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作化

作品数:138 被引量:438H指数:11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5篇期刊文章
  • 27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专利

领域

  • 127篇医药卫生
  • 23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3篇细胞
  • 52篇肿瘤
  • 39篇基因
  • 30篇免疫
  • 25篇小鼠
  • 20篇蛋白
  • 20篇分子
  • 19篇肝癌
  • 18篇基因治疗
  • 16篇抗肿瘤
  • 14篇真核
  • 13篇质粒
  • 13篇肿瘤免疫
  • 13篇CH50
  • 12篇化疗
  • 11篇黑色素
  • 11篇黑色素瘤
  • 10篇真核表达
  • 10篇巨噬细胞
  • 10篇共刺激

机构

  • 94篇华中科技大学
  • 39篇同济医科大学
  • 3篇三峡大学
  • 3篇武汉大学
  • 2篇长治医学院
  • 1篇蚌埠医学院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上海第一医科...
  • 1篇太原市公安局

作者

  • 137篇冯作化
  • 96篇张桂梅
  • 37篇张慧
  • 21篇李东
  • 17篇黄波
  • 15篇贺宇飞
  • 13篇李东
  • 12篇袁野
  • 8篇姜志尧
  • 8篇黎培员
  • 8篇肖晗
  • 7篇邱惠
  • 7篇耿辉
  • 6篇刘毅
  • 6篇罗毅
  • 6篇吴丰华
  • 5篇张志仁
  • 5篇皇甫永穆
  • 5篇黄波
  • 5篇王小红

