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

作品数:305 被引量:490H指数:11
相关作者:潘黎黎张雄黄成雨陈惠敏赵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0篇会议论文
  • 115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87篇天文地球
  • 17篇环境科学与工...
  • 11篇生物学
  • 8篇文化科学
  • 6篇经济管理
  • 6篇农业科学
  • 6篇历史地理
  • 5篇理学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建筑科学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矿业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水利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6篇地质
  • 27篇地球化
  • 27篇地球化学
  • 26篇岩石
  • 26篇同位素
  • 25篇锆石
  • 21篇年代学
  • 13篇盆地
  • 13篇矿物
  • 11篇元古代
  • 11篇花岗岩
  • 11篇变质
  • 10篇地幔
  • 10篇岩浆
  • 9篇地质构造
  • 9篇地质意义
  • 9篇新生代
  • 8篇岩石学
  • 7篇地震
  • 6篇玄武岩

机构

  • 305篇中国地质大学...
  • 63篇中国地质大学
  • 4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7篇中国科学院
  • 11篇贵州省地质矿...
  • 7篇中国地质科学...
  • 7篇中国地质调查...
  • 5篇西北大学
  • 4篇成都理工大学
  • 4篇教育部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中南民族大学
  • 3篇中山大学
  • 3篇约克大学
  • 3篇上海海洋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南...
  • 3篇浙江省海洋水...
  • 2篇福州大学
  • 2篇吉林大学
  • 2篇东华理工大学

作者

  • 9篇王国灿
  • 6篇张克信
  • 5篇黄咸雨
  • 5篇曹凯
  • 4篇杨坤光
  • 3篇陈旭
  • 3篇肖国桥
  • 3篇曾佐勋
  • 3篇薛彬
  • 2篇吴建超
  • 2篇易立文
  • 2篇周万蓬
  • 2篇康磊
  • 2篇肖龙
  • 2篇胡超涌
  • 2篇周琦
  • 2篇余文超
  • 2篇陈奋宁
  • 2篇邓新
  • 2篇徐利盼

传媒

  • 16篇第五届构造地...
  • 12篇2013年全...
  • 10篇中国矿物岩石...
  • 8篇古地理学报
  • 8篇中国科学:地...
  • 7篇第四纪研究
  • 7篇第七届构造地...
  • 6篇地质学报
  • 6篇中国地质学会...
  • 5篇科学通报
  • 4篇地质科技通报
  • 4篇2007'全...
  • 4篇第二届深海研...
  • 4篇中国古生物学...
  • 4篇第十一届全国...
  • 3篇地层学杂志
  • 3篇生态学杂志
  • 3篇矿物岩石地球...
  • 3篇中国科学:物...
  • 3篇地球环境学报

