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伟涛

作品数:26 被引量:117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网膜
  • 9篇视网膜
  • 7篇血管
  • 6篇新生血管
  • 6篇视网膜新生血...
  • 6篇内障
  • 6篇细胞
  • 6篇白内障
  • 5篇干细胞
  • 4篇新生血管化
  • 4篇血管化
  • 4篇植入
  • 4篇植入术
  • 4篇视网膜新生血...
  • 4篇基因
  • 4篇分化
  • 4篇超声
  • 4篇超声乳化
  • 3篇神经节
  • 3篇神经节细胞

机构

  • 24篇中南大学
  • 4篇郴州市第一人...
  • 1篇贵州省人民医...
  • 1篇湖南省人民医...
  • 1篇常德市第一人...

作者

  • 25篇宋伟涛
  • 21篇夏晓波
  • 7篇蒋剑
  • 6篇熊思齐
  • 5篇熊宇
  • 4篇许惠卓
  • 4篇邝国平
  • 3篇谭浅
  • 3篇朱俊东
  • 3篇武正清
  • 3篇文丹
  • 2篇刘丹
  • 2篇刘双珍
  • 2篇江海波
  • 2篇周蓉蓉
  • 1篇张海艳
  • 1篇娄小波
  • 1篇李国桥
  • 1篇王育科
  • 1篇姬红培

