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呈森

作品数:56 被引量:75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厅项目浙江省科技厅重点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8篇动脉
  • 17篇心脏
  • 16篇先天性
  • 14篇小儿
  • 14篇介入
  • 13篇动脉导管
  • 13篇介入治疗
  • 13篇肺动脉
  • 12篇先天
  • 10篇动脉瓣
  • 10篇心脏病
  • 9篇导管
  • 9篇导管插入术
  • 9篇导管未闭
  • 9篇动脉导管未闭
  • 9篇未闭
  • 8篇球囊
  • 8篇缺损
  • 8篇间隔缺损
  • 7篇室间隔

机构

  • 38篇浙江大学医学...
  • 16篇浙江医科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55篇夏呈森
  • 19篇龚方戚
  • 19篇康曼丽
  • 16篇朱卫华
  • 15篇周银宝
  • 15篇解春红
  • 13篇张泽伟
  • 13篇章毅英
  • 13篇李建华
  • 10篇汪伟
  • 6篇朱雄凯
  • 6篇徐玮泽
  • 6篇俞建根
  • 6篇朱卫华
  • 6篇蒋国平
  • 5篇蒋国平
  • 5篇何瑾
  • 4篇黄先玫
  • 4篇傅松龄
  • 3篇李建华

传媒

  • 7篇浙江大学学报...
  • 5篇中华儿科杂志
  • 4篇临床儿科杂志
  • 3篇中国当代儿科...
  • 3篇浙江医学
  • 2篇中国介入心脏...
  • 2篇中华心血管病...
  • 2篇临床心血管病...
  • 2篇中国循环杂志
  • 2篇浙江医科大学...
  • 2篇2006(第...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心电学杂志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心血管病学进...
  • 1篇小儿急救医学

