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品数:116 被引量:314H指数:8
相关作者:王琳郭璇姚君王宇航陈泽南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闽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漳州市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1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2篇理学
  • 11篇农业科学
  • 9篇文化科学
  • 8篇生物学
  • 7篇天文地球
  • 7篇建筑科学
  • 5篇医药卫生
  • 3篇化学工程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水利工程
  • 2篇社会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2篇废水
  • 8篇催化
  • 7篇底栖动物
  • 7篇污泥
  • 6篇大型底栖动物
  • 6篇群落
  • 6篇课程
  • 6篇降解
  • 6篇教学
  • 6篇汞同位素
  • 5篇土壤
  • 5篇污染
  • 5篇污水
  • 5篇垃圾
  • 5篇改性
  • 4篇淡水
  • 4篇亚甲基
  • 4篇亚甲基蓝
  • 4篇有机碳
  • 4篇活性炭

机构

  • 113篇厦门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2篇福建省疾病预...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福州市疾病预...
  • 2篇闽南师范大学
  • 2篇自然资源部第...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海南大学
  • 1篇台湾海洋大学
  • 1篇莆田学院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岐阜大学
  • 1篇郑州工业安全...
  • 1篇苏州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烟...
  • 1篇福建省亚热带...

作者

  • 9篇林建荣
  • 6篇周细平
  • 4篇刘兴强
  • 4篇郭璇
  • 3篇王跃启
  • 3篇刘东艳
  • 3篇马嫱
  • 3篇王玉珏
  • 2篇黄春文
  • 2篇袁东星
  • 2篇陈猛
  • 2篇洪家俊
  • 2篇王琳
  • 2篇孙鲁闽
  • 2篇朱娟
  • 2篇黄金阳
  • 2篇李玉伟
  • 1篇李想
  • 1篇陈玉保
  • 1篇门武

传媒

  • 13篇化学工程师
  • 8篇中国资源综合...
  • 4篇煤质技术
  • 4篇泉州师范学院...
  • 3篇厦门大学学报...
  • 3篇工业水处理
  • 3篇广州化工
  • 3篇海洋环境科学
  • 3篇四川建材
  • 3篇环境科学与管...
  • 2篇生物多样性
  • 2篇水处理技术
  • 2篇中国给水排水
  • 2篇光谱学与光谱...
  • 2篇河南化工
  • 2篇环境保护科学
  • 2篇能源环境保护
  • 2篇地球与环境
  • 2篇黑龙江教育(...
  • 2篇应用海洋学学...

