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大学医学教育研究所

作品数:137 被引量:851H指数:17
相关作者:殷晓丽门寒隽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中山大学护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9篇医药卫生
  • 64篇文化科学
  • 6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军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69篇教育
  • 53篇医学教育
  • 24篇院校
  • 22篇本科
  • 20篇医学生
  • 15篇临床医学专业
  • 12篇医师
  • 12篇医学院校
  • 10篇高校
  • 9篇教学
  • 8篇胜任力
  • 8篇课程
  • 7篇招生
  • 7篇住院医师
  • 7篇专业本科
  • 6篇学科
  • 6篇实证
  • 6篇普通高校
  • 6篇临床医学教育
  • 6篇教师

机构

  • 137篇北京大学
  • 7篇北京大学第一...
  • 5篇北京大学第三...
  • 3篇教育部
  • 3篇浙江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北京积水潭医...
  • 2篇中山大学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布朗大学
  • 2篇北京肿瘤医院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锦州医学院
  • 1篇昆明医学院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上海市教育科...

作者

  • 10篇王志锋
  • 9篇殷晓丽
  • 8篇郭立
  • 8篇侯建林
  • 7篇郭建如
  • 6篇孟庆跃
  • 6篇刘东明
  • 5篇王德炳
  • 5篇李海潮
  • 5篇齐心
  • 4篇王维民
  • 4篇陈娟
  • 4篇程化琴
  • 4篇罗友晖
  • 3篇门寒隽
  • 3篇齐建光
  • 3篇王通
  • 3篇柯杨
  • 2篇沈文钦
  • 2篇苏琳

传媒

  • 56篇中华医学教育...
  • 9篇复旦教育论坛
  • 9篇中华医学教育...
  • 8篇中国高教研究
  • 6篇中国高等医学...
  • 4篇基础医学与临...
  • 4篇中国卫生政策...
  • 3篇教育发展研究
  • 3篇教育学术月刊
  • 2篇医学与社会
  • 2篇中国卫生经济
  • 2篇中国卫生事业...
  • 2篇医学与哲学
  • 2篇学位与研究生...
  • 2篇医学教育
  • 2篇北京大学教育...
  • 2篇医学与哲学(...
  • 2篇中国毕业后医...
  • 1篇江苏高教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年份

