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

作品数:1,327 被引量:9,055H指数:45
相关作者:刘慈群刘先贵沈瑞张亚蒲张盛宗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科学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69篇期刊文章
  • 219篇会议论文
  • 134篇学位论文
  • 4篇专利

领域

  • 958篇石油与天然气...
  • 168篇天文地球
  • 100篇理学
  • 35篇化学工程
  • 20篇矿业工程
  • 19篇生物学
  • 13篇自动化与计算...
  • 9篇建筑科学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机械工程
  • 2篇电气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34篇油藏
  • 300篇低渗
  • 285篇渗流
  • 279篇低渗透
  • 161篇驱油
  • 145篇储层
  • 141篇气藏
  • 135篇低渗透油藏
  • 121篇油田
  • 117篇采收率
  • 94篇孔隙
  • 93篇核磁共振
  • 91篇核磁
  • 88篇磁共振
  • 80篇渗透率
  • 80篇数值模拟
  • 80篇值模拟
  • 68篇压裂
  • 66篇特低渗
  • 62篇特低渗透

机构

  • 1,326篇中国科学院
  • 582篇中国石油天然...
  • 187篇中国科学院大...
  • 77篇中国石油
  • 48篇中国石油化工...
  • 44篇中国石油勘探...
  • 42篇中国石油大学...
  • 3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8篇成都理工大学
  • 25篇东北石油大学
  • 2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7篇北京科技大学
  • 17篇中国地质大学...
  • 14篇复旦大学
  • 14篇长江大学
  • 13篇华北油田
  • 12篇中国石化
  • 10篇西南石油大学
  • 9篇辽宁工程技术...
  • 8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202篇杨正明
  • 125篇刘慈群
  • 114篇高树生
  • 105篇熊伟
  • 97篇刘卫东
  • 84篇刘先贵
  • 63篇郭和坤
  • 61篇俞理
  • 59篇刘学伟
  • 56篇胡志明
  • 51篇朱维耀
  • 43篇黄延章
  • 42篇孙灵辉
  • 41篇刘建军
  • 38篇李海波
  • 38篇黄立信
  • 37篇王学武
  • 34篇宋付权
  • 33篇单文文
  • 32篇沈瑞

传媒

  • 67篇科学技术与工...
  • 49篇科技导报
  • 48篇大庆石油地质...
  • 46篇石油勘探与开...
  • 40篇石油学报
  • 40篇油田化学
  • 39篇特种油气藏
  • 33篇应用化工
  • 30篇天然气工业
  • 29篇油气井测试
  • 23篇西南石油大学...
  • 21篇辽宁工程技术...
  • 20篇石油钻采工艺
  • 19篇石油天然气学...
  • 18篇应用数学和力...
  • 18篇试采技术
  • 17篇新疆石油地质
  • 17篇天然气地球科...
  • 15篇低渗透油气田
  • 14篇水动力学研究...

