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要明

作品数:50 被引量:1,030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0篇天文地球
  • 13篇农业科学
  • 5篇水利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28篇气候
  • 16篇降水
  • 10篇气候变化
  • 9篇气温
  • 8篇天气发生器
  • 6篇降水量
  • 4篇三峡库区
  • 4篇夏季
  • 4篇小麦
  • 4篇库区
  • 4篇干旱
  • 4篇高温
  • 3篇灾害
  • 3篇日数
  • 3篇日照时数
  • 3篇三峡水库
  • 3篇水库
  • 3篇气候事件
  • 3篇气候特征
  • 3篇作物

机构

  • 47篇中国气象局国...
  • 6篇北京师范大学
  • 5篇中国气象科学...
  • 5篇中国气象局
  • 5篇哥德堡大学
  • 4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武汉区域气候...
  • 1篇湖北省气象局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江苏省气象局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安徽省气候中...

作者

  • 50篇廖要明
  • 14篇张强
  • 10篇陈德亮
  • 7篇陈峪
  • 6篇叶殿秀
  • 6篇刘绿柳
  • 5篇谢云
  • 5篇高歌
  • 5篇黄大鹏
  • 4篇张德宽
  • 3篇刘文泉
  • 3篇孙林海
  • 3篇李明星
  • 3篇肖风劲
  • 3篇陈鲜艳
  • 3篇刘建栋
  • 3篇戴晓苏
  • 3篇祝昌汉
  • 3篇刘秋锋
  • 3篇王馥棠