  • 1篇2024
  • 18篇2023
  • 11篇2022
  • 28篇2021
  • 20篇2020
  • 15篇2019
  • 18篇2018
  • 6篇2017
  • 8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6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1
1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实习期间教师行为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影响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实习期间教师行为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影响。方法基于2020年中国医学生培养与发展调查数据,选取我国104所高等院校的25557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性分析、Wilcoxon秩和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分析实习期间教师行为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影响。结果超过70%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认为在实习期间接触的临床教师具有正向的医疗行为和教学行为;在控制学生人口学特征、家庭特征和院校固定效应的条件下,认为教师热爱医疗工作、具有医疗责任感、教学时注重示范和教学时言行规范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得分分别比否认的学生平均高3.027、0.445、0.840和1.234分(P值均小于0.001)。结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实习期间教师行为情况的评价总体较好。教师的正向医疗行为和正向教学行为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有积极的影响,其中医疗行为中的热爱医疗工作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影响相对较大。医学院校应建立完善的临床实习带教制度,规范和引导教师行为,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
马璇璇吴红斌于晨王志锋
关键词:教师行为医学生职业认同感
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流失的成因及干预——基于行为经济学视角的述评
2024年
高等教育旨在为各行各业培养专业人才,从而保证整个社会的有序发展。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流失给国家、院校和个体带来损失。在我国高等教育从大众化迈向普及化的过程中,学生流失将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基于行为经济学设计的政策和干预能够以较低的成本温和地改变个体行为。本研究基于行为经济学的视角对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流失进行述评,对流失成因进行归纳,进一步对缓解流失进行的干预进行梳理,研究发现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流失的成因包括:现时偏见、信息可得性与信息过载和自我控制不足,这导致个体可能做出偏离最优选择的决策。通过架构选择情景,影响个体的偏好序,改变其流失动机,最终改变其行为是现有干预设计的主要逻辑和思路。
李春青石泽华吴红斌
关键词:高等教育行为经济学干预
转化学习理论及其在医学教育中应用的探讨被引量:6
2018年
转化学习是21世纪全球医学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和意欲取得的理想成果。转化学习理论的核心是认知的转化,其过程通常包括经历迷惘困境、进行批判性反思和实现观念转化等三个主要阶段。促进转化学习的最有效方式是为学生提供直接的、个人亲自参与并激发批判性反思的学习经历。转化学习理论已经应用于西方发达国家医学教育中,为相关创新提供了理论指导,应该成为我国医学教育研究与改革的重点关注方向。
侯建林罗友晖刘东明闫明辉周丹丹王维民
关键词:医学教育批判性反思临床医学教育护理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满意度分析——基于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调查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9
2018年
运用构建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满意度指数测评模型,并采用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满意度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总体满意度处于基本满意状态,在教育期望、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三个方面,教育质量得分最高,教育公平得分最低;进一步的满意度重要性矩阵分析显示,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在教育理念、教师队伍、教学质量、校风建设和资助政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教育公平、基础设施建设、学校内部管理、实习实训保障等方面依然存在不足,为此,应当着力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公平、大力加强校园建设与管理、有效推进产教融合和加大中等职业教育专项投入。
孙诚吴红斌尹玉辉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满意度教育期望公平感知
中国医学生对就读院校教育资源配置的评价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教育资源配置水平对于高校人才培养和教育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基于北京大学医学教育研究所“中国医学生纵向调查”2013年对全国30所高等院校6659名医学生自填式问卷调查数据,本文以医学生对学校资源配置评价作为测量指标,着重描述了医学生对就读院校基础设施、信息技术和师资等22种教育资源的评价状况,重点比较了不同隶属关系和办学类别高校的医学生对教育资源配置评价的差别.研究结果发现,50.9%的医学生认为文化娱乐设施不够用或极不够用,41.2%和37.4%的医学生认为自习室和运动场馆/地/设施不够用或极不够用,部属院校医学生对22种院校教育资源配置的评价水平均好于省属院校(P<0.05),综合性大学医学生对22种院校教育资源配置的评价水平均好于独立设置医学院校(P<0.05).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文阐述了调查结果对于政府和高校优化医学教育资源配置和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等方面的启示.
王彦斌侯建林陈娟
关键词:医学生高等医学教育
玻璃大厦:高校教师职业负荷对健康的影响被引量:14
2021年
高校教师是一份极具挑战性的高压力职业,学术从业者需要在复杂及不可预测的条件下通过长期投入和奉献追求卓越与创新。随着新管理主义重塑高校学术职业制度环境,高校教师职业负荷日益膨胀,教师队伍身心健康危机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在此背景下,本文结合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与医学研究的跨学科视阈,采用混合研究路径,基于案例高校的教师健康体检数据、教师年度工作业绩信息数据及质性访谈资料,综合分析高校教师职业负荷对其生理健康的影响效应。本文发现:高校教师总体生理健康现状不容乐观,且呈现逐年严重趋势;教学、科研、院系职业负荷的不断膨胀对高校教师生理疾病检出率产生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其中职业负荷对教师健康的负面冲击集中凸显于41岁以上的教师群体与女性教师群体,高校教师生理健康的“中年危机”现象与女性教师的健康问题亟需关注。鉴于此,院校组织需优化学术生态环境,建立教师队伍身心健康支持体系,以保障学术人才创造力的可持续发展。
鲍威谢晓亮王维民
关键词:高校教师新管理主义
MBBS留学生汉语口语焦虑探究被引量:1
2021年
以69名北京大学医学部MBBS留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改编自经典外语课堂焦虑量表的汉语口语焦虑量表测量学生的汉语口语焦虑状况。将收集到的数据通过SPSS 26.0分析,结果显示,该校MBBS留学生汉语口语焦虑总体水平呈中等偏低,焦虑可分为与同学/课堂相关、与教师相关和与本地人相关的3种口语焦虑。留学生的国籍、汉语水平、来华前对中国及留学院校的了解程度和母亲受教育程度对MBBS留学生的汉语口语焦虑有显著影响。
仲彧欣程化琴吴红斌
医学教育研究中的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被引量:3
2019年
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推进需要高水平的医学教育研究作为支撑.本文介绍了2014年在Medical Teacher上发表,并作为欧洲医学教育委员会提供给医学教育工作者作为实践指南的2篇医学教育研究方法的论文,其目的在于为我国医学教育领域的研究者、管理者和教师提供参考,以便使之理解医学教育研究方法的特点,明白医学教育研究中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方法在提供医学教育证据上的不同贡献,便于根据所研究的问题选择合适的医学教育研究方法,更加科学和规范地开展医学教育研究.本文的主体部分包括研究范式、研究过程、定量研究设计、定性研究设计、研究对象与样本选择、数据收集与分析等6个部分,期望能够对开展医学教育研究有所参考和借鉴.
吴红斌王维民
关键词:医学教育研究方法
中国临床医学生职业认同现状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深入分析中国本科临床医学生毕业前的职业认同现状及其群体差异,为加强医学院校对医学生职业认同重视、提升医学生职业认同水平、稳定医学人才队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9年7月在全国19个省(直辖市)分层抽样选取全国33所高校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11596人,发放自设标准化纸质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10062份,有效率为86.77%。医学生职业认同总平均分为(3.61±0.63)分,其中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承诺、职业行为、职业期望、职业价值观平均得分分别为(3.17±0.60)、(3.60±0.71)、(3.68±1.01)、(4.08±0.75)、(3.70±0.90)、(3.45±0.74)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东部(β=0.034,P=0.013)和中部地区(β=0.092,P<0.001)、男性(β=0.025,P=0.019)、农村生源(β=0.023,P=0.045)、家庭收入中等水平(β=0.025,P=0.028)、第一志愿录取(β=0.031,P=0.002)、非双一流院校(β=0.085,P<0.001)、高中时职业理想为医生(β=0.249,P<0.001)、5年制的医学生[相比8年制(β=-0.065,P<0.001),“5+3”一体化长学制(β=-0.098,P<0.001)]和毕业前学业排名靠前的医学生[排名前25%(β=0.136,P<0.001),排名26%~75%(β=0.082,P<0.001)]具有更高的职业认同感。结论中国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的职业认同处于中等水平,且受生源地区、性别、城乡属性、家庭收入、第一志愿录取、院校层次、学制、毕业前的学业表现等多种因素影响。
于晨吴红斌王维民谢阿娜
关键词:临床医学生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高中生医学报考意愿的调查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高中生的医学报考意愿。方法2020年3月12日至2020年3月26日,采用自制网络问卷对全国10个省(直辖市)25所重点中学高一至高三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51147份。33.9%(17327/51147)的高中生有医学报考意愿。其中,疫情发生对其报考意愿无影响者占比34.3%(5942/17327);疫情后学医意愿更坚定者占比39.1%(6778/17327);原无意愿,因疫情产生学医意愿者占比24.5%(4238/17327);原有意愿,疫情后出现动摇者占比2.1%(369/17327)。结论被调查的高中生医学报考意愿整体较高;高中生对医学及医疗行业的理解加深;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距离学生真正认可并选择尚待时日。
罗友晖李志霞侯建林王丹王维民
关键词:高考高中生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