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万新炉

作品数:31 被引量:340H指数:11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州市卫生局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科研课题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卒中
  • 15篇脑卒中
  • 10篇康复
  • 9篇偏瘫
  • 8篇偏瘫患者
  • 8篇脑梗
  • 8篇脑梗死
  • 8篇梗死
  • 6篇疗效
  • 6篇康复治疗
  • 5篇卒中后
  • 5篇疗效观察
  • 5篇脑卒中后
  • 5篇减重步行训练
  • 4篇运动再学习
  • 4篇外伤
  • 4篇下肢
  • 4篇颅脑
  • 4篇颅脑外伤
  • 4篇脑外伤

机构

  • 26篇广州医学院第...
  • 3篇广州医学院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广州市儿童医...

作者

  • 29篇万新炉
  • 25篇潘翠环
  • 10篇叶正茂
  • 7篇沈怡
  • 7篇黄怡
  • 6篇何镜清
  • 5篇苏久龙
  • 4篇罗爱华
  • 3篇叶彤
  • 3篇高春华
  • 3篇罗仁浩
  • 3篇蒲蜀湘
  • 3篇黄怡
  • 2篇刘军
  • 2篇黄振新
  • 2篇徐开寿
  • 2篇叶正茂
  • 2篇朱世强
  • 2篇黄文辉
  • 1篇缪萍

