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认知与人格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190 被引量:611H指数:12
相关作者:杨洁敏毕泰勇徐雷刘莹莹王小影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深圳大学心理与社会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3篇期刊文章
  • 4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5篇哲学宗教
  • 48篇医药卫生
  • 11篇文化科学
  • 10篇经济管理
  • 7篇社会学
  • 2篇生物学
  • 2篇语言文字
  • 2篇文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艺术

主题

  • 24篇神经机制
  • 14篇情绪
  • 11篇情绪调节
  • 11篇脑机制
  • 10篇知觉
  • 8篇神经基础
  • 8篇事件相关电位
  • 8篇疼痛
  • 8篇网络
  • 8篇相关电位
  • 8篇工作记忆
  • 8篇磁共振
  • 7篇抑郁
  • 7篇应激
  • 7篇FMRI
  • 6篇中介
  • 6篇ERP
  • 5篇大学生
  • 5篇中介作用
  • 5篇社会

机构

  • 189篇西南大学
  • 18篇中国科学院
  • 9篇深圳大学
  • 8篇中国科学院大...
  • 6篇辽宁师范大学
  • 6篇遵义师范学院
  • 5篇河南大学
  • 4篇江苏师范大学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上海师范大学
  • 3篇重庆文理学院
  • 2篇电子科技大学
  • 2篇济宁医学院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北京航空航天...
  • 2篇山东理工大学
  • 2篇四川师范大学
  • 2篇重庆邮电大学
  • 2篇西南科技大学

作者

  • 10篇陈安涛
  • 9篇张庆林
  • 9篇黄希庭
  • 8篇唐丹丹
  • 7篇邱江
  • 6篇王丽君
  • 6篇谭金凤
  • 6篇胡理
  • 6篇何清华
  • 5篇冯廷勇
  • 5篇童丹丹
  • 5篇毕泰勇
  • 5篇陈红
  • 4篇袁加锦
  • 4篇杨洁敏
  • 4篇毕翠华
  • 4篇索涛
  • 4篇伍姗姗
  • 3篇李亚丹
  • 3篇李红

传媒

  • 23篇心理学进展
  • 20篇心理科学
  • 20篇心理科学进展
  • 16篇科学通报
  • 14篇心理学报
  • 12篇中国科学:生...
  • 6篇第十五届全国...
  • 4篇中国临床心理...
  • 3篇生理学报
  • 3篇西南大学学报...
  • 3篇西南大学学报...
  • 3篇第十六届全国...
  • 3篇第十八届全国...
  • 3篇第十五届全国...
  • 2篇中国疼痛医学...
  • 2篇心理发展与教...
  • 2篇西南师范大学...
  • 2篇心理与行为研...
  • 2篇心理技术与应...
  • 2篇武汉市第五届...

