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会

作品数:20 被引量:55H指数:5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化学工程
  • 10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去氢表雄酮
  • 5篇DHEA
  • 4篇诱变
  • 4篇DIO
  • 4篇刺盘孢
  • 3篇教学
  • 3篇GIBBER...
  • 3篇赤霉
  • 3篇赤霉菌
  • 3篇INTERM...
  • 2篇选育
  • 2篇亚麻
  • 2篇诱变选育
  • 2篇皂苷
  • 2篇皂苷元
  • 2篇生物学
  • 2篇薯蓣
  • 2篇薯蓣皂苷
  • 2篇薯蓣皂苷元
  • 2篇苷元

机构

  • 20篇江南大学
  • 1篇唐山职业技术...
  • 1篇江苏省生物活...
  • 1篇浙江仙居君业...

作者

  • 20篇李会
  • 18篇许正宏
  • 14篇史劲松
  • 8篇李恒
  • 4篇吴燕
  • 3篇张晓梅
  • 3篇马洋
  • 3篇窦文芳
  • 2篇龚劲松
  • 2篇陆震鸣
  • 2篇饶志明
  • 2篇邵明龙
  • 2篇付珍珍
  • 1篇徐美娟
  • 1篇高金卉
  • 1篇蔡燕飞
  • 1篇耿燕
  • 1篇姚韧辉
  • 1篇董卓
  • 1篇张佳佳

传媒

  • 5篇生物工程学报
  • 3篇食品与发酵工...
  • 2篇微生物学通报
  • 2篇食品与生物技...
  • 1篇生物学杂志
  • 1篇化工进展
  • 1篇化工高等教育
  • 1篇江南大学学报...
  • 1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生物加工过程
  • 1篇新校园(上旬...
  • 1篇纪念中国微生...

