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心昭

作品数:24 被引量:132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21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全军“十五”指令性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13篇细胞
  • 10篇凋亡
  • 6篇自噬
  • 5篇细胞凋亡
  • 3篇肿瘤
  • 3篇泛素
  • 3篇肝癌
  • 3篇癌细胞
  • 3篇长春新碱
  • 2篇脂肪基质干细...
  • 2篇生物信息
  • 2篇生物信息学
  • 2篇食管
  • 2篇食管癌
  • 2篇人工腱
  • 2篇转化生长因子
  • 2篇转化生长因子...
  • 2篇自噬基因
  • 2篇自噬性凋亡
  • 2篇线粒体

机构

  • 15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汕头大学
  • 3篇解放军第四二...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蚌埠学院
  • 1篇湖南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第42...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421...

作者

  • 23篇彭心昭
  • 15篇朴英杰
  • 10篇陈英
  • 3篇叶汉深
  • 2篇胡庆柳
  • 2篇曹东林
  • 2篇陈练波
  • 2篇罗汉宏
  • 2篇张淑春
  • 2篇沈忠英
  • 2篇傅文玉
  • 2篇张积仁
  • 2篇周思朗
  • 2篇陈晓文
  • 2篇周思朗
  • 1篇周思朗
  • 1篇周思朗
  • 1篇王尉
  • 1篇郭天剑
  • 1篇何本夫

