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贵州民族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

作品数:294 被引量:933H指数:13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州大学林学院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2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5篇环境科学与工...
  • 82篇农业科学
  • 37篇文化科学
  • 24篇生物学
  • 17篇化学工程
  • 14篇天文地球
  • 12篇理学
  • 7篇医药卫生
  • 6篇经济管理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建筑科学
  • 2篇社会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46篇土壤
  • 36篇教学
  • 26篇污染
  • 23篇重金
  • 23篇重金属
  • 20篇课程
  • 20篇教学改革
  • 15篇生态
  • 13篇植物
  • 10篇养分
  • 10篇微生物
  • 9篇生态风险
  • 9篇生物炭
  • 9篇种子
  • 9篇萌发
  • 9篇菌根
  • 8篇溶解性有机质
  • 8篇重金属污染
  • 7篇酶活性
  • 6篇碳循环

机构

  • 289篇贵州民族大学
  • 29篇贵州大学
  • 25篇中国科学院
  • 14篇贵州师范大学
  • 7篇贵州省农业科...
  • 6篇国家海洋局
  • 5篇重庆交通大学
  • 5篇中国热带农业...
  • 5篇南京水利科学...
  • 5篇学研究院
  • 4篇贵阳学院
  • 4篇东南大学
  • 4篇中国环境科学...
  • 4篇贵州省疾病预...
  • 4篇贵州师范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重...
  • 4篇贵州筑信水务...
  • 3篇天津大学
  • 3篇重庆师范大学
  • 3篇西南林业大学

作者

  • 12篇朱四喜
  • 8篇王志康
  • 6篇杨成
  • 4篇王世杰
  • 4篇陈求稳
  • 4篇林野
  • 4篇范成五
  • 4篇杨天学
  • 4篇刘广超
  • 4篇田晓玲
  • 3篇李勤奋
  • 3篇杨秀琴
  • 3篇吴云杰
  • 3篇何跃军
  • 3篇刘睿
  • 3篇于存
  • 3篇罗迎春
  • 3篇王艺
  • 3篇罗维均
  • 3篇张会岩

传媒

  • 11篇广东化工
  • 11篇科学技术与工...
  • 8篇生态环境学报
  • 7篇广州化工
  • 7篇地球与环境
  • 6篇生态学报
  • 6篇环境科学与技...
  • 5篇中国环境科学
  • 5篇环境科学研究
  • 5篇西部林业科学
  • 5篇水生态学杂志
  • 5篇绿色科技
  • 4篇环境科学学报
  • 4篇生物技术通报
  • 4篇环境科学
  • 4篇水处理技术
  • 4篇矿物岩石地球...
  • 4篇有色金属工程
  • 3篇中国农业科技...
  • 3篇土壤通报