传媒

  • 5篇国际眼科杂志
  • 3篇中华眼底病杂...
  • 3篇中南大学学报...
  • 2篇中华眼科杂志
  • 2篇眼科新进展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眼视光学杂志
  • 1篇中华实验眼科...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3篇2018
  • 4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Notch信号通路抑制剂调控鼠Müller细胞来源的干细胞向神经节细胞分化的研究
2014年
目的 观察Notch信号通路抑制剂对鼠Müller细胞来源的视网膜干细胞的调控作用.方法 Sprague Dawley大鼠20只,鼠龄10~20 d.显微镜下分离视网膜,采用反复不完全胰蛋白酶消化法传代培养.取传代3次的细胞用于实验.Müller细胞诱导去分化,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增生状态,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视网膜干细胞特异性表达产物巢蛋白(Nestin)、Ki-67的表达;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染色检测细胞核阳性率.视网膜干细胞随机分为Notch信号通路γ分泌酶抑制剂(GSI)干预组(GSI组)和对照组,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统计分析神经节细胞的比例变化.结果 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去分化培养细胞增生聚集成球.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显示,Nestin、Ki-67表达率分别为(92.94±6.48)%、(85.96±6.04)%.细胞核Edu阳性率为(82.80±6.65)%.RT-PCR、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神经球中Nestin、Ki-67 mRNA、蛋白均呈高表达,纯化后的Müller细胞中无表达.GSI组、对照组神经节细胞阳性率分别为(16.98±2.87)%、(11.17±0.71)%.两组细胞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10,P=0.002).结论 Notch信号通路是视网膜干细胞向神经节细胞分化过程中重要的调控基因.
宋伟涛张雪咏熊思齐蒋剑文丹喻一心夏晓波
关键词:小神经胶质细胞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干细胞
白内障连续环形撕囊术的撕囊轨迹
2010年
目的:探讨白内障连续环形撕囊的撕囊轨迹。方法:对40例40眼各种类型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施行前囊连续环形撕囊术,获得撕囊轨迹。结果:在40眼中37眼(92.5%)顺利完成连续环形撕囊;其余3眼,1眼为晶状体膨胀并大量液化,2眼为晶状体囊膜纤维化,改开罐式截囊完成手术。结论:连续环形撕囊术的撕囊路线是有迹可寻的。
宋伟涛夏晓波邝国平朱俊东武正清谭湘莲
关键词:白内障连续环形撕囊开罐式截囊小切口非超声乳化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的稳定性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眼压、角膜内皮计数、中央拱高、晶状体、视网膜等情况,以评估该手术的稳定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的方法,收集于2013年1月至2016年2月在本院行VisianICLV4型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高度近视患者40例80眼,分别检查术前和术后2年随访时间内既定时间点的眼压、角膜内皮计数、中央拱高、晶状体及视网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术前及术后2h、1d、1周、1、3及6个月的平均眼压值分别为:(16.2±2.4)mmHg、(21.1±3.5)mmHg、(19.7±2.7)mmHg、(17.5±1.9)mmHg、(16.9±3.1)mmHg、(16.0±2.8)mmHg、(16.1±1.6)mmHg。术前、术后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前及术后1个月、1年及2年角膜内皮计数的值分别为(2826.4±163.3)/mm2、(2775.3±192.7)/mm2、(2803.5±177.4)/mm2、(2783.2±169.8)/m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1、3、6个月、1年及2年平均中央拱高分别为:(0.56±0.19)mm、(0.57±0.16)mm、(0.53±0.12)mm、(0.55±0.15)mm、(0.51±0.18)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1例患者于术后6个月时出现晶状体前囊下点状混浊,2年时观察未见明显进展。(5)所有随访患者无视网膜裂孔等严重视网膜病变出现。结论ICL/TICL术后眼压、角膜内皮数量、自身晶状体、视网膜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2年中央拱高均维持在较稳定的状态,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一种安全的、稳定性好的治疗高度近视的手术方式。
田颖文丹蒋剑江海波宋伟涛夏晓波
关键词: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干扰性RNA抑制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研究
2008年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小片段干扰性RNA(siRNA)对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方法。构建HIF-1α siRNA重组质粒。C57BL/6J小鼠玻璃体腔注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表达质粒pEGFP-N1,1d后视网膜铺片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表达。选7天龄C57BL/6J小鼠90只,17只为正常组,73只建立氧诱导的视网膜新生血管模型,分为模型对照组、空载体组和基因治疗组(HIF1α siRNA组、VEGF siRNA组及共转染组)。于出氧舱前1d,向空载体组小鼠玻璃体腔注射空载体质粒;HIF—1α siRNA组注射HIF—1α siRNA,VEGF siRNA组注射VEGF165 siRNA,共转染组注射HIF1α siRNA+VEGF165 siRNA。采用荧光造影视网膜铺片方法观察血管形态变化;制作组织切片计算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检测视网膜HIF—1α和VEGF的表达。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组间最小显著差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EGFP-N1经脂质体LF2000介导转染视网膜细胞后1d即可见GFP表达。基因治疗组较模型对照组新生血管丛明显减少,荧光渗漏明显减轻,其中共转染组效果最明显。基因治疗组[HIF-1α siRNA组为(27.73±2.33)个,VEGF siRNA组为(15.43±3.23)个,共转染组为(8.70±2.88)个]较其他3组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细胞核数量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3016.527,P〈0.01)。视网膜HIF-1α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模型对照组(1.08±0.06,0.383±0.009)和空载体组(1.09±0.05,0.386±0.010)较正常组(0.81±0.07,0.035±0.003)上调,而HIF-1α siRNA组(0.46±0.06,0.182±0.008)较模型对照组下调,抑制效率分别为57.4%和5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39.804,2686.001;P〈0.01)。VEGF mRNA及蛋白�
