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科学学院

作品数:1,191 被引量:2,203H指数:18
相关作者:卢文强于华吕科肖俊刘捷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15篇期刊文章
  • 36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97篇理学
  • 242篇航空宇航科学...
  • 103篇动力工程及工...
  • 79篇石油与天然气...
  • 65篇一般工业技术
  • 64篇自动化与计算...
  • 56篇化学工程
  • 43篇金属学及工艺
  • 42篇交通运输工程
  • 41篇建筑科学
  • 38篇天文地球
  • 38篇机械工程
  • 34篇医药卫生
  • 33篇经济管理
  • 31篇环境科学与工...
  • 25篇电子电信
  • 21篇电气工程
  • 14篇生物学
  • 13篇水利工程
  • 10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97篇数值模拟
  • 87篇超声速
  • 77篇值模拟
  • 62篇气动
  • 58篇激波
  • 57篇高超声速
  • 48篇燃烧
  • 40篇风洞
  • 36篇动力学
  • 36篇湍流
  • 35篇激光
  • 34篇传热
  • 33篇爆轰
  • 30篇大涡模拟
  • 30篇液态
  • 29篇液态金属
  • 29篇微重力
  • 29篇磁场
  • 28篇网络
  • 25篇磁流体

机构

  • 1,183篇中国科学院大...
  • 717篇中国科学院力...
  • 226篇中国科学院
  • 55篇中国石油天然...
  • 47篇西安交通大学
  • 33篇北京理工大学
  • 18篇中国科学院武...
  • 15篇中国空气动力...
  • 14篇华北电力大学
  • 13篇北京航空航天...
  • 11篇清华大学
  • 1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0篇北京大学
  • 8篇航天空气动力...
  • 8篇中国科学院西...
  • 7篇首都经济贸易...
  • 6篇青岛理工大学
  • 6篇香港理工大学
  • 6篇中国石油
  • 6篇北京建筑大学

作者

  • 33篇姜宗林
  • 29篇赵建福
  • 22篇李进平
  • 22篇魏小林
  • 21篇龙勉
  • 20篇余西龙
  • 17篇李新亮
  • 16篇杜王芳
  • 15篇杨正明
  • 14篇王一伟
  • 13篇刘云峰
  • 13篇戴兰宏
  • 13篇李凯
  • 12篇郭和坤
  • 12篇段俐
  • 12篇李广利
  • 12篇沈瑞
  • 12篇崔凯
  • 11篇汪球
  • 9篇虞钢

传媒

  • 104篇力学学报
  • 36篇推进技术
  • 29篇工程热物理学...
  • 29篇中国科学院大...
  • 23篇力学与实践
  • 23篇航空学报
  • 19篇医用生物力学
  • 19篇航空动力学报
  • 17篇应用化工
  • 17篇中国粉体技术
  • 16篇空间科学学报
  • 16篇空气动力学学...
  • 16篇气体物理
  • 15篇科学技术与工...
  • 15篇中国科学:物...
  • 11篇科学通报
  • 11篇物理学报
  • 11篇中国管理科学
  • 11篇工程研究(跨...
  • 10篇力学进展