年份

  • 15篇2024
  • 50篇2023
  • 59篇2022
  • 46篇2021
  • 40篇2020
  • 45篇2019
  • 31篇2018
  • 3篇2017
29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草海湖底沉积物重金属垂直分布特征及污染状况评价被引量:5
2019年
选取贵州省威宁县草海湖底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对Pb、Cr、Zn、Cu、As5种重金属的含量进行测定。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各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分析评价,定量确定了草海湖底沉积物中主要的污染因子和潜在生态风险程度。结果表明:5种重金属中,Zn和Pb的含量均高于中国土壤环境背景值和贵州省土壤环境背景值,其中Zn含量最大,其次是Pb、Cr、Cu、As;各重金属在不同深度上有不同的变化规律;草海湖主要的重金属污染因子为Zn、Pb,湖底沉积物重金属的综合污染指数为8.88,属于中度污染,潜在生态危害程度低。
吴云杰任强姬文琴彭小东李欢欢
关键词:沉积物污染评价
KMnO4-PAC对高原喀斯特湖库DOM的DBPsFP控制被引量:2
2019年
以云贵高原典型喀斯特湖库红枫湖取水口溶解性有机质(DOM)为研究对象,调查不同组合方式下高锰酸钾-聚合氯化铝(KMnO4-PAC)对消毒副产物的生成潜能(DBPsFP)变化和平均组成分布,并通过红外光谱(FTIR)和三维荧光光谱(3D-EEM)对部分样品进行化学表征,推断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0.1,0.2,0.4mg/L KMnO4投加量下,DBPsFP降低17.5~73%,DOM的卤代活性化学结构和官能团部分被有效钝化;PAC的网捕和卷扫效应使DBPsFP进一步减少27.9~86.1%,组合工艺对DBPs的生成潜能影响大小为:三卤甲烷(THM4)>卤乙酸(HAA9)>卤乙腈(HAN4)/卤代酮(HK2)/三氯硝基甲烷(TCNM).FTIR的结果表明预氧化后3300cm^-1处的透过率降低,指纹区1000~1300cm^-1处的峰频提升,表明分子中的O-H、COOH和C-O官能团增加,共轭不饱和结构在KMnO4作用下部分消失.3D-EEM验证了外源有机物(腐殖酸)在DOM中占比随KMnO4浓度梯度升高而下降,同时类蛋白结构的吸收峰强度增加,说明最终DBPs贡献可能源于DOM中剩余的小分子类蛋白(氨基酸).
王志康王志康葛秋诗罗小勇桂昕兰彬彬周慧
关键词:溶解性有机质消毒副产物
典型喀斯特河流水-气界面二氧化碳交换特性及其营养调控因素被引量:9
2021年
为探索喀斯特河流水-气界面二氧化碳(CO_(2))交换特性及其营养控制因素,以我国典型喀斯特河流——芙蓉江为研究对象,探索了区域气象水文参数、碳酸盐平衡参数、营养元素及总有机碳(TOC)的空间变化特征,同时分析了CO_(2)分压(pCO_(2))的空间变化调控因素,pCO_(2)与总氮(TN)、总磷(TP)和TOC及其化学计量比的耦合关系,对比了该研究河流与世界河流的CO_(2)排放情况.结果表明,芙蓉江水-气界面CO_(2)交换速率(k)在2.71~13.0 m·d^(-1)范围内,pCO_(2)在78.5~21 491.2 Pa范围内,且支流高于干流;河流表层水体TOC、TN和TP分别为(302.8±50.1)、(128.9±67.9)和(0.65±0.98)μmol·L^(-1),整体表现为磷限制营养状态;河流pCO_(2)与磷及其相关的化学计量比显著耦合,说明微生物新陈代谢是河流CO_(2)饱和的主要原因;芙蓉江水-气界面CO_(2)排放通量(F)为(534.5±801.4) mmol·(m^(2)·d)^(-1),高于一些世界河流,具有巨大的CO_(2)排放潜力.
刘睿刘睿陈祖胜倪茂飞刘文胜
关键词:二氧化碳排放营养元素碳循环
六方氮化硼修饰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检测氯氰菊酯被引量:3
2019年
以六方氮化硼(h-BN)修饰玻碳电极(GCE-BN)为基底,苯酚为功能单体,通过电聚合法成功制备了可用于水样中氯氰菊酯(CYP)快速检测的分子印迹聚合膜传感器。借助拉曼光谱仪和扫描探针显微镜表征聚合膜的物相组成和表面结构,采用恒电位诱导法洗脱模板分子,差分脉冲伏安法(DPV)评价传感器的灵敏度。结果表明:传感器响应电流变化值(Δi)与氯氰菊酯的浓度在2. 0×10-8~3. 0×10-7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低至8. 5×10-9mol/L,水样加标平均回收率在96. 3%~100. 2%之间。传感器制备简单,检测成本低廉,兼具良好的稳定性、选择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董泽刚兰天宇马丽娇杜海军杨洋
