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俊生

作品数:33 被引量:268H指数:9
供职机构:唐山市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唐山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4篇骨折
  • 13篇老年
  • 10篇股骨
  • 9篇入路
  • 9篇关节
  • 8篇侧入路
  • 7篇置换术
  • 7篇髋关节
  • 6篇髋关节置换
  • 6篇颈骨
  • 6篇颈骨折
  • 6篇股骨颈
  • 6篇股骨颈骨折
  • 6篇关节置换
  • 5篇血栓
  • 5篇手术
  • 5篇牵引床
  • 5篇髋关节置换术
  • 5篇内固定
  • 5篇骨质

机构

  • 33篇唐山市第二医...
  • 3篇河北联合大学
  • 2篇衡水市第四人...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 1篇开滦总医院
  • 1篇唐山市疾病预...

作者

  • 33篇梁俊生
  • 15篇张洪斌
  • 10篇张辉良
  • 9篇王月
  • 9篇冯志杰
  • 8篇李力更
  • 7篇罗程
  • 7篇孔庆海
  • 4篇张静梅
  • 3篇吕志伟
  • 3篇王铁铸
  • 2篇林轶静
  • 2篇郭晓斌
  • 2篇梁卫东
  • 2篇张志刚
  • 2篇张立涛
  • 2篇赵洪波
  • 2篇胡克俭
  • 2篇王磊
  • 2篇刘弘扬