年份

  • 2篇2024
  • 138篇2023
  • 225篇2022
  • 153篇2021
  • 174篇2020
  • 179篇2019
  • 130篇2018
  • 118篇2017
  • 61篇2016
  • 3篇2015
1,1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压捕获翼构型高超声速跨流域特性数值研究
高压捕获翼是一种针对高超音速飞行器大容积、高升力、高升阻比的设计需求而设计的新型气动布局。近年来,大量相关研究表明,捕获翼构型在连续流区能有效提升升力和升阻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飞行器高容积与高升阻比之间的矛盾。为探究该气...
田鹏李广利崔凯李志辉张俊
关键词:DSMC方法气动性能
文献传递
一种旋流+膜联合油水分离器流场数值模拟
2023年
相对于单原理油水分离方法而言,利用旋流+膜联合原理进行油水分离是一种新的油水分离方式。为提高井下油水分离性能,探讨一种联合原理的油水分离器。建立旋流+膜联合油水分离器的物理数学模型,并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计算其中的流场分布规律,针对不同分流比、入口流速和入口含油体积分数对其性能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分流比的变化影响第一级和第二级出油口相汇流动规律,应用时应进行性能核算从而保证两级分离的效果;随着入口流速的增大,旋流+膜分离性能逐渐更优,若流速过低,则旋流+膜分离性能较差;随着入口含油体积分数增大,旋流所分离的油相占比减小,留给膜分离的油相占比增大,即含油体积分数较大时,旋流+膜联合油水分离的应用更有必要。
王瑶刘敏张成富王胜张译张会琴史仕荧
关键词:油水分离流场数值模拟
基于CH自由基发光的旋流火焰放热率时空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对不同工况下CH_4/air旋流火焰的放热率在时间上的热声振荡现象和空间的三维形态转变两方面进行了研究。在燃烧形态转变方面,由于旋流火焰的复杂流场分布特性,采用基于化学自发光的三维计算层析技术(3D-CTC),测量了雷诺数从5 000到20 000的三个工况下旋流燃烧的CH*发光三维火焰结构。以此表征放热率的三维分布,实现对旋流火焰放热空间形态的测量。该诊断方法通过对旋流火焰发光在8个视角下的二维成像,结合层析重建算法得到其三维CH*分布信息。为验证重建保真度,将重建后结果二维可视化与高速摄影下的二维时均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重建误差在5%以内。研究中,分析了不同雷诺数下放热率的空间变化规律,结果显示所有实验工况下放热率的垂直于喷嘴方向的变化程度比沿喷嘴轴向的要剧烈;而随着雷诺数增加,最大的放热区表现出了明显的向后推进趋势。在旋流燃烧的热声振荡方面,利用CH*的二维高速摄影,对旋流燃烧的放热率不稳定性进行研究,发现放热率的振荡频率随着雷诺数的增大逐渐增加。
王宽亮李飞李飞刘德峰
关键词:旋流火焰放热率燃烧不稳定性
拉伸诱导的肝血窦内皮细胞分泌对肝细胞功能和增殖的影响
2021年
目的肝脏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即使2/3肝切除(PHx)后仍能通过肝再生因子的有序表达使肝细胞(HC)不断增殖以补偿丢失的肝组织并维持正常功能。PHx后,剩余肝组织所承受的相对血流量迅速增加,而肝血窦内皮细胞(LSEC)作为肝血窦内力学环境的直接感受者,对其所受急剧升高的力学刺激在肝再生中作用的研究仍较少。聚焦PHx早期作用于LSEC的周向拉伸力,探究LSEC对力学拉伸的感知、转导及响应机制。
武亿吕东媛龙勉
关键词:肝细胞功能血流量肝切除肝再生力学环境
均匀磁场下绝缘通道内传热传质研究
本文以聚变堆锂铅双冷液态包层中的传热传质为背景,研究磁场作用下的热对流和氚浓度扩散。物理模型为竖直放置的矩形截面长直管道,其内有向上流动的锂铅金属流体,且受环向均匀磁场、径向中子体积热源和氚源产生浮力的共同作用。本研究发...
翟信哲倪明玖张年梅
关键词:磁流体力学热对流
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稳定性的方法研究进展
2018年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具有制备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廉、载流子寿命长、光电转换效率高、能带可调等诸多优点,最近几年得到迅猛发展。目前,实验室制备的小面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已经超过22%,但其稳定性仍是有待解决的问题,如果稳定性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必然会阻碍其产业化进程。本文归纳了钙钛矿电池稳定性研究的最新进展,重点讨论了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稳定性的四种方法,最后总结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产业化的前景。