关键词:H-BN氯氰菊酯苯酚分子印迹传感器
利用“互联网+”促进《环境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被引量:2
2021年
环境化学是环境科学与工程的一名重要课程,目前环境化学教学存在教学内容不能紧跟时代发展需求,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老师讲学生被动学互动机会少,教学手段比较单一缺少变化等。在目前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已经成为很多学科快速发展的前提条件,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选择目前环境化学教学的前沿内容,让环境化学时事知识成为有益补充;互联网+可以利用慕课网、智慧树等网络教学平台学习国家名师环境化学精品课程、教学方法使教学手段多样化;“互联网+”可以增强与学生互动,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敖子强梁景华卜妹红龙明忠周名丁
关键词:环境化学教学改革网络教学教学模式
竹笋加工废弃笋壳的资源化利用研究
竹笋壳是竹笋加工产生的废弃物,随着竹笋加工业的迅猛发展,废弃竹笋壳产量巨大,成为竹笋加工业的主要污染源。为了实现废弃竹笋壳的资源化利用,采用超声辅助-水提法,研究了提取时间、超声功率、料液比以及提取次数对棕色素提取效果的...
邓斌祖林鹏杨成齐海涛周旭王章鸿
喀斯特山地不同密度林鸡复合系统对表层土壤和林下植被的影响研究
2021年
林鸡复合经营作为创新农作模式之一,具有生态经济效益好的优点,但养殖户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缺乏科学理念指导,片面追求最大经济效益,使得林下养殖对脆弱的喀斯特山地生态环境造成较大不利影响。因此,本研究通过设置密度梯度试验,分析600只/hm^(2)(T1)、1200只/hm^(2)(T2)、2400只/hm^(2)(T3)3类养鸡密度对林下表层土壤质量及植被的影响,综合考虑生态经济价值,以确定喀斯特山地林下生态养鸡合理养殖密度。经4个月的养殖试验表明:1)T1、T2处理土壤饱和导水率变大,最大持水量上升,但土壤容重与孔隙度变化不明显;T3处理土壤饱和导水率下降、孔隙度降低,土壤出现较为明显的板结现象。2)各处理全氮(TN)、土壤有机碳(SOC)养分含量较养殖前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在T2处理时养分含量最高,分别提升了69.0%和89.3%;全磷(TP)、全钾(TK)养分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随养殖密度增大而增加,在T3处理时,养分含量分别提升了29.3%和36.8%。3)各处理草本植被生物量平均减少程度均超过95%。养殖结束自然恢复4个月后,T1、T2和T3处理草本植被生物量较养殖前恢复比分别为41.2%、3.5%、1.5%。4)T1、T2和T3各处理养鸡收益分别为7.2、14.4和28.8万元/(hm^(2)·a)。综合以上结果认为,喀斯特山地林鸡复合系统的合理密度应控制在600只/hm^(2),同时划分禁牧区与轮牧区,能够提升土壤质量和保护植被多样性,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山地农业的可持续绿色发展。
甘琦琳尹新雅赵国政王林均彭韬
关键词:林下植被喀斯特山地生态经济效益
贵阳市不同栽培草地生态系统呼吸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被引量:3
2020年
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草地面积扩展,其在区域碳循环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研究城市草地生态系统呼吸对评估城市绿化用草和低碳城市建设有重要意义。为探讨不同绿化草地生态系统呼吸速率特征及影响因子,于2018年4月-10月使用LI-8100对贵阳市5种常见绿化草地生态系统呼吸进行原位观测。结果表明:生态系统呼吸呈季节性变化,平均呼吸速率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黑麦草(Lolium perenne)>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麦冬草(Ophiopogon japonicus)>沿阶草(Ophiopogon bodinieri);生态系统呼吸与温度呈指数正相关关系(P<0.05),与含水量呈负相关关系(P<0.05);气温和地温Q10值分别为1.22~2.06和1.15~1.85。白三叶与黑麦草CO2累积排放量显著高于狗牙根、麦冬草和沿阶草(P<0.05),累积排放量与土壤全氮、微生物量碳、脲酶和地上生物量显著正相关(P<0.05)。表明城市绿化草地生态系统呼吸受水热和土壤养分等多因子影响,不同草地CO2排放量存在差异,在选择上可考虑低排放草地类型。
