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

作品数:2,781 被引量:21,084H指数:66
相关作者:朱建荣沈焕庭李小平杨世伦丁平兴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08篇期刊文章
  • 460篇会议论文
  • 7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72篇天文地球
  • 553篇环境科学与工...
  • 502篇水利工程
  • 300篇生物学
  • 129篇农业科学
  • 102篇交通运输工程
  • 67篇自动化与计算...
  • 51篇经济管理
  • 43篇理学
  • 20篇建筑科学
  • 20篇历史地理
  • 8篇文化科学
  • 7篇化学工程
  • 7篇医药卫生
  • 6篇机械工程
  • 6篇航空宇航科学...
  • 5篇电气工程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634篇长江口
  • 221篇沉积物
  • 193篇泥沙
  • 162篇长江
  • 161篇海岸
  • 126篇湿地
  • 118篇冲淤
  • 95篇污染
  • 92篇海域
  • 90篇悬沙
  • 90篇遥感
  • 81篇植物
  • 72篇盐沼
  • 71篇数值模拟
  • 71篇值模拟
  • 64篇表层沉积物
  • 63篇土壤
  • 54篇生态系统
  • 54篇重金
  • 54篇粒度

机构

  • 2,775篇华东师范大学
  • 88篇中国科学院
  • 83篇中国海洋大学
  • 66篇同济大学
  • 62篇国家海洋局第...
  • 53篇上海市环境保...
  • 45篇南京大学
  • 45篇国家海洋局
  • 39篇中山大学
  • 33篇上海海洋大学
  • 31篇青岛海洋大学
  • 31篇中国水产科学...
  • 29篇上海市地质调...
  • 27篇国家海洋局第...
  • 23篇上海师范大学
  • 2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9篇河海大学
  • 18篇上海大学
  • 17篇复旦大学
  • 15篇山东师范大学

作者

  • 170篇陈沈良
  • 143篇李九发
  • 143篇张经
  • 132篇陆健健
  • 122篇沈焕庭
  • 121篇杨世伦
  • 120篇程和琴
  • 118篇丁平兴
  • 115篇朱建荣
  • 105篇戴志军
  • 101篇何青
  • 91篇陈吉余
  • 83篇张利权
  • 76篇张卫国
  • 75篇虞志英
  • 69篇侯立军
  • 68篇李小平
  • 68篇李道季
  • 66篇吴莹
  • 65篇周云轩

