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岳强

作品数:20 被引量:30H指数:4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电子电信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2篇电气工程
  • 4篇电子电信
  • 3篇理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3篇电池
  • 10篇太阳电池
  • 7篇微晶硅
  • 4篇薄膜太阳电池
  • 3篇硅薄膜
  • 3篇VHF-PE...
  • 3篇
  • 2篇导电类型
  • 2篇等离子体增强
  • 2篇等离子体增强...
  • 2篇电池效率
  • 2篇叠层
  • 2篇甚高频
  • 2篇化学气相
  • 2篇化学气相沉积
  • 2篇光电转换
  • 2篇硅基
  • 2篇硅基薄膜
  • 2篇硅基薄膜太阳...
  • 2篇背反射

机构

  • 19篇南开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作者

  • 20篇岳强
  • 18篇张晓丹
  • 18篇赵颖
  • 15篇耿新华
  • 13篇熊绍珍
  • 13篇魏长春
  • 11篇孙建
  • 8篇王光红
  • 8篇许盛之
  • 5篇孙福河
  • 4篇张德坤
  • 4篇郑新霞
  • 2篇侯国付
  • 2篇孙福和
  • 2篇赵庚申
  • 2篇葛洪
  • 2篇陈新亮
  • 1篇张鹤
  • 1篇李娟
  • 1篇林泉

传媒

  • 4篇物理学报
  • 4篇第十一届中国...
  • 2篇光电子.激光
  • 1篇太阳能学报
  • 1篇真空科学与技...

年份

  • 1篇2015
  • 8篇2010
  • 5篇2009
  • 6篇2008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Si/μc-Si叠层电池中间层材料SiOx:H制备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为提高a-Si/μc-Si叠层太阳电池的效率,采用射频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RF-PECVD)技术,制备了系列n型掺磷硅氧(SiOx:H)薄膜作为中间层,研究了CO2/Si H4气体流量比、沉积功率和PH3掺杂浓度等工艺参数对材料光电特性的影响,获得了折射率、电导率和禁带宽度能够在较大范围内调控的SiOx:H薄膜。
岳强张晓丹张鹤郑新霞魏长春孙建张建军耿新华熊绍珍赵颖
面向异构多机器人系统的追捕问题研究
随着计算机、通信以及硬件技术的普及与不断发展,对于多机器人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得到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围绕其展开的工作主要包括编队控制、集群控制、一致性研究、追捕问题等。其中,追捕问题(Pursuit-Evasion ...
岳强
关键词:多机器人编队控制目标搜索
文献传递
硅基薄膜太阳电池用背反射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硅基薄膜太阳电池用背反射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涉及薄膜太阳电池领域。本发明的硅基薄膜太阳电池用背反射电极为n型SiOx材料(x=0.1~1.5),其导电类型为n型。背反射电极的制备,采用射频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或热丝...
张晓丹赵颖岳强魏长春侯国付孙建耿新华熊绍珍
文献传递
大面积VHF-PECVD用多点馈入平行板电极馈入点优化的数值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本文采用二维准平面电路模型,对大面积甚高频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VHF-PECVD)用多点馈入平行板电极馈入点的优化进行了数值研究,讨论了不同的多点馈入模式对平行板电极间真空电势分布均匀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给定激发频率和尺度的大面积平行板电极,功率馈入连接点位置分布和数量成为影响电极间电势分布均匀性的两个重要可控参量,通过优化功率馈入连接点数量和连接点位置分布,可以抑制电势驻波效应及功率馈入点对数奇点效应,很大程度上有效地改善了电极间电势分布的均匀性。本文数值计算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为VHF-PECVD技术用平行板电极实现大面积薄膜均匀沉积的系统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葛洪张晓丹岳强张发荣赵影赵颖
单室沉积p-i--n电池工艺中磷污染问题研究
采用甚高频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VHF-PECVD)技术,研究了单室沉积下腔室磷污染的表现特征。由测试结果发现:单室沉积n层后随即沉积p层或者i层微晶硅,残余的磷将降低微晶p层材料的暗电导,而对本征微晶i层材料,磷会...
孙福河张晓丹许盛之王光红岳强魏长春孙建耿新华熊绍珍赵颖
关键词:磷污染微晶硅
文献传递
单室沉积高效非晶硅/微晶硅叠层太阳电池的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采用甚高频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在前期单室沉积的微晶硅薄膜太阳电池和非晶硅/微晶硅叠层太阳电池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微晶硅底电池本征层硅烷浓度的优化,获得了初始效率达到11.02%(电池面积1.0cm2)的非晶硅/微晶硅叠层太阳电池.同时,100cm2的非晶硅/微晶硅叠层太阳电池的组件效率也达到了9.04%.
张晓丹郑新霞王光红许盛之岳强林泉魏长春孙建张德坤熊绍珍耿新华赵颖
关键词:甚高频
多晶硅薄膜电池的二维模型结构模拟
对于多晶硅薄膜电池进行计算机模拟时,由于多晶硅薄膜中晶粒间界的存在,一维条件下的电池模型已不再能满足要求。因而本文中采用sILVAC0公司的TcAD仿真软件构建二维多晶硅薄膜电池模型,对电池吸收层中的晶粒内部及晶粒间界的...
王烁刘会刚倪牮岳强李娟丁思唯张晓丹赵颖熊绍珍
关键词:薄膜电池计算机模拟多晶硅薄膜电池性能
文献传递
基于提高太阳电池效率的光管理研究
本文以尽可能提高现有电池的太阳光利用为出发点,采用低成本的水热技术进行了上转换材料的研究,其目的是将现有电池不能吸收利用的长波段的近红外光转换为可以吸收的可见光;结合硅薄膜太阳电池的原位沉积技术提出了n型微晶硅氧作为电池...
张晓丹赵颖黄茜王东丰岳强耿新华熊绍珍
关键词: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
文献传递
P型微晶硅薄膜材料的制备与优化
利用VHF-PECVD(75MHz)技术,采用高氢稀释SiH、及BH掺杂的方法,在玻璃衬底上获得了厚度为50nm,电导率达到9.1S/cm,暗电导激活能小于0.035eV,拉曼晶化率超过40%的p层材料。单室工艺制备微晶...
许盛之张晓丹孙福河王光红岳强魏长春孙建张德坤胡增鑫赵庚申耿新华赵颖
关键词:硼掺杂微晶硅
文献传递
单室VHF-PECVD技术制备单结微晶硅及非晶硅/微晶硅叠层薄膜太阳电池的研究
本文采用甚高频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VHF-PECVD)技术,针对单室VHF-PECVD制备微晶硅薄膜太阳电池存在交叉污染的问题,有意地进行了污染控制以及p/i/n型电池各层材料的优化研究。继而获得了单室VHF-PE...
张晓丹赵颖魏长春孙福和王光红许盛之岳强孙建张德坤陈新亮耿新华熊绍珍
关键词:甚高频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