年份

  • 9篇2023
  • 12篇2022
  • 9篇2021
  • 18篇2020
  • 24篇2019
  • 9篇2018
  • 41篇2017
  • 14篇2016
  • 19篇2015
  • 21篇2014
  • 32篇2013
  • 27篇2012
  • 21篇2011
  • 11篇2010
  • 11篇2009
  • 9篇2008
  • 8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5篇2004
30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阿拉善块体南部加里东期花岗岩类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阿拉善块体一般认为是华北陆块或中朝准地台的一部分,其北接兴蒙造山带,南经河西走廊与祁连造山带相依, 西与塔里木板块相接。本文对阿拉善块体南部龙首山地区及北大山地区部分花岗岩岩体进行了年代学、岩相学、地球化学及Sr-Nd-...
周晓春张宏飞张莎莎
关键词:岩石学花岗岩地质构造
湘西北张家界四都坪陡山沱组沉积特征新发现及古地理意义被引量:5
2018年
长期以来学者们一直认为湘西北四都坪早震旦世陡山沱组是华南地区重要的斜坡相分界标志。通过对该区构造与沉积、地层序列系统等进行研究,结合宏观与微观、点与面分析等手段,发现湘西北四都坪陡山沱组并不是深水相沉积。根据地层序列下部钙帽白云岩中的渗流构造和上部新发现的核形石,认为该区陡山沱组沉积序列、沉积特征与扬子地台北缘岩性组合基本一致,沉积环境为碳酸盐台地夹潮下凹地相沉积;区分了碳酸盐台地台凹相与斜坡重力流,并对华南岩相古地理进行了新划分。
蔡雄飞罗中杰
关键词:核形石陡山沱组
利用相比率影像方法研究月球月谷Schrteri区域
2013年
我们利用月球侦察轨道器(LRO)的窄角相机(NAC)数据,使用一种新的光学遥感方法—相比率影像法,来评估月表亚分辨率尺度的粗糙度.我们用该方法对月面谷Vallis Schrteri地区的三维相比率影像进行分析后发现,在月面谷侧面上风化物的复杂运动模式与撞击坑并无关联,而是由风化物和岩屑形成的,而非冲击熔融.
KAYDASH V.SHKURATOV Y.张昊
雅鲁藏布江西段达机翁蛇绿岩地幔橄榄岩的岩石学特征
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自萨嘎以西分成南北两个亚带。两个亚带蛇绿岩的各自特征及成因联系,是探讨雅鲁藏布江西段的新特提斯洋构造演化的关键。本文对达机翁蛇绿岩的地幔橄榄岩开展了岩石学研究和成因探讨,达机翁方辉橄榄岩反映的氧逸度条件...
连东洋杨经绥熊发挥刘飞王云鹏赵一珏
关键词: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地幔橄榄岩豆荚状铬铁矿
西部华夏地区深部可能存在与华北和扬子大陆类似的太古代基底
<正>华夏地区是否存在古陆是一个长期争论的问题。有学者认为华夏古陆曾经存在或至少在部分地区存在,只不过是后来被分解成若干小块或被后期构造岩浆活动强烈改造了;但也有学者认为华夏地区是一个加里东造山带,是由大洋板块向华南俯
郑建平WL Griffin汤华云苏玉平张志海刘观亮
文献传递
如何定量刻画造山带岩浆作用的强度?
造山带岩浆作用是大陆地壳生长和分异的重要机制,常常形成大型花岗质岩基,记录了大陆动力学过程中物质的运动与能量的转化,表征了造山带大陆动力学的过程。因此,大的花岗岩基是揭示造山带的物质组成、形成演化和动力学过程的窗口。最近...
马昌前尹烁王连训高珂
关键词:造山带岩浆作用花岗岩基
文献传递
基于硫酸液的碳酸盐岩储集层溶解动力学特征研究
大量研究表明,埋藏溶蚀作用是碳酸盐岩储集层形成的重要成岩作用。碳酸盐岩溶蚀实验实际是一种地质模拟实验,通常将碳酸盐岩粉碎到一定粒度或者切成一定体积的块体,通入含有高浓度气体(如CO2和H2S)的蒸馏水不断地流过试件,或者...
谢淑云何治亮刘云刘银鲍征宇韩晓涛武鹏
关键词:微观形貌油气储层
庐山变质核杂岩伸展拆离和岩浆作用的年代学约束
岩石圈减薄问题是近年来地球动力学研究中的热点之一。变质核杂岩作为岩石圈伸展减薄在中上地壳的浅层响应,其形成过程中伸展拆离与岩浆作用的主从关系一直为地质学家所关注。庐山变质核杂岩是扬子板块中生代地壳伸展减薄机制下的典型构造...
朱清波杨坤光王艳
关键词:变质核杂岩伸展拆离岩浆作用地球动力学
文献传递
云开隆起西北缘岑溪早古生代糯垌蛇绿岩的发现及大地构造意义
云开隆起西北缘岑溪糯垌一带早古生代奥陶系浅变质地层中出露一套呈北东向带状展布的变形变质基性岩系(岩片),主要由变玄武岩、变辉绿岩脉(岩墙)群及少量变辉石岩组成.变玄武岩、变辉绿岩岩脉(岩墙)的SiO2 为49.20%~5...
刘松峰彭松柏林木森吴长峰
武汉地区湖泊沉积物毒害重金属特征与潜在生态效应评价
<正>通过对武汉地区湖泊沉积物中毒害重金属的含量分布进行了研究,发现市区内湖泊沉积物的重金属含量普遍高于远离市区的湖泊,而湖泊沉积物中表层重金属含量较底层有一定程度的富集。利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湖泊沉积物进行潜在生态危...
乔胜英向武唐俊红
关键词:沉积物生态效应
文献传递
共3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