传媒

  • 166篇华东师范大学...
  • 140篇海洋学报
  • 126篇泥沙研究
  • 85篇海洋与湖沼
  • 80篇长江流域资源...
  • 75篇海洋通报
  • 69篇海洋环境科学
  • 59篇生态学报
  • 58篇海洋科学
  • 48篇环境科学
  • 47篇海洋科学进展
  • 46篇地理学报
  • 46篇海洋工程
  • 42篇沉积学报
  • 34篇海洋地质与第...
  • 33篇海洋湖沼通报
  • 29篇环境科学学报
  • 29篇上海国土资源
  • 28篇第四纪研究
  • 26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2篇2023
  • 14篇2022
  • 28篇2021
  • 40篇2020
  • 65篇2019
  • 81篇2018
  • 97篇2017
  • 110篇2016
  • 126篇2015
  • 122篇2014
  • 112篇2013
  • 128篇2012
  • 129篇2011
  • 126篇2010
  • 146篇2009
  • 133篇2008
  • 176篇2007
  • 178篇2006
  • 136篇2005
2,7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评价重金属污染对大型海藻毒性效应的新方法被引量:12
1999年
提出一种监测污染物对大型海藻毒性效应的新方法。该方法仅需将在有害环境中生长或培养的大型海藻置于一封闭的、经0.45μm膜过滤的海水体系中,在一定条件下培养1h(设白、黑二瓶),之后测定白、黑二瓶pH值共计算其差值△pH(i),再同样测定对照组白、黑二瓶pH差值部△pH(c),计算△pH(i)/△pH(c),则此计算值即可用来代表相对光合作用速率,并用于评价毒性效应大小。另外,还较详尽地论证了该方法的水化学依据。
于志刚张经史峰岩吴超元
关键词:光合作用海藻毒性效应重金属海水污染
系统聚类分析在现代沉积环境划分中的应用——以崎岖列岛海区为例被引量:28
2003年
根据崎岖列岛海区现代沉积物的分选系数、砂粒含量和粘粒含量 3个粒度特征参数 ,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划分现代沉积环境 ,与已知的沉积环境特征信息较为吻合。除水动力条件外 ,研究区的现代沉积环境深受物源条件和地形因素的影响。在有效划分研究区现代沉积环境的 3个粒度参数中 ,砂粒含量是受物源条件影响最为显著的参数 ,分选是对地形与流场相互作用最为敏感的参数。偏度对研究区沉积环境差异的敏感性是有限的。峰度几乎不能作为研究区沉积环境划分的粒度参数。水动力条件的特殊性值得在沉积环境的划分中予以足够重视。
李玉中陈沈良
关键词:系统聚类分析现代沉积环境水动力条件
杭州湾口南汇咀近岸水域水沙特征与通量被引量:27
2004年
南汇咀近岸水域是长江口与杭州湾交汇以及近岸水沙交换的重要地带。根据杭州湾口北部南汇咀 -崎岖列岛断面上6个测站1999年1~2月大、中、小潮海流与悬沙含量的现场同步观测资料 ,阐述了该断面上潮流和悬沙浓度的分布变化特征 ,并通过断面进出潮通量和悬沙通量的计算 ,得出该断面以出水出沙为主要特征 ,与余流方向一致。分析表明 ,长江口与杭州湾的水沙交换是复杂的 ,而间接交换是其主要的方式。
陈沈良
关键词:悬沙浓度水沙通量
人工鱼礁单体附近流态的三维数值模拟
本文基于考虑不同形状大小、组合规模的人工鱼礁在投放于不同水域环境后所形成的流态变化有较大差异,采用最新的LES(大涡模拟)紊流模式,对定常来流速度下人工鱼礁实心单体附近流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初步探讨鱼礁投放后产生的上升流...
李珺林军章守宇
关键词:人工鱼礁大涡模拟上升流
文献传递
海水中几种金属离子对中国对虾幼体体内碱性磷酸酶和ATPase的影响被引量:58
2001年
向经过螯合剂Cephlex 10 0处理的海水中添加金属离子 ,进行培养中国对虾糠虾幼体和仔虾幼体 ,观察金属离子对变态发育及其体内碱性磷酸酶和ATPase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海水中Cu2 + 、Co2 + 、Mn2 + 浓度分别为 40、40、2 0μg·L-1时明显激活糠虾幼体体内碱性磷酸酶的活性 ,但大于此浓度时则使该酶活性降低 ;Cu2 + 低浓度时能够提高仔虾体内碱性磷酸酶和ATPase的活性 ,浓度在 40μg·L-1时碱性磷酸酶的活性达到最高 ,在 40~ 80μg·L-1浓度范围内ATPase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 ,较高浓度则抑制两种酶的活性。Co2 + 在 2 0μg·L-1时明显提高两种酶的活性。而Ni2 + 只使两种酶活性降低。鉴于碱性磷酸酶和ATPase与生长发育直接相关 ,金属离子对对虾幼体生长的影响与对两种酶活性的影响基本一致 ,因此体内这两种酶活性的高低可作为判别环境因素是否适合对虾幼体生存的指标。
刘存岐王安利王维娜刘媛
关键词:中国对虾幼体金属离子碱性磷酸酶对虾苗种
长江口潮滩植物对沉积物铁的地球化学循环及磁性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9
2003年
