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外伤
  • 4篇颅脑
  • 3篇颅脑外伤
  • 3篇脑外伤
  • 3篇出血
  • 2篇手术
  • 2篇手术治疗
  • 2篇脑室
  • 2篇脑室内
  • 2篇脑室内出血
  • 2篇内出血
  • 2篇内镜
  • 2篇昏迷
  • 1篇断层扫描
  • 1篇血肿
  • 1篇亚低温
  • 1篇亚低温治疗
  • 1篇依达拉奉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机构

  • 10篇张家港市第一...
  • 1篇张家港市第五...

作者

  • 10篇叶经纬
  • 9篇刘惠祥
  • 5篇沈鸟松
  • 3篇张立
  • 3篇钱晓波
  • 2篇赵旦
  • 1篇肖柯
  • 1篇杨伟
  • 1篇胡翼江
  • 1篇蒋锋

传媒

  • 2篇齐齐哈尔医学...
  • 2篇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交通医学...
  • 1篇中华当代医学
  • 1篇系统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5
  • 1篇200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颅脑损伤后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后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4年至2010年收治84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4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中,颅脑外伤后5~12 h 50例,12~24 h 24例,24~48 h 8例,>48 h 2例;84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中恢复良好53例,中残15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6例。结论及时复查CT,对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进行早期诊断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致残率及病死率的关键。
叶经纬沈鸟松刘惠祥
关键词:颅脑损伤迟发性颅内血肿昏迷计算机断层扫描
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对重型颅脑外伤后血清谷氨酸、TNF-α及IL-10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探讨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对重型颅脑外伤病人血清谷氨酸、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病人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兼顾病情需要,分为对照组、亚低温组、依达拉奉组及联合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亚低温组、依达拉奉组及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分别给予亚低温治疗、依达拉奉治疗以及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所有病人均治疗14d。治疗后第1天、第7天检测4组病人血清中谷氨酸、TNF-α及IL-10水平的变化,并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各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结果治疗后第7天联合组谷氨酸水平显著低于其他3组,依达拉奉组、亚低温组的谷氨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联合组TNF-α水平显著低于其他3组,依达拉奉组和亚低温组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联合组IL-10水平显著高于其他3组,依达拉奉组和亚低温组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3个月,联合组GCS评分显著高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4组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和依达拉奉联合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效果较二者单独使用效果更好,能显著改善病人GCS评分、血清谷氨酸、TNF-α及IL-10水平。
刘惠祥叶经纬张立钱晓波邱耀忠
关键词:重型颅脑外伤亚低温治疗依达拉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内镜手术与开颅手术治疗老年晚期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研究
2024年
目的比较内镜手术与开颅手术治疗老年晚期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3年3月在张家港市第五人民医院、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0例老年晚期脑出血(Intra cerebral Hemorrhage,ICH)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接受开颅手术治疗,50例)和观察组(接受内镜手术治疗,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预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神经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持续时间(149.40±36.00)min和术中失血量(78.32±16.35)mL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96、4.369,P均<0.05)。观察组的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的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 come Scale,GOS)、日常生活能力(Advance Decline Line,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开颅手术治疗,内镜手术在老年晚期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中效果更为显著,且安全性高,在未来的临床应用中具有使用价值。
陈东叶经纬
关键词:内镜手术开颅手术
硬脑膜网状成形术治疗急性颅脑外伤并发脑肿胀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硬脑膜网状成形术治疗急性颅脑外伤并发脑肿胀的疗效。方法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对27例急性颅脑外伤并发脑肿胀患者行标准大骨瓣开颅+硬脑膜网状成形术。结果根据GOS分级标准死亡10例(37%),植物生存5例(19%),重度残疾4例(15%),中度残疾3例(11%),良好5例(18%)。结论硬脑膜网状成形术能挽救部分重型颅脑外伤并发脑肿胀的患者,降低病死率,同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叶经纬沈鸟松刘惠祥
关键词:大骨瓣减压颅脑外伤脑肿胀
创伤性脑室出血32例临床分析
2005年
目的:提高创伤性脑室出血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创伤性脑室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保守治疗11例,脑室外引流21例。死亡12例,一侧肢体瘫痪6例,四肢硬瘫3例,失语14例,大小便失禁20例,鼻饲维持营养13例,智力障碍14例,8例伴脑积水行V-P引流术,经复查CT证实,脑室内血肿最快消失为3天,最迟16天。结论:积极的早期诊治能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积极行脑室外引流术及灌注尿激酶,腰穿引流能有效提高创伤性脑室出血的救治率。
沈鸟松赵旦叶经纬刘惠祥
关键词:创伤性脑室内出血预后
螺旋CT三维重建对颅脑外伤伴有意识障碍患者颈椎损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对颅脑外伤伴意识障碍患者颈椎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2例入院时存在意识障碍的颅脑外伤合并颈椎损伤患者的各种影像学资料。包括:颈椎常规X片,颈椎单螺旋CT平扫,颈椎螺旋CT三维重建及颈椎MRI。结果常规X片诊断阳性率为47%。单螺旋CT平扫诊断阳性率为74%,MRI诊断阳性率为96%。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阳性率为92%。结论对于颅脑外伤伴意识障碍的患者,螺旋CT三维重建能更快、更准的发现颈椎骨折。建议对于入院时存在意识障碍的颅脑外伤患者,入院时应常规行颈椎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
张立刘惠祥叶经纬胡翼江杨伟
关键词:颅脑外伤颈椎损伤螺旋CT三维重建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
2010年
叶经纬沈鸟松刘惠祥
关键词: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危重患者切开方法皮肤切口并发症副损伤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显微手术治疗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因及显微血管减压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6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例资料。结果术后疼痛完全缓解58例(96.7%),明显缓解、对症处理能够控制满意者2例。出现术侧耳鸣2例,面瘫2例,脑脊液漏1例。随访3~48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三叉神经入脑干区受血管压迫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常见病因。显微血管减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充分认识责任血管,术中注重手术技巧,是提高手术安全性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措施。
蒋锋刘惠祥沈鸟松肖柯叶经纬钱晓波
关键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外伤性脑室内出血
2004年
外伤性脑室内出血(IVH)在临床上虽然不多见,但因其多伴有严重挫裂伤,死亡率较高,愈后差,文献报道:死亡率为31.6%-76.7%,幸存者常伴有神经功能缺损或智力障碍。我院于1998至2002年间共收治12例,现作如下总结:
沈乌松赵旦叶经纬刘惠祥
关键词:外伤性脑室内出血影像学检查颅内压
神经导航辅助下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切除垂体腺瘤2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辅助下经鼻蝶入路微创内镜切除垂体腺瘤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垂体腺瘤患者共22例,均在神经导航辅助下经鼻蝶入路行微创内镜切除,术中对肿瘤组织及周围重要解剖结构进行准确定位,确定病灶切除程度。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完成手术,其中肿瘤全切除19例,次全切除3例;术后出现一过性尿崩症7例,2例发生短暂性脑脊液漏,无颅内感染及死亡病例。结论神经导航辅助下经鼻蝶入路微创内镜切除垂体腺瘤可准确定位肿瘤组织,实时观察病灶大小及周围重要解剖结构;通过神经导航与微创内镜联合运用可在最大范围内对肿瘤进行安全切除,明显减少术中创伤和术后并发症。
叶经纬张立钱晓波刘惠祥
关键词:神经导航内镜垂体腺瘤切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