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文刚

作品数:30 被引量:367H指数:12
供职机构:河北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土地利用
  • 4篇京津
  • 4篇京津冀
  • 4篇城市
  • 3篇生态
  • 3篇农业
  • 3篇资源型
  • 3篇流动人口
  • 3篇可持续发展
  • 3篇DEA
  • 2篇地理
  • 2篇地理学
  • 2篇生产率
  • 2篇土地财政
  • 2篇农业生态
  • 2篇区域间
  • 2篇全要素生产率
  • 2篇资源型城市
  • 2篇外部性
  • 2篇县域

机构

  • 22篇东北师范大学
  • 14篇河北师范大学
  • 4篇南昌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河北经贸大学
  • 2篇河北省环境演...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30篇王文刚
  • 12篇宋玉祥
  • 12篇庞笑笑
  • 7篇李汝资
  • 5篇王荣成
  • 2篇陈英
  • 2篇刘耀彬
  • 2篇于婷婷
  • 1篇张文忠
  • 1篇孙东琪
  • 1篇丁四保
  • 1篇孙桂平
  • 1篇谢德金
  • 1篇陈晓红
  • 1篇王芳
  • 1篇王芳

传媒

  • 4篇地理科学
  • 2篇地理学报
  • 2篇中国人口·资...
  • 2篇地域研究与开...
  • 2篇经济地理
  • 2篇资源开发与市...
  • 2篇世界地理研究
  • 2篇地理与地理信...
  • 1篇软科学
  • 1篇华东经济管理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经济问题探索
  • 1篇当代经济管理
  • 1篇2017年中...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7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0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东北地区经济差异与空间格局
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测度区域经济差异的变量指标,运用标准差、标准差系数、相对发展率、泰尔指数定量分析1995 年以来东北地区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特征与区域经济空间格局,主要表现: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区域绝对差异总体增大,相对差异...
李汝资王文刚宋玉祥
中国城市土地财政扩张及对经济效率影响路径被引量:30
2020年
土地财政对经济效率的影响过程具有系统性、复杂性特征。本文考虑效率提升的结构性特征,从规模经济效应、技术抑制效应等方面构建土地财政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机制,进而从投资挤占效应、成本拉动效应探索其传导路径,并基于2005-2015年中国285座地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集,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其影响过程机理与区域分异特征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①2005-2015年间,中国城市土地财政规模持续扩张,并由沿海城市向内陆城市扩散,但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却出现波动下降趋势。②整体上,土地财政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且对西部、中部、东北等地区以及中小城市、Ⅰ型大城市、Ⅱ型大城市的影响依次增强,而东部地区与超特大城市并不显著。③土地财政对经济效率影响的技术抑制效应显著大于规模经济效应,中部地区、Ⅰ型、Ⅱ型及超特大城市尤其严重。④具体传导路径为,土地财政扩张主要通过房地产开发带来的投资挤占效应影响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其次是房价上涨的成本拉动效应,而工资水平上升主要在东部地区、Ⅰ型及以下规模城市发挥作用。以上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最后提出明确土地出让收支范围、产业梯度转移与升级、宏观调控与因城施策并行等政策建议。
李汝资李汝资刘耀彬王文刚
关键词:土地财政规模经济效应
京津冀地区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的特征与影响机理被引量:35
2017年
文章基于流动人口动态调查数据,使用空间相关分析、Multiple Logistic Regression等分析方法,对京津冀地区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的程度、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论显示:京津冀地区约65%左右的流动人口实现了家庭式迁移,一次性举家迁移已成为流动人口家庭迁移过程的主要模式;流动人口的家庭式迁移比重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形成以北京、天津、张家口为轴线的高比重区域,其它地区则以地级城市为中心向外围递减,流动人口的家庭式迁移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性;个体层面的性别、婚姻、年龄、流入时长等因素及家庭层面的家庭规模、家庭总收入、平均年龄、子女数量等因素均对流动人口的家庭迁移状态有显著影响,且流动人口的家庭式迁移表现出明显的基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偏好。