年份

  • 22篇2023
  • 20篇2022
  • 37篇2021
  • 27篇2020
  • 19篇2019
  • 33篇2018
  • 35篇2017
  • 31篇2016
  • 52篇2015
  • 41篇2014
  • 44篇2013
  • 74篇2012
  • 76篇2011
  • 46篇2010
  • 96篇2009
  • 52篇2008
  • 77篇2007
  • 74篇2006
  • 68篇2005
  • 43篇2004
1,3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低渗透砂岩平板模型应力敏感性实验被引量:2
2013年
针对目前超低渗透储层应力敏感性测量存在的问题,本文采用超低渗透露头砂岩平板模型,以地层水为实验流体,在三轴应力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了平板模型的应力敏感性实验,并与小岩心的气测和水测应力敏感性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超低渗透储层的应力敏感性特点。形成了一种新的储层应力敏感性测试方法,研究表明,实验流体的物理性质会影响应力敏感性的评价结果,常规气测应力敏感性的结果偏大。实验岩心的尺寸会影响应力敏感性的评价结果,在本次实验条件下,平板模型的应力敏感性比小岩心的应力敏感性弱;平板模型渗透率变化规律与小岩心水测结果相近,与小岩心气测结果差别较大;平板模型在低有效应力区间的应力敏感性与小岩心水测结果相似,但由于受力不均匀,导致在高有效应力区间的应力敏感性比小岩心水测结果弱。平板模型不同位置的应力敏感性表现不同,应力敏感性在主流线和采出井附近的影响较大,且在低有效应力区间的影响程度大于高有效应力区间。
杨正明冯骋刘学伟朱大伟滕起
关键词:三轴应力应力敏感性
低渗透砂岩油藏水平井开发物理模拟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通过常规压汞测试分析天然砂岩露头的孔隙结构特征,并与实际低渗透油层孔隙结构对比,论证了采用低渗透砂岩露头制作物理模型,以模拟低渗透油藏水平井开发过程的可行性,解决了人工填砂模型难以模拟低渗透油藏的问题。以低渗透砂岩露头物理模型为研究对象,进行封闭边界低渗透油藏水平井定压开采试验,并采用电子天平和高精度压力传感器实现试验数据自动采集,分析了压力分布和产量递减的特征。
沈瑞胡志明熊伟高树生薛惠
关键词:低渗透油气藏砂岩油藏水平井物理模拟
水平井两相椭球渗流特征线解与差分解及开发指标计算方法被引量:12
1999年
水平井开采油气田是一种有效的增产技术。水平井生产时在地层中激发旋转椭球三维渗流,即形成以其端点为焦点的共轭等压旋转椭球面和双曲面流线族。为提供研究水平井注水开发油田的数值模拟方法,基于旋转椭球的概念和等价的发展圆柱面的思想,建立了油水两相椭球三维渗流数学模型(属于具有活动边界的拟线性问题);分别用特征线法和有限差分法求解,获得了特征线解和差分解,得到了含水饱和度分布和活动边界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吻合得很好。此外,导出了水平井注水开发油田时的产油量、压差及见水时间的计算公式,并进行了实例分析,得出了产油量及压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水平井注水开发油田的动态预测和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还为水平井注水开发低渗透油田的数值模拟研究奠定了基础。
邓英尔刘慈群
关键词:水平井油藏渗流
聚合物溶液的水动力学尺寸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聚合物在溶液中的性质及形态与所用溶剂有着很大的关系,溶剂的性质不同(如溶液的矿化度不同、溶液中表活剂的浓度不同等),聚合物分子形态伸展程度都会不一样,其在溶液中分子尺寸(水动力学半径)也会发生很大改变。运用微孔滤膜过滤法,通过对抗温抗盐聚合物(KYHPAM系列)在不同矿化度以及不同浓度表活剂的水中配成溶液,让其在恒定压力(0.2 MPa)下经过不同孔径滤膜后测定其滤液浓度、黏度等性质,结果发现聚合物的分子量和浓度、表活剂的浓度、矿化度等因素都会对聚合物的水动力尺寸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严文瀚刘卫东罗莉涛许可
关键词:表活剂
