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66 被引量:105H指数:6
相关作者:史兆兴刘小青赵格任静晓商娜更多>>
相关机构:南昌大学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南昌大学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32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3篇蛋白
  • 19篇杆菌
  • 17篇炭疽
  • 16篇蛋白质
  • 16篇白质
  • 14篇蛋白质组
  • 14篇基因
  • 13篇电泳
  • 12篇志贺菌
  • 10篇蛋白质组学
  • 10篇双向电泳
  • 6篇炭疽杆菌
  • 6篇炭疽芽胞杆菌
  • 6篇炭疽芽孢
  • 6篇突变株
  • 6篇细胞
  • 6篇基因敲除
  • 5篇芽孢
  • 5篇炭疽芽孢杆菌
  • 5篇同源

机构

  • 66篇军事医学科学...
  • 6篇南昌大学
  • 5篇华中农业大学
  • 5篇江南大学
  • 4篇沈阳药科大学
  • 2篇天津农学院
  • 2篇西南大学
  • 2篇浙江工业大学
  • 2篇中国药品生物...
  • 2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安徽大学
  • 1篇防化研究院
  • 1篇吉首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宜春学院
  • 1篇上海大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中国食品药品...

作者

  • 42篇王恒樑
  • 34篇朱力
  • 28篇冯尔玲
  • 22篇刘先凯
  • 11篇刘纯杰
  • 10篇王艳春
  • 10篇陶好霞
  • 7篇袁盛凌
  • 6篇魏华
  • 6篇梁龙
  • 6篇袁静
  • 5篇廖祥儒
  • 5篇黄留玉
  • 5篇赵格
  • 4篇陈福生
  • 4篇潘超
  • 4篇王芃
  • 4篇马姗姗
  • 4篇商娜
  • 4篇刘小青