杨世梅张涛赵秋梅高小叶王志伟何腾兵
关键词:微生物量碳生态系统呼吸碳循环
磷添加对橡胶林土壤N_(2)O、CO_(2)排放及净氮转化速率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大量研究表明,热带地区是陆地生态系统N_(2)O排放的重要区域,同时对CO_(2)的吸收和排放具有重要影响。在高度风化的热带土壤中,磷是影响橡胶林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重要限制因子之一,调控包括土壤N_(2)O和CO_(2)排放在内的生态功能。本研究通过室内好氧培养试验,旨在明确外源磷输入对橡胶林土壤N_(2)O、CO_(2)排放和氮素转化速率的影响。【方法】以热带地区橡胶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在土壤质量含水量25%、温度20℃条件下,利用Robot自动连续在线培养系统,每间隔8 h测定培养瓶内气体浓度,研究不同磷添加量对土壤N_(2)O、CO_(2)排放量和净氮转化速率的影响。【结果】与单独氮添加相比,橡胶林土壤单独磷添加后显著降低N_(2)O排放并增加土壤呼吸速率,单独磷添加对N_(2)O和CO_(2)两种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存在某种程度上的“此消彼长”效应。在相同氮添加基础上,增加磷输入并未显著增加N_(2)O的产生,而显著增加了CO_(2)产生量。磷添加显著降低土壤NH_(4)^(+)含量,而对NO_(3)^(-)含量无显著影响。橡胶林土壤N_(2)O平均产生速率与NH_(4)^(+)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而与NO_(3)^(-)含量无关。与对照相比,单独磷添加显著降低橡胶林土壤的净氨化速率。在氮添加基础上,磷的输入显著增加橡胶林土壤氮的固定。与单独氮添加相比,单独磷添加显著增加橡胶林土壤硝化率而对净硝化速率无影响。【结论】考虑到热带海南地区橡胶林土壤中存在普遍缺磷现象,结合本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橡胶林中合理施用磷肥可能是实现温室气体N_(2)O减排的重要措施,而在此过程中,磷肥施用增加温室气体CO_(2)排放需要引起重视。
刘彦婷尹俊慧宋贺张文王进闯朱四喜王敬国曹文超
关键词:氧化亚氮橡胶林磷肥
聚乙烯与过渡金属介入对木质素热解过程中表面官能团演变的影响
2022年
木质素(LG)含氧量高,化学结构复杂,难于资源化利用。共混剂和催化剂的介入,能够强化LG分解,有效提高其利用效率,但具体机制尚待进一步剖析。本文基于原位红外手段,考察低密度聚乙烯(PE)和过渡金属(Ni、Fe、Mn)的添加对造纸黑液LG表面官能团演变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LG在200℃左右从C—C连接键开始逐渐分解(波数在2044 cm^(-1)处),而含氧表面官能团在500℃以后才开始减少(波数在1040~1645 cm^(-1)和3450~3600 cm^(-1)处的—OH、C—O、C—O—C和C=O等)。PE的介入,在400℃左右即能开始促进LG含氧表面官能团的脱除,在500℃左右即能实现大部分含氧表面官能团的脱除。而Ni的添加,能够强化LG与PE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LG中大部分含氧表面官能团在PE快速分解阶段(460℃左右)即脱除。另外,工艺参数,包括过渡金属种类、过渡金属浓度、LG与PE混合比例、升温速率等均对混合体系中LG和PE的相互作用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从表面官能团变化的角度为LG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重要技术指导。
秦坤王章鸿张会岩
关键词:热解表面官能团原位红外
共2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