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宏刚
- 作品数:123 被引量:223H指数:8
- 供职机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种改性重组蛋清液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重组蛋清液的制备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将咸鸭蛋清、鸡蛋清和水进行复配重组,通过超声波辅助亲水胶体进行改性,经杀菌、包装制备营养价值高、凝胶性能优良的改性重组蛋清液,实现咸蛋清在不经脱盐处理...
- 唐宏刚陈黎洪陈伊凡李欢欢张晋
- 一种食品配料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食品配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包括:咸蛋黄50~70%,氧化蟹黄油5‑10%,蟹肉提取物4~8%,可溶性大豆多糖0.5‑1%迷迭香提取物0.01‑0.03%,辅料20~30%。所述辅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如下:淀粉1...
- 陈黎洪叶梦迪肖朝耿唐宏刚杨慧娟吴玫瑰朱培培
- 文献传递
- ATR/FTIR结合PLSR同时测定酸价、过氧化值及碘价的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利用全反射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ATR/FTIR)和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建立同时快速测定食用油中酸价、过氧化值和碘价的方法。结果表明,利用中红外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可以实现食用油掺假多指标的快速测定,所建模型的预测值与化学测定值有较好的相关性。其中,光谱通过标准归一化(SNV)处理,通过杠杆值剔除异常样本后基于3 100-2 800,1 800-1 600,1 500-720 cm-1波谱上建立的模型效果最好。所得酸价、过氧化值和碘值的校正均方差(RMSEC)分别为0.028,0.18和0.97,预测均方差(RMSEP)分别为0.037,0.25和1.85。独立样品预测集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0%,2.7%和3.2%,显示出所开发的红外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度和精密度。
- 杨志成潘丹杰叶沁唐宏刚肖朝耿
- 关键词:偏最小二乘法
- 一种用于酱卤肉制品的复合上色剂及其使用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酱卤肉制品的复合上色剂及其使用方法,属于肉制品加工技术领域。该复合上色剂的配制组分与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糖色90.0-97.0,红曲红1.0-5.0,高粱红0.5-1.0,辣椒红0.2-1.0,...
- 肖朝耿陈黎洪辛盛鹏唐宏刚吴玫瑰沈国华刘大群华颖
- 文献传递
- 一株模仿葡萄球菌HZ01、菌剂及其应用
-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食品发酵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株模仿葡萄球菌HZ01、菌剂及其应用,所述模仿葡萄球菌HZ01的保藏编号为,GDMCC NO.62410;所述模仿葡萄球菌HZ01的保藏单位为,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所述...
- 李欢欢陈黎洪唐宏刚赵珂张晋
- 美拉德反应制备天然鸡肉风味调料的研究被引量:12
- 2012年
- 以鸡骨泥酶解液为基料,结合其他前体物,研究了美拉德反应制备天然鸡肉风味香料的工艺过程和技术路线,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在基本配方条件下添加0.2%丙氨酸,0.6%DL-蛋氨酸,0.2%半胱氨酸盐,0.4%L-半胱氨酸,7%葡萄糖,7%蔗糖,于100℃条件下加美拉德反应120 min,可制得风味纯正、香味浓郁的天然鸡肉风味调料。
- 肖朝耿唐宏刚陈黎洪
- 关键词:鸡骨泥美拉德反应
- 从牦牛血中发掘出的新型DPP-IV抑制肽、发掘方法及应用
- 本发明涉及生物活性肽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从牦牛血中发掘出的新型DPP‑IV抑制肽、发掘方法及应用,所述DPP‑IV抑制肽为EEKA;所述DPP‑IV抑制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DPP‑IV抑制...
- 张晋赵珂李欢欢唐宏刚陈黎洪
- 一种氧化动物油脂的调控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氧化动物油脂的调控方法,将猪肉切条,均匀抹上4~7%的食盐和1~3%的白糖,在1~10℃下腌制48~72h后于15~25℃条件下晾晒6~9d,取皮下脂肪作为原料,边搅拌边氧化,反应1~4h后,加入0.05~...
- 陈黎洪叶梦迪肖朝耿唐宏刚杨慧娟吴玫瑰朱培培
- 模仿葡萄球菌HZ01在降解肌浆蛋白质中的应用
-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食品发酵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模仿葡萄球菌HZ01在降解肌浆蛋白质中的应用,包括以下步骤;提取肌浆蛋白质,并采用Lowry蛋白浓度试剂盒测定肌浆蛋白质的浓度;取肌浆蛋白质、葡萄糖和模仿葡萄球菌HZ01菌液共...
- 李欢欢张晋唐宏刚赵珂
- 肉制品中亚硝胺控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19年
- 亚硝胺是一类危害性极高的化学致癌物,其中常见的有二甲基亚硝胺、二乙基亚硝胺、亚硝基吡咯烷、亚硝基哌啶和亚硝基二丁胺等,在肉制品加工过程中极易生成。本文阐述了亚硝胺的形成机理、对人体的危害以及肉制品中影响亚硝胺形成的因素pH值、温度、食品添加剂、组织成分和微生物等。并对亚硝胺控制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从减少前体物的摄入(控制亚硝酸盐、生物胺的用量)、亚硝胺形成的阻断及亚硝胺分解的促进(辐照降解和生物降解)等3方面进行阐述。目前对肉制品中亚硝胺的控制已经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主要从阻来源、促去路2方面进行,这为实际生产中亚硝胺的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而关于利用多种方法相结合来减少亚硝胺含量的方式探究需展开更多的研究。
- 杨慧娟谭芦兰唐宏刚肖朝耿叶梦迪谌迪卢文静陈黎洪
- 关键词:肉制品亚硝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