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荣涛

作品数:43 被引量:265H指数:10
供职机构:山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7篇天文地球
  • 4篇生物学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3篇有孔虫
  • 9篇底栖有孔虫
  • 8篇第四纪
  • 7篇沉积物
  • 6篇晚第四纪
  • 6篇古环境
  • 6篇表层沉积物
  • 5篇同位素
  • 5篇环境演化
  • 5篇海槽
  • 5篇海洋环境
  • 5篇冲绳海槽
  • 4篇地层
  • 4篇全新世
  • 4篇西菲律宾海
  • 4篇陆架
  • 4篇更新世
  • 4篇菲律宾海
  • 4篇浮游有孔虫
  • 3篇珠江三角

机构

  • 33篇山东理工大学
  • 23篇中国科学院
  • 8篇青岛海洋地质...
  • 7篇国土资源部
  • 4篇中国地质调查...
  • 3篇国家海洋局第...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同济大学
  • 1篇广州海洋地质...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长安大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

  • 43篇孙荣涛
  • 18篇李铁刚
  • 9篇常凤鸣
  • 8篇刘晓
  • 6篇蒋恒毅
  • 5篇赵京涛
  • 5篇李日辉
  • 5篇孙晗杰
  • 5篇江波
  • 5篇张照录
  • 4篇曹奇原
  • 4篇李青
  • 3篇向荣
  • 3篇张德玉
  • 3篇赵信文
  • 3篇陈雯
  • 3篇陈晓辉
  • 3篇黄长生
  • 3篇南青云
  • 3篇陈双喜

