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绍严

作品数:80 被引量:366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希望马拉松专项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2篇医药卫生
  • 2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4篇肿瘤
  • 27篇甲状腺
  • 22篇颈部
  • 21篇头颈
  • 18篇外科
  • 17篇手术
  • 17篇头颈部
  • 15篇淋巴
  • 15篇淋巴结
  • 13篇腺肿瘤
  • 11篇外科手术
  • 11篇腺癌
  • 11篇疗法
  • 11篇甲状腺癌
  • 10篇切除
  • 10篇甲状腺肿
  • 10篇甲状腺肿瘤
  • 9篇淋巴结清扫
  • 8篇诊治
  • 8篇乳头

机构

  • 63篇中国医学科学...
  • 20篇北京协和医学...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复旦大学
  • 3篇北京航空航天...
  • 3篇武汉大学
  • 3篇中山大学
  • 3篇中南大学
  • 3篇北京协和医院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北京图灵微创...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山东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浙江省肿瘤医...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79篇刘绍严
  • 39篇徐震纲
  • 19篇王晓雷
  • 18篇倪松
  • 16篇唐平章
  • 12篇吴跃煌
  • 12篇朱一鸣
  • 11篇屠规益
  • 11篇王健
  • 8篇张彬
  • 6篇刘杰
  • 6篇万经海
  • 5篇李学记
  • 5篇钱海鹏
  • 5篇李德志
  • 5篇易俊林
  • 4篇李正江
  • 4篇黄辉
  • 4篇孟肖利
  • 4篇祁永发

传媒

  • 14篇中华肿瘤杂志
  • 14篇中华耳鼻咽喉...
  • 6篇抗癌之窗
  • 5篇中国耳鼻咽喉...
  • 3篇中国医刊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中华耳鼻咽喉...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中国实用外科...
  • 2篇中国微侵袭神...
  • 2篇临床耳鼻咽喉...
  • 2篇医学争鸣
  • 2篇2013国际...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实用肿瘤学杂...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中华放射肿瘤...
  • 1篇中国口腔颌面...

