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艺龄

作品数:32 被引量:661H指数:12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技术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8篇教育
  • 7篇教师
  • 6篇教学
  • 6篇分析技术
  • 4篇人工智能
  • 3篇游戏
  • 3篇游戏化
  • 3篇知名
  • 3篇教育生态
  • 3篇开放教育
  • 3篇教师教育
  • 3篇国际知名
  • 2篇信息技术
  • 2篇虚拟现实
  • 2篇游戏化学习
  • 2篇在线教育
  • 2篇师专
  • 2篇数据挖掘
  • 2篇题解
  • 2篇情感分析

机构

  • 29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湖南第一师范...
  • 1篇《开放教育研...
  • 1篇上海开放大学

作者

  • 32篇胡艺龄
  • 18篇顾小清
  • 9篇吴忭
  • 3篇陈婧雅
  • 1篇罗九同
  • 1篇蔡慧英
  • 1篇赵春
  • 1篇肖君
  • 1篇刘妍
  • 1篇祝嘉钰

传媒

  • 9篇开放教育研究
  • 4篇中国远程教育
  • 3篇现代远程教育...
  • 3篇远程教育杂志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电化教育
  • 2篇现代教育技术
  • 1篇电化教育研究
  • 1篇高等学校文科...
  • 1篇怀化学院学报
  • 1篇湖南科技学院...
  • 1篇中国教育信息...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5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如何使用数据:回归基于理解的深度学习和测评——访国际知名学习科学专家戴维·谢弗被引量:12
2019年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学习科学研究人类的学习及如何促进深度学习提供了机遇,但也存在一种迷思,即当我们拥有了海量数据,在不了解数据背后含义的前提下,就能依靠统计方法发现以往无法发现的有意义模式,提供智能化的教学建议,甚至实现智慧教育。单纯依靠大数据驱动,真能实现对教与学变革的期待和目标吗?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和教育大数据真正促进深度学习,并将深度学习和测评相联系?本期高阶访谈有幸邀请到国际知名学习科学专家戴维·谢弗(David Shaffer)教授分享他关于大数据时代下学习和测评的观点和经验。戴维·谢弗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教育心理系学习科学研究讲席教授,哥本哈根奥尔堡大学学习分析研究客座教授和威斯康星州教育研究中心数据科学家,主要研究如何开发和评估复杂问题解决能力和协作思维技能。谢弗教授出版了《电脑游戏如何帮助孩子们学习》、《量化民族志》(Quantitative Ethnography)等专著,在《计算机与教育》《教育研究者》《教学科学》《思维、文化和活动》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了百余篇游戏化学习、学习分析学术论文。
吴忭胡艺龄赵玥颖戴维·谢弗
关键词:数据挖掘
理解、设计和服务学习:学习分析技术的回顾与前瞻被引量:20
2020年
一、学习分析研究十年理解学习发生的机理一直是学习科学研究的核心议题。不同背景的研究者试图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理论解释“学习是如何发生的”(Siemens&Long,2011),进而为重塑课程、教学方式或学习环境提供依据。学习分析技术正在诸多研究视角中逐渐显示其力量。它通过“测量、收集、分析和报告学生及其学习环境的数据,用以理解和优化学习及其产生的环境”(LAK,2020)。这一视角的研究,如果以其学术共同体的成立及其举办的年度学术会议为标志,迄今已十年(SoLAR,2019;顾小清等,2012)。
顾小清胡艺龄
多元评价视域下STEM课堂教学特征与互动模式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STEM课堂作为STEM教育价值实现的载体,是培养综合型人才的重要手段。由于从教学理念到实践模式均区别于传统课堂,STEM课堂的整合型跨学科特征使得其在实践过程中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出了新的挑战。本研究以来自不同省市和地区的18节STEM课堂实录视频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RTOP量规的整体性评价与基于弗兰德斯编码的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对课堂的教学实施特征及互动模式进行深入分析,以提炼出优质课堂的实践模式。研究发现:优质课堂中的教师在观念指向上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采用了培养多元创新思维的教学策略,注重师生课堂话语交互表征的有效性,以及营造积极的情绪氛围,具备一定的学习成效证据意识。上述结论为当前STEM课堂在教学实践的改进上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胡艺龄张启迪吴忭
关键词:互动模式优质课堂
从联通主义到MOOCs:联结知识,共享资源——访国际知名教育学者斯蒂芬·唐斯被引量:63
2013年
网络为教育带来了颠覆性的革命,也对学习提出了新问题:当知识获取途径变得多样化且便捷时,如何整合全球的知识源形成意义建构的学习模式,是当前教育工作者无法回避的命题。本期高阶访谈有幸邀请到联通主义(Connectivism)和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简称MOOCs)的发起人之一斯蒂芬·唐斯(Stephen Downes)教授为我们畅谈他的开放教育研究理念与实践经验,并对如何在数字化时代进行有效学习提出解决思路。斯蒂芬作为在线学习领域的先驱,倡导在开放教育资源运动下构建学习网络(Learning Networks),即通过建立知识结点间的网络联结,帮助学习者获得知识、发展能力。他的这一理念贯穿于最初的联通主义和MOOCs中,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斯蒂芬·唐斯就职于加拿大国家研究委员会的信息技术部门,专长研究在线学习、新媒体、教学法与哲学,与乔治·西蒙斯(George Siemens)一起创建了MOOCs。他最广为人知的应属他创建了每日新闻站——OLDaily这一通过网络、邮件及RSS向全球订阅者发布前沿信息与技术的站点。斯蒂芬·唐斯同时也是学习对象和元数据领域的领先研究者,最早在教育领域采用与发展RSS内容聚合技术,并由此引出了e-Learning 2.0概念。斯蒂芬还是多家(在线)专业媒体的编辑与顾问。
