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洪斌

作品数:34 被引量:346H指数:11
供职机构:唐山市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唐山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骨折
  • 11篇关节
  • 8篇血栓
  • 8篇静脉
  • 8篇静脉血
  • 8篇静脉血栓
  • 7篇深静脉
  • 7篇深静脉血栓
  • 6篇骨质
  • 5篇血栓形成
  • 5篇腰椎
  • 5篇深静脉血栓形...
  • 5篇手术
  • 5篇外科
  • 5篇静脉血栓形成
  • 5篇老年
  • 5篇脊柱
  • 4篇软骨
  • 4篇椎间盘
  • 4篇下肢深静脉

机构

  • 34篇唐山市第二医...
  • 5篇唐山工人医院
  • 3篇河北联合大学
  • 2篇华北煤炭医学...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衡水市第四人...
  • 2篇保定市第一医...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作者

  • 34篇张洪斌
  • 15篇梁俊生
  • 10篇原野
  • 10篇李永民
  • 9篇张辉良
  • 8篇王月
  • 7篇冯志杰
  • 7篇王旭
  • 7篇曹恒聪
  • 6篇谷守山
  • 6篇孔庆海
  • 5篇罗程
  • 5篇郑淑梅
  • 3篇吕志伟
  • 3篇张静梅
  • 3篇李力更
  • 2篇王铁铸
  • 2篇杨佐明
  • 2篇赵静
  • 2篇陈百成