年份

  • 1篇2024
  • 6篇2023
  • 2篇2022
  • 6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7
  • 6篇2016
  • 10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4篇2012
  • 10篇2011
  • 7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2
  • 1篇1997
  • 1篇1996
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胃代食管术治疗下咽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 分析胃代食管术在治疗下咽食管鳞状细胞癌(鳞癌)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6年6月-2015年6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行全下咽食管切除胃代食管的90例下咽食管癌患者资料,分析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生存率、复发及转移率.结果 90例患者中有下咽癌8例,颈段食管癌51例,下咽食管多原发癌31例;采用单纯手术40例,计划性综合治疗29例,放化疗后挽救手术21例.中位随访22个月(6 ~ 104个月)后死亡54例,3年总生存率为36.3%,17例出现局部复发,10例出现颈部或纵隔淋巴结转移,无复发转移患者3年总生存率为45.7%,而复发的仅为5.9%(x2=11.564,P=0.001);23例远处转移,无远处转移和远处转移患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41.8%、22.9%(x2=4.534,P=0.033).多因素分析显示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是预后的独立因素.围手术期死亡患者3例,病死率3.3%,吻合口瘘发生率为13.3%(12/90).结论 胃代食管是治疗颈段食管癌、下咽食管多原发癌的主要外科手段,治疗后部分患者仍能获得长期生存,围手术期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较既往明显降低,建议对符合适应证的患者进行积极的综合治疗.
安常明王世旭律方刘绍严徐震纲唐平章高树庚易俊林李正江
关键词:下咽肿瘤食管肿瘤修复外科手术
综合治疗提高游离空肠瓣修复的晚期咽喉颈段食管癌患者生存率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咽喉或颈段食管癌切除后同期使用游离空肠瓣(FJF)修复缺损的疗效,以及综合治疗对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3年间58例咽喉部或颈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58例患者手术时均采用FJF修复。结果58例患者中,术后发生血管危象7例(12.1%),其中抢救成功2例,FJF坏死5例,FJF手术成功率为91.4%(53/58)。下咽癌患者的2年生存率为49.3%,颈段食管癌患者的2年生存率为67.5%。主要死亡原因是肿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术后无短期并发症组患者的2年生存率(59.0%)高于有短期并发症组(46.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3)。初治组患者的2年生存率(65.0%)高于挽救性治疗组(49.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对于Ⅲ、Ⅳ期患者,综合治疗组患者的2年生存率(64.7%)明显高于单纯和序贯治疗组(3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结论FJF手术成功率高、死亡率低,是修复颈部消化道环周缺损的理想方法。与单纯和序贯治疗比较,综合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晚期咽喉和颈段食管癌患者的生存率。
朱一鸣张弘倪松王健李德志刘绍严
关键词:下咽肿瘤食管肿瘤修复外科手术生存率
应用周边穿支皮瓣作为股前外侧皮瓣皮穿支血管缺失时的替代方案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当股前外侧皮瓣可用皮穿支血管(简称皮穿支)缺失时,应用周边穿支皮瓣作为替代方案完成修复过程。方法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8例头颈鳞状细胞癌患者在股前外侧皮瓣制备中发现皮穿支缺失或不足,尝试采用同侧阔筋膜张肌皮瓣(5例),股前内侧皮瓣(3例)进行替代。结果全部8例替代皮瓣的制备均获得成功,无需再次选择新的供区。皮瓣制备时间50~85min。5例阔筋膜张肌皮瓣血管蒂长度6~10cm,血管蒂动脉外径2.5~3.0mm,静脉外径2.5~3.5mm。3例股前内侧皮瓣中,血管蒂长度10-15cm,1例采用股直肌支为蒂,动静脉外径均为1.0mm,另两例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蒂,动脉外径分别为3.5和3.0mm,静脉外径均为3.5mm。7例供区直接拉拢缝合,1例植皮。8例皮瓣全部成活,未发生供区并发症。结论阔筋膜张肌皮瓣和股前内侧皮瓣可作为股前外侧皮瓣可用皮穿支缺失时的良好替代方案。
刘杰张彬李德志倪松安常明徐震纲刘绍严
关键词:外科皮瓣头颈部肿瘤鳞状细胞