蒋剑夏晓波许惠卓熊宇宋伟涛熊思齐李岩
关键词:视网膜新生血管化核蛋白质类DNA结合蛋白质类
EX-PRESS引流钉植入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短期疗效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观察EX-PRESS引流钉植入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短期疗效,分析该手术方式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筛选从2017年4月至2018年1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收治的17个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共28只眼。试验组16只眼,行EX-PRESS引流钉(P200型)植入术;对照组12只眼,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前1 d,术后1 d,术后1周,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行相关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眼内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中央前房深度(central 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小梁虹膜角(trabecular iris angle,TIA)、引流钉管腔长轴与角膜内皮夹角(long axis ofdrainage nail and corneal endothelium angle,ACA)以及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术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视觉相关生活质量问卷调查并评分。结果:试验组术后1 d,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IOP与术前1 d相比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IOP与术前1 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IOP与术前1 d相比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 d IOP与术前1 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BCVA与术前1 d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术后1 d,术后1周,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ACD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ACD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 d和术后3个月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1 d,术后1周,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TIA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 d,术后1周,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ACA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将ACA与对应IOP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二者呈弱相关关系(r=0.286,P<0.05)。根据疗效标准,术后3
宋亭葶谭浅刘丹宋伟涛陶玉衡
关键词:开角型青光眼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眼压
CRX基因诱导Müller细胞源性干细胞定向分化为光感受器细胞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研究外源性视锥视杆细胞同源盒(CRX)基因是否能够诱导体外培养的视网膜Müller细胞源性干细胞向光感受器细胞定向分化。方法实验研究。体外培养、扩增出生5-7d昆明小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通过无血清培养去分化为干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分别鉴定Müller细胞(GS和Vimentin)和干细胞(Nestin和Sox2)标志物的表达。取第2代祖细胞分为3个组:空白对照组、空载体组[采用只含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慢病毒转染细胞]、CRX组(用含GFP+CRX基因的慢病毒转染细胞)。诱导分化7d后,采用q-PCR、免疫印迹法检测光感受器细胞标志CRX蛋白、视紫红质(Rhodopsin)、感光蛋白S-opsin的表达差异。组间均数的两两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体外培养的Müller细胞96.03%±1.21%同时表达GS和Vimentin标志物,去分化后表达干细胞标志物Nestin和Sox2。CRX诱导分化7d,CRX和Rhodopsin表达均明显增加,部分细胞发生神经元样改变。CRX组、空载体组及空白对照组CRX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830±2.301、1.214±0.469、1.000±0.576,CRX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7,P=0.02),空载体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9,P=0.84)。CRX组、空载体组及空白对照组Rhodopsin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6.410±16.180、1.301±0.401、1.000±0.473,CRX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5,P=0.01),空载体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9,P=0.80)。CRX组、空载体组、空白对照组CRX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258±0.358,0.471±0.168,0.442±0.152。未检测到S-opsin的表达。结论CRX基因能够诱导小鼠Müller细胞源性干细胞定向分化为视杆细胞,表明Müller细胞可以作为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替代治疗的内源性种子细胞。
姬红培姬红培熊宇熊宇宋伟涛宋伟涛周蓉蓉周蓉蓉
关键词:MÜLLER细胞干细胞分化光感受器