王文刚孙桂平张文忠王利敏
关键词:流动人口京津冀
土地利用的区域问题与区域间功能置换被引量:11
2012年
调整土地利用的空间布局,在系统功能稳定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有效性、人地系统均衡性是我国土地利用空间政策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因此,对于土地利用功能空间调整的合理性、有效性判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理论思辨为基础,结合文献分析定性地探讨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制度等因素对于土地利用的作用机理,并将自然空间、经济空间与行政空间进行叠合分析。结果认为:土地利用受到自然、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非均质自然空间与经济空间的叠合使土地利用功能变化呈现非均衡特征,在区域边界的限定下,土地供求的区域矛盾成为一种必然;系统条件下,区域内部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区域系统进行外部化,区域间土地利用功能置换能够优化区域系统土地利用的空间格局,缓解土地利用的区域问题。
王文刚庞笑笑宋玉祥陈晓红
关键词:土地利用
中国东北沿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障碍因素分析--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例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等战略以来,我国东北沿边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并不尽如人意,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例,其经济发展一直处于低位运行,与该地区的自然禀赋和所享受的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
王荣成庞笑笑王文刚
第三届全国地理学研究生学术年会会议纪要
2008年
王文刚陈英
关键词:环境科学农业生态
生态经济视角下的林业资源型城市发展研究
如何在区域资源已经或濒临枯竭的情况下保证区域的持续发展,保障区域各主体的生存权与发展权是国内外诸多资源型城市发展所共同面对的难题。林业资源具有相对可持续性,即林业资源在一定条件下为非一次性资源,因而林业资源型城市的区域发...
王文刚
关键词:生态经济林业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中国区域土地利用效率研究被引量:39
2011年
文章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测评我国内地31个省区的土地利用效率,探索省区土地利用效率在2003~2008年的时空变化。结果显示,①2003~2008年我国省区土地利用效率的平均综合效率水平一般,省区间综合效率差距呈现增大趋势;②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土地利用效率差异显著,呈现东高西低,与经济格局类似的特征;③从非前沿面省区的资源要素投入看,土地投入和劳动力投入冗余较大,资金投入不足。我国省区土地利用效率的差异性较为明显,DEA方法对于评价土地利用效率具有较为明显的实用价值。
王文刚宋玉祥庞笑笑
关键词:DEA
土地用途管制的外部性、内部性问题及制度改进探讨被引量:18
2012年
探讨了由于我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不完善而导致的管制外部性与内部性问题,这种外部性与内部性问题导致土地利用中存在几个问题:管制弹性的缺乏与资源市场配置相左,导致土地配置效率受损;管制中的区域外部性造成土地利用收益分配失衡,加剧区域发展不协调;内部性问题的存在使得寻租现象较为严重,并导致建设用地过量供给与农用地(或生态用地)低水平利用的共存。基于此,提出了现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应进行制度改进,建立市场增进型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并简单探讨了一个制度改进的政策工具——区域间土地利用功能置换。
王文刚庞笑笑宋玉祥
关键词:外部性内部性
吉林省区域农地生产效率及其变动特征研究被引量:23
2012年
利用DEA方法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方法对吉林省2001~2009年农地要素资源的投入生产效率及其变化特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如下:①农地生产效率研究显示,2001-2009年吉林省农地生产综合技术效率相对较高,在未达到DEA有效的年份,规模效率对综合效率有着较大的影响;从区域特征上看,2001~2009年中部地区平均综合效率水平高于东西部地区,东西部地区平均综合效率水平相当;②农地生产效率变化研究显示,吉林省各地区2001~2009年相邻年份农地利用的综合效率变动相对较小,历年全要素生产率则在总体上保持了一定的增长趋势;2001~2009、2001~2005和2005~2009三组对比时间点的农地生产效率变化显示东中部地区的农地生产平均综合效率呈现下降趋势,西部地区综合效率呈增长趋势,东中西部地区的农业要素生产率均呈增长趋势,西部地区变化最为明显。
王文刚李汝资宋玉祥王芳
关键词:DEAMALMQUIST农地生产效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