年份

  • 3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固定化Colletotrichum lini ST-1转化去氢表雄酮为三羟基雄甾烯酮被引量:1
2014年
面向三羟基雄甾烯酮的生物转化,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材料对亚麻刺盘孢霉Colletotrichum lini ST-1进行固定,随后考察了固定化条件、转化条件和重复利用批次对固定化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海藻酸钠(SA)包埋的方法较为合适。优化的固定化条件为:SA 30 g/L,CaCl250 g/L;转化去氢表雄酮(DHEA)的最佳条件为:温度27℃,转速180 r/min,缓冲液浓度20 mmol/L,12 g固定化小球/20 mL缓冲液,添加11 mmol/L FeSO4、90 g/L甘油和20 g/L PEG。在该条件下进行生物转化,产物摩尔得率为68.7%,较游离细胞(51.2%)提高34.1%幅度。批次转化结果显示,底物最佳添加量为10 g/L。此时,固定化细胞可重复使用4批次,产能为1.09(g产物/g细胞),为游离细胞的3倍。
刘梅珍李恒杨春霞吴保承李会龚劲松史劲松许正宏
关键词:固定化海藻酸钠
三羟基雄甾烯酮高转化菌株的选育及工艺优化被引量:5
2013年
以能将去氢表雄酮(DHEA)转化为三羟基雄甾烯酮(7α,15α-diOH-DHEA)的赤霉菌Gibberella intermedia CA3-1为出发菌株,对其进行了诱变选育及工艺优化,以期提高转化效率。采用0.12 mg/mL亚硝基胍诱变处理赤霉菌孢子悬液30 min,以350μmol/L酮康唑为最低抑制浓度进行抗性平板筛选,最终获得一株遗传稳定性较好的高产菌株M-10,其产物摩尔得率达到70.2%,为出发菌株的1.2倍。通过摇瓶转化工艺的优化,确定了突变菌株的最适转化工艺。在优化的转化工艺下,当底物DHEA投料浓度为5 g/L时,7α,15α-diOH-DHEA摩尔得率提高到75.6%,较原始菌株提高了31.3%。
李会张明杰张晓梅李恒史劲松许正宏
关键词:赤霉菌亚硝基胍化学诱变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的敲除对于谷氨酸棒杆菌V1生理代谢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L-缬氨酸生物合成的前体物质是丙酮酸。为了增加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向丙酮酸的代谢流向,优化L-缬氨酸前体物质的供应,以一株积累L-缬氨酸的谷氨酸棒杆菌V1(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 V1)为对象,构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基因敲除的重组菌株C.glutamicum V1-Δpepc,并研究pepc敲除后菌株生理特性的改变。【方法】运用交叉PCR方法得到pepc基因内部缺失的同源片段Δpepc,并构建敲除质粒pK18mobsacB-Δpepc。利用同源重组技术获得pepc基因缺陷突变株C.glutamicum V1-Δpepc。采用摇瓶发酵对C.glutamicum V1-Δpepc进行发酵特性的研究。对谷氨酸棒杆菌模式菌株C.glutamicum ATCC 13032、出发菌株C.glutamicum V1和敲除菌株C.glu-tamicum V1-Δpepc的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PK)、丙酮酸脱氢酶(Pyruvate dehydro-genase,PDH)、丙酮酸羧化酶(Pyruvate carboxylase,PC)分别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PCR验证以及PEPC酶活测定都表明筛选到pepc缺陷的突变菌株C.glutamicum V1-Δpepc,摇瓶发酵结果表明,突变菌株C.glutamicum V1-Δpepc不再积累L-缬氨酸而是积累L-精氨酸达到7.48 g/L。酶活测定结果表明出发菌株的PDH和PC酶活均低于模式菌株C.glu-tamicum ATCC13032和重组菌株C.glutamicum V1-Δpepc,出发菌株的PK与PEPC酶活与模式菌株没有较大的差异。【结论】研究表明,通过切断PEPC参与的三羧酸循环的回补途径,增加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向丙酮酸的流向使丙酮酸向TCA循环的流量增加,精氨酸的累积量提高。同时,以丙酮酸为前体的L-缬氨酸和丙氨酸的积累量降低。
仇爱梅窦文芳李会许正宏
关键词:谷氨酸棒杆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L-缬氨酸基因敲除
原生质体诱变提高亚麻刺盘孢ST对底物DHEA的耐受性和转化率被引量:1
2014年
采用原生质体诱变技术选育出一株耐高浓度底物去氢表雄酮(DHEA)的高产亚麻刺盘孢菌株(Colletotrichum lini)ST-0317,并研究了其转化特性。以C.lini ST为出发菌株,考察了其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最适条件,随后对其原生质体进行等离子诱变,最终选育得到优势突变株ST-0317。该菌株在底物耐受性提高的同时也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在DHEA投料浓度高达10g/L的条件下,产物7α,15α-diOH-DHEA摩尔得率可达36.9%,比出发菌株提高了50%。
李恒吴燕魏利莎李会张晓梅史劲松许正宏
关键词:原生质体去氢表雄酮
Gibberella intermedia CA3-1羟基化去氢表雄酮的工艺被引量:2
2015年