手术治疗先天性瞳孔残膜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先天性瞳孔残膜的手术治疗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眼科2011年3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先天性瞳孔残膜患者12例(16只眼)资料及随访情况。结果:8例(12只眼)不合并白内障患者接受瞳孔残膜单纯切除术,4例(4只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接受瞳孔残膜切除联合白内障手术,接受联合手术的患眼中3眼植入人工晶体,1眼未植入人工晶体。术后早期1例1只眼出现一过性高眼压。随访结果显示:接受瞳孔残膜单纯切除术者中7例(11只眼)视力有提高,1例(1只眼)单眼瞳孔残膜患者视力无提高。接受联合手术的患者中2例(2只眼)视力有提高,2例(2只眼)视力无改善。结论:手术治疗膜状先天性瞳孔残膜的手术可取得一定的效果,严重的膜状瞳孔残膜应早期手术治疗,且术后应重视弱视治疗。
赵颖王平宝夏晓波谭浅宋伟涛陈青
关键词:先天性瞳孔残膜白内障手术治疗
RNA干扰对低分化鼻咽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抑制作用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特异性小片段干扰RNA(siRNA)对低分化鼻咽癌细胞(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cell line,CNE-2Z)VEGF表达的抑制作用,为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方法体外培养人CNE-2Z,并分成正常氧状态培养组(20%)和低氧(5%)培养组。采用脂质体(LF2000)将VEGFsiRNA转染两组细胞,并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和ELISA法检测鼻咽癌细胞在正常氧状态和低氧状态下VEGF蛋白质表达的差异。结果正常氧状态下培养的CNE-2Z细胞有VEGF165及VEGF121蛋白质的表达,主要见于细胞浆中(棕色颗粒),低氧状态下VEGF的表达增多。ELISA结果显示,正常氧状态下未转染组、转染空载体组、转染VEGFsiRNA组CNE-2Z细胞培养上清液中VEGF165的含量分别为:419.72pg/ml、410.61 pg/ml、320.76 pg/ml;低氧状态下VEGF165的含量分别为:805.61 pg/ml、798.81 pg/ml、496.56 pg/ml,转染VEGFsiRNA组VEGF的表达下调。结论VEGFsiRNA有效地、特异地抑制CNE-2Z细胞VEGF蛋白质的表达,有望成为防治视网膜血管新生性病变的一种有效方法。
罗洁夏晓波熊思奇宋伟涛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被引量:35
2013年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 gloucoma,PACG)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49例59眼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ACG)35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慢性ACG)24眼。患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观察患者术前及术后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眼轴、术后用药情况及并发症。随访6~12mo。结果:(1)急性ACG组术前(n=35眼)平均眼压23.9±6.6mmHg,术后12mo时(n=28眼)平均眼压11.7±2.6mmHg(P<0.01)。慢性ACG组(n=24眼)术前平均眼压20.9±6.5mmHg,术后12mo时(n=19眼)平均眼压14.5士1.4mmHg(P<0.01)。急性ACG组术后眼压降低幅度为11.3±5.9mmHg,慢性ACG组为7.4±7.1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PACG59眼术后末次复查时44眼(74.6%)视力较术前提高。(3)急性ACG组术前、术后中央前房深度分别为1.79±0.15,3.32±0.1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ACG组术前、术后中央前房深度分别为1.84±0.19,3.37±0.2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两组晶状体厚度/眼轴长度系数分别为2.26±0.16,2.14±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急性ACG组、慢性ACG组手术完全成功率分别为94.3%,87.5%,条件成功率分别为5.7%,8.3%。(6)全部患者术后有15眼(25.4%)发生轻或中度角膜内皮水肿,15眼(25.4%)发生前房纤维素渗出。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是治疗PACG合并白内障的有效而安全的方法。急性ACG的疗效优于慢性ACG。
夏晓波杨婕宋伟涛江海波
关键词: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小梁切除术
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FRT)的变化,探讨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变化对视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选取患有2型糖尿病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30例(30只眼)为观察组(A组),无糖尿病病史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32例(32只眼)为对照组(B组),正常无眼疾者30例(30只眼)为正常对照组(c组)。A组及B组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常规检查A组、B组、C组术前及A组、B组术后的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logMAR远视力、眼压、眼前节及眼底情况,并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分别检测A组、B组、C组术前以及A组和B组术后1周、术后1、3个月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前A、B、C三组的最佳矫正log—MAR远视力分别为1.06±0.42、0.92±0.37、-0.3±0.06,术后1周A、B两组的最佳矫正logMAR远视力分别为0.35±0.06、0.31±0.34(P〉0.05),术后1个月分别为0.38±0.19、0.27±0.17(P〈0.05),术后3个月分别为0.30±0.14、0.22±0.13(P〈0.05);术后1、3个月A组的最佳矫正logMAR远视力≥0.5的眼数分别占40.0%、76.7%,B组分别占81.3%、87.5%,A、B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术前黄斑FRT分别为(234.03±11.12)μm、(231.47±16.61)μm、(233.23±15.31)μm(P〉0.05);术后1周,A、B组FRT分别为(242.80±10.83)μm、(236.25±18.13)μm(P〉0.05);术后1个月分别为(252.43±15.60)μm、(238.94±17.58)μm(P〈0.05);术后3个月分别为(238.57±11.68)μm、(236.56±23.46)μm(P〉0.05)。结论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增厚,1个月�
李玲孙立新宋伟涛夏晓波
关键词: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