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希仁

作品数:73 被引量:473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7篇哲学宗教
  • 10篇政治法律
  • 10篇文化科学
  • 7篇社会学
  • 6篇经济管理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7篇道德
  • 18篇伦理
  • 13篇主义
  • 12篇社会
  • 7篇社会主义
  • 6篇黑格尔
  • 5篇社会主义道德
  • 5篇自我
  • 5篇伦理关系
  • 5篇伦理学
  • 4篇道德哲学
  • 4篇哲学
  • 4篇社会价值
  • 4篇公民
  • 4篇共产主义
  • 4篇和谐社会
  • 3篇道德建设
  • 3篇义务
  • 3篇真善美
  • 3篇社会道德

机构

  • 72篇中国人民大学
  • 6篇北方工业大学
  • 1篇湘潭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政法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72篇宋希仁
  • 5篇李志强
  • 1篇黄显中
  • 1篇姚云
  • 1篇张国春
  • 1篇卫建国
  • 1篇靳海山

传媒

  • 12篇道德与文明
  • 6篇党政干部学刊
  • 4篇思想理论教育...
  • 3篇湘潭师范学院...
  • 3篇求是
  • 3篇北方工业大学...
  • 3篇伦理学研究
  • 2篇马克思主义与...
  • 2篇首都师范大学...
  • 2篇江苏社会科学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高校理论战线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湘潭大学学报...
  • 2篇玉溪师范学院...
  • 1篇广东社会科学
  • 1篇前线
  • 1篇哲学研究
  • 1篇中国高等教育
  • 1篇思想政治课教...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6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6篇2002
  • 5篇2001
  • 5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于“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1994年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句话,是列宁《在全俄玻璃磁器工人代表大会上的演说》中的一句引语,原文是《Bce ya ag-hozo u ayuh ya Bcex》,中文本《列宁全集》旧版译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新版改译为“大家为一人,一人为大家”。
宋希仁
关键词:道德原则集体主义原则毕达哥拉斯学派社会分工
论人生的纯朴
2016年
人生是真善美的统一。单就美来说,是真与善的统一。这种统一是精神与践行统一的人生状态,其本质是纯朴的资质。而要实现人生的纯朴,就要正确对待"真诚与面具"、"骄傲与谦虚"、"外表与内心"等方面的关系,把握好心、行、身三者综合而内外充实的人格美。
宋希仁李志强
关键词:纯朴真善美
论人生的不朽
2017年
人生之美是一种崇高的人生状态和境界。要达到这种人生状态和境界,首先要实现人生的纯朴,其次要实现人生的崇高,最后要实现人生的不朽。要实现人生的不朽,就要正确对待"生与死的夹角""有限与无限""事业与不朽"等几对范畴之间的关系。
宋希仁李志强
关键词:不朽真善美
谈谈信用与诚信被引量:2
2004年
诚信问题的研究正成为中国学术界探讨的热点。诚信这一概念本身包含了多层内涵,涉及到了多学科领域。本刊这次所组织的笔谈,试图将诚信研究与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为此,首先应当辨别各种概念间的差异,如诚实与信用、诚实与信任等。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诚信建设对公民社会的构建与迎接全球化挑战的意义。最后对现实中大量存在的诚信缺失进行阐述,并给出有说服力的对策。
宋希仁
关键词:诚信意识信用经济商业信用诚信制度
论应当的生活
1997年
作者认为,对"应当"的认知,是人生价值实现上的主观条件。没有对"应当如向"的认知,就不可能有自觉的人生。没有对应当的把握,所谓"可能生活"和幸福的实现,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宋希仁
关键词:黑格尔社会生活主观条件施蒂纳必然性马克思恩格斯
生命的寿数
1989年
人生的存在和发展,首先呈现的是一个生命过程。没有生命,就没有人生。生命过程的标志就是一定的时间,即寿数。寿数,按照自然时间称作“年”,按照人的寿命就称作“岁”。动物有动物的寿数,人有人的寿数。根据生命科学的研究,哺乳动物的寿数大约是其生长期的5至7倍。例如,老鼠的生长期为2至4个月,寿数是1至2年;狗的生长期为2年,寿数是10至14年;马的生长期为5年,寿数是30至40年;猿的生长期为12年。
宋希仁
关键词:活着年平均
职业道德的自律和他律被引量:35
1999年
中国古代的 《周礼·考工记》把社会分工概括为 “六职”, “周礼三德”中的所谓 “敏德”就是职业道德, 它是个体养成和施展才能的场所, 并体现为自律和他律的统一。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 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职业道德规范体系。职业道德的他律就是通过这些规范体现的 “应当如何”的要求, 其作用在于由外而内地培养和促进个体道德的自觉性与自主性; 职业道德的自律在于培养从业人员的职务感和责任心。道德的自律不只是主体克制和约束自身的意思,更根本的一层意义是: 主体借以律己的准则, 是自然、社会的客观的合理的要求, 道德价值的根据不在人自身, 而在人之外, 在于人所实践于其中的社会和历史。他律也正是对个体的主体性、主动性的肯定, 是人的自我认识。
宋希仁
关键词:职业道德自律他律
黑格尔论“价值”
2002年
宋希仁
关键词:自我发展黑格尔
和谐则美——走马观花说东瀛
2001年
宋希仁
关键词:饮食习惯交通工具
论道德的“应当”被引量:13
2000年
“应当”在人类生活和理学中具有重要意义。道德“应当”的根据在于矛盾自身包含的否定性 ,在于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实践要求。“应当”是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理想与现实的统一。“应当”在价值导向和个人行为选择中具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应当”的正当性要有逻辑的证明 ,但归根结底是实践的和历史的证明。对“应当”的思考 ,总体上是寻求必然与应然、现实与理想、个人与社会、权利与义务的统一。要善于区分正确的“应当”和不正确的“应当” ,不能因为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存在误导和欺骗的“应当” ,就贬低或否定任何“应当”。
宋希仁
关键词:道德学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