传媒

  • 14篇同济医科大学...
  • 12篇湖北省暨武汉...
  • 11篇中国肿瘤生物...
  • 8篇中国免疫学杂...
  • 6篇中华微生物学...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医学分子生物...
  • 4篇中华肿瘤杂志
  • 4篇生物工程学报
  • 4篇细胞与分子免...
  • 3篇国外医学(肿...
  • 3篇免疫学杂志
  • 3篇中国实用内科...
  • 3篇中国生物化学...
  • 3篇湖北省暨武汉...
  • 2篇国外医学(免...
  • 2篇中华肝脏病杂...
  • 2篇世界今日医学...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3
  • 2篇2010
  • 11篇2007
  • 11篇2006
  • 13篇2005
  • 24篇2004
  • 12篇2003
  • 13篇2002
  • 4篇2001
  • 4篇2000
  • 6篇1999
  • 9篇1998
  • 2篇1997
  • 4篇1996
  • 4篇1995
  • 3篇1994
  • 1篇1992
  • 1篇1991
1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组人HSP70的制备及其提呈抗原作用的研究被引量:4
2001年
研究重组人热休克蛋白 70 (HSP70 )的制备及其提呈抗原的作用。采用不含葡萄糖的M9ZB培养基及终浓度为 0 .0 2mmol/LIPTG和 5mmol/L乳糖诱导带有人HSP70基因表达质粒的工程菌 ,表达效率达到 6 0 %,经DEAE阴离子交换层析柱可获得纯度 >90 %的HSP70。该纯化产物可于体外结合肿瘤抗原肽。利用含 5 %甘油的非变性PAGE分析可以快速鉴定HSP70与肿瘤抗原肽的结合。HSP70 -肿瘤抗原肽复合物在体外可以激活淋巴细胞的特异性杀肿瘤功能。
杨瑞冯作化张桂梅李东
关键词:热休克蛋白70抗原肽肿瘤
采用sPD-1协同4-1BBL进行肿瘤免疫基因治疗的研究
目的探讨采用 sPD-1协同4-1BBL 进行肿瘤免疫基因治疗的效果及相关的免疫学机制。方法以不同剂量的 H22肝癌细胞接种于 BALB/c 小鼠右后腿肌肉内,建立小鼠肿瘤模型;采用可溶性 PD-1(sPD-1)和4-1...
耿婷张桂梅黄波肖晗冯作化
关键词:4-1BBLSPD-1共刺激分子基因治疗肝癌
文献传递
重组纤维连接蛋白多肽CH50对黑色素瘤B16细胞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及机制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研究重组纤维连接蛋白多肽CH50对黑色素瘤B16细胞侵袭能力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用CFSE标记,经尾静脉注射接种小鼠,分别在6 h和24 h取肺组织作冰冻切片,观察肿瘤细胞在肺部聚集和对肺组织侵袭情况;接种15 d后解剖小鼠取肺,观察B16细胞在肺表面形成转移结节数量差异;观察CH50多肽对B16细胞结合纤维连接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的影响;RT-PCR法检测B16细胞中转移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zymography法检测MMP-9水平。结果CH50多肽短时间作用于B16细胞,注射细胞6 h后肺组织荧光结节数显著减少;而作用较长时间,注射细胞24 h后肺组织荧光结节数减少更为明显。CH50多肽处理过的B16细胞在肺部形成转移结节明显减少。CH50多肽能够显著抑制B16细胞结合纤维连接蛋白及结合后的细胞铺展能力及B16细胞结合纤维蛋白原的能力,能够显著下调B16细胞cdc2、αv、β3、MMP-9等基因的表达与MMP-9分泌。结论CH50多肽能够抑制黑色素瘤B16细胞的侵袭能力,抑制瘤细胞与黏附分子结合,抑制转移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使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征发生改变。
吴丰华张桂梅刘毅耿辉李东袁野肖晗冯作化
关键词:纤维连接蛋白黑色素瘤纤维蛋白原
几种肿瘤免疫抑制因子作用的研究被引量:9
1995年
通过体外细胞培养,采用MTT法和NO测定法,观察了淋巴瘤(Raji)、实体瘤(S_(180))、艾氏腹水瘤(EAC)、肝癌(HC)4种肿瘤细胞产生的肿瘤免疫抑制因子(TDSF)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NO和T淋巴细胞激活的影响。结果发现Raji-TDSF和S_(180)-TDSF对巨噬细胞产生NO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P<0.01,P<0.05).而EAC-TDSF和HC-TDSF则否(P>0.05),它们对T淋巴细胞激活的抑制作用S_(180)-TDSF和EAC-TDSF可被大蒜素(DATS)所拮抗,与无DATS组比较抑制率明显下降(P<0.01);而DATS却不能拮抗Raji-TDSF和HC-TDSF的抑制作用(P>0.05)。结果表明,不同肿瘤细胞产生的TDSF的作用及其机制可能是多样的。
郝天玲张桂梅冯作化张慧姜志尧
关键词:肿瘤免疫抑制因子一氧化氮大蒜素T细胞
可溶性PD-1和4-1BB配体在体内联合表达对小鼠实验性肝癌的治疗作用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了解4-1BB配体(4-1BBL)治疗小鼠实验性肝癌时可能引起的负调控因素,以及可溶性PD-1(sPD 1)与4-1BBL协同治疗肿瘤的效应和机制。方法按照5×105/只的剂量将H22肝癌细胞接种于Balb/c小鼠右后腿肌肉内,建立小鼠实验性肝癌模型,随机分成5组,每组12只。空白对照组注射等渗盐水;pcDNA3.1组、p4-1BBL组和 pPD-1A组分别注射质粒pcDNA3.1、p4-1BBL和pPD-1A;p4-1BBL+pPD-1A组为联合治疗组,同时注射质粒p4- 1BBL和pPD-1A。观察小鼠肿瘤生长情况及存活率,检测两种基因在瘤周组织中的表达,对各组小鼠残存瘤细胞进行表型分析,检测肿瘤组织中的淋巴细胞。结果单独或联合转染4-1BBL基因和sPD-1基因均显示出抗肿瘤作用.尤以联合转染组小鼠肿瘤的生长抑制效果最为明显,该组有42%的小鼠肿瘤被完全抑制(其他各组完全抑制率为0);至实验第6周,联合转染组小鼠存活率达到100%,明显高于pcDNA3.1组(30%)、1)4-1BBL组(65%)、pPD-1A组(62%)。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p4-1BBL组残存瘤细胞上负调节性分子B7-H1和B7-DC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组瘤细胞, 联合治疗组小鼠瘤周组织中CD8(?)T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增加。结论4-1BBL在促进抗肿瘤免疫应答的同时.也会引起负调节因素的上调,sPD-1可与4-1BBL产生协同治疗效应,增强机体抗肿瘤作用。