胡艺龄顾小清
关键词:联通主义开放教育资源
具身认知视域下VR技术赋能实验教学的效果探究被引量:25
2021年
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借助新兴技术促进学生的工程实践和问题解决能力,成为工程教育变革的重要趋势。针对这一知识与技能并重的复合能力,传统实验教学在培养操作技能、启发深度认知上表现欠佳。虚拟现实(VR)技术通过多通道信息融合构建交互式三维立体动态场景及行为动作仿真,为实验教学提供了强交互性、想象性和沉浸性的学习环境,有益于促成身体感知、行为控制和意义构建的整合性学习。为了探究VR技术对实验教学的作用机制,从具身认知理论出发,对沉浸式VR环境与2D桌面仿真软件环境下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成效进行了差异分析,结果发现:两种实验环境下的陈述性知识学习效果并无显著差异;和2D仿真软件相比,VR实验环境促进了行为技能的迁移与实际情境下的问题解决,显著提升了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和临场感体验,但也带来了诸如更高的认知负荷和生理不适等负面影响。因此,未来实验教学中应用VR技术应持谨慎态度,既要利用VR赋能教学的技术优势,同时也要正确认识沉浸式学习带来的认知负荷与深度学习间的复杂关系。
胡艺龄聂静张天琦吴忭
关键词:虚拟现实实验教学
智能教育中学习信念与人工智能素养的关键性研究
2022年
智能教育作为未来教育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正不断地深入并融合到一线教学与学习实践中,并逐渐对传统知识观、学习信念等产生颠覆性影响。在这一冲击下,学习信念、人工智能使用经历、人工智能素养等,成为影响学生能否合理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促进学习绩效发展的关键因素。文章通过大规模调查研究,运用统计推断、Johnson-Neyman调节分析等技术,探究上述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研究发现,单纯地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增加人工智能使用经历并不能影响学习信念与学习绩效间的关系;而融合人工智能素养的相关使用经历,则对学习信念与学习绩效间的关系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家校协同共育、重塑课程设计与“以学生为中心”的人工智能技术设计三方面实践经验,以期为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与实践提供可行路径。
赵梓宏张辉胡艺龄
关键词:学习信念
基于学习分析技术的在线学习教师支持行为影响研究
长久以来,在线学习过程中社会属性的缺失使得学习者常常在学习时感到孤独与无助,因此如何营造归属感与认同感至关重要,这其中教师扮演着关键角色。本研究以在线学习过程中的教师支持行为为切入点,利用学习分析技术对学生在线学习行为进...
于潇雪胡艺龄
关键词:教师支持社会临场感
从学习目的维度谈终身学习模式的分类
2012年
终身学习作为21世纪的生存概念,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对终身学习的起源和定义进行简介的基础上,总结了作为政策的终身学习在不同国家的推展过程中呈现出形态各异的模式。并从学习目的维度对终身学习模式进行了创新性的划分与归纳,即从职业技能需要逐步上升到休闲兴趣的层次,这是个体逐渐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更是终身学习发展逐步趋于理想化的过程。
胡艺龄
关键词:终身学习终身教育
MOOCs的本土化诉求及其应对被引量:249
2013年
近年来,简称为MOOCs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受到国内外教育研究者的普遍关注。由Coursera、edX和Udacity等组成的MOOCs联盟几乎成为了聚集国际顶级大学的俱乐部,给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带来极大冲击以及参与的压力。在中国的知名高校开始加入这些顶级大学俱乐部的同时,更多的是跃跃欲试地进行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本土化尝试。面对MOOCs的这一本地化发展态势和现状,审视当前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本地化吁求,对如何实现本土化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所引发的真正的挑战以及如何应对这些挑战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顾小清胡艺龄蔡慧英
关键词:本土化在线教育开放教育资源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师专业发展——试析网络实践社区被引量:1
2012年
现代教育技术是信息时代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中介工具。文章通过对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的阐释,提出了网络实践社区的理念、特点,建议作为教师知识管理工具的实践社区,交流的内容应放在教师的专业学术知识上,排斥随意性;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现教师个人知识共享为宗旨。
胡艺龄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网络社区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