传媒

  • 2篇第一军医大学...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解剖科学进展
  • 2篇中国医学物理...
  • 2篇解剖学研究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Journa...
  • 1篇肿瘤
  • 1篇中华航海医学...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癌症
  • 1篇广东医学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国外医学(生...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医学会...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 6篇2001
  • 5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脂肪基质干细胞评价肝癌药敏谱的实验研究
2007年
肿瘤干细胞是肿瘤发生、扩散与转移的基础,根治肿瘤就要根除肿瘤干细胞。我们以往研究发现,肝癌是一种干细胞病,间充质干细胞(MSCs)可以间接反映肝癌干细胞药物敏感情况,有希望利用MSCs发展针对肝癌干细胞的药敏试验。脂肪基质干细胞(ASCs)与MSCs特性相似,取材更加简便,近来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ASCs是否与MSCs一样可以反映肝癌干细胞药物敏感隋况,是我们感兴趣的问题。我们分离肝癌大鼠肝癌细胞、ASCs与MSCs,了解ASCs与MSCs反映肝癌干细胞药敏隋况差异,报道如下。
周思朗彭心昭陈晓文叶汉深罗汉宏曹东林张积仁
关键词:干细胞肿瘤干细胞
人自噬基因APG5及一个新亚型APG5β的克隆
2001年
目的克隆APG5基因并在真核细胞中进行表达,从分子水平研究自噬与凋亡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PCR技术,从人胚脑cDNA文库和B细胞cDNA文库中钓取APG5基因,连接到pEGFP-C1载体,测序确定核苷酸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脂质体lipofectin将带有目的基因的载体转入人肝细胞株和Hela细胞株。在共聚焦激光显微镜下观察融合蛋白表达。结果成功地钓取APG5及一个新亚型APG5β基因片段,两者连入pEGFP-C1载体并在Hela细胞株中获得表达。在共聚焦激光显微镜下观察到两者在凋亡细胞中表达。在凋亡诱导刺激下,随着凋亡的提前出现,融合蛋白表达的时间也提前。结论成功克隆APG5/APG5β基因,首次证实并报道一个新亚型APG5β,并在GenBank核酸序列数据库中登录(AF293841)。对两者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自噬与凋亡之间的关系和可变性剪切的调节机制提供了有益的线索。
陈英彭心昭朴英杰
关键词:自噬基因凋亡生物信息学基因表达
自噬的抑制影响长春新碱诱导的肝癌细胞自噬性凋亡被引量:19
2004年
目的 研究自噬特异性抑制剂 3 甲基腺嘌呤 (3 methyladenine ,3MA)对长春新碱 (vincristine,VCR)诱导的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自噬性凋亡的影响。 方法 利用已建立的VCR诱导HepG2细胞自噬性凋亡之模型 ,采用monodansylcadaverin(MDC)染色及流式细胞术荧光强度测定方法对自噬进行定量研究 ,采用流式细胞术及DNA电泳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3MA可以特异性地阻止自噬泡形成 ,还可以部分地抑制HepG2细胞自噬性凋亡。 结论 自噬是VCR诱导的HepG2细胞自噬性凋亡所必需的。
彭心昭陈英朴英杰
关键词:长春新碱肝癌细胞自噬性凋亡自吞噬作用
不同组分HHK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观察F、B、Z三种不同的HHK表面及断面结构,确立不同降解速度HHK的形态学指标,阐明其在自体腱形成过程中的形态机理,以更好地为临床服务。材料与方法:人发经过不同生化方法处理,制备混合编制快速(F)、中速(B)、慢速(Z)三种不同降解速度的HHK人工腱在扫描电镜下观察。结果:发现F组毛小皮大部分脱落,皮质中微丝束融合或消失;Z组毛小皮少部分脱落,皮质中微丝束排列略紊乱,而 B组的改变介于前两者之间。结论:不同组分的 HHK形态改变具有各自特点,为其成功应用于临床奠定基础,临床实验证明,HHK最终被降解而被胶原纤维代替并形成自体腱。
陈英彭心昭周志涛朴英杰
关键词:扫描电镜人工腱
南海某岛礁作业人员身体健康及卫生服务状况调查与分析被引量:15
2005年
目的探讨南海某岛礁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和对卫生服务的需求,以提供合理的医疗卫生服务。方法采用“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意向”调查表对南海某岛礁作业人员进行“重复性横断面”团体调查,并以船员及海岸人员作对照。结果南海海域4种作业人员的两周患病率和慢性病患病率均明显高于全国患病水平。其中,礁员和船员两周患病率明显高于岛员,但4种作业人员间慢性病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周患病率中,感冒患病率位于各种疾病之首;慢性病患病率中,各单位以胃病患病率最高。岛礁人员就诊率和住院率均较低,有43.69%的患者因各种原因未能就诊,12.79%的患者需要住院而未能住院;1年内个人外出诊治占患病人次数的39.35%,个人自购药品占患病人次数的45.82%。反映意见最多的是药品供给问题,占总调查人数的23.69%。结论南海某岛礁作业人员患病率明显高于全国水平,其中两周患病率礁员明显高于岛员;基层卫生单位所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尚不能满足其卫生需求。
吴新文夏菱张玉亮潘文娟曹云飞彭心昭
关键词:卫生服务两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率流行病学
自噬分子机制的研究动向被引量:6
2000年
自噬是细胞对自身结构进行蛋白降解的一种方式。为从分子水平揭示细胞内部自噬调控机理 ,需研究该过程的各个环节。新近的研究 ,特别是近几年自噬基因的发现证实 ,蛋白磷酸化参与的自噬调控 ;自噬体膜的形成 ;微管系统传输自噬体以及自噬与凋亡的内在联系 ,都有分子水平的依据 ,这给更深入地研究自噬分子机理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陈英彭心昭朴英杰
关键词:自噬分子机制细胞生物学
自噬基因APG5基因结构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3
2001年
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一种与人类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自噬基因 (Autophagy 5 ,简称APG5 )的基因组全序列进行拼接和基因结构分析 ,同时该基因的一个新的可变性剪切变异体 (APG5 β)被首次证实及报道。利用PCR技术从人胚脑cDNA文库和B细胞cDNA文库中调取APG5基因 ,装入绿色荧光蛋白pEGFP C1表达载体 ,测序确定其核苷酸序列 ,进行数据库搜索。该基因组全序列分散在核酸序列数据库GenBank的几个不同序列条目中。将相关克隆的基因组序列做相似性比对 ,用DOTPLOT方法确定其相互位置关系 ,并进行序列拼接 ,得到全长基因。利用GenScan、Genefinder等基因识别软件确定其内含子、外显子、转录起始位点、加尾信号等 ,分析其基因结构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cDNA中外显子数目和排列顺序 ,证实了从B细胞cDNA文库中克隆所得的APG5为一种可变性剪切变异体。利用生物信息学工具 ,成功地拼接出全长为 1 5 0kb人类APG5基因基因组全序列 ,确定其有 8个外显子。根据剪切位点的特性找出其在序列中的位置 ,分别计算出内含子、外显子的长度 ,首次证实并报道APG5 β是第 3外显子缺失的可变性剪切变异体。将验证确实的APG5 β转染至人肝细胞株和HeLa细胞株 ,在共聚焦激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其在细胞凋亡时的特异表达。
陈英彭心昭朴英杰
关键词:生物信息学基因结构自噬基因凋亡
转化生长因子-β_1对肌腱细胞DNA及胶原合成的影响被引量:7
2001年
王尉何恢绪彭心昭朴英杰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肌腱细胞DNA胶原
泛素通路与脑缺血
2001年
脑缺血再灌注 72h时 ,CA1区发生迟发性神经元死亡 (DND)。泛素通路可降解脑缺血时产生的变性蛋白质 ,再灌注时 ,UbC基因的表达变化最明显。CA1区游离泛素持续减少 ,泛素免疫反应性 (UIR)消失且始终不恢复 ,且发生DND。在低温或缺血预处理时 ,CA1区游离泛素暂时减少 ,泛素免疫反应性消失后恢复 。
龚峻梅彭心昭朴英杰陈素云
关键词:泛素脑缺血迟发性神经元死亡
氩氦刀结合放射粒子植入治疗复发难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效果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氩氦刀冷冻消融结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姑息治疗复发难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效果、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对42例复发难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施行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后,对瘤周及未冷冻区再定位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分别于治疗后的1、3、6个月全部行胸部CT增强扫描复查。结果术后1、3、6个月随访,总有效率分别为33.3%、92.9%和85.0%。术后冷冻区的CT值较术前下降,患者的KPS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氩氦刀冷冻消融术结合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复发难治性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损伤小、并发症轻,近期效果确切。
叶汉深彭心昭陈永乐周思朗屈立新
关键词:肺癌疗效评价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