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玲

作品数:47 被引量:214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0篇儿童
  • 12篇细胞
  • 11篇肾损
  • 11篇肾损伤
  • 9篇肾病
  • 9篇NGAL
  • 8篇肾炎
  • 8篇中性粒细胞
  • 8篇粒细胞
  • 8篇明胶酶
  • 8篇急性肾损
  • 8篇急性肾损伤
  • 7篇蛋白
  • 7篇肾小管
  • 7篇肾小管上皮
  • 7篇肾小管上皮细...
  • 7篇中性粒细胞明...
  • 7篇急性
  • 6篇肾病综合征
  • 6篇综合征

机构

  • 47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沈阳市苏家屯...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吉林市中心医...

作者

  • 47篇侯玲
  • 41篇杜悦
  • 28篇吴玉斌
  • 27篇赵成广
  • 19篇王秀丽
  • 5篇唐莹
  • 5篇韩梅
  • 4篇郭金杰
  • 3篇孙婷婷
  • 3篇张洲
  • 2篇杨永昌
  • 2篇郑悦
  • 2篇范洋
  • 2篇付晓鸥
  • 1篇张俊梅
  • 1篇毛健
  • 1篇崔家鹏
  • 1篇薛辛东
  • 1篇尚云晓
  • 1篇张慧

传媒

  • 11篇中国小儿急救...
  • 10篇中国医科大学...
  • 4篇中国中西医结...
  • 4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实用儿科临床...
  • 2篇中国实用儿科...
  • 2篇国际儿科学杂...
  • 2篇中华实用儿科...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年份