胍胶稠化剂对低渗透砂岩气藏储层伤害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为了定量分析胍胶压裂液稠化剂分子对低渗透砂岩气藏储层的伤害情况,借助平行样比对方法,通过基质伤害实验和滤饼伤害实验,对目标储层10块(各5块)代表性岩心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气相反排至50 PV时,稠化剂分子造成的伤害(堵塞伤害和滤饼伤害)是主要伤害因素(占总伤害的51.15%)。此外,堵塞伤害先是随着反排体积增加而增大,而后趋于稳定;滤饼伤害是不可逆不可恢复的伤害。并且,堵塞伤害与阈压喉道半径和有效喉道半径均值大小成线性正相关关系。
郭和坤朱琪
关键词:低渗透砂岩气藏
渗透率对菌体调剖驱油效果的影响被引量:4
2020年
为了探究菌体调剖驱油在提高原油采收率方面的能力和适用条件,通过并联均质胶结岩心构建了非均质油藏模型,利用物理模拟驱油实验分别研究了不同渗透率和渗透率级差条件下的菌体调剖驱油效果。结果表明,菌体调剖驱油效果与渗透率大小和渗透率级差密切相关。当油藏渗透率为101.84×10^-3~741.87×10^-3μm^2、渗透率级差为0~8.01时,菌体调剖驱油可最大提高采收率5.10百分点。当渗透率级差增大到7.28时,菌体吸附滞留所形成的调剖作用无法明显改善储层非均质性,不能达到调剖驱油的效果。菌体调剖驱油效果随着综合渗透率的增大而降低。研究结果对于深化微生物采油机理的认识和判定微生物采油的适用条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毕永强高煜婷王春友修建龙伊丽娜
关键词:微生物采油调剖渗透率级差物理模拟
低渗介质单相与两相流体非达西渗流研究
开发低渗油田对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中国油气总公司将'低渗非达西渗流机理'列为'九·五'课题.该文第一、二篇是此课题的重要部分,第三、四篇是此课题的扩展和加深.该文主要系统地研究了单、双重低渗介质中三种井(直...
邓英尔
关键词:低渗透各向异性双重介质非达西流多相流体
文献传递
内源微生物长岩心激活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用800 cm长岩心驱替系统,对新疆油田某区块内源微生物驱油进行了室内物理模拟研究,跟踪检测了模拟过程中微生物、营养物及代谢产物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长岩心不同位置的激活效果不同,大致分为富氧段、缺氧段和厌氧段三段。岩心不同位置的好氧菌菌数不同,富氧段菌数明显高于厌氧段。各取样点表面张力的变化没有规律,有升有降,表面张力从初始的57.7 mN/m降至最低值41.51 mN/m。驱出液中微生物、营养物和代谢产物的运移规律相似,随驱出体积的增加,菌数、总碳和总氮含量先增加后降低。激活后有益菌数量大幅增加,硫酸盐还原菌数量得到有效抑制,最终提高采收率幅度达5.84%。内源微生物在油层条件下被有效激活,初步验证了内源微生物两步激活理论,表明内源微生物驱油具有良好的驱油效果和发展前景。
于登飞董汉平俞理崔庆峰夏文杰于登秀
关键词:微生物采油物理模拟内源微生物长岩心
克拉2气田储层三维随机地质建模研究
通过该次研究,建立了克拉2巴什基奇克组Ⅰ-Ⅴ气藏三维定量的储层模型,提供了该气藏的孔隙度、渗秀率、净毛比、含气饱和度等参数模型,为下一步油藏工程研究及应用油藏数值模拟进行开发方案的预测与优化提供依据.
章木英
关键词:油藏数值模拟油气藏地震数据
文献传递
振动信号分析用于出砂监测方法有效性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海上稠油油田的适度出砂开采技术需要一种有效的实时出砂监测系统用以监测出砂信号,目前使用的出砂声测法和ER法都存在不同的问题。声测法目前主要用于气井和稀油油井出砂检测中,而ER法则存在寿命短、监测延迟等问题。因此,提出了可以利用流体中的砂粒撞击管壁产生的振动信号作为出砂监测的新思路。为了验证这一方法的有效性,在实验室内建立了一套用于模拟油井出砂的实验装置,系统中主要采用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接受砂粒撞击的振动信号,后期采用滤波、放大等动态信号的处理方法来处理;实验中利用高粘度的齿轮油模拟稠油流体,用柱塞泵、加热搅拌器来实现油井生产的出砂状况。实验采用60目砂样石英砂粒,室温下粘度为130mPa·s的稠油,实验过程中温度从室温逐渐增加,每5℃一个点,到70℃,含砂量从无砂加到0.8%,实验过程中通过不断搅拌保持砂粒在流体中的悬浮和均匀。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功率谱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将振动信号用于出砂监测有效性很好。
刘刚韩金良陈超杨全枝李玉红
关键词:适度出砂振动信号传感器
共13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