传媒

  • 24篇生物技术通讯
  • 12篇军事医学
  • 8篇微生物学报
  • 4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遗传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寄生虫与医学...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 1篇中国蛋白质组...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 9篇2011
  • 10篇2010
  • 8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4篇2005
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肠杆菌O157∶H7 EDL933wz3672基因缺失突变体的构建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构建EHEC O157∶H7 EDL933wz3672基因缺失突变体。方法:根据已知的O157∶H7 EDL933基因组全序列,采用pKOBEG介导的Red重组系统,筛选卡那霉素抗性基因替换z3672基因的阳性克隆,然后FLP位点特异性重组去除两端带有FRT位点的卡那霉素抗性基因,最后通过PCR和测序手段证实。结果:获得了z3672基因缺失而且不含有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EHEC O157∶H7 EDL933w突变菌株。结论:为进一步研究O157∶H7的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马延高原周围张京生凌焱李玉霞梁龙
关键词:基因敲除RED重组系统
福氏2a志贺氏菌2457T株argT基因突变体的构建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构建福氏2a志贺氏菌2457T株argT基因缺失突变体和ArgT蛋白非降解突变体,以进行后续ArgT功能研究。方法:根据福氏2a志贺氏菌2457T株基因组全序列,采用λ-Red重组系统对argT基因进行缺失,并经PCR验证;采用定点突变的方法构建ArgT非降解株,并经SDS-PAGE验证;对野生株、argT缺失突变株和ArgT非降解突变株37℃时的生长曲线及生化反应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构建了2457T的argT缺失突变株和ArgT非降解突变株;2种突变株初始生长均较慢,但最终和野生株状态一致;2种突变株利用甘露醇的能力都比野生株强,而利用葡萄糖的能力降低。结论:获得了福氏2a志贺氏菌2457T株argT基因缺失突变体和ArgT蛋白非降解突变体。
赵格曹晓玉朱力刘先凯冯尔玲陈惠鹏王恒樑
关键词:缺失突变体定点突变
幽门螺杆菌HP0762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及多克隆抗体制备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表达和纯化幽门螺杆菌HP0762蛋白,并制备该蛋白的多克隆抗体。方法:从幽门螺杆菌SS1中经PCR扩增得到了hp0762基因,将其克隆至含有6×His编码序列的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再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在IPTG诱导下进行蛋白表达;用HiTrap Chelating HP亲和柱纯化重组蛋白,Western印迹进一步鉴定;以纯化后的蛋白为抗原免疫新西兰大耳白兔,制备该蛋白的多克隆抗体;用ELISA和Western印迹检测抗血清。结果:目的蛋白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获得了可溶性表达,纯化后纯度可达90%以上;制备了针对HP0762重组蛋白的抗血清,抗体ELISA效价为1:256000,Western印迹分析表明该抗体能特异性识别内源性HP0762。结论:完成了HP0762蛋白的原核高效表达与纯化,并制备了其高效价的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对其进行疫苗研制与基因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李丛胜邱炎王艳春韩秀萍陶好霞徐兴然刘纯杰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原核表达多克隆抗体
转座子Tn917诱变的炭疽杆菌芽孢形成缺陷株的筛选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诱导转座子Tn917随机插入炭疽杆菌染色体,产生在不同位点突变的突变体库,从中筛选芽孢形成缺陷型突变株。方法:用含转座子Tn917的质粒pLTV3转化炭疽杆菌,以低浓度红霉素诱导转座因发生转座,产生大量的突变株。进而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法和复红美蓝染色法从突变体库中筛选芽孢形成缺陷株;用Southern杂交法对芽孢形成缺陷株进行验证。结果:对2000个突变体进行了筛选,共得到6株芽孢形成缺陷株,在LB培养基中培养5d后,镜下仍未见有芽孢形成,呈现明显的芽孢形成缺陷特征。Southern杂交表明野生株无杂交带,突变株均有且只有1条杂交带,且杂交带的位置不尽相同。结论:转座子Tn917可以单拷贝随机诱变炭疽杆菌野生株,产生在不同位点突变的突变株。
王玉飞王恒睴袁静黄留玉
关键词:转座子诱变炭疽杆菌芽孢形成
弗氏志贺菌2a phoN1基因功能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初步探讨phoN1基因在志贺菌属中的功能。方法使用λ-Red重组系统构建弗氏志贺菌2a 301株phoN1缺失突变株,通过比较蛋白质组学方法研究突变株与野生株的蛋白表达谱差异,并利用豚鼠角膜炎模型、HeLa细胞竞争侵袭实验评价两者之间的毒力差异。结果成功构建了phoN1缺失突变株,蛋白质学研究发现,phoN1缺失对其他胞内蛋白无显著影响,豚鼠角膜实验和HeLa细胞竞争侵袭实验证实,phoN1缺失不影响志贺菌属的侵袭能力。结论 phoN1在体外生存、侵袭宿主细胞过程中未发挥显著作用,其功能有待进一步研究。
牛小羽胡威冯尔玲刘先凯张玫朱力
关键词:志贺菌磷酸酶基因敲除豚鼠模型角膜炎
Cre-LoxP系统在炭疽芽胞杆菌基因敲除中的应用及eag基因的敲除被引量:4
2009年
将Cre-LoxP系统应用于Bacillus anthracis中并成功敲除eag基因.以B.anthracis基因组为模板扩增得到上下游同源臂,联合两端带有LoxP位点的壮观霉素抗性基因片段构建好同源重组载体,转化B.anthracisAP422,通过一系列筛选得到带有抗性标记的重组菌.然后,通过转入Cre重组酶表达质粒,去除抗性标记,得到eag基因缺失的重组菌,并在DNA水平、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进行了系统的鉴定.最终建立了Cre-LoxP系统在B.anthracis中的应用方法,并成功敲除eag基因.
王艳春姜娜展德文邱炎袁盛凌陶好霞王令春张兆山刘纯杰
关键词:炭疽芽胞杆菌同源重组基因敲除
利用免疫蛋白质组学鉴定炭疽杆菌蛋白MetK及其免疫原性验证
2012年
目的验证免疫蛋白质组中鉴定到的S-腺苷甲硫氨酸MetK蛋白的免疫原性。方法免疫蛋白质组学的方法鉴定到MetK蛋白,通过PCR方法扩增metK基因全长,然后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转化大肠杆菌DH5α,测序正确后提取质粒转入BL21(DE3)中进行诱导表达。再通过Ni-NTA柱纯化MetK蛋白,纯化后的蛋白免疫SPF级的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通过多克隆抗体与炭疽芽孢杆菌A16R全菌蛋白Western印迹检测,验证MetK蛋白的免疫原性。结果与结论成功表达了MetK蛋白,制备了其多克隆抗体,为免疫蛋白质组学鉴定到的蛋白点进行验证,也为研究MetK蛋白的生物学功能研究提供了条件。
童超刘先凯任静晓王东澍高志奇冯尔玲朱力廖祥儒王恒樑
关键词:基因表达多克隆抗体
减毒炭疽芽胞杆菌inhA基因缺失突变株的构建及鉴定
2016年
炭疽(anthrax)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烈性传染病,其病原菌是炭疽芽胞杆菌(Bacillus anthracis),属于革兰氏阳性菌。炭疽病是世界公认的五大人畜共患病之一,由于炭疽芽胞杆菌感染具有致病力强、传染途径多、潜伏期短、发病快、病死率高等特点,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稳定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对炭疽芽胞杆菌的研究一直是生命科学领域的热点。
姚雪晶赵芳坤魏颖陶好霞袁盛凌刘纯杰杨百亮王艳春
关键词:炭疽芽胞杆菌INHA缺失突变株感受态细胞烈性传染病
转座子相关技术在微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6年
转座子是DNA插入因子的一种,是指能在基因组间或组内跳跃的DNA片段。转座子作为插入突变剂或分子标签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基因的分离和克隆,且因其独特的性质已成为发现新基因和基因功能分析的有效工具。这使得转座子无论是在单基因水平还是全基因组水平,都成为细菌、酵母和其他微生物研究的有力工具。简单而有效的体外转座反应可以对一些以往难以进行分析的顽固微生物进行转座诱变分析。而建立在转座子基础上的信号标签诱变技术和遗传足迹法的应用则发现了一些新的病原微生物毒力因子,从而可以更好地对这些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机理进行阐述。这些再次说明转座子是微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中的有力工具。本文综述了转座子及其衍生载体介导的一些技术,并讨论其在微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
王玉飞王恒睴黄留玉
关键词:转座子诱变
蛋白质组学在细菌应激反应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07年
当外部生存环境发生变化时,细菌会在短时间内发生应激反应。利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结合生物质谱鉴定的方法对细菌蛋白表达谱变化进行研究,是细菌转录谱变化研究的深入和扩展,是细菌应激反应研究中的新热点。综述了蛋白质组学在细菌应激反应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
朱力王恒樑黄培堂
关键词:细菌应激反应蛋白质组学双向凝胶电泳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