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晶
- 作品数:7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东华大学外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荒原》中的社会转型焦虑被引量:4
- 2017年
- 20世纪初,英国的社会转型使英国的文化共同体面临巨大冲击,导致了种种社会和文化问题。艾略特曾参与了20世纪20年代对英国文化共同体缺失现象的话语讨论,其代表性诗歌《荒原》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对英国文化共同体缺失现象的焦虑。《荒原》中对于社会转型的焦虑主要包括对传统秩序和伦理道德破坏的焦虑以及对工业化与科技滥用造成的环境恶化的焦虑。研究《荒原》中的焦虑主题,有助于我们深入挖掘艾略特在20世纪上半叶英国文化共同体建构中的贡献,探讨诗歌所承载的深层次文化含义。
- 赵晶
- 关键词:《荒原》共同体
- 艾略特诗歌《荒原》的早期版本研究
- 2016年
- 《荒原》的版本是研究这首著名诗歌的基础,但是我国学界鲜有该方面的探讨。目前《荒原》在英美学界最常用的8个版本中包括最早的4个版本,充分研究这4个版本之间的差异是研究这首诗歌创作过程与传播出版的重要手段,是更深刻地认识这首诗歌全貌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对于现代主义文学文本研究的一个重要补充。
- 赵晶
- 关键词:《荒原》诗歌研究艾略特现代主义
- 《荒原》中多音部的声音符号与“留声机”意象被引量:1
- 2020年
- 在《荒原》注释中,艾略特强调了铁瑞西斯看到的内容,然而作为盲人,铁瑞西斯实际上只能听到荒原上的各种声音,同时《荒原》的原标题《他用不同的声音读警察报告》也突出了声音的重要性。在目前的《荒原》研究中,由于缺乏对诗歌中声音符号的研究,因此我们无法真正串联表面看来支离破碎的诗行。事实上,《荒原》中的留声机意象既突出了声音在诗歌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又成为联结各种声音的有效途径。诗歌中的留声机意象上充分表达了艾略特理想的声响与情感的高度统一。
- 赵晶
- 关键词:声音符号留声机《荒原》
- 《荒原》中地素的符号学研究——以“城市”一词为例被引量:2
- 2016年
- 艾略特非常重视诗歌字词的大小写和字距等因素,认为这是产生不同诗歌语感和含义的基础。《荒原》是一首城市诗歌,这可以从《荒原》中充满了重复性的城市语汇和结构得到证实。《荒原》中的"城市"语汇承担了符号学中的地素锚定功能,这使得《荒原》所表达的内容具有更高的真实性和更多的内涵。因此,从符号学视角出发对于"城市"一词的复义研究,有助于我们挖掘诗歌赖以存在的语言载体和其可能的所指,为探讨《荒原》的深层结构打下基础。
- 赵晶
- 关键词:城市《荒原》复义符号学
- 中国当代T.S.艾略特研究再审视被引量:1
- 2012年
- T.S.艾略特研究在中国已经成为了一门"显学"。自2005年以来艾略特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结合最新的艾略特一手研究资料的出版,从专著和科研论文两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最近7年的研究趋势和研究成果,分析目前我国艾略特研究的薄弱点以及今后可能的新方向,以期深化研究,在国际艾学研究中取得更大的话语权。
- 赵晶
- 关键词:T.S.艾略特
- 从格式塔心理美学视角解析《赫索格》的文本构造被引量:3
- 2019年
- 本研究从美国心理学家阿恩海姆的格式塔心理美学理论视角出发,解读小说《赫索格》的文本构造。《赫索格》文本采用空间并置和多视角叙事等策略,有效推动读者进行完形阅读;而《赫索格》的深层结构遵循了“聚焦”和“对立”的结构原则,为读者的主动完形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进而巧妙地在文本内部建立起乱中有序的秩序,使作品彰显出动态美和蕴藉美的艺术魅力。
- 宁妍唐毅赵晶
- 关键词:对立完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