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
- 作品数:9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武汉纺织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武汉城市圈汽车产业知识产权现状与对策
- 2009年
- 武汉城市圈汽车产业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具有一定竞争力,但与国内外先进汽车企业相比存在很大差距。知识产权是汽车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自主知识产权是衡量汽车企业自主创新战略成功与否的关键。武汉城市圈汽车企业要增强国际竞争力,必须采取有效策略,激发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提高知识产权运用水平,加强对自身知识产权的保护。
- 王海燕
-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知识产权
- 我国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的实践与思考——以武汉市餐饮行业为例被引量:6
- 2011年
- 我国企业内部的工资集体协商机制效果欠佳,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是更为务实和有效的选项。武汉市餐饮行业的工资集体协商先行先试,提供了成功的范例,也有可商榷之处。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机制的完善,需要培育协商主体,健全配套机制,扩大行业性集体合同的覆盖范围,加强对行业性集体合同的监管。
- 彭红艳王海燕
- 关键词:餐饮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博弈
- 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保护探析
- 2010年
- 传统知识并不当然属于公有领域,利用传统知识所得惠益应当在传统知识利用者与提供者之间实现公平分享。不当利用传统知识损害了传统社区的正当利益,也不利于传统知识的保护和发展。对传统知识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具有可行性。现行知识产权制度为传统知识保护提供了空间,但仍然需要加以改进。
- 王海燕
- 关键词:传统知识知识产权
- 创意产业发展的知识产权保护被引量:22
- 2007年
- 创意产业是基于个人创造力的经济部门,其产品都在知识产权法的保护范围内。知识产权保护是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必须增强社会公众特别是创意产业自身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完善创意产业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创新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服务模式。
- 王海燕
- 关键词:创意产业知识产权自主创新
- 纺织类高校法学专业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初探
- 2009年
- 不同类型的高校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各具特色。纺织类高校法学专业应结合自身特色,实施法学专业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本文提出法学专业“多学科综合培养”的创新模式,在培养目标上,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多学科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在课程设置上,以法学为主,兼修纺织专业课程、经济贸易课程,强化外语教学,国际法等课程采用双语教学;在教学实践上,开展深入了解纺织服装行业专业知识及其法律问题的实践活动。
- 蓝寿荣王海燕张建林
- 关键词:法学教育
- 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规制被引量:1
- 2014年
- 知识产权法与反垄断法在促进创新上殊途同归。知识产权滥用是知识产权人违反权利的目的,采取不正当方式行使权利,损害他人合法权益以及公共利益的行为。反垄断法是规制知识产权滥用的重要渠道。比较法考察表明,对知识产权滥用进行反垄断立法的宗旨在于确保知识产权保护与市场竞争秩序的均衡与协调。反垄断法在知识产权领域的一般适用和具体指南相结合,并采用合理原则认定知识产权滥用行为,是完善我国相关立法的路线图。
- 王海燕
- 关键词:知识产权滥用反垄断法
- 地域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2024年
- 地域红色文化是中国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是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资源和依托,蕴含着独特的内容价值、导向价值和铸魂价值,在育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当前地域红色文化在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所产生的形式化严重、资源利用不足、融合形式单一等问题,高校可以通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度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创新方式方法等多种途径,来解决融合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提升高校思政课育人效果。
- 王海燕曾华宇
-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 基于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高校核心竞争力是高校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能力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国高校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保护制度不健全,评价和激励机制不完善,使得知识产权流失严重,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和转化能力不足。高校要广泛开展知识产权普法教育,尽快制定知识产权战略,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体系,完善知识产权激励机制,鼓励知识产权创造和实施,以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
- 王海燕
- 关键词:高校核心竞争力知识产权保护
- 农民工向现代产业工人转型的实践路径探析被引量:3
- 2019年
- 农民工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从"农民"向"现代产业工人"和"新市民"的身份转型过程中遭遇的自身能力缺陷和社会环境障碍是当前农民工面临的主要困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就农民工问题做出了卓有成效的顶层设计。构建全方位的农民工技能提升体系是农民工向现代产业工人转型的关键举措,是产业升级的客观需要,也是农民工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融入城市是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型的社会基础,要破除各种体制障碍,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共享发展。工会要强化责任担当,加强政策协调、宏观指导、组织推动,在农民工向现代产业工人转型的历史进程中大有可为。
- 王海燕彭红艳
- 关键词:农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