传媒

  • 5篇中国骨与关节...
  • 4篇中国骨质疏松...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国煤炭工业...
  • 2篇中华创伤骨科...
  • 2篇中华解剖与临...
  • 2篇中华实用诊断...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中国医药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4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4
  • 6篇2013
  • 7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6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骨科围手术期患者脑卒中风险控制研究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探讨老年骨科围手术期患者脑卒中风险控制方法。方法对连续住院的150例65岁以上骨折患者实施围手术期脑卒中风险控制,包括术前卒中危险因素控制、术前卒中风险筛查、术中监测、术后处理,观察围手术期脑卒中发生情况。结果150例中12例放弃手术,5例因心功能3或4级、4例因心绞痛反复发作不能手术,2例因术前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转院。手术患者中102例重点患者术前检出无症状新发脑梗死31例,治疗2~6周后行手术治疗骨折,术后均未出现脑梗死加重或者再发;硬膜下出血1例,3周后复查血肿完全吸收而手术治疗骨折。结论术前积极控制卒中危险因素,谨慎识别重点人群,及早恢复二级预防可有效控制老年骨科围手术期患者脑卒中发生率。
郭晓斌刘苹梁俊生林轶静杨楠
关键词:骨折老年脑卒中围手术期
牵引床辅助直接前侧入路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
2023年
目的分析应用牵引床辅助直接前侧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股骨头置换(femoral head replacement,FHR)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0年7月采用FHR治疗的79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2例采用牵引床DAA-FHR(观察组),37例采用后外侧入路(posterolateral approach,PLA)(对照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结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前准备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在麻醉时间和手术时间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初次下床站立时间、部分负重行走时间和完全负重行走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Harri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术后6个月、术后1年Harri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牵引床辅助直接前侧入路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早期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值得肯定,但术前准备时间较长。
李骏然梁卫东翟婧秀梁俊生李力更
关键词:牵引床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置换术
儿童腕尺管综合征被引量:2
2010年
尺神经从前臂进入主要位于豌豆骨和钩骨钩之间的骨纤维性管道,位于腕关节的掌尺侧,这段称为腕尺管.腕尺管包括Guyon管、豆钩管和对掌肌管.通过该管道时,神经受到各种因素的卡压而引起的一组症状和体征,称为腕尺管综合征(ulnar tunnel syndrome,UTS).UTS临床较少见,而儿童UTS更为少见.我科1997年3月至2009年10月对5例儿童UTS进行了回顾分析和总结,报道如下。
王斌张志刚王桂芝马铁鹏梁俊生李浩
关键词:腕尺管综合征儿童尺神经纤维性
牵引床直接前侧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学习曲线分析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牵引床直接前侧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学习曲线。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0月~2017年7月120例股骨颈骨折或髋关节疾病采用牵引床DAA-THA治疗的临床资料,按时间先后顺序分为A~D组,每组30例,比较4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影像学指标(髋臼杯外展角、前倾角、股骨柄-髓腔轴线夹角)、术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以及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时间A~D组分别为(115.9±15.9)、(104.6±15.2)、(91.1±11.6)(87.8±7.8)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01.7±36.3)、(251.8±30.0)、(225.8±20.3)、(217.2±23.7)ml,A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长于/多于B、C、D组(P<0.05),B组明显长于/多于C、D组(P<0.05),C、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中心性固定率A~D组分别为40.0%(12/30)、66.7%(20/30)、93.3%(28/30)、90.0%(27/30),A组显著低于B、C、D组(P<0.05),B组显著低于C、D组(P<0.05),C、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切口长度、髋臼杯外展角、前倾角、髋臼杯位于安全区比率和股骨柄-髓腔轴线夹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D组术后Harri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6例,其中大转子骨折3例,股外侧皮神经损伤3例;B组并发症3例,其中大转子骨折1例,股外侧皮神经损伤2例;C组与D组各出现股外侧皮神经损伤1例。4组随访13~34个月,(22.4±5.1)月,无脱位、感染及切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牵引床DAA-THA学习曲线显示在60例左右达到技术稳定期(成熟期)。
李骏然翟婧秀赵洪波梁卫东张洪斌梁俊生李力更
关键词:牵引床全髋关节置换术
牵引下直接前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的并发症
2023年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牵引下直接前侧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6月358例牵引下DAA-THA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并记录发生原因。[结果]358例患者中63例发生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7.6%。并发症发生率由高至低依次为:股外侧皮神经损伤(8.1%)>双下肢不等长(3.4%)>切口渗液(2.8%)>踝关节疼痛(1.7%)以及假体周围骨折(1.7%)。[结论]股骨颈骨折牵引下DAA-THA存在双下肢不等长、切口渗液、踝关节疼痛、假体周围骨折、股外侧皮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充分掌握患者病情,提高手术技术和重视术后康复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李骏然罗程翟婧秀龚健张洪斌梁俊生李力更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牵引床并发症