邱惠张慧冯作化耿辉张桂梅
关键词:基因疗法共刺激分子4-1BB配体
鼠源TRAIL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抑瘤效应的初步观察被引量:1
2002年
采用 RT- PCR自小鼠脾细胞 RNA中扩增出鼠 TRAIL 基因的全长 c DNA,利用 DNA重组技术将其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 pc DNA3.1中获得重组质粒 p X1。经酶切鉴定及序列分析 ,表明成功构建 TRAIL 的真核表达质粒。通过直接肌肉内注射进行基因转染 ,p X1具有诱导肝癌细胞凋亡、抑制肝癌生长的作用。表明 TRAIL
薛胜利冯作化张桂梅黎培员王洪涛肖徽
关键词:TRAIL凋亡诱导配体肝癌基因治疗
sPD-1和4-1BBL体内联合表达对小鼠实验性肝癌的治疗作用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sPD-1和4-1BBL联合治疗肿瘤的效应和相关的免疫学机制。方法以H22肝癌细胞接种于BALB/c小鼠右后腿肌肉内,建立小鼠肿瘤模型;采用4-1BBL和可溶性PD-1(sPD- 1)真核表达质粒通过肌肉转染进行基因治疗;检测小鼠肿瘤生长情况,并检测转染基因及肿瘤微环境中免疫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检测肿瘤组织中的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单独转染4-1BBL基因或sPD-1基因均显示出抗肿瘤作用,而联合治疗对肿瘤生长抑制作用更为明显,该组抑瘤率高达92.3%(以pcDNA3.1组为对照),显著高于4-1BBL组(78%)、sPD-1组(70.2%)。联合治疗不仅使TGF-β、IL-10的表达下调,而且在治疗后期更有效地促进IFN-γ和IL-2基因表达上调,且使瘤组织中CD8+T淋巴细胞数量较其他各组显著增加。结论4-1BBL和sPD-1联合治疗可使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相关基因表达更有利于抗肿瘤免疫应答,增强肿瘤免疫治疗效果。
韩凌斐张桂梅刘毅李东邱惠耿辉肖晗吴丰华冯作化
关键词:4-1BBLSPD-1共刺激分子基因治疗肝癌
重组FN多肽CH50抑制黑色素瘤B16细胞体内转移的研究
2007年
目的研究重组纤黏连蛋白(FN)多肽CH50对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体内转移的影响,以探讨CH50多肽抑制肿瘤转移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黑色素瘤B16细胞,用荧光染料CFSE标记,接种脾脏后24h取脾、肝、肺做冰冻切片,观察肿瘤细胞在3种组织中的侵袭情况。从脾脏接种B16细胞,建立体内肿瘤转移动物模型,采用基于流体动力学的体内基因转染方法于小鼠体内表达CH50多肽,RT-PCR检测CH50 mRNA在肝组织的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CH50多肽的表达。通过比较原位肿瘤结节及转移结节在数量、大小、分布上的差异及检测原位肿瘤组织中MMP-2、MMP-9表达差异,观察CH50多肽的治疗效果。结果注射24h后即可在脾脏形成荧光结节。pCH510质粒通过尾静脉注射后,可在肝组织中检测到CH50 mRNA及CH50多肽的表达。从脾脏接种B16细胞后第14天可在脾脏形成原发肿瘤,至第35天肝脏表面已形成转移瘤结节,成功建立了体内器官间(脾转肝)肿瘤转移动物模型。体内转染表达CH50多肽能抑制肿瘤生长、侵袭和转移,抑制原位肿瘤结节中MMP-2、MMP-9的表达。结论CH50多肽可以通过对MMP-2、MMP-9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来抑制黑色素瘤B16细胞的成瘤能力和体内侵袭、转移能力。
朱明张桂梅黄波刘毅龚伟冯作化
关键词:肿瘤转移黑色素瘤基因表达
医学分子生物学 第二讲 基因的基本结构功能和表达调控
1994年
决定生物发育、分化和繁殖的遗传信息,都贮存在细胞内的遗传物质—DNA中。在DNA中贮存着大量的遗传信息,每一信息单位(或称遗传单位)为一个基因。基因在化学上是指一段DNA顺序,从这段顺序上可以转录出有功能活性的RNA分子。
冯作化
关键词:基因结构基因表达分子遗传学
可溶性PD-1协同HSP70-肽复合物抑制荷瘤小鼠肝癌的研究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 :研究基因转染和表达的可溶性PD 1(solubleprogrammeddeath 1,sPD 1)对HSP70 肽疫苗抗肿瘤效果的影响及协同机制。方法 :以HSP70 肽疫苗免疫BALB/c小鼠后 ,用半定量RT PCR技术检测和分析HSP70 肽疫苗对小鼠脾细胞上PD 1及其配体基因表达的影响。体内转染表达sPD 1,用MTT比色法检测HSP70 肽疫苗免疫小鼠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及脾淋巴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结果 :单独的sPD 1就有抗肿瘤效应。HSP70 肽疫苗不仅能预先在动物体内诱导肿瘤特异性的CTL ,而且可使脾细胞上抑制性共刺激受体PD 1及其配体的表达显著升高。用sPD 1与HSP70 肽疫苗联合治疗荷瘤小鼠 ,能提高脾CTL的杀伤效率并延长HSP70 肽疫苗的免疫效果。结论 :sPD 1可通过阻断PD 1与其配体的结合作用 ,及减弱PD 1的负反馈抑制作用 ,而增强HSP70
王小红张桂梅贺宇飞张慧冯作化
关键词:共刺激分子PD-1B7-H1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