利用Gibberella intermedia CA3-1对甾体化合物去氢表雄酮(DHEA)进行C7α-羟基化反应研究。用单因素实验的方法考察接种量、装液量、转速、有机溶剂助溶、投料浓度以及底物投加时间对产物7α-羟基去氢表雄酮(7α-OH-DHEA)生成的影响。最终确定最适工艺条件:接种量6%,装液量30 m L(250 m L三角瓶),转速220 r/min,体积分数6%丙二醇助溶,接种时即添加底物,底物DHEA质量浓度1 g/L,转化时间36 h。采用优化后的转化条件,7α-OH-DHEA摩尔得率为72.34%。
付珍珍李恒李会许正宏
关键词:生物转化去氢表雄酮甾体GIBBERELLAINTERMEDIA
表达3-甾酮-△^(1)-脱氢酶降解植物甾醇合成雄甾-1,4-二烯-3,17-二酮被引量:7
2015年
构建分枝杆菌表达载体pMTac并在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neoaurum JC-12中加强表达甾醇降解过程中的关键酶3-甾酮-△1-脱氢酶(KSDD)以提高雄甾-1,4-二烯-3,17-二铜(ADD)的产量。将p MF41的启动子pACE替换成tac启动子构建载体pMTac,在分枝杆菌中分别表达报告基因绿色荧光蛋白(GFP)和关键酶KSDD,通过GFP亮度和KSDD酶活验证tac启动子在M.neoaurum JC-12中的效果,并发酵验证加强表达KSDD对产物ADD的影响。荧光显微照片表明两个载体均能在M.neoaurum JC-12表达GFP,但tac启动子的效果比pACE强。酶活测定结果为重组菌M.neoaurum JC-12/pMTac-ksdd破碎细胞上清液中KSDD酶活比原始菌提高了6.53倍,比M.neoaurum JC-12/pMF41-ksdd提高了4.36倍。摇瓶发酵显示重组菌M.neoaurum JC-12/pMTac-ksdd ADD的产量比原始菌提高了22.2%,由4.86 g/L提高到5.94 g/L,而AD的产量由0.92 g/L减少到0.17 g/L,降低了81.5%;与M.neoaurum JC-12/p MF41-ksdd比,ADD产量提高了12.7%,AD降低了71.2%。以20 g/L植物甾醇为底物,5 L发酵罐中重组菌M.neoaurum JC-12/pMTac-ksdd的ADD产量达到10.28 g/L。结果表明,构建的新型表达载体pMTac适用于在M.neoaurum JC-12中加强表达关键酶KSDD,而且在M.neoaurum JC-12中过量表达KSDD有助于ADD产量的提高,为目前报道的发酵法利用新金色分枝杆菌降解植物甾醇合成ADD的最高水平。
张乐乐张显邵明龙陈榕榕饶志明李会许正宏
关键词:MYCOBACTERIUM17-二酮
大肠杆菌K5多糖生物合成条件的优化被引量:1
2012年
采用Plackett-Burman实验、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K5多糖的生物合成条件进行优化。然后,在摇瓶及5 L发酵罐中进行K5多糖发酵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组成为麦芽糖20 g/L,蛋白胨15 g/L,MnCl4·4H2O0.1 g/L,MgSO4·7H2O 2.0 g/L,KH2PO42.0 g/L,K2HPO49.7 g/L,脱水枸橼酸钠0.5 g/L;250 mL摇瓶最佳装液量为15 mL。优化后5 L发酵罐中K5多糖的质量浓度为1.8 g/L,较优化前的0.3 g/L提高了5倍。
李会高金卉窦文芳史劲松许正宏
关键词:大肠杆菌
高效转化黄姜皂苷为薯蓣皂苷元菌株的筛选及转化条件优化被引量:10
2013年
薯蓣皂苷元是甾体激素类药物重要的生产原料,在制药工业中有广泛应用。传统的生产方法是黄姜酸解法,污染严重。为寻找更清洁高效的生产方式,从本实验室保藏的菌株中筛选出一株赤霉菌Gibberellaintermedia WX12(层出镰孢菌Fusarium proliferatum的有性阶段),能将黄姜中的皂苷转化为薯蓣皂苷元。采用统计学实验设计方法对其转化培养基进行研究,优化的转化培养基配方为(g/L):葡萄糖20.6;酵母膏5.0;氯化钠1;磷酸二氢钾3;硫酸锌1.5;黄姜酶解物3。采用以上优化参数,薯蓣皂苷元的得率提高到(31±0.3)mg/g干黄姜,较优化前提高了3倍。这是目前关于赤霉菌转化黄姜中皂苷的首次报道。
张佳佳李会李恒陆震鸣史劲松许正宏
关键词:薯蓣皂苷元菌种筛选响应面法
Colletotrichum lini ST-1静息细胞转化DHEA制备7α,15α-diOH-DHEA的工艺被引量:2
2016年
利用亚麻刺盘孢(Colletotrichum lini ST-1)静息细胞转化去氢表雄酮,制备三羟基雄甾烯酮,通过单因素优化确定了最佳摇瓶转化条件:细胞质量浓度为12 g/L,p H值为6.5,装液量为30 m L/250 m L,转速为220 r/min,温度为30℃。在上述条件下,底物投料质量浓度为10 g/L时,转化48 h,产物摩尔得率为38.5%,较生长细胞提高了21.0%。在上述工作基础上,尝试了静息细胞连续批次转化,最终通过两批次的连续转化,在底物累计投料质量浓度为18 g/L时,转化78h,产物的累积质量浓度高达12.1 g/L,产物摩尔得率可达60.5%。
尹思淇李聪吴燕李会史劲松许正宏
关键词:去氢表雄酮
前体物质和碳源补加策略对缺陷短波单胞菌发酵生产L-脯氨酸的影响
2012年
对缺陷短波单胞菌(Brevndimonas diminut)JNPP-NSS产L-脯氨酸的补料分批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发酵初始添加50 g/L前体物质谷氨酸,以最适初始葡萄糖浓度100 g/L,于35 h以3.0 g/(L.h)的流速补加葡萄糖,使总糖浓度达120 g/L的补碳方式,L-脯氨酸的合成浓度有所提高。发酵结束,L-脯氨酸的终浓度提高到54.40 g/L,底物葡萄糖对L-脯氨酸的转化率达到0.45 g/g。
李会赵世杰窦文芳史劲松许正宏
关键词:L-脯氨酸前体物质碳源补料分批发酵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