传媒

  • 7篇国际医药卫生...
  • 5篇中国康复
  • 4篇中华物理医学...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现代临床医学...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广州医学院学...
  • 1篇暨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岭南急诊医学...
  • 1篇神经损伤与功...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6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神经松动术对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7
2010年
目的研究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患者早期上肢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43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年龄45~76岁,随机分为研究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同时运用神经松动术进行治疗。治疗前、治疗后3周分别采用上肢Fugl-Meyer量表(FMA)、简易上肢功能检查(STEF)评价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结果研究组、对照组治疗3周后上肢FMA评分分别为(52.41±2.27)分、(39.48±4.42)分;STEF评分分别为(59.41±3.02)分、(47.73±2.62)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效果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1)。结论神经松动术结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上肢功能恢复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苏久龙潘翠环叶正茂沈怡万新炉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
社区康复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activlties of daily 1iving,ADL)能力的影响。方法83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社区康复组43例和对照组40例。社区康复组由康复科建立出院随诊系统,并进行康复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的1、3个月进行运动功能评定(Fugl-Meyer量表)和日常生活行为Barthel指数量表评定。对照组由家属或陪护人员在家对其进行治疗,评定内容同社区康复组。结果两组患者的Fugl-Meyer、Barthel指数评分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ugl-Meyer评分治疗后1、3个月组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3个月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Barthel指数评分治疗后1、3个月组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康复科建立出院随诊系统的社区康复模式能很好地提高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ADL能力。
叶正茂万新炉潘翠环
关键词:社区康复脑卒中ADL
社区康复模式下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调查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了解社区康复模式下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脑卒中住院患者一般资料及生活自理情况,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The Medical Outcome Study 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MOS—SF-36)对其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出院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出院后坚持康复训练的脑卒中患者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出院后6个月MOS—SF一36评分分别为93.6、95.42、99.54、100.3;出院后未坚持康复训练脑卒中患者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出院后6个月MOS—SF-36评分分别为99.86、99.3、97.92、96.23。结论脑卒中患者出院后不同时期生活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出院后继续康复治疗可能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心理障碍,有助于生活质量的维持和进一步改善。
潘翠环陈艳万新炉何镜清罗爱华范永翔
关键词:社区康复模式脑卒中生活质量
自我控制训练改善8~12岁ADHD儿童冲动行为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自我控制训练对改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冲动行为的疗效。方法对32例8~12岁有冲动行为的ADHD儿童进行自我控制训练,在治疗前后采用Barratt冲动性量表中文版(Barratt Impulsiveness Scale,BIS)进行评定,并将两者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后ADHD患儿冲动行为明显减少,在BIS中多项指标和总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我控制训练是改善8~12岁ADHD儿童冲动行为的一项有效的治疗手段。
沈怡万新炉刘军
关键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冲动行为
运动再学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影响的对照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运动再学习技术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87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运动再学习组45例,行运动再学习和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42例,仅行常规康复治疗。2组患者分别在治疗1周、2周、4周时采用Fugl-Meyer法、Barthel指数量表、躯干sheikh、平衡Berg量表进行评定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4周治疗后,2组患者运动能力、Barthel指数、躯干控制能力、平衡能力均明显改善;2组间比较,运动再学习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再学习技术有利于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自理能力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潘翠环沈怡万新炉
关键词:运动再学习脑梗死
躯干强化训练对脑卒中Pusher综合征患者平衡与步行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7
2011年
目的观察躯干强化训练对脑卒中Pusher综合征患者平衡与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51例Pusher综合征患者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5例)。2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同时接受躯干强化训练。选用躯干控制试验、Fugl-Meyer量表中的平衡部分、Berg平衡量表、Holden步行功能分级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进行评定;同时记录开始治疗后患者达到I级坐位平衡与I级站立平衡所需的天数。结果2组患者的躯干控制能力、甲衡功能和步行功能在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组间比较,治疗组各项功能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达到I级坐位平衡与站立平衡所需的天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躯干强化训练可有效改善Pusher综合征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并能加快其恢复的进程。
叶正茂万新炉苏久龙潘翠环
关键词:脑卒中PUSHER综合征
重复性下肢训练对脑梗死患者下肢功能改善的作用被引量:27
2009年
目的:观察重复性训练对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肌痉挛的作用。方法:51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及对照组26例,均采用平衡协调训练,体位转移及步行训练等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同时配合MOTOmed(类似踏车)智能训练系统进行重复性训练。2组治疗前后进行功能性步行量表(FAC)、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及Ashworth痉挛分级法评定。结果:治疗6周后,2组患者的FAC及Fugl-Meyer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Ashworth评分明显下降(P<0.05、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表现更明显(P<0.05)。结论:常规康复治疗配合重复性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痉挛的改善和整体功能的恢复有更显著的效果。
黄怡潘翠环万新炉叶正茂
关键词:脑梗死下肢痉挛
运动再学习训练对脑梗死患者步行和平衡能力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运动再学习训练对脑梗死患者的步行和平衡能力的疗效。方法:将95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运动再学习组45例,行运动再学习和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50例,仅行常规康复治疗。2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1、3、6个月时采用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量表、步行能力FAC评分、平衡能力Berg量表进行评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患者分别经6个月治疗后,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步行功能、平衡能力均明显改善;治疗后2组间比较,运动再学习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再学习训练有利于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步行功能和平衡能力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的质量。
万新炉徐开寿潘翠环
关键词:运动再学习中风
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足下垂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1
2014年
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足下垂患者下肢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脑卒中足下垂患者5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2组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功能性电刺激进行训练。2组均治疗5周,治疗前后进行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评定及足印步态分析。结果:治疗5周后,2组FMA、FAC评分及步行参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功能性电刺激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对脑卒中足下垂患者下肢步行能力的恢复较常规康复治疗效果更好。
黄怡万新炉潘翠环叶正茂高春华
关键词:功能性电刺激脑卒中足下垂
早期康复干预对老年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上下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影响被引量:41
2004年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老年患者上下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卒中偏瘫老年患者96例,抽签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康复组在临床药物+针灸治疗的同时进行正规的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临床药物+针灸治疗及未经指导的自我锻炼。分别于入选治疗前24h及治疗后三四周进行Fugl-Meyer积分、Barthel指数(BI)、神经功能缺损(CNS)评定。结果:经三四周治疗后,康复组Barthel指数(73.63±20.33)分,CNS为(15.32±12.79)分,较治疗前(33.32±12.06),(32.24±12.45)分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治疗后犤(48.23±16.22),(23.56±15.36)分犦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9.57,-2.87,P<0.001)。康复组Fugl-Meyer上、下肢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结论:急性脑卒中偏瘫老年患者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提高老年病人的生活质量。
潘翠环何镜清蒲蜀湘万新炉高聪
关键词:早期康复干预老年急性期脑卒中上肢功能下肢功能日常生活能力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