  • 4篇2021
  • 7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7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AX2诱导NRP-1表达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和肾纤维化的研究
侯玲杜悦赵成广王秀丽吴玉斌
血浆置换与免疫吸附治疗儿童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对照疗效分析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 比较血浆置换与免疫吸附治疗儿童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寻找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较为优势的方法.方法 收集2007年3月至2013年3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肾脏风湿科收治的27例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采用血浆置换治疗11例,采用免疫吸附治疗16例.监测患儿临床表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ANA滴度、免疫球蛋白IgG、血清离子及治疗费用、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病程、治疗前SLEDAI评分均具有可比性.(1)血浆置换组11例患儿共血浆置换治疗26次,治疗后SLEDAI评分明显下降(19.00±3.77 vs 5.34±4.35),ANA滴度明显下降(2 439.58±1 430.56 vs 303.54±169.32),血清IgG水平明显下降[(8.35 ±5.67) g/L vs(4.04±2.23) 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免疫吸附组16例患儿共治疗44次,治疗后SLEDAI评分明显下降(18.25 ±4.62 vs4.25 ±2.23),ANA滴度明显下降(2 560.39±1 563.78 vs 289.62±137.62),血清lgG水平明显下降[(9.98±6.03) g/Lvs (3.23±1.37) 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经血浆置换与免疫吸附治疗后,两组患儿SLEDAI评分、ANA滴度、IgG水平下降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血浆置换及免疫吸附治疗前后血清钾、钠、氯、钙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5)血浆置换组住院费用较免疫吸附组明显增加[(62881.6±8826.58)元vs (45 662.71±16 250.88)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血浆置换组住院时间与免疫吸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6±8.60)d vs (31.9±14.6)d](P>0.05).结论 血浆置换与免疫吸附均为有效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方法,但血浆置换费用较高,对降压药物血药浓度影响较大.
赵成广唐莹杜悦侯玲王秀丽吴玉斌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浆置换免疫吸附
血浆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重度水肿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比较血浆、低分子右旋糖苷和白蛋白对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重度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肾脏风湿免疫内科住院的60例PNS重度水肿患儿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比较血浆治疗组、白蛋白治疗组及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3组患儿治疗后尿量均增多,体质量及血肌酐均降低。血浆治疗组患儿尿量在治疗第3、7、10天明显多于其他2组(P<0.001),体质量在血浆治疗第7和10天较其他2组明显下降(P<0.001),血肌酐在治疗第7天较其他2组降低更为显著(P=0.005)。60例患儿中,PNS重度水肿并发急性肾损伤(AKI)35例,其中,白蛋白治疗组和血浆治疗组患儿治疗后尿量均较治疗前增多,体质量及血肌酐明显降低;与白蛋白治疗组相比,血浆治疗组患儿的尿量在血浆治疗第3、7、10天明显增多(P<0.001),体质量在治疗第7和10天明显下降(P<0.005),血肌酐在治疗第7天亦有大幅度降低(P<0.001)。PNS重度水肿应用白蛋白后并发AKI患儿12例,在呋塞米及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基础上,与单纯输注血浆治疗相比,血浆联合甘露醇治疗的患儿在治疗第5和10天的尿量明显增加(P<0.005),体质量在治疗第5天后明显下降(P<0.05),血肌酐在治疗第7天明显降低(P<0.05)。结论血浆治疗儿童PNS重度水肿的疗效明显优于白蛋白和低分子右旋糖酐。血浆输注对PNS重度水肿并发AKI患儿的疗效显著优于白蛋白治疗。在治疗PNS重度水肿应用白蛋白后并发AKI患儿的过程中,血浆输注后应用甘露醇更利于水肿的消退和肾功能的改善,缓解病情作用更快、更显著。
赵成广傅桐侯玲王秀丽杜悦
关键词:血浆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重度水肿
229例儿童IgA血管炎腹部受累诊治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总结229例儿童IgA血管炎腹部受累的诊治过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肾脏风湿免疫内科病房229例IgA血管炎伴腹部受累患儿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疼痛数字评价量表分为轻度组(161例)、中度组(52例)、重度组(16例)3组,比较不同腹部受累程度患儿各指标变化。结果患儿腹痛程度越重,住院时间越长(P<0.001),血便出现率越高(P<0.001)。随腹痛加重,肠壁水肿占比增大,其中重度组最高(P<0.001)。重度组肾脏受累比例较非重度组明显增大(P<0.001)。3组中肠壁水肿伴白蛋白降低患儿共20例,予输注白蛋白后再行静脉激素治疗,均无肠道并发症出现。与轻、中度组相比,重度组患儿血白细胞计数升高、白蛋白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间血红蛋白、血淀粉酶、血脂肪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C-反应蛋白值均高于正常值,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重度组患儿白细胞介素(IL)-6较其他两组升高(P<0.05),而IL-2、IL-4、IL-10、IL-17、肿瘤坏死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上,40例应用丙种球蛋白、4例行血液灌流治疗。3组患儿糖皮质激素静脉使用平均时长与腹痛程度相关,其中重度组最长(16.00±6.91)d,轻度组最短(6.71±3.75)d。结论IgA血管炎严重腹痛患儿部分炎症指标升高、白蛋白降低,需要及时行影像学检查评估肠壁水肿情况。如患儿白蛋白降低、肠壁水肿明显,建议输注白蛋白后予激素治疗,防止肠道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出现。对于重症腹痛患儿,在激素治疗的基础上,必要时可采取丙种球蛋白、血液灌流治疗快速清除异常免疫物质以减缓病症。
傅桐赵成广侯玲王秀丽杜悦
关键词:儿童
来氟米特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型紫癜性肾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比较来氟米特(leflunomide,LEF)与吗替麦考酚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及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型紫癜性肾炎(Henoch-Schö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的疗效,并对其安全性、实用性进行评价。方法选取于我院小儿肾脏风湿免疫科治疗的肾病综合征型HSPN共39例,随机分为3组,LEF组、MMF组及CTX组各13例患儿,均采用与糖皮质激素(激素)联合的方法治疗,观察3组治疗1、3、6、9个月时尿蛋白及血尿的变化,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患儿治疗总费用情况。结果3组临床疗效比较,在降低尿蛋白及尿红细胞方面,治疗1、3、6、9个月时各组均有显著疗效,尿蛋白及尿红细胞下降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第9个月时,LEF组及MMF组尿蛋白定量及尿红细胞均较CTX组下降明显,考虑与CTX组有1例尿蛋白在观察终点9个月时没有完全恢复正常,还有1例在治疗第6.5个月时复发有关;提示LEF与MMF的疗效稍优于CTX。患儿均表现耐受良好,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MMF组有1例在治疗1个月时出现丙氨酸转氨酶轻度升高,未使用药物治疗,3个月时随访结果显示丙氨酸转氨酶自行恢复正常。在治疗费用方面,LEF组为(8231±665)元,CTX组为(11523±469)元,两者费用接近,均低于MMF组的(19953±386)元。结论LEF与MMF及CTX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型HSPN疗效相当,LEF的不良反应轻微,价格更为经济,实用性更强,值得在临床推广。