术前同期放化与单纯放疗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的Ⅲ期临床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比较在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治疗中术前同期放化疗是否优于术前单纯放疗。方法2002--2008年间157例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入术前同期放化组(81例)和术前单放组(76例),化疗方案为顺铂30mg/m^2(1次/周),放疗Dr50Gy时原发灶疗效达到或者接近完全缓解以及未达完全缓解但患者拒绝手术者继续放疗至根治量70Gy,原发灶疗效未达到或接近完全缓解者休息1个月后行手术治疗。放疗D,50Gy时淋巴结未能达完全缓解和N,期患者行颈淋巴结清扫术。结果随访率为98.1%,随访满5年者91例,同期放化组46例、单放组45例。头颈部鳞癌患者术前同期放化组和术前单放组的5年局部控制率、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63%和50%(X^2=0.40,P=0.528)、46%和38%(X^2=0.48,P=0.490)、41%和35%(X^2=0.29,P=0.593)、76%和65%(X^2=3.38,P=0.066)。下咽癌和喉癌患者术前同期放化组、术前单放组2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88%、60%(X^2=5.99,P:0.014)。结论在此化疗条件下,头颈部鳞癌术前同期放化疗与术前单纯放疗比较未能提高总生存率;下咽癌和喉癌中术前同期放化疗提高了无远处转移生存率。
易俊林高黎徐震纲黄晓东刘绍严罗京伟王晓雷李素艳肖建平张世平王凯曲媛徐国镇
关键词:头颈部鳞癌局部晚期放射疗法术前
游离空肠Ⅰ期重建下咽颈段食管癌术后缺损的短期并发症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下咽颈段食管肿瘤切除后,同期使用游离空肠瓣修复术后的疗效和短期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58例因咽喉或颈段食管癌行手术治疗、使用游离空肠瓣修复颈部消化道缺损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游离空肠瓣移植成功率为91.4%(53/58)。术后短期并发症发生率为43.1%(25/58),与年龄、BMI或有无放疗史无显著关联。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吻合口瘘,发生率18.9%,其发生与术前放疗史无显著关联,但BMI>25者吻合口瘘发生率显著高于BMI≤25者(P=0.009);其次为呼吸系统相关并发症(10.3%)和游离空肠瓣坏死(8.6%)。围术期死亡2例(3.4%)。下咽癌患者2年总体生存率为49%,颈段食管癌患者2年总体生存率为67%。无短期并发症发生组总体生存率略优于有短期并发症者,但无显著差异(P=0.103)。结论:游离空肠瓣移植术手术成功率高,死亡率低,是修复颈部消化道环周缺损的理想方法。但术后短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应早期发现,及时处理。
朱一鸣张弘倪松王健李德志刘绍严
关键词:游离空肠下咽肿瘤修复外科手术
甲状腺乳头状癌IIb区淋巴结转移规律初探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分析影响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部Ⅱb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6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伴颈淋巴结转移患者临床资料,63例患者的颈淋巴清扫标本67侧按颈部分区计数淋巴结数目,研究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灶肿瘤大小,肿瘤部位,是否多发病灶、甲状腺被膜受侵、合并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或被膜受侵,以及病理r13和T4a分期,转移淋巴结在颈部分区分布,淋巴结有无融合等与11b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采用SPSS14.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41例甲状腺肿瘤最大直径〉1.0cm,26例肿瘤位于甲状腺上1/3,39例肿瘤为多发病灶,54例肿瘤侵犯甲状腺被膜,病理T3和T4a期54例,15例合并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Ⅱb区淋巴结转移12侧(17.9%),Ⅱa、Ⅲ、IV、V、VI区淋巴结转移分别为38侧(56.7%)、58侧(86.6%)、46坝0(68.7%)、15倾0(22.4%)、58倾0(86.6%),Ⅱa+Ⅲ区转移35倾0(52.2%),Ⅲ+Ⅳ区转移37侧(55.2%),IIa+Ⅲ+Ⅳ区转移25侧(37.3%)。38侧1Ia区淋巴结转移中10侧Ⅱb区淋巴结转移(26.3%),29侧无1Ia区转移中2侧(6.9%)IIb区淋巴结有转移。单因素分析显示Ⅱb淋巴结转移与IIa区淋巴结转移相关(x^2=4.219,P=0.040)。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Ⅱb区淋巴结转移率较低,Ⅱa区淋巴结无转移者Ⅱb区淋巴结转移比率更低。Ⅱa区淋巴结无转移者是否可以不再清扫IIb区,值得继续研究。
万汉锋张彬刘绍严李正江吴跃煌王晓雷徐震纲唐平章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淋巴转移颈淋巴结清扫术