通过长江河口高潮滩芦苇带沉积物柱状样CYLWA 1活性铁、有机质、粒度分析及磁性测量 ,探讨潮滩植物对沉积物铁的地球化学循环及磁性特征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 ,沉积物柱状样总体上以Fe2 + 占优势 ,且含量随深度逐渐增加。但在亚表层 (10~ 2 0cm) ,由于根系的释氧作用 ,存在着以Fe3 + 占优势的氧化层。在 10~ 2 0cm这一氧化层 ,指示细颗粒磁性矿物的参数 (χfd、χARM)明显减小 ,而反映磁性矿物类型的参数 (BCR、SIRM/ χ)显著增大 ,指示了亚铁磁性矿物颗粒变粗 ,不完整反铁磁性矿物明显富集 。
韩晓非张卫国陈满荣俞立中
关键词:长江口沉积物地球化学循环磁性特征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区无结构网格风暴潮预报系统的研制与分析被引量:12
2015年
利用基于有限元方法的ADCIRC模式,并耦合SWAN波浪模式,建立了一个适用于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区风暴潮的数值预报模式。该模式采用对岸线有较好拟合能力的无结构网格,综合考虑了波浪、天文潮、风暴潮、径流相互作用。利用该模型对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区一系列台风风暴潮进行后报检验,计算结果与实测资料有较好的一致性。最后,利用建立的模式,针对影响长江口地区的两类典型路径台风——近转向型台风和登陆型台风,讨论了气压、风应力、台风路径等因素对增水的贡献;并对台风移动路径与外高桥实测增水强度进行统计分析,给出了台风移动路径、气压梯度和增水强度的定量关系。
赵长进葛建忠丁平兴
关键词:ADCIRC风暴潮台风路径
贵州毕节发现古人类化石与哺乳动物群被引量:7
2016年
2008年12月在贵州毕节团结乡首次发现麻窝口洞化石点,经2009年、2012年和2013年3次发掘,在麻窝口洞上部砂质黏土地层中共发现了四千余件哺乳动物牙齿化石。2013年7月发现的3枚古人类牙齿,分别为左上犬齿、左上第一臼齿和右上第二臼齿。人类牙齿尺寸偏小,臼齿咬合面沟纹简单,没有复杂的咬合面皱纹和附尖齿带结构,牙根短而不显粗壮,上述特点有别于我国已经发现的直立人和早期智人,可归入解剖学上的现代人。与人类相伴的哺乳动物化石,经初步鉴定共计8目20科43属53种,动物群组合反映出亚热带森林生态环境。根据动物群的时代特点,地貌地层及堆积物的光释光年代测定,指示毕节麻窝口洞古人类的时代可能为中更新世晚期,或者晚更新世早期,毕节古人类牙齿的发现为东亚地区现代人的起源及演化增添了新的证据。
赵凌霞张立召杜抱朴年小美郑远文张忠文王翠斌王新金蔡回阳
关键词:古人类化石哺乳动物群
低频脉冲电场对胰岛素介导的细胞增殖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被引量:9
2002年
本文以胞外信号分子胰岛素为研究对象,从细胞信号系统与电磁场相互耦合角度,通过MTT比色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技术研究脉冲电场(f=50Hz,τ=20μS,Epp=1V/m)对人肝细胞(L-02细胞株)的增殖能力以及胰岛素与细胞表面受体的专一结合特性的影响。MTT比色分析结果发现在脉冲电场对细胞增殖的直接作用中,处理5、10、20分钟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百分率分别为10.13%、18.10%和11.85%;脉冲电场对细胞增殖的间接作用中,胰岛素经脉冲电场处理20、40分钟,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百分率分别为10.31%和14.12%;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细胞悬液和胰岛素共同经脉冲电场处理20分钟组其平均荧光强度降低22.74%,仅胰岛素受电场处理组和仅细胞受电场处理组的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下降12.96%和10.51%。本实验结果显示 脉冲电场对人肝细胞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电场直接作用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及其他膜成分;二是脉冲电场还可通过改变培养基中的胰岛素分子的构像,影响胰岛素与受体的结合能力,进而影响细胞的增殖等活动。
丁荔萍张红锋陈树德张利华
关键词:低频脉冲电场细胞增殖
多措施一体化城市道路辅助排水设计被引量:1
2019年
文章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的背景,针对老城区的道路积水缺乏专项治理措施的现状,提出解决老城 区道路积水问题的可行性举措。以上海市原静安区为例,在现有排水系统的基础之上,运用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方 法,利用GIS分析方法,通过ArcGIS、 mIKE Zero等软件建立研究区城市内涝暴雨模型,结合数学建模等相关理念,利 用mATLAB软件构建新型三层复合结构道路壁牙的储水砖模型,通过分析研究该储水壁牙模型可实现道路积水减少约 32.12%、平均深度下降约0.04 m的效果。通过将道路自然排水,创新型道路壁牙储水模型与下沉式广场三者有机结合, 该模型可明显缓解道路积水状况。
王玉仓任恩慧刘婕李悦扎西普拉张敏
关键词:GIS分析排水设计
共27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