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文泉

作品数:24 被引量:251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农业科学
  • 10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12篇气候
  • 10篇气候变化
  • 9篇农业
  • 7篇黄土高原
  • 6篇农业生产
  • 6篇气象
  • 6篇脆弱性
  • 3篇遥感
  • 3篇农业气象
  • 3篇光合作用
  • 2篇地表
  • 2篇地表辐射
  • 2篇地表辐射平衡
  • 2篇冬小麦
  • 2篇遥感研究
  • 2篇湿地
  • 2篇气象预测
  • 2篇热量平衡
  • 2篇作物
  • 2篇小麦

机构

  • 22篇中国气象科学...
  • 6篇南京信息工程...
  • 5篇中国气象局国...
  • 5篇中国气象局
  • 2篇吉林省气象局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陕西省气象局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北京市气象局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宁夏气象防灾...
  • 1篇湖北省气象局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江西省气象局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气象局成...
  • 1篇重庆市气象局

作者

  • 24篇刘文泉
  • 6篇王馥棠
  • 5篇刘建栋
  • 3篇李明星
  • 3篇戴晓苏
  • 3篇廖要明
  • 3篇郭安红
  • 2篇申双和
  • 2篇庄立伟
  • 2篇赵艳霞
  • 2篇郭建茂
  • 2篇刘玲
  • 2篇雷向杰
  • 2篇陆维松
  • 2篇纪玲玲
  • 1篇何勇
  • 1篇李百岁
  • 1篇王在志
  • 1篇王连喜
  • 1篇白月明