年份

  • 4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7
  • 6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4篇2002
  • 1篇2001
  • 3篇2000
  • 6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4
  • 2篇1993
  • 1篇1991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卡托普利和硝苯啶对大-中分流型室间隔缺损的作用
1993年
20例大-中分流型空间隔缺损病儿分别给予卡托普利和硝苯啶0.5mg/kg,发现两种药物可使病儿体循环血流量增加,左向右分流量减少,肺循环血流量和肺/体循环血流量比值减少,同时肺动脉血流频谱射血前期/加速时间比值缩小,提示有降低肺动脉压力作用。但两种药物可引起一定程度的动脉血压下降,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并且硝苯啶可使病儿心率增快,左室等容舒张时间缩短,这对有明显心功能不全的患儿是不利的。
龚方戚康曼丽鲍德国夏呈森蒋国平
关键词:卡托普利室间隔缺损
全文增补中
线粒体心肌病
1999年
夏呈森
关键词:限制性心肌病病例发现遗传学技术HCM病因不明原发性心肌病
经胸超声指引下经导管关闭儿童膜周部室间隔缺损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儿童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s,VSD)经导管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9月至2005年12月,共89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患儿接受了经导管介入治疗。男47例,女42例;平均年龄(6.4±3.9)岁(1~18岁),体重(22±11)kg(9~78kg)。其中1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6例为外科术后VSD残余瘘(3例为法洛四联症术后VSD残余瘘,3例为VSD术后残余瘘)。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提示,VSD的平均直径(4.3±1.5)mm(2~8.5mm)。所有患儿在X线透视及经胸超声监测下通过建立股动静脉轨道,经右心系统释放封堵器,并分别于术后1、3、6、12个月进行超声心动图、心电图、X线片随访评价。结果:85例患儿封堵器置入成功,技术成功率为95.5%。无死亡病例。术后即刻超声及造影显示,微量残余分流12例,9例微量残余分流于术后24h复查超声时消失,3例微量残余分流于术后6个月复查超声时消失。1例发生严重心律失常致抽搐,2例发生溶血,2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1例左前分支传导阻滞,3例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经激素治疗3~7d后均恢复正常。患儿接受了平均9个月的随访(1~36个月),随访中无封堵器移位,无瓣膜损伤等并发症。结论:经导管介入方法关闭儿童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近期效果良好。经胸超声心动图在指引小儿VSD介入封堵中可避免全身麻醉和气管插管,缩短手术时间,是完全可行和安全的。
解春红夏呈森周银宝龚方戚蒋国平朱卫华赵正言
关键词:心脏导管插入术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
经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残余病变7例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相互结合应用的镶嵌治疗在先天性心脏病治疗中逐渐显示出独特的优势。笔者对金华文荣医院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残余病变介入治疗经验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范庆浩郑雪梅王佳孙竟然夏呈森
关键词:经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残余病变外科手术
0.052吋Giantur cocoil弹簧栓子经导管封堵动脉导管未闭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评价 0 0 5 2Gianturcocoil弹簧栓子经导管封堵动脉导管未闭 (PD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0例PDA患者在基础和骶管麻醉下 ,用心内膜心肌活检钳控制和传递 0 0 5 2Gianturcocoil弹簧栓子 ,顺行经导管封堵PDA。结果 :8例 1枚Gianturcocoil弹簧栓子、1例 3枚Gianturcocoil弹簧栓子完全封堵成功 ,1例因Gianturcocoil弹簧栓子未能回收至传递鞘内改行手术结扎。结论 :用 0 0 5 2Gianturcocoil弹簧栓子经导管封堵 3 0~ 4 0mm直径的PDA ,是安全。
夏呈森周银宝解春红
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心脏导管插入术
Gianturco Coil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现状
1996年
GianturcoCoil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现状浙江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夏呈森,李建华综述1975年Gianturco等[1]首先报导了其制作的机械装置Coil堵闭异常的动脉,后被命名为GianturcoCoil。它是一种螺旋形柔软而易弯...
夏呈森李建华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介入疗法COIL
提高婴幼儿重症复杂先心病手术疗效研究
张泽伟高展李建华林茹舒强朱雄凯夏呈森蒋国平俞建根陈自力谭征
1、背景和来源:先心病治疗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复杂重症先心病手术适应症的选择不够准确,畸形矫正不满意;(2)围手术期肺和未成熟心肌的保护不完善;(3)复杂先心病手术术式的选择应用不合理;(4)先心病合并的肺损害程度...
关键词:
关键词:先天性心血管病血流动力学
小儿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的血流动力学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AVS)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时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并为其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11例 AVS 合并 PDA 患儿中对9例在动脉导管未闭经 Amplatzer PDA occluder 关闭前后进行了完整的血流动力学研究,包括肺循环粗流量(Qp)、体循环血流量(Qs)、肺动脉压(Pp)、主动脉压(Ps)和相关心腔大血管压力测定及术前,术后二维多普勒超声血流速度及跨主动脉瓣收缩期压差(△P)等检测,临床和 X 线胸片等随访。结果:AVS 合并 PDA 时,当未闭动脉导管经介入法封闭后,左心室—主动脉间的△P 有显著降低,11例中仅1例实施了经皮主动脉瓣球囊扩张术(PBAV),术后3个月,6个月,1年随访,结果心脏明显缩小,△P 与术后即刻相仿。结论:AVS 合并 PDA 时,在封堵术关闭前所测定的代表瓣膜狭窄程度的△P 被明显高估,是否需要对主动脉瓣狭窄进行干预应该南动脉导管关闭后所测定的△P 来决定。
夏呈森谭征周银宝李建华张泽伟朱雄凯
关键词:主动脉瓣狭窄动脉导管未闭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矫治术后残留病变的经导管介入治疗
2006年
尽管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目前仍以外科手术为主要手段,但近10年来随着经导管介入治疗飞速发展,约45%先心病可用介入方法得以根治。更有意义的是两者联合的所谓“镶嵌”治疗能弥补外科的不足,使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更趋完善。本文总结我院近6年来30例术后残留病变介入治疗的经验。
夏呈森张泽伟李建华朱雄凯周银宝解春红章毅英
关键词:经导管介入治疗残留病变外科矫治术后介入方法
253例小儿室上性异位快速心律失常诊治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章毅英厉月光龚方戚朱卫华夏呈森解春红黄先玫
关键词:室上性异位心律诊治分析快速心律失常小儿基础疾病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