,只不过交叉点在 35~岁年龄组。相关分析表明与血压水平有关的因素为BMI(或QI) ,WH ,EBW ,心率、吸烟。
李会庆张善同张桂英金世宽施胜芳
关键词:高血压影响因素血压
性别因素对原发性高血压候选基因研究的影响作用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研究样本中的性别因素对原发性高血压(EH)候选基因研究结果的影响。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这一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分析EH组患者及正常血压对照组(两组中男性女性人数相等)人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进而探讨性别比例对该类研究结论的可能影响。结果男性EH组DD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男性对照组(Χ2=6·98,P=0·004),D等位基因频率在男性EH组亦较男性对照组显著增高(Χ2=6·87,P=0·009),而ID和II基因型频率在男性EH组和男性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EH组与女性对照组比较,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EH组中的DD基因型分布比例与女性EH组中的DD基因型分布比例相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4·06,P=0·044)。此外,EH组中男性DD型者的收缩压及脉压水平均显著高于ID型和II型者(P均<0·05),但舒张压在3种基因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EH组II、ID基因型的男性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中,各基因型间收缩压、舒张压及脉压的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中的DD基因型成员与EH(尤其在收缩压、脉压)的关联可能比男性中的II、ID基因型以及所有的女性更为密切。性别可能作为一个混杂因素,对包括ACE基因I/D多态性在内的诸多EH候选基因与EH的相关性研究的结论产生影响。
刘军路方红温培娥金世宽吴凡赵颖馨刘振东孙尚文
关键词:性别因素原发性高血压候选基因基因多态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老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与靶器官损害相关性研究
作者通过对老老年(8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血压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的研究,通过对患者的动态血压监测,得出了以下结论:老老年高血压患者收缩压,日间和夜间收缩压负荷,脉压和动脉压与靶器官损害有显著的相关性,没有因伞龄的增加而改变...
路方红刘振东赵颖馨孙尚文金世宽刘军
关键词:高血压老老年动态血压靶器官损害
文献传递
大蒜油硒复合物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1996年
高血脂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研究报道大蒜油可以抗高脂饮食血清胆固醇升高,提高血小板的抗聚集力,降低血浆粘稠度。硒可以增强机体抗脂质过氧化的作用。本研究是将二者组成复合物,观察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现将结果简述如下。材料与方法1 实验动物与分组 (1)实验动物新西兰白兔(从山东省实验动物中心购进)22只,体重2.0~3.0k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3组,实验Ⅰ组6只,实验Ⅱ组6只和对照组10只。实验兔观察15天。
李会庆金世宽张玉昆吴凡苏黎红
关键词:大蒜油抗动脉粥样硬化复合物实验动物中心抗脂质过氧化新西兰白兔
老年高血压昼夜节律及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节律及颈动脉粥样硬化对认知功能损害的影响。方法依据WHO/ISH高血压诊断标准、动态血压及颈动脉超声监测,将428例受试者按24h动态血压节律类型及有无颈动脉硬化分为4组:杓型高血压组(105例);杓型高血压加颈动脉硬化组(108例);非杓型高血压组(106例);非杓型高血压加颈动脉硬化组(109例)。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表(MMSE)对所有受试者进行认知功能调查,MMSE总分范围0~30分。结果非杓型高血压加颈动脉硬化组MMSE(24.7±1.6)分与杓型高血压加颈动脉硬化组(26.4±1.4)分及非杓型高血压组(26.6±1.3)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非杓型高血压加颈动脉硬化组与杓型高血压组(28.9±0.9)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血压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相关,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对认知功能损害有协同作用。
刘振东路方红赵颖馨金世宽王舒健孙尚文
关键词:高血压昼夜节律颈动脉疾病
人血清胃蛋白酶原含量的测定与胃癌的关系被引量:2
1995年