带血管蒂髂骨块移植治疗成人股骨头坏死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总结随访带血管蒂髂骨块植入治疗成人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1983年1月~2005年1月采用带血管蒂髂骨块植入治疗并获得3年以上随访者187例(208侧)成人股骨头坏死患者。股骨头坏死ARCO分期:Ⅱ期32侧,其中ⅡA期16侧,ⅡB期10侧,ⅡC期6侧;Ⅲ期170侧。ⅢA期91侧,ⅢB期60侧,ⅢC期19侧;Ⅳ期6侧。统计随访各期的优良率。结果187例(208侧)患者术后获3~22年(平均9.5年)随访。按中华医学会骨坏死学组制定的全国统一疗效标准(1995年,丹东)评价疗效。32侧Ⅱ期中,优29侧,良3侧,优良率为100%;170侧Ⅲ期中,优124侧,良32侧,可12侧.差2侧,优良率为91.8%;Ⅳ期6侧,良3侧。差3侧,优良率为50%。合计208侧中,优153侧,良38侧,可12侧,差5侧。优良率为91.8%。结论带血管蒂髂骨块植入治疗成人股骨头坏死效果良好,手术损伤小,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梁俊生张宁刘兰泽王志强刘德群张志刚
关键词:植入股骨头坏死成人
鲑鱼降钙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痛的疗效观察
2013年
目的观察鲑鱼降钙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8月—2011年7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症骨痛患者63例,男12例,女51例;年龄62~85岁,平均76.7岁。临床表现骨痛,经胸腰椎X线片及双能X线吸收骨密度测定仪测定诊断骨质疏松症,除外继发性骨质疏松。应用鲑鱼降钙素50IU,肌注,1次/d,连用1周;之后50IU,肌注,1次/隔日,连用3周。同时辅以钙剂(元素钙600mg/d)、VD(VD3200IU/d)治疗。全部患者于治疗后第二十八天再次评判疼痛程度,并与治疗前疼痛程度比较测评疼痛缓解程度。治疗后疼痛控制评价标准:显效:疼痛为0级和/或疼痛等级下降2级以上(含2级);有效:疼痛等级下降1级,但仍有疼痛(非0级);无效:疼痛等级无变化。结果显效16例,有效4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0.48%。结论鲑鱼降钙素辅以钙剂、VD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致骨痛的有效方法。
胡克俭刘会仁于芳王月梁俊生刘立峰
关键词:鲑鱼降钙素骨质疏松症老年骨痛
椎体成形术后相邻椎体再骨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0
2013年
目的探讨如何减少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术后相邻椎体的再骨折。方法 98例PVP或PKP术后患者分为两组:A组,行PVP或PKP手术治疗,术前及术后给予抗骨质疏松治疗(即钙剂、骨化三醇、鲑鱼降钙素或阿仑膦酸钠"三联"药物抗骨质疏松治疗1年);B组,只行PVP或PKP手术治疗,术前及术后未给予抗骨质疏松治疗。结果随访6~32个月,平均21.5个月。A组较第1次手术后骨密度明显改善(P<0.05)。相邻椎体再骨折的发生率明显减低。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是老年脆性骨折之一,PVP或PKP术中需在骨水泥"牙膏期"缓慢充填,防止骨水泥外渗,尤其是椎间盘的外渗,使骨水泥分布尽量均匀同时接触上下终板,以超过目前球囊4ml的骨水泥容量更为合适。术前及术后必须抗骨质疏松治疗,这些是减少术后相邻椎体再骨折的有效方法。
王月孔庆海王铁铸吕志伟梁俊生张洪斌张辉良胡克俭
关键词:再骨折椎体骨质疏松外科手术
牵引床辅助直接前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被引量:6
2023年
背景:直接前侧入路是近年来新兴的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入路,具备软组织损伤小、出血少、疼痛轻、康复快等优势,但手术操作难度相对较大,术中是否需要使用牵引床仍存在争议。目的:分析牵引床辅助下直接前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2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牵引床辅助直接前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67例,为牵引床手术组;接受无牵引床直接前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59例,为传统手术组。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假体影像学指标;采用Harris评分评估术后髋关节功能,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1)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12个月以上随访;(2)与传统手术组相比,牵引床手术组术前准备时间较长、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股骨假体中心性固定率更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两组麻醉时间、髋臼杯位于安全区比率、双下肢长度差值小于10 mm比率、术后1周、1,6,12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以及并发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4)结果说明,相对于传统直接前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牵引床辅助直接前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可有效降低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提高股骨假体置入的精准度,但其术前准备时间较长。
李骏然翟婧秀赵洪波王磊王宏润梁俊生李力更
关键词:牵引床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老年
体位复位结合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利用体位复位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选取新鲜OVCF患者98例,115个椎体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术前、术中先采用体位复位后行PVP治疗。对照组则未实行体位复位而只行一般的PVP治疗。二组术前术后均给予正规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根据术前和术后侧位X线片测量椎体高度、后凸畸形角度,根据术前术后功能学改变进行视觉模拟疼痛(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在椎体前缘高度恢复、椎体后凸角恢复在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在椎体前缘高度恢复、后缘高度恢复、椎体后凸角恢复在术前术后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前予伤椎垫枕及腰背肌训练,术中过伸体位复位结合PVP治疗OVCF的方法操作相对安全、简单,止痛效果好,作用持久,费用少,实用性强,不失为一种好的治疗方法。
王月吕志伟梁俊生张洪斌孔庆梅张天宇冯志杰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体位复位椎体压缩性骨折骨质疏松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