传媒

  • 6篇气象
  • 4篇地理学报
  • 4篇气候变化研究...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高原气象
  • 2篇中国农业气象
  • 2篇气象学报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地理研究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气象科学
  • 1篇棉花学报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人民黄河
  • 1篇南京气象学院...
  • 1篇上海科学生活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9
  • 3篇2008
  • 7篇2007
  • 3篇2006
  • 8篇2005
  • 1篇2004
  • 5篇2003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十大流域近40多年降水量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84
2005年
利用中国1956~2000年月降水量资料,按流域将全国划分为10个区域,分析了各流域年、季降水量的多年平均状况和年代际变化特征以及长期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中国北方流域降水量少,年际变化大,水资源缺乏且不稳定;南方流域降水较多,年际变化较小,水资源相对充足且比较稳定。分析结果还表明,近45年来,北方外流河流域年降水量一般趋于减少,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降水明显减少;南方流域以降水增加为主,90年代降水均较80年代增多,特别是长江流域以南地区更为明显。季节降水减少主要出现在夏秋季,冬春季降水有微弱增加趋势。近20年来,中国绝大多数流域降水的增减趋势与近45年长序列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北方大部分外流河流域年降水量减少,南方流域多为增加。夏、秋季,大部流域降水较前20年减少,冬春季则相反。中国西北诸河流域是十大流域中惟一四季降水均有增加的流域。
陈峪高歌任国玉廖要明
关键词:中国流域时空变化特征气候变化趋势
中国天气发生器的降水模拟被引量:43
2004年
天气发生器是气候影响评价研究的重要工具,在气候变化、地球生态系统及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风险分析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建立一个适用于中国广大地区的天气发生器,需要对各种模拟模型及其参数的估计进行深入的研究.其中降水的模拟及其参数的估计是关键,因为气温、辐射等其他气候要素的模拟依赖于降水的发生.本文重点介绍了常用的随机降水模拟模型:两状态一阶马尔科夫链和两参数GAMMA分布.根据中国672个气象站点1961~2000年的逐日降水资料,计算了降水转移概率P(WD)、P(WW)及GAMMA分布参数ALPHA和BETA,并分析了4个参数在中国各地的空间分布特征与不同地区各参数的季节分布特征.最后根据各地不同月份计算的四个降水模拟参数对中国各地的逐日降水进行模拟,并利用1971~2000年的实测数据对30年模拟结果在统计意义上进行了检验,模拟结果较好.
廖要明张强陈德亮
关键词:天气发生器降水气候影响评价地球生态系统极端气候事件
江南双季稻生长模型在气候评价中的应用——以湖南省常德地区为例被引量:1
2005年
以江南双季稻生长评估模型为工具,模拟了常德地区1961-2000年早稻的生长状况。利用 40年早稻各生育期干物重和成熟期穗重的模拟值,对该地早稻历年各生育期长势和产量进行差、较差、正常、较好和好五级评价。通过与1982-2000年常德地区早稻实测产量相比较,检验了模拟和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廖要明张强黄朝迎
关键词:早稻双季稻生育期穗重长势
华北区年高温日数区域平均方法及趋势分析被引量:27
2006年
利用华北地区33个代表站1961—2002年间的年高温日数序列,采用均生函数和最优子集回归法,设计出具有较强拟合能力和未来趋势预测的数理统计模型。该模型能较好地拟合历史实况,其信度达到了99%;也使用该模型做出华北地区2003—2005年3年的高温日数趋势预测,对2003年和2004年做出的趋势预测效果较好。
张德宽姚华栋杨贤为廖要明
关键词:最优插值
2003年淮河主汛期雨情及与1991年比较
本文利用淮河流域代表站的实测降水资料,分析了2003年该流域主汛期降水量的时空分布和气候统计特征,并与历史同期进行了比较,重点与1991年的特大洪水进行了较全面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淮河流域2003年夏季的洪涝属全流域性...
陈峪杨贤为廖要明张强
关键词:淮河流域主汛期雨情
文献传递
1951—2006年三峡库区夏季气候特征被引量:27
2007年
以重庆市的沙坪坝、涪陵、万州、奉节和湖北省的宜昌5个站为代表,从降水、气温、日照、风速和蒸发等5个要素系统地分析了三峡库区1951—2006年夏季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三峡库区夏季降水量总体呈增加趋势,特别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发生了一次明显跃变;最高气温、平均气温、日照时数以及蒸发量等总体呈下降趋势,在20世纪80年代初发生了一次明显跃变;平均最低气温和平均风速的变化趋势不明显,但所有气候要素均表现出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廖要明张强陈德亮
关键词:三峡库区降水气温风速蒸发量气候变化
长江中下游夏季高温灾害机理及预测被引量:57
2005年
利用我国1961—2003年夏季(6—8月)高温资料,建立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城市强高温及高温过程较完整的时间序列,探讨了该地区主要城市高温气候特征。分析该地区南京、杭州、南昌等城市夏季高温灾害机理,东亚副热带高压是造成长江中下游地区城市夏季高温的主要影响系统。在此基础上用均生函数—最佳子回归集构造预测模型,预测夏季月高温出现日数,通过42 a高温资料预报检验,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值得在业务中应用。
张尚印张德宽徐祥德廖要明沈树勤尹东屏
关键词:长江中下游
赴法国索邦大学访问总结
2019年
1概况应法国索邦大学李肇新教授的邀请,国家气候中心周兵首席研究员和廖要明博士于2019年8月20-28日赴法国巴黎的索邦大学国家科学研究中心进行了工作访问。访问期间在法国索邦大学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气象动力实验室(LMD)和皮尔西莫拉普拉斯研究所(IPSL)共进行了3次报告会,按计划双方展示了11个相关的PPT报告,其中国家气候中心展示了5个专题报告(周兵3个,廖要明2个),法国索邦大学LMD实验室安排了6个技术报告。
周兵廖要明
关键词:首席研究员实验室
基于时空统计降尺度的淮河流域夏季分月降水概率预测被引量:4
2018年
针对淮河流域水资源短缺、洪涝、干旱并存的问题,基于国家气候中心第二代季节气候模式的集合回报数据集(1991—2014年),建立时空相结合的统计降尺度模型,提前1—3个月预测该流域夏季分月降水,应用ROC(relativ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评分评估比较了不同集合预测方案的预测技巧。交叉检验结果表明,样本数取18、20、22、28时,集合预测方案对3、4、5月三个起报时次预测的夏季各月降水技巧预测均高于模式预测技巧。2015—2017年的独立样本检验进一步表明该统计降尺度模型能够明显降低3月、5月起报的6月和8月的降水预测偏差。认为可尝试将该降尺度方法应用于淮河流域夏季降水预测及进一步的流域水文预测。
刘绿柳杜良敏廖要明李莹梁潇云唐进跃赵玉衡
关键词:淮河流域夏季降水
气候变化对黄河流域水资源的影响
陈德亮高歌刘安麟陈峪刘绿柳许红梅朱艳峰廖要明李星敏邓凤东张海东
黄河是我国第二条大河,受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黄河天然径流量仅占全国总径流的2﹪,在七大江河中排第四位。具有年内分布不均,夏秋季丰、冬春季枯的特点,年际变化也较大,常常出现丰枯年份交替或连丰连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用水量迅...
关键词:
关键词:气候变化水资源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