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浩晔 作品数:18 被引量:54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 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重型乙型肝炎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重型乙型肝炎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重型乙型肝炎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在常规护肝、抗感染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痰热清注射液入液静滴,对照组26例仅予常规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0d;比较两组治疗后生命体征、生化指标、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等的变化及病情转归。结果治疗组在疗程结束后生命体征、生化指标、细胞因子水平均有明显改善,其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部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能抑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细胞因子表达,减轻炎症反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重型乙型肝炎的预后。 张浩晔 刘振国 龚健关键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重型乙型肝炎 痰热清注射液 细胞因子 IL-18与HBV感染及拉米夫定治疗的相关性 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IL-18在HBV感染中的作用及其与拉米夫定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50例HBV感染者(无症状携带者15例,慢性肝炎21例,重型肝炎14例)及1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IL-18水平,并动态监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在拉米夫定治疗期间血清IL-18水平的变化。结果不同临床类型HBV感染者之间IL-18水平具差异有显著性(P<0.01),病情愈重,水平愈高;CHB患者IL-18水平与ALT水平呈正相关(r=0.662,P=0.001);不同HBV DNA含量的CHB患者IL-18水平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低病毒量组高于高病毒量组;在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HBV DNA转阴组IL-18水平在治疗后3个月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在治疗后12月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HBV DNA未转阴组IL-18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IL-18可能参与了乙型肝炎的肝脏炎性损伤和HBV免疫清除过程,拉米夫定治疗可能增强Th1型细胞应答。 张文坚 万克青 龚环宇 张浩晔关键词:肝炎 乙型 IL-18 拉米夫定 微生态制剂联合胸腺肽-α_1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疗效。方法选择136例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B、C、D 4组。均给予基础护肝、抗感染等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加用微生态制剂——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及胸腺肽-α1;B组仅加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C组仅加用胸腺肽-α1;D组仅给予常规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自发性腹膜炎的治疗效果,并将治疗前后血常规、肝功能、凝血功能、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CD4+、CD8+T细胞比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B、C组自发性腹膜炎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7.6%、55.2%和55.6%,均显著高于D组的2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临床治疗起效所需时间均显著短于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B、C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中性粒细胞(N)比例、TNF-α水平、CD8+细胞比例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凝血酶原活动度(PTA)、CD4+细胞比例较治疗前显著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A组血清TNF-α水平显著低于C、D组,CD4+、CD8+T细胞比例的恢复则优于B、D组。结论微生态制剂联合胸腺肽-α1能加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抗感染治疗效果,缩短临床治疗起效时间,降低患者血清TNF-α水平,增强T细胞免疫功能。 张浩晔 刘振国 龚环宇 龚健关键词:微生态制剂 胸腺肽-Α1 肝炎 乙型 慢性 腹膜炎 膦甲酸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观察 2003年 目的 探讨膦甲酸钠(可耐)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选择慢性乙型肝炎4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3例仅给予常规护肝药物,治疗组3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膦甲酸钠,疗程28 d。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乙肝病毒标志物和乙肝病毒DNA,同时观察患者症状、体征的改变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HBV-DNA平均值由(5.95±4.45)×10 copies·mL-1下降至(3.05±4.14)×105copies·mL-1(P<0.05),对照组HBV-DNA平均值由(7.66±7.21)×105 copies·mL-1下降为(6.40±7.54)×105 copies·mL-1(P>0.05);治疗组、对照组HBeAg阴转率分别为6/20(30%)、2/10(20%) (P>0.05);治疗组的ALT、 SB、TBA在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仅ALT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短期静脉注射膦甲酸钠具有较好的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效果,同时有助于改善肝功能,远期疗效有待追踪观察。 