林新璐李辉
关键词:太阳能电池稳定性光电转换效率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表征页岩孔隙结构特征
2022年
页岩储层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矿物组分多样,这些储层特性加大了页岩油的开采难度。为了更好地表征页岩孔隙结构,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技术,结合Gwyddion软件对大港、吉木萨尔和松辽盆地页岩的孔隙结构以及表面粗糙度进行了表征。结合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分析页岩的非均质性,采用分水岭法识别孔隙分布特征,分析不同地区页岩储层的孔隙结构差异。原子力显微镜可以对页岩的表面形貌进行表征,通过平均粗糙度、均方粗糙度、表面偏度和峰度系数等参数对表面粗糙度进行评价,可以准确表征页岩纳米级的孔隙结构,包括孔隙数量、孔隙大小、孔隙面积、孔隙体积和孔隙度等。结果表明:大港和吉木萨尔页岩的表面高度较高,松辽盆地页岩表面高度较低,大港页岩非均质性较强,孔隙主要以微孔为主,吉木萨尔页岩和松辽盆地页岩非均质性较弱,中孔和宏孔数量较多,孔隙发育较好。
余昊沈瑞郭和坤王国栋邵国勇尚祯浩
关键词:页岩油孔隙结构表面粗糙度原子力显微镜
液态金属:可否制造金属基生命被引量:2
2018年
近年来,液态金属或其组合体的一系列类同于生命行为的独特属性相继在清华大学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组成的联合实验室被发现,再度燃起人们对人工生命的兴趣。本文介绍液态金属典型的类生物学效应,剖析其对理解生命形式所提供的突破性思路,探讨人造金属基生命的可能途径及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张晴蕾邓中山刘静
关键词:液态金属人造生命
包层模块几何特征对MHD流动和流道插件力学行为的影响
2019年
在国际热核聚变反应堆中,液态包层是能量转换的关键部件,位于包层模块内的流道插件(FCI)的主要作用是绝缘和绝热,流道插件的几何尺寸对包层内MHD流动特性、传热性能和结构安全性有很大影响.本文应用相容守恒格式的有限体积法分析磁场作用下金属流体的流动行为和温度场特点,并采用顺序耦合的方式,用有限元方法分析流场和温度场对结构的应力应变产生的影响.详细研究了流道插件厚度和间隙区宽度对MHD流动传热的作用,并引入无量纲数定量分析包层的传热效率.研究结果表明,插件厚度和间隙区宽度非线性、非单调地影响着传热效率、MHD压降、第一壁温度和流道插件的热应力.通过对大量计算数据的分析,本文建立了MHD压降与间隙区宽度的关联式;综合热效率、压降、第一壁温度和结构热应力作用,推荐了包层结构设计方案.本文为包层模块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李明健陈龙张哲妍倪明玖张年梅
关键词:包层模块MHD传热热应力
基于模拟实验探讨断裂-流体-岩石体系中的矿物溶解-沉淀过程
2023年
断裂体系中的流体-岩石相互作用及其成储意义一直都是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流体沿断裂流动运移,溶解围岩矿物,沉淀新矿物,改变储集空间的形态,对碳酸盐岩储层形成与分布、油气运移及分布起十分重要的控制作用。查明深层-超深层含断裂碳酸盐岩储层的成因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为此设计了基于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奥陶系一间房组的高温高压溶蚀-沉淀模拟实验,并结合TOUGHREACT等数值模拟软件,以查明沿断裂流动的含CO_(2)盐水和碳酸盐岩相互作用的过程,考察温度、压力、流体性质、物理非均质性等因素的影响程度,计算裂缝内的钙离子扩散特征以及矿物溶解-沉淀的趋势。实验和计算结果显示:实验时间内整体反应以碳酸钙溶解为主,反应后样品储集性能得到改善,样品内裂缝宽度、数量和体积增加,样品渗透率和孔隙度增加。研究明确了样品物理非均质性和流体水力性质促进主裂缝成为主要流动通道。主裂缝内流动过程和反应过程相互促进,并且共同决定了主裂缝不仅是流体流动的优势通道和水-岩反应发生的主要场所,也会是具有潜力的优势储集空间。
丁茜丁茜丁茜朱东亚江文滨何治亮
关键词:碳酸盐岩储层塔里木盆地
共1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