年份

  • 4篇2024
  • 17篇2023
  • 16篇2022
  • 8篇2021
  • 11篇2020
  • 15篇2019
  • 14篇2018
  • 19篇2017
  • 9篇2016
1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厦门市售淡水鱼铅、镉含量及食用风险评估初探
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厦门市售10种常见淡水鱼鱼肉中重金属镉(Cd)和铅(Pb)的含量,结果表明:Cd和Pb在不同部位(头部、腹部和背部)鱼肉的分布规律是相似的,但不同鱼类中Cd和Pb的含量差别较大。所有受检鱼类样品的重...
马嫱孙鲁闽张佳荣
关键词:淡水鱼安全评价
文献传递
纳米氧化锌光催化降解有机染料废水污染物的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采用醋酸锌和过氧化钠为原料制取纳米氧化锌,研究了纳米氧化锌对活性艳红模拟有机染料废水的光催化能力。考察了光照时间、磁力搅拌时间、原料投加比例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锌对活性艳红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效果,在反应时间1 h,最佳磁力搅拌时间5 h,投加比例1:1的条件下,纳米氧化锌对50 m L(10 mg/L浓度)活性艳红的吸附率最大值为99.19%。
刘兴强刘辉峡王琳
关键词:光催化活性纳米氧化锌活性艳红光催化降解
“双碳”战略背景下环境类新工科“双创”人才培养与实践探究被引量:42
2021年
"双碳"战略是一场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新工科人才培养必须"立足业态"需求,解决其滞后于国家战略、产业需求等问题。建设新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和实践平台是符合新工科计划对人才培养要求的有效途径。环境类新工科教育应紧紧围绕企业"倒逼式"减排压力,开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实践,输送解决问题型人才。高教目前存在教学同质化、实践脱离工程实际、学生就业率低、创业意愿低等问题。新工科建设应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大力推进高校众创空间,建设有效的实践实习平台。新工科模式应启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锻造其创新创业精神,构建"多维度产学研创-新工科"模式。总之,新工科建设应该立足新时代,抓紧"双碳"战略的"窗口期",贴近产业需求,以"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作为抓手,协同社会各方力量,才能实现"双碳战略-新工科"建设目标。
陈斌方艺萍
基于TVDI的河南省遥感土壤墒情反演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精准高效地监测土壤墒情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环节。【方法】以我国农业大省河南省为研究区,基于MODIS遥感数据,提取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增强型植被指数(EVI)分别与地表温度和地表温差建立温度-植被指数特征空间和温差-植被指数特征空间。通过研究区土壤水分站点的数据,讨论分别由Ts-NDVI、Ts-EVI、DT-NDVI和DT-EVI特征空间计算得到的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与土壤墒情站点的数据的相关性,以此验证基于MODIS数据的TVDI反演大区域土壤墒情的能力。【结果】Ts-EVI特征空间构建的TVDI与实测土壤墒情具有较稳定的相关性。【结论】TVDI不仅能够反映土壤表层的干湿状况;还能有效的反映土壤湿度的时空差异,是一种有效的实时监测土壤干湿状况的手段。
李艳
关键词:土壤墒情反演遥感数据
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24年
膜分离技术涉及的知识面较广,是多学科交叉融合形成的新型分离技术,其相关课程的实践应用性强且学习难度高。因此,教师应重视学做结合,充分整合教学资源,促进校企合作,使其在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中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以此拓宽学生视野,多方面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创新思维及对专业的认同感。对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制定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
陈霞明周亮廖颖敏李莹
关键词:膜分离技术应用型人才
延时曝气SBR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脱氮微生物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针对垃圾渗滤液中高浓度NH_(4-)^+N的处理,以及剩余污泥减量问题,提出采用延时曝气SBR工艺对垃圾焚烧厂渗滤液进行处理。分析了该工艺对NH_(4-)^+N的处理效果及其脱氮微生物种群的情况。结果表明,延时曝气SBR工艺对垃圾渗滤液的NH_(4-)^+N去除率可达85%~95%,同时在SBR反应器中产生了一些可进行好氧反硝化的微生物种群,如Thauera,Pseudofulvimonas,Azoarcus等,其在菌群中总的相对丰度为43.83%。初步运行结果表明,延时曝气SBR工艺中好氧反硝化功能菌的存在保证了其脱氮效果。
蔡丽云须子唯黄宇江志彬
关键词:垃圾渗滤液脱氮微生物好氧反硝化
纳滤膜分离水中低浓度全氟化合物的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利用纳滤膜对水中低浓度全氟化合物(PFCs)进行分离试验,探讨其分离性能及溶质疏水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除盐率为92%的NTR-729HF膜,在不同的p H值条件下,均能有效去除相对分子质量≥364.06的PFCs;除盐率为51%的NTR-7450膜,在p H值>5.0时,对PFCs的去除率可达到95%以上;在p H值=3.0的条件下,两种膜对PFCs的去除率与溶质的膜/水分配系数均呈显著正相关。
陈霞明李莹
关键词:纳滤膜全氟化合物
九龙江河口区总汞及汞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研究
河口区是汞元素重要的源与汇,考察汞在此处的迁移转化过程及潜在来源对研究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具有重要意义。九龙江是福建省第二大河流,位于福建省经济较为发达的东南沿海,包括北溪、西溪和南溪。
宋庆勇孙鲁闽袁东星谢圣涵杨依婕
关键词:汞同位素表层水表层沉积物
不同pH值条件下土壤溶出CDOM的荧光谱特征被引量:1
2019年
利用三维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技术(EEMs-PARAFAC),对不同pH值条件下土壤溶出CDOM的进行了荧光组分及荧光光谱指数(FI、BIX和HIX)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溶出CDOM由类富里酸(C1),类色氨酸(C2)和腐殖酸类物质(C3)等3个荧光组分组成;酸性条件下土壤溶出的CDOM以内源物质为主,中性和碱性条件下溶解出的CDOM兼具内外源的特征;与中性和碱性条件下溶解出CDOM的腐质化程度相比,酸性条件下溶解出CDOM的腐质化程度较弱。
桂洪杰李媛媛王果温家珍黄庆龄
关键词:土壤平行因子分析
基于海蛎壳负载铝铁催化除磷的研究
2021年
本文采用沉淀、浸渍的方法,制备成海蛎壳负载铝铁除磷剂,利用正交试验优化反应条件,通过吸附动力学方程、等温吸附模型探究其吸附机理,并结合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对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Al/Fe摩尔比2∶1、FeCl2和FeCl3的混合液为120mL,除磷率可达98.88%,最大吸附量为0.289mg·g^(-1);该材料对磷的吸附过程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其相关系数R2=0.9986;考察了其等温吸附过程,得出与Freundlich模型有较好的拟合,相关系数R2=0.9441;通过SEM表征分析可知,经铝铁负载改性后的海蛎壳表面充满微孔,较未改性的海蛎壳孔道轮廓更加清晰明显,XRD分析可知,改性后的海蛎壳表面成功负载了Al和Fe的两种氧化物。改性海蛎壳除磷吸附剂作为一种新型除磷材料,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黄强吴诗婷胡晗芊林钰婷徐忆欣卓榕淳
关键词: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