张洲侯玲杜悦
关键词:来氟米特吗替麦考酚酯环磷酰胺紫癜性肾炎儿童
尿NGAL和KIM-1在儿童急性肾损伤中的改变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评价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肾损伤分子1(KIM-1)和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在不同基础疾病导致急性肾损伤(AKI)儿童中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在我院门诊和急诊进行肾功能检测且既往1年内曾因不同原因在我院进行过肾功能检测的无慢性肾脏疾病的患儿纳入本研究。入选患儿留取5 mL尿液。采用ELISA方法检测尿NGAL和KIM-1,记录患儿原发疾病、住院患儿的住院时间。以AKI pRIFLE为分期标准,将诊断为AKI的患儿分为AKI-R组、AKI-I组和AKI-F组。结果共552名患儿纳入本研究,其中住院患儿316名,诊断为AKI的患儿59名。AKI组患儿尿NGAL、KIM-1和NAG值明显高于肾功能正常组(P<0.05),在血肌酐未升高前这3项指标均已升高,且随着肾损伤的加重升高更明显。住院AKI患儿中,AKI越严重,住院时间越长。结论儿童AKI的发生不仅源于肾脏疾病本身,还可源于其他系统疾病。尿NGAL和KIM-1在AKI早期已经明显升高,在AKI诊断上较血肌酐敏感,尿NGAL和KIM-1较尿NAG值升高显著,可以作为儿童不同基础疾病导致AKI的早期诊断指标。
杜悦崔家鹏侯玲郭金杰赵成广吴玉斌
关键词: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肾损伤分子1儿童
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肾损伤分子-1在泌尿系统疾病患儿应用造影剂后的变化及干预效果评价
2019年
目的研究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 1,KIM-1)在儿童应用造影剂前后的动态变化及给予水化治疗后的干预效果评价。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肾内科、小儿泌尿外科行静脉肾盂造影(intravenous pyelography,IVP)检查的泌尿系统疾病患儿共58例,随机分为水化组28例,未水化组30例,同期呼吸系统疾病行肺部增强CT检查无泌尿系统疾病并且无水化干预患儿共24例做为对照,采用ELISA法检测在静脉注射造影剂0 h、24 h、48 h、72 h、96 h各时间点尿中NGAL、KIM-1水平,以及0 h、48 h、96 h各时间点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变化特征。结果本研究共82例研究对象中,泌尿系统疾病行IVP检查患儿58例,呼吸系统疾病行增强CT检查患儿24例,均未发生造影剂导致急性肾损伤。58例泌尿系统疾病行IVP患儿中,未水化组尿NGAL造影后24 h、48 h比造影前升高,水化组尿NGAL造影后48 h、72 h比造影前升高,但水化组在24 h、48 h尿NGAL低于未水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水化组尿KIM-1在造影后24 h、48 h、72 h比造影前升高,水化组尿KIM-1造影后48 h、72 h比造影前升高,但水化组尿KIM-1在24 h、48 h、72 h低于未水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增强CT患儿使用造影剂前后各时间点尿NGAL及尿KIM-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存在泌尿系统疾病患儿在使用造影剂后会发生尿NGAL及尿KIM-1升高,有自行恢复趋势,水化干预可减轻这种升高的趋势。对于无泌尿系统疾病行增强CT检查患儿,未观察到尿NGAL及尿KIM-1的升高。
王秀丽申金香侯玲杜悦赵成广吴玉斌
关键词:造影剂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肾损伤分子-1血清肌酐
NGAL在毒胡萝卜素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内质网应激的变化
付晓鸥侯玲杜悦
NGAL在急性肾损伤与泌尿系统感染患儿血及尿中的改变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儿童不同程度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患儿和泌尿系统感染患儿和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 associated lipocalin, NGAL)在血及尿中的改变,以明确NGAL在儿童AKI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根据儿童AKI诊断标准,将人选患儿分别纳入AKI—R、I和F组,将同时期收治的儿童泌尿系统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 UTI)患儿和儿童保健门诊患儿分别纳入uTI组和正常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和尿NGAL,尿NGAL与尿肌酐的比值作为尿NGAL的最后结果。结果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收入到儿科肾脏病房的儿童AKI入选患儿共85例,AKI-R组42例,AKI—I组26例,AKI—F组17例。同期收治的儿童UTI组患儿51例,对照组儿童保健门诊入选患儿30例。AKI—I和AKI-F组SCr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n001);AKI—R、I、F组血NGAL值均明显高于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n001);AKI-R、I、F组和UTI组患儿尿NGAL值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KI—I和F组患儿血和尿NGAL均和SCr值有相关性(P〈0.001)。结论血和尿NGAL在AKI患儿中明显升高,且敏感性好于SCr。泌尿系统感染患儿尿NGAL升高,但升高的程度低于较重的AKI患儿,而血NGAL未见明显升高。在AKI—I和F组患儿血和尿NGAL均和SCr值有相关性。因此,NGAL对于儿童AKI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杜悦侯玲郭金杰孙婷婷王秀丽吴玉斌
关键词: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急性肾损伤泌尿系统感染
尿生物标志物在儿童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评价尿NGAL,KIM-1和β2-MG在儿童不同基础疾病导致的AKI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我们做的是前瞻性临床研究,检测在我院儿科门急诊不同疾病患儿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的脂质运载蛋白(NGAL),肾脏损伤因子-1(KIM-1)和-β2微球蛋白(β2-MG)的水平,以AKIpRIFLE为分期标准将入选患儿分组,比较尿NGAL,KIM-1和β2-MG在儿童急性肾损伤诊断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分析比较这3个指标在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作用。结果:入选262例患儿中,23例患儿可诊断为AKI,15例患儿为AKI-R期,8例患儿为AKI-I期,入选患儿中没有AKI-F期,23例患儿中只有5例临床有AKI的诊断。尿NGAL,KIM-1和β2-MG的水平在血肌酐没有明显升高之前已经升高,随着肾损伤的加重升高的更明显,不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尿NGAL和β2-MG在预测儿童AKI的早期诊断方面好于尿KIM-1(AUC>0.8)。结论:尿NGAL,KIM-1和β2-MG均可以在Scr没有升高之前预测儿童AKI的发生,是儿童AKI的早期生物标志物。尿NGAL在早期预测不同基础疾病可能发生AKI方面好于其他两项指标。
杜悦侯玲韩梅赵成广吴玉斌
关键词:儿童急性肾损伤生物标志物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