传媒

  • 3篇南京气象学院...
  • 2篇中国农业气象
  • 2篇陕西气象
  • 2篇气象软科学
  • 1篇气象科学
  • 1篇气象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草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灾害学
  • 1篇气候与环境研...
  • 1篇吉林气象
  • 1篇大气科学学报
  • 1篇第六届科学数...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5篇2002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包含CO_2因子的冬小麦叶片光合作用农业气象简化模型研究被引量:8
2007年
利用LI-62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在山东农业大学实验基地对冬小麦叶片光合作用进行了大量观测,在此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建立了包含CO2浓度和温度因子的两个冬小麦叶片光合作用农业气象简易模型。利用50组观测数据对模型进行拟合,确定了两个模型各自相关的参数,回代拟合相关系数分别为0.796和0.793。进而利用所建立的模型对另外77组实测数据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两个模型在0.01%的误差概率水平下模拟能力十分接近,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相关系数分别为0.9613和0.9609,其中等轴双曲线型模型的模拟效果稍好于渐进指数型模型。因此,两个模型都具有较好的实用性,且等轴双曲线具有结构更加简单的特点,可作为农业气象作物模型中光合作用子模型。本研究为评估全球变化背景下CO2浓度增加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提供了适用于华北地区的冬小麦叶片光合作用模型。
李明星刘建栋王馥棠戴晓苏刘文泉廖要明
关键词:CO2冬小麦叶片光合作用
“三江源”气候变化及其对湿地影响的研究综述被引量:9
2009年
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青藏高原腹地,该地区的湿地分布和生态环境变化受到长期的气候变化的深刻影响。有关研究结果表明,近40年来,三江源地区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同时降水量逐年减少,冰川、雪山逐年萎缩,直接影响"三江源"地区的湖泊和湿地的水源补给,出现了草场退化、湖泊萎缩、河流流量减少、土壤沙化和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在综述三江源地区近几十年来气候变化、湿地变化及其相互影响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气候变化对三江源地区湿地影响定量化研究的主要思路和技术建议。
纪玲玲申双和郭安红刘文泉
关键词:气候变化湿地变化区域气候模式
黄土高原农业生产的气候脆弱性研究
该论文在评述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研究和脆弱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黄土高原农业生产的气候脆弱性定义及总体研究框架.根据实地调研、专家问卷调查的结果及有关研究成果,综合考虑气候、环境、农业生产条件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多...
刘文泉
关键词:气候变化农业生产黄土高原
文献传递
加强农业气象科研业务合作 提升气象为农业服务能力被引量:4
2009年
新时期气象服务工作尤其是农业气象服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作为气象为农业服务的重要力量,如何进一步加强农业气象科学研究与业务服务的合作,提升气象为农村服务的能力,有必要进行深入探讨。本文从回顾农业气象发展历程出发,结合新形势下农业气象研究和服务体系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加快农业气象科研业务合作与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刘玲刘文泉
关键词:农业气象农业服务
黄土高原农业生产气候脆弱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8
2003年
介绍了农业生产的气候脆弱性概念和评估方案 ,并据此估算和分析了 1 990年和1 997年黄土高原地区 1 30个县市农业生产的气候脆弱性分布现状 ;然后利用IPCC推荐的最新GCM模拟结果确定了我国西北地区未来 2 0 1 0~ 2 0 50年气候变化情景 ,在现有和设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情景下分析了黄土高原农业生产的气候脆弱性可能变化 ,并讨论了有关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王馥棠刘文泉
关键词:黄土高原农业生产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
黄土高原的气候生态环境、气候变化与农业气候生产潜力被引量:45
2003年
分析了黄土高原的气候生态环境特征,计算了近40a黄土高原的光温和气候生产潜力,并根据未来气候变化的可能情景,计算和分析了未来50a该地区光温和气候生产潜力的可能变化。结果表明,在未来50a,除东南部外,其它各区总的来说无论是小麦的光温生产潜力还是气候生产潜力均有所增加,而且光温生产潜力增加的幅度大于气候生产潜力的增加幅度。
赵艳霞王馥棠刘文泉
关键词:黄土高原气候变化气候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农业
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研究方法初探被引量:29
2002年
在总结脆弱性的定义与介绍相关研究方法的基础上 ,提出了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的初步定义、研究思路、指标体系及计算方法 。
刘文泉
关键词:气候变化农业生产脆弱性黄土高原二氧化碳温室气体
包含CO2因子的冠层光合作用简化模型及其关键参数数值敏感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利用美国Licor公司生产的Li-62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对冬小麦叶片光合作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测定研究,在实测资料支持下建立了包含CO2因子的叶片和冠层光合作用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高准确性。利用模型对CO2影响参数μ进行数值敏感分析,结果表明:对叶片光合而言,μ=0.83时叶片光合作用模型拟合最好,随μ减小或增大,拟合精度均下降;对冠层光合而言,μ=0.83时模拟光合日总量达到最大值,μ减小或增大,光合日总量均下降。多因子数值分析表明:在辐射值较大的状况下,μ对冠层光合的影响更为显著。
李明星刘建栋王馥棠刘文泉戴晓苏廖要明
关键词:CO2冠层光合作用简化模型关键参数
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方法被引量:51
2007年
开展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是减缓气候、环境变化带来不利影响的重要环节。虽然近10年对不同的生态系统已经开展了一些脆弱性的评估研究,但尚未形成统一和公认的方法。本文以典型的农业生态脆弱区北方农牧交错带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影响其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主要因素基础上,选取了4类共17项指标构建了农业生态系统气候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权重,并采用模糊评判原理,得出农业生态系统的气候脆弱性的综合定量评价方法。
赵艳霞何磊刘寿东刘文泉何勇张建平
关键词:农牧交错带层次分析法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科技体制改革成效初步分析
2005年
本文在简要介绍气象部门社会公益研究院所改革在明确战略定位、增强创新能力、转变运行机制、企业转制和人员分流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效和取得领导、组织和配套措施经验的基础上,主要介绍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在建立和完善理事会决策、科学指导委员会咨询和职工代表大会监督的新型管理体制,实行“开放、流动、竞争、合作”管理和运行机制,加强考核工作和三元工资改革,完善配套管理办法、人才引进和流动政策等方面改革的主要举措,并简要分析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科技体制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可能的解决途径。
刘文泉
关键词:配套管理气象部门企业转制工资改革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