传媒

  • 9篇海洋地质与第...
  • 5篇第四纪研究
  • 3篇海洋与湖沼
  • 3篇中国地质教育
  • 2篇海洋科学
  • 2篇微体古生物学...
  • 2篇中国科学(D...
  • 2篇新疆地质
  • 2篇地质通报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地质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沉积学报
  • 1篇海洋学报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国海洋湖沼...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7
  • 7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6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疆东天山石灰窑-沙尔乔克一带奥陶系
2022年
石灰窑等地发现奥陶纪藻类化石,导致研究区内原确立的岩石地层单位解体并重新厘定。经野外地质调查和区域地层对比,最终将石灰窑-沙尔乔克一带奥陶系厘定为上奥陶统乌列盖组、上奥陶统大柳沟组和上奥陶统庙尔沟组3个岩石地层单位,明确了分布范围。基于锆石U-Pb年龄、地层接触关系及化石证据等,将3个组的地质时代确定为晚奥陶世。完善了该区域地层格架,对正确认识该区构造演化历史,进一步开展东天山一带地层及岩相和古地理研究提供了基础。
初建朋韩永孙玉洁方美乐孙荣涛
关键词:东天山奥陶系
末次冰消期以来东黄海暖流系统的演化被引量:50
2007年
以黑潮为主干的东黄海暖流系统,所携带的高温高盐水对我国近海的海洋环境和大气环流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为系统重建由黑潮暖流、对马暖流和黄海暖流组成的东黄海暖流系统在末次冰消期以来的演化过程,建立末次冰消期以来东黄海暖流系统的演化模式,对取自黑潮主流轴附近的DGKS9603孔、现代对马暖流边缘的CSH1孔和与黄海暖流相伴生的冷水体下面的泥质沉积区YSDP102孔的古海洋记录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现代东黄海暖流系统是伴随着末次冰消期以来黑潮的演化和海平面的脉冲式上升而形成与演化的,地理边界条件是非常重要的控制因素。16kaB.P.黑潮对冲绳海槽的影响开始加强,之后随着海平面的上升,对马暖流开始发育,到8.5kaB.P.左右,现代对马暖流正式形成,期间黑潮暖流经历了Heinrich 1和Younger Dryas事件的两次减弱过程。7—6kaB.P.是黑潮暖流和对马暖流末次冰消期以来最强盛的时期;约6.4kaB.P.左右黄海暖流开始出现,至此东黄海暖流系统的基本格局已完全形成;在5.3—2.8kaB.P.期间,冲绳海槽发生了以“Pulleniatina低值事件”为标志的黑潮变弱过程,导致对马暖流主流轴在3kaB.P.左右发生了一次向太平洋方向的偏转事件,低温、高营养物质含量的陆架冷水团对冲绳海槽北部影响加强,期间在黄海暖流附近冷水体下面堆积了巨厚的泥质沉积体系。此后,由黑潮暖流、对马暖流和黄海暖流组成的东黄海暖流系统显著加强,直至达到现代的态势。
李铁刚江波孙荣涛张德玉刘振夏李青
关键词:末次冰消期全新世
现代珠江三角洲地区QZK4孔第四纪沉积年代被引量:10
2014年
在地质环境变迁迅速的现代珠江三角洲地区,对于第四纪沉积的年代存在多种认识。结合南中国海的海平面变化记录,通过AMS14C和光释光测年发现,珠江三角洲腹地QZK4孔第四纪岩心底部最老年龄约为43.71ka BP。岩心记录的第四纪环境对南中国海海平面变化有着良好的响应:岩心下部陆相河流沉积和暴露风化层发育于末次冰期至早全新世的低海平面时期,上部滨海—河口湾沉积发育于早中全新世以来的高海平面时期。根据钻孔岩心的环境分析,推测现代珠江三角洲地区第四纪的底界可能较本钻孔记录的更老。
陈双喜赵信文黄长生孙荣涛曾敏刘凤梅陈雯邵磊
关键词:珠江三角洲第四纪光释光
辽东湾中部晚第四纪沉积物物源与沉积环境:来自碎屑矿物和自生黄铁矿的证据被引量:9
2016年
对渤海辽东湾LDD7岩心的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碎屑矿物鉴定,分析了岩心轻重矿物组合、粗颗粒沉积物物质来源、碎屑矿物特征指数及氧同位素3期渤海相对海平面位置。结果表明,轻矿物是以石英和长石为主的组合,片状矿物和碳酸盐矿物次之;重矿物是以角闪石类、绿帘石类、云母类和自生黄铁矿为主的组合,其次为金属矿物、石榴子石和榍石等。岩心为多源沉积,物质主要来源于辽河、滦河和黄河等中大型河流的入海沉积物。碳酸盐矿物作为黄河的特征矿物,指示黄河对岩心低海平面时期的沉积层影响较大。石英/长石比值、极稳定矿物ZTR指数和磷灰石ATi指数之间具有一定的对应性,能够大致反映流域的风化程度,但在利用这些指数指示风化作用时不能忽视物源对它们的影响。与还原环境密切相关的自生黄铁矿在水动力较弱且富含有机质的河漫滩、湖泊相和潮滩相中含量高。渤海岩心中氧同位素3期沉积物的年代和距现代海平面深度投点整体位于全球海平面上方,考虑到沉积环境水深、构造沉降和沉积物压实等因素,渤海相对海平面位置高于全球平均海平面。
王利波李军赵京涛赵京涛胡邦琦窦衍光
关键词:碎屑矿物沉积物物源化学风化海平面
晚更新世以来台湾浅滩西北近岸沉积特征与古环境演化
2021年