张文坚 万克青 张浩晔 唐世刚关键词:膦甲酸钠 慢性乙型肝炎 乙肝病毒 肾功能 86例肝移植术后抗菌素使用的合理性分析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分析肝移植术后细菌性感染的特征、抗菌素使用与细菌性感染之间的关系,评价肝移植术后抗菌素使用的合理性,探讨预防高水平耐药细菌性感染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肝移植术后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抗菌素使用量,采用限定日剂量、用药频度、药物利用指数评价抗菌素使用的合理性,运用三维试验检测革兰阴性杆菌产超广谱D内酰胺酶、AmpC β-内酰胺酶情况。结果肝移植术后感染主要病原菌为粪肠球菌、阴沟肠杆菌、真菌、大肠杆菌,术前抗菌素使用率为83.7%,以单一抗菌素使用为主,术后抗菌素使用率达100.0%,以二联、三联抗菌素使用为主,抗菌素使用量居前3位为头孢菌素、含酶抑制剂复合抗菌素与青霉素类抗菌素,药物利用指数大于1.1的抗菌素包括氨苄西林、替考拉林,革兰阴性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AmpC β-内酰胺酶分别为43.3%、31.8%,同时产两种酶的细菌占21.3%。结论肝移植术后细菌性感染发生率高,抗菌素使用量大、频率高,抗菌素使用基本合理;易发生高耐药性细菌性感染,预防高耐药性细菌性感染十分重要。 刘振国 龚环宇 周建党 张浩晔关键词:肝移植 细菌感染 抗菌素 微生物学 甘草酸单铵治疗肝纤维化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 Meta分析甘草酸单铵对肝纤维化各项指标(HA、LN、IV-C)的作用。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VIP、ISI web of knowledge、CNKI、PUBMED和Cochrane图书馆,检索时间从建库截至2011年8月,按纳入排除标准选择文献,在按照测量指标和干预措施进行亚组分析后,对同质研究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经过排除与筛选,共纳入5篇文献,患者总数共498例,涉及的治疗组与对照组有甘草酸单铵vs丹参,甘草酸单铵+丹参vs丹参,甘草酸单铵+复方丹参+鳖甲软肝片vs复方益肝灵,甘草酸单铵vs一般护肝或加用肝炎灵,所纳入的研究均为随机设计实验,均没有描述分配隐藏的方法和盲法。结论甘草酸单铵对肝纤维化指标LN的疗效优于单用丹参,对HA、IV-C、PCIII的疗效优于一般护肝或加用肝炎灵,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甘草酸单铵+丹参对肝纤维化指标HA、IV-C、LN的疗效优于丹参,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甘草酸单铵+复方丹参+鳖甲软肝片对肝纤维化HA、LN、IV-C指标的疗效优于复方益肝灵,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 刘小云 刘世坤 王春江 肖晶 张浩晔 李佐军关键词:甘草酸单铵 丹参 肝纤维化 META分析 加强感染科规范化培训学员的影像医学教学 2019年 目的提高感染科住培学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医学影像知识的运用能力。方法(1)住培学员在进入感染科临床工作初期就如何选择正确的影像检查方式进行培训;(2)邀请影像科老师按照不同组织、器官正常影像表现,常见典型疾病影像表现,常见感染性疾病的影像表现进行分层次专题讲座;(3)安排感染科住培学员在影像科轮转,参与影像科的临床实践;(4)将"影像实战"教学方法应用于住培学员的临床实际工作中。结果感染科住培学员在完成规范化培训时都能正确选择医学影像检查方法,正确解读影像检查报告。结论医学影像知识运用能力的系统培训能提高感染科住培学员的综合临床水平。 刘振国 邢妩 廖伟华 雷光武 张浩晔关键词:影像医学 感染科 学员 重型肝炎并发低钠血症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探讨重型肝炎并发低钠血症的原因及低钠血症对重型肝炎的影响。方法 对某院住院的 1 1 7例重型肝炎和 1 0 4例重度肝炎病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重型肝炎低钠血症发生率 (76 .0 7% )高于重度肝炎低钠血症的发生率 (6 0 .5 8% ) ;随着PTA的下降、TBIL的升高 ,低钠血症的程度加重 (P <0 .0 5 )。结论 病毒性肝炎低钠血症的发生与肝功能受损程度有关 。 张浩晔 万克青 张文坚关键词:并发症 低钠血症 预后 重型病毒性肝炎 重型肝炎及肝硬化继发感染病原菌分布与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分析重型肝炎和肝硬化继发感染的特征、抗菌药物使用与细菌性感染之间的关系,评价重型肝炎和肝硬化继发感染前后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探讨预防高水平耐药细菌感染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地分析129例重型肝炎和肝硬化继发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抗菌药物使用量,采用限定日剂量、用药频度、药物利用指数评价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结果重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腹腔、呼吸道、血液易发生细菌感染,腹腔和血液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呼吸道以革兰阳性菌为主;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0%,以一、二联抗菌药物使用为主;抗菌药物使用量居前3位为头孢菌素类、含酶抑制剂复合抗菌药物与喹诺酮类,DUI>1.1的抗菌药物仅替考拉宁,革兰阴性杆菌产ESBLs、AmpC分别为44.3%、28.7%,同时产两种酶的细菌占14.8%。结论重型肝炎和肝硬化继发细菌性感染后,抗菌药物使用量大、频率高,易发生高耐药性细菌感染,预防高耐药性细菌感染十分重要。 龚环宇 刘振国 张浩晔 周建党 龚健关键词:重型肝炎和肝硬化 继发感染 抗菌药物 核苷类似物防治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的肿瘤患者化疗后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 探讨应用核苷类似物防治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非肝脏肿瘤患者化学治疗后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激活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HBsAg阳性肿瘤患者的治疗及结果 .58例患者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预防组于化疗前预防性使用核苷类似物抗HBV治疗,比较两组HBV再激活的发生情况;对照组根据化疗后使用抗HBV药物与否及使用时段,比较未用抗HBV药物者(A组)、HBV再激活后方使用抗HBV药物者(B组)和尚未发生HBV再激活即使用抗HBV药物者(C组)之间的病情发展、转归及疗效等.结果 预防组22例患者中,仅3例(13.6%)发生HBV再激活,且肝炎发病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无重型肝炎及死亡病例.对照组36例患者中,22例(61.1%)发生HBV再激活,重型肝炎发病率(27.8%)和死亡率(16.7%)均高于预防组,肝功能损害程度亦高于预防组.在对照组中,A组5例患者均因肝功能衰竭死亡;B组13例患者中,4例发展为重型肝炎,其中1例死亡;C组18例患者中,4例出现HBV再激活,但其肝炎发病程度、病情转归、疗效均优于B组.结论 HBsAg阳性的肿瘤患者接受化疗前即预防性使用核苷类似物抗HBV治疗可有效减少HBV再激活概率.若已行化疗,及时加用核苷类似物抗HBV治疗,仍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HBV再激活的概率.即使已经出现HBV再激活,加用核苷类似物也有助于患者肝功能的恢复,改善预后. 张浩晔 刘振国 张震 龚环宇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 核苷类似物 肿瘤患者 化疗后 HBV再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