胃癌是我国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国外已有用放射免疫的方法检测人末稍血清中胃蛋白酶原Ⅰ型和Ⅱ型(PGⅠ和PGⅡ),用PGⅠ及PGⅡ的测值和PGⅠ/pGⅡ的比值预测胃癌和癌前病变。本研究是采用生物素、亲合素酶标的方法测定人末稍血中的PGⅠ和PGⅡ,并探讨用该方法预测胃癌和癌前病变的可能性。结果表明,pGⅠ在胃癌和萎缩性胃炎组(包括胃粘膜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中的平均值最低,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息肉及其它病变者的均值偏高。各组中男女性别间均值差异没有显著性。PGⅡ在胃癌组中的平均值最高,余者从高至低依次为胃十二指肠溃疡、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和胃息肉及其它病变者。各组中男女性别间均值差异没有显著性。PGⅠ/PGⅡ比值也是胃癌组和萎缩性胃炎组的最低。以病理学诊断的胃癌和萎缩性胃炎(包括胃粘膜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为标准,以pGⅠ/PGⅡ≤3.O检出胃癌和萎缩性胃炎的灵敏度为62.96%,特异度为62.00%,阳性预告值为47.22%,阴性预告值为75.61%,病理和胃蛋白酶原两种方法检查的一致率为62.31%,与胃镜检出的效果相接近。这种方法经济,便于基层应用,对胃癌和癌前病变的检测有意义。
李会庆金世宽杨世春吴凡秦成勇赵跃然杨哓梅周作莲宫铭李苹
关键词:胃蛋白酶原
家族性原发性高血压与醛固酮合成酶基因多态性相关性研究
2007年
目的:探讨家族性原发性高血压与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基因-344T/C多态性的相关性及该基因-344T/C多态性频率分布特点。方法:以家系为基础进行原发性高血压家系—血压正常家系对照研究。原发性高血压家系(高血压家系组)34个,142例受试者;正常血压家系(正常血压家系组)31个,134例受试者。采用多聚酶链反应—酶切(PCR-RELP)技术,分析醛固酮合成酶基因多态性。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用基因计数法。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分析。结果:高血压家系组的TT、CT基因型明显多于正常血压家系,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各代分别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在高血压家系组各代T等位基因发生频率与正常血压家系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家族性原发性高血压与醛固酮合成酶基因-344T/C多态性之间具有相关性。T等位基因频率增高,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家族中醛固酮合成酶基因-344T/C多态性分布特点,可能是家族性原发性高血压遗传的一个标志。
刘振东路方红赵颖馨金世宽王书健孙尚文
关键词:高血压家系醛固酮基因多态性
济南市城乡35-64岁人群代谢综合征现况调查被引量:13
2008年
目的了解济南市城乡35-64岁人群代谢综合征发病状况及其与冠心病、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抽样调查济南地区35-64岁人群4041人。在进行问卷调查的同时,进行体检及采集空腹血样检测相关指标,分析代谢综合征发生情况;采用二值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代谢综合征对冠心病、脑卒中的危险性。结果济南市35-64岁人群的肥胖、高血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标化患病率分别为39.6%,7.7%,42.0%,20.1%和17.9%;代谢综合征标化患病率为14.6%,且城区(17.4%)高于农村(12.9%),男性(16.6%)高于女性(12.5%)。代谢综合征与冠心病、脑卒中呈显著正相关,校正其他危险因素后,代谢综合征使冠心病与脑卒中患病的危险分别增加到1.8和2.0倍。结论济南市城乡居民代谢综合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仍不可忽视其对人们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代谢综合征明显增加冠心病与脑卒中的发病危险性,及早预防、检测和治疗代谢综合征,可以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社会负担。
路方红杨建民金世宽刘振东孙尚文周晓红王舒健赵颖馨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患病率流行病学
肿瘤低发区苍山县肝癌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和对病因研究的启示
1998年
目的观察肿瘤低发区苍山县25年肝癌死亡率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全死因历年检测登记的方法获取资料,统计分析采用中国1964年人口构成进行标化死亡率的计算。结果25年的动态观察资料显示肝癌的死亡率显著增加。结论同期山东省和全国的死因调查结果也显示肝癌死亡率上升,这一现象表明肝癌的危险因素并非高发区所特有。
温培娥李会庆金世宽金世宽顾祥田赵才林
关键词:肝癌病因肿瘤低发区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