对取自台湾浅滩西北部福建东山岛外的浅钻ZK2孔进行了包括AMS14C测年、粒度、微体古生物、碎屑矿物和黏土矿物等分析。结果表明该孔地层中存在两个明显的海相层和其间的两个陆相层,顶部的海相层为全新世高海平面以来形成的被现代潮流作用改造的现代沉积和残留沉积混合体;底部陆相层为MIS4期低海平面时期形成的河流沉积;中间的细粒沉积层又可划分为下部形成于MIS3期的以潟湖、潮坪和盐沼交替出现的海相沉积层,以及上部形成于MIS3期末到盛冰期出露水面之前的陆上沟谷充填沉积;台湾海峡南部在MIS3期之后发生了明显的构造沉降过程,但是在末次盛冰期海峡南部仍然出露水面之上形成了沉积间断面。本文研究内容为今后在台湾浅滩西北边缘到福建东南近岸区深入开展沉积学、地层学及古环境演化研究提供了新的参考。
赵东波孙荣涛蒋恒毅李董
关键词:古环境演化晚更新世台湾浅滩
西菲律宾海15万年以来碳酸盐含量变化及其控制因素被引量:2
2012年
西菲律宾海本哈姆海台的MD06-3050柱状样岩心,上部15万年以来碳酸盐含量变化总体上显示为冰期低、间冰期高的"大西洋型"特征,碳酸盐含量的变化趋势与指示溶解作用强弱的粗组分含量以及有孔虫碎壳率指数总体上呈现相似性,碳酸盐含量虽然与有机碳含量变化趋势相似,但却与初级生产力变化存在较大的差异。该海区晚更新世的碳酸盐含量变化可能受到多个因素控制,其中,溶解作用对碳酸盐含量冰期-间冰期变化的影响最为明显;而溶解作用的发生可能与有机碳/碳酸钙雨率以及深部环流的流通有关。
孙晗杰李铁刚孙荣涛徐兆凯常凤鸣
关键词:碳酸盐西菲律宾海
渤海东部与黄海北部表层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被引量:27
2016年
渤海东部和黄海北部表层沉积物粒度组成分析揭示,沉积物主要由砂、粉砂、粉砂质砂和砂质粉砂组成,部分海域出现含砾沉积物。总体分布表现为南细北粗、东西分带的特点,形成以平行岸线的条带状分布格局为主体的南北不同的镶嵌形态,由岸及海、由北向南呈现由粗到细的分布特征。沉积物分布主要受物质来源、地形以及海洋环流控制,根据沉积物成因划分出老铁山水道-辽东-渤中浅滩砂质沉积区、山东半岛沿岸流泥质沉积区、北黄海中部泥质沉积、南黄海中部泥质沉积区、西朝鲜湾潮流沙脊沉积区、渤海中部泥质沉积区,并讨论了不同沉积区的沉积环境。
张剑李日辉王中波张训华黄龙孙荣涛
关键词:表层沉积物粒度沉积环境
中国陆架海MIS5(74~128 ka)以来地层及其沉积环境被引量:14
2020年
基于中国海陆架28个晚第四纪钻孔实测数据和典型高分辨率地震剖面的综合地层分析,对比区内已有46个钻孔的研究成果,系统地开展晚第四纪地层特征识别和沉积环境重建。研究表明,MIS5以来中国海陆架沉积记录了3次明显的海侵过程,发育了3个相对完整的海相地层。其中,渤海和东海MIS3和MIS1相对较薄,而黄海海相地层较厚。渤海和黄海末次冰期的地层保存较少,东海外陆架末次冰期地层发育完整,较完整地记录10万年以来的沉积记录。南海晚更新世内陆架以滨岸和陆相沉积为主,外陆架为滨岸和浅海沉积;全新世发育浅海沉积。总体上,中国海陆架晚第四纪以来沉积环境演变依次是MIS5(74~128 ka)的浅海-滨海海相沉积,MIS4(60~74 ka)陆相潟湖-河流-滨海河口相沉积,MIS3(24~60 ka)浅海相-滨海潮坪沉积,MIS2(12~24 ka)/LGM时期陆相-河流相沉积,MIS1(现在~12 ka)/全新世海侵潮流砂和浅海泥质沉积。此外,新构造运动和区域沉降作用对地层的发育和保存具有一定的影响。上述认识为深入研究中国晚第四纪沉积与全球气候变化对比提供直接依据。
王中波张江勇张江勇梅西赵利陈晓辉张志珣赵利张勇陆凯张志珣杨守业
关键词:中国海陆架海平面变化沉积地层沉积环境
利用监督分类快速提取分层设色图件中数据的方法被引量:1
2016年
为了快速将分层设色图件中象元的颜色值转化为具有实际意义的属性标识或物理、化学参数值,从而提取分层设色图件中包含的数据,作者提出了根据不同颜色分量(RGB)构建颜色特征空间,基于最小距离监督分类方法快速提取分层设色图件中数据的方法。使用该方法对东半球海域海面水汽分布数据进行提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物理海洋、环境科学、地质调查、地理信息系统建库等多个行业领域的数据提取工作中。
刘晓黄海军孙荣涛张照录宋明春董慧君
关键词:数据提取分层设色法
东海中陆架晚第四纪底栖有孔虫定量分析被引量:12
2004年
利用东海中陆架EY02 1孔的柱状样品对底栖有孔虫动物群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合Q型因子分析及AMS14C测年数据,对东海中陆架古水团演化进行了初步探讨。Q型因子分析得到5个主因子,方差累积贡献为84.9%,这5个有孔虫组合在钻孔相关层位上反映特定的古水团特征。主因子1为Elphidiummagellanicum组合,代表低温低盐沿岸水团(5~10m);主因子2为Bolivinarobusta组合,代表中陆架水团(50~100m);主因子3为Protelphidiumtuberculatum组合,代表外延的古黄海冷水团;主因子4为Florilusdecorus组合,代表内陆架水团(0~50m);主因子5为Epistominellanaraensis组合,代表水体较凉的水深大于30m的内陆架水团。结果表明,冰后期以古长江冲淡水为主体的低温低盐沿岸水团、中陆架水团及内陆架水团交替影响EY02 1孔附近中陆架。在氧同位素3期以古长江冲淡水为主体的东海沿岸流与外延的古黄海冷水团控制着有孔虫组合。在氧同位素5a—5c期间,EY02 1孔附近中陆架可能已受到古黄海冷水团的影响。该孔顶部11 4m含大量贝壳的细砂沉积可能对应氧同位素1期U2层潮流沙脊脊部沉积,细砂平均沉积速率高达0 877mm/a。
庄丽华李铁刚常凤鸣孙荣涛阎军
关键词:底栖有孔虫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