传媒

  • 4篇中国煤炭工业...
  • 3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中华骨科杂志
  • 2篇中国微创外科...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骨伤
  • 1篇中华解剖与临...
  • 1篇中国医药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第十七届中国...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长因子对软骨细胞的作用被引量:48
1999年
陈百成张洪斌张汉杰郑淑梅
关键词:软骨形成软骨细胞
应用低分子肝素制剂预防骨伤科病人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疗效观察
杨佐明张洪斌原野刘晓明戴士峰张志刚王琦张艳蕊孙健张静梅
任务来源:“应用低分子肝素制剂预防骨伤科病人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疗效观察”是唐山市第二医院承担的2006年度唐山市科学技术研究指导计划项目,课题编号为06134601a-39属于临床医学-骨外科项目。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随...
关键词: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低分子肝素骨伤科
牵引下直接前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的并发症
2023年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牵引下直接前侧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6月358例牵引下DAA-THA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并记录发生原因。[结果]358例患者中63例发生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7.6%。并发症发生率由高至低依次为:股外侧皮神经损伤(8.1%)>双下肢不等长(3.4%)>切口渗液(2.8%)>踝关节疼痛(1.7%)以及假体周围骨折(1.7%)。[结论]股骨颈骨折牵引下DAA-THA存在双下肢不等长、切口渗液、踝关节疼痛、假体周围骨折、股外侧皮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充分掌握患者病情,提高手术技术和重视术后康复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李骏然罗程翟婧秀龚健张洪斌梁俊生李力更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牵引床并发症
椎体成形术后相邻椎体再骨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0
2013年
目的探讨如何减少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术后相邻椎体的再骨折。方法 98例PVP或PKP术后患者分为两组:A组,行PVP或PKP手术治疗,术前及术后给予抗骨质疏松治疗(即钙剂、骨化三醇、鲑鱼降钙素或阿仑膦酸钠"三联"药物抗骨质疏松治疗1年);B组,只行PVP或PKP手术治疗,术前及术后未给予抗骨质疏松治疗。结果随访6~32个月,平均21.5个月。A组较第1次手术后骨密度明显改善(P<0.05)。相邻椎体再骨折的发生率明显减低。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是老年脆性骨折之一,PVP或PKP术中需在骨水泥"牙膏期"缓慢充填,防止骨水泥外渗,尤其是椎间盘的外渗,使骨水泥分布尽量均匀同时接触上下终板,以超过目前球囊4ml的骨水泥容量更为合适。术前及术后必须抗骨质疏松治疗,这些是减少术后相邻椎体再骨折的有效方法。
王月孔庆海王铁铸吕志伟梁俊生张洪斌张辉良胡克俭
关键词:再骨折椎体骨质疏松外科手术
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被引量:39
2013年
目的比较使用利伐沙班联合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PC)与单纯使用利伐沙班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 98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53例)术后使用利伐沙班联合IPC治疗,B组(45例)术后只使用利伐沙班。进行DVT症状评估、下肢深静脉彩超检查。结果 A组发生DVT 2例(3.77%),B组发生DVT 4例(8.88%);DVT发生率A组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术后利伐沙班联合IPC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DVT发生较单纯应用利伐沙班效果更好。
王月王铁铸吕志伟梁俊生张洪斌孔庆海张辉良冯志杰
关键词: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利伐沙班间歇充气加压
骨疏康胶囊联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被引量:28
2018年
目的探讨骨疏康胶囊联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唐山市第二医院2014年7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2组均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在术后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及功能康复锻炼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法骨化醇软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骨疏康胶囊治疗,共治疗12周。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手术前及术后12周骨代谢指标[血清骨钙素、骨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中医证候积分,随访1年,比较2组手术前、术后12周、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9.4±1.0)周比(10.5±1.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12周,观察组血清骨钙素、BAL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6.3±1.5)μg/L比(5.2±1.4)μg/L、(99±8)U/L比(77±7)U/L、(5.4±0.7)分比(6.3±1.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前2组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及术后1年2组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手术前,且观察组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骨疏康胶囊联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可有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改善骨代谢及骨质疏松性骨折临床症状,有利于提高患者短、中期髋关节功能。
龚健梁俊生张洪斌张辉良张静梅刘丽云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骨质疏松骨疏康胶囊
体位复位结合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利用体位复位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选取新鲜OVCF患者98例,115个椎体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术前、术中先采用体位复位后行PVP治疗。对照组则未实行体位复位而只行一般的PVP治疗。二组术前术后均给予正规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根据术前和术后侧位X线片测量椎体高度、后凸畸形角度,根据术前术后功能学改变进行视觉模拟疼痛(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在椎体前缘高度恢复、椎体后凸角恢复在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在椎体前缘高度恢复、后缘高度恢复、椎体后凸角恢复在术前术后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前予伤椎垫枕及腰背肌训练,术中过伸体位复位结合PVP治疗OVCF的方法操作相对安全、简单,止痛效果好,作用持久,费用少,实用性强,不失为一种好的治疗方法。
王月吕志伟梁俊生张洪斌孔庆梅张天宇冯志杰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体位复位椎体压缩性骨折骨质疏松
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急性意识障碍的危险因素及防治对策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急性意识障碍的危险因素及防治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2月~2017年2月在唐山市第二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229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术后急性意识障碍的发生情况、临床特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防治对策。结果 229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发生急性意识障碍62例,发生率为27.0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急性意识障碍的发生率在年龄、术后感染、糖尿病、不良心理因素、麻醉持续时间、麻醉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术后感染、糖尿病、不良心理因素、麻醉方式、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均是影响急性意识障碍发生的独立因素(OR=3.656、1.857、2.556、2.031、1.965、2.062、2.607,均P<0.05)。结论年龄>70岁、术后感染、糖尿病、存在不良心理因素、全身静脉麻醉、术中出血量多及术后疼痛评分高均是导致急性意识障碍发生的高危因素,临床应予以重视,给予精细护理并加强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的监护。
龚健罗程冯志杰孔庆海张洪斌梁俊生
关键词:髋部骨折高龄急性意识障碍
利伐沙班与华法林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术前并存下肢深静脉血栓比较研究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与华法林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术前并存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年龄大于65岁术前并存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髋部骨折患者71例,依据入院先后分为治疗与对照2组:治疗组采用利伐沙班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华法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2组每3 d复查1次双下肢深静脉彩超及D-二聚体水平。结果:治疗组D-二聚体降至<500μg/L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消失方面,2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无明显出血事件发生,肝肾功能正常,对照组有6例INR值>3.0,给予调整华法林剂量恢复,利伐沙班组无INR值偏高需要调整用药剂量患者。结论:2种药物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前并存下肢深静脉血栓均有较好治疗效果,但利伐沙班在D-二聚体降至500μg/L时间优于华法林,且利伐沙班组无需调整药物剂量,不良反应轻,更为安全、方便。
张辉良梁俊生张洪斌王月冯志杰罗成孔庆海张静梅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髋部骨折华法林利伐沙班
脊柱外科病人围手术期血栓预防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探讨脊柱外科病人围手术期肺栓塞(PE)和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330例行脊柱外科手术的病人,发生有症状PE 9例,DVT 32例。其中干预组760例,发生DVT 10例,PE 2例;对照组570例,发生DVT 22例,PE 7例,两组比较发生率;两组随机选取行脊柱外科4种手术者各50例,记录手术出血量和术后24 h伤口引流量,应用SPSS 10.0软件进行χ2和t检验。结果干预组DVT和PE发生率由3.86%和1.23%分别降至1.32%和0.26%,差别有显著性(DVTχ2=8.976,P=0.003;PEχ2=4.512,P=0.034)。手术出血量方面,两组差别无显著性(P>0.05);术后24 h伤口引流量方面,干预组大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性(P<0.05)。两组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各1例,差别无显著性(χ2=0.042,P=0.838)。结论对于脊柱外科病人,围手术期规范化血栓监测和预防性治疗是安全和必要的。
张洪斌杨佐明李永民王旭曹恒聪谷守山原野
关键词: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围手术期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