年份

  • 2篇2023
  • 8篇2022
  • 13篇2021
  • 15篇2020
  • 16篇2019
  • 11篇2018
  • 25篇2017
  • 21篇2016
  • 21篇2015
  • 16篇2014
  • 22篇2013
  • 19篇2012
1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创造发明中原型自动激活与启发信息利用的神经机制
创造发明史上有关“原型启发”促发顿悟发生的事例十分普遍,从“鲁班受带齿边的茅草启发发明锯子”的经典故事,到“瓦特受沸腾的开水壶启发发明蒸汽机”的传说,都表明“原型启发”促发顿悟是创造发明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基于这一过程而...
杨文静罗俊龙李文福邱江张庆林
关键词: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练习对大脑功能变化的影响及其意义
2013年
近年来,大脑可塑性逐渐成为认知神经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大脑可塑性分为结构可塑和功能可塑。本文介绍了练习引起的大脑功能激活的变化模式,分别是激活增加、激活减少以及激活的功能性重组,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最后主要探讨了练习引起的大脑可塑性在临床上的治疗意义和教育实践意义。
杜萍陈雪梅张丽
关键词:练习
动机的结构与效应:基于动机连续体的视角被引量:9
2022年
动机连续体是对内部动机、外部动机进行整合的心理学概念,其对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争论提出了不同的假设。从大理论(grand theory)视角出发,对涉及上述两个概念的理论进行梳理,将自我决定理论与其他相关理论进行整合。由此展开对内部动机、外部动机结构的讨论,总结了动机的单维结构、多维结构和复杂结构假设下的理论新进展,分别论述在拮抗效应、累加效应和其他复杂效应等假设下动机对结果变量的影响,并展开不同效应对实践应用的讨论。
简云龙刘源
关键词:内部动机外部动机自我决定理论
Stroop练习任务下语义及反应冲突的神经机制异同性
研究表明,大脑拥有独立的神经机制来解决Stroop任务的语义和反应冲突。然而,这两种冲突各自的练习效应以及可能存在的共同神经机制需要新的实验来澄清。为此,我们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考察了练习情景下的4–2刺激-反应映射St...
陈安涛
疼痛条件下时间目标对时距估计的影响
2014年
本研究探讨疼痛条件下时间目标对时距估计的影响。结果发现:疼痛条件下时距估计值小于非疼痛条件下时距估计值,疼痛条件下具体时间目标的时距估计值显著大于无目标的时距估计值。临床上给患者提供具体的时间目标或许有助于他们应对疼痛。
徐晓丹张莹黄希庭邹枝玲
关键词:疼痛时距估计实验范式估计方法
高强迫倾向个体注意脱困的电生理证据被引量:7
2015年
对威胁信息的注意偏向可能是导致和维持强迫症症状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采用情绪Stroop范式,同时结合事件相关电位(ERPs)技术,对强迫倾向个体注意偏向的时间进程进行研究,以期探究强迫倾向个体注意偏向的神经机制特点。结果发现,高强迫倾向个体对强迫症相关消极词比一般消极词和中性词表现出了更大的P2和LPPs振幅。实验结果表明,高强迫倾向个体对强迫症相关消极词表现出注意偏向,其成分为注意脱困,既表现在早期自动加工阶段的P2成分上也表现在晚期策略加工阶段的LPPs成分上。
汪孟允苗小翠李益娟胡思思张仲明
关键词:ERPS
基于激光诱发电位的经皮神经电刺激的镇痛机制研究
经皮神经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TENS)是一种无创伤的、在人体皮肤表面放置电极、以微弱电流脉冲激活人体外周神经纤维的镇痛疗法。然而,基于动物的TE...
汤征宇彭微微胡理
关键词:经皮神经电刺激镇痛
虚拟手错觉的跨文化研究:以中国和荷兰被试为例
2021年
使用虚拟手错觉范式的实验研究表明,当人们接收了同步匹配的视觉、动觉、触觉以及身体感觉的信息,比如看到虚拟手被触碰的同时,感觉到自己看不到的真实手也被碰触;或者看到虚拟手的动作与自己(看不到的)真实手的动作一致时,相比于不同步匹配的多感官信息时,他们更强地感觉该虚拟手是自己的手,也即把外部的手整合到自己的身体表征中。本研究比较了荷兰大学生和中国大学生的虚拟手错觉强度的不同。结果发现,中国大学生被试,相对于荷兰大学生被试,对虚拟手体验到了更强的身体拥有感错觉。我们认为,这是由于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的文化不同所导致的。相对于个体主义,集体主义文化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因此导致了更多自我-他人的整合,而不是自我-他人的区分,而这种认知偏向会使得被试更容易接受外部手为自己的手,从而增强了被试的身体拥有感错觉。
麻珂
关键词:跨文化研究
恋人冲突情景下,回避型与安全型依恋个体情绪调节差异的ERP研究
在社会交往中,依恋是解释个体知觉和调节情绪的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前人研究主要集中探讨不同依恋个体的情绪调节方式偏好,极少有研究探讨其情绪调节的时程动态差异。本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通过测量由视觉诱发的脑电成...
杨青青; 陈旭;
关键词:安全型
文献传递
中国人限制性饮食和食物渴求的认知神经机制
2021年
物质丰富的时代,如何抵御美味食物线索带来的食物渴求,并限制饮食从而保持健康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近年来,国内学者为了探讨节食成功的原因,创建中国食物图片库,考察限制性饮食的认知神经机制,以及成功和失败限制性饮食者的脑机制差异;开展了特质食物渴求及中国特色的辣食渴求的认知神经研究。对推进饮食行为研究的理论发展,也为肥胖、饮食失调等健康干预工作提供重要支持。
陈红刘馨元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