游离组织瓣修复头颈肿瘤术后缺损血管危象的处理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探讨头颈肿瘤游离组织瓣移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处理方法。方法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完成259例头颈部肿瘤患者游离组织瓣移植术,其中股前外侧皮瓣89例,前臂皮瓣48例,腓骨46例,空肠64例,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5例,游离背阔肌皮瓣5例,上臂外侧皮瓣、股内侧皮瓣各1例。游离组织瓣移植术后第1天,组织瓣每小时观察1次;移植术后第2—3天,组织瓣每2h观察1次;移植术3d后,组织瓣每4h观察1次。分析血管危象的发生情况和处理方法。结果259例患者中,有21例患者出现游离组织瓣血管危象,血管危象发生率为8.1%(21/259)。其中男性15例,女性6例,年龄为17~68岁,平均年龄54.8岁;发现血管危象的时间为术后3—432h,平均发生时间为100.8h。21例血管危象患者中,空肠血管危象7例,皮瓣血管危象14例。21例血管危象患者中,手术挽救成功7例(33.3%),其中在72h内入室探查11例,挽救成功6例,挽救成功率为54.5%;超过72h人室探查10例,挽救成功1例,挽救成功率为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结论早期发现游离组织瓣血管危象可有效提高组织瓣的挽救成功率,避免其坏死带来的严重后果。
倪松朱一鸣李德志刘杰安常明张彬刘绍严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血管外科手术
半椎板入路切除椎管内外哑铃型肿瘤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经半椎板入路切除椎管内外哑铃型肿瘤的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8年5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神经外科治疗的26例椎管内外哑铃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均采用了半椎板入路切除肿瘤,其中经后正中入路13例,经前侧方入路12例,前后联合入路分期手术1例;肿瘤全切除25例,次全切除1例。术后随访4~60个月,患者症状均明显缓解,无明显脊柱畸形发生。结论 大多数椎管内外哑铃型肿瘤能够经半椎板入路一期手术切除;与传统的全椎板手术方式相比,半椎板入路创伤较小,几乎不影响脊柱的稳定性。
袁腾飞孟肖利刘绍严李鉴赵兵万经海
关键词:半椎板入路椎管哑铃型肿瘤脊柱稳定性
17例腮腺肌上皮癌的诊治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分析17例腮腺肌上皮癌的的临床特点、诊治情况及预后。方法对1999年至2013年收治的17例腮腺肌上皮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17例患者中,9例行单纯手术治疗,5例行术后放疗,2例行术前放疗,1例行化疗。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的生存率。结果17例患者中,术后复发11例,复发率为64.7%。在复发的11例患者中,有5例(45.5%)患者在初次手术1年内复发。随访期间,死亡6例,其中2例死于远处转移,4例死于局部复发。17例患者的1、2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4.1%、74.2%和64.9%,1、2和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70.6%、48.1%和40.1%。结论根治性手术切除是腮腺肌上皮癌的主要治疗方式。对于病变广泛或姑息手术的腮腺肌上皮癌患者,可以考虑辅助放化疗,但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刘绍严倪松朱一鸣王健
关键词:腮腺肿瘤放射疗法肿瘤复发
甲状腺乳头状癌侧颈部淋巴结二次清扫的治疗经验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探讨侧颈部二次淋巴结清扫手术的原因和疗效。方法选择2002年1月1日至2003年12月31日期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颈部淋巴结二次清扫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病例共68例,统计临床资料并分析治疗结果和生存率。结果再次手术单纯清扫颈部淋巴结者50例,颈淋巴结清扫+补充切除甲状腺的18例。单侧颈清扫62例,双侧颈清扫6例。除1例仅处理中央区淋巴结外,有50例行包括Ⅱ~Ⅴ区的淋巴结清扫,其余17例为择区性清扫。侧颈部清扫中,根治性清扫7例,改良性清扫的60例。术后病理阳性55例,分化差的癌2例,阴性11例。术后长期甲状旁腺功能减退3例,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6例。Ⅰ期和Ⅳ期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4.1%和63.9%,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5)。Ⅰ期和Ⅳ期10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6.7%和41.7%,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00)。结论 PTC颈部淋巴结二次清扫的主要原因是切除范围不够或术前诊断评估不足。侧颈淋巴结清扫范围至少应该包括Ⅱ、Ⅲ、Ⅳ区,原发灶有被膜外侵犯、颈静脉链多个区域淋巴结转移的病例,应增加Ⅴ区。再次颈清扫术后患者10年生存率较高。颈部淋巴结二次清扫中应尤其注意对甲状旁腺的保护。
朱一鸣蔺晨王健倪松刘绍严徐震纲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清扫术并发症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