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所

作品数:3,944 被引量:27,743H指数:72
相关作者:王国芝孙玮沈忠民李勇邓宾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677篇期刊文章
  • 26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54篇天文地球
  • 1,570篇石油与天然气...
  • 32篇理学
  • 26篇自动化与计算...
  • 22篇生物学
  • 1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4篇农业科学
  • 12篇化学工程
  • 12篇建筑科学
  • 9篇矿业工程
  • 9篇文化科学
  • 8篇经济管理
  • 8篇电子电信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水利工程
  • 3篇历史地理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169篇盆地
  • 779篇储层
  • 376篇油气
  • 321篇鄂尔多斯盆地
  • 307篇四川盆地
  • 295篇地层
  • 270篇碳酸盐
  • 269篇碳酸
  • 257篇层序
  • 243篇三叠
  • 240篇盐岩
  • 238篇碳酸盐岩
  • 219篇砂岩
  • 209篇地质
  • 207篇地球化
  • 207篇地球化学
  • 203篇页岩
  • 203篇气藏
  • 199篇成藏
  • 179篇凹陷

机构

  • 3,939篇成都理工大学
  • 668篇中国石油天然...
  • 315篇中国石油
  • 201篇中国石化
  • 179篇中国石油化工...
  • 101篇西南石油大学
  • 65篇中国科学院
  • 63篇中国石油西南...
  • 62篇中国石油化工...
  • 51篇中国地质大学...
  • 50篇四川省地震局
  • 49篇中国地质科学...
  • 43篇成都地质矿产...
  • 39篇中海石油(中...
  • 37篇国土资源部
  • 35篇中国石油大学...
  • 32篇中国石化石油...
  • 30篇中国地质调查...
  • 27篇中国地质大学
  • 27篇川庆钻探工程...

作者

  • 303篇刘树根
  • 254篇郑荣才
  • 199篇陈洪德
  • 197篇田景春
  • 169篇贺振华
  • 160篇周文
  • 155篇徐国盛
  • 141篇李勇
  • 125篇黄思静
  • 123篇孙玮
  • 109篇文华国
  • 108篇侯明才
  • 98篇邓宾
  • 96篇沈忠民
  • 96篇林良彪
  • 95篇王成善
  • 94篇王国芝
  • 91篇李智武
  • 81篇伊海生
  • 77篇李忠权

传媒

  • 568篇成都理工大学...
  • 139篇物探化探计算...
  • 136篇沉积学报
  • 122篇矿物岩石
  • 11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03篇成都理工学院...
  • 82篇天然气工业
  • 73篇沉积与特提斯...
  • 72篇科学技术与工...
  • 71篇石油地球物理...
  • 69篇石油实验地质
  • 64篇断块油气田
  • 63篇西南石油大学...
  • 59篇岩石学报
  • 57篇石油物探
  • 57篇岩性油气藏
  • 56篇内蒙古石油化...
  • 56篇天然气地球科...
  • 54篇新疆石油地质
  • 48篇中国地质

年份

  • 8篇2024
  • 143篇2023
  • 130篇2022
  • 145篇2021
  • 134篇2020
  • 127篇2019
  • 125篇2018
  • 147篇2017
  • 174篇2016
  • 253篇2015
  • 234篇2014
  • 244篇2013
  • 214篇2012
  • 309篇2011
  • 247篇2010
  • 277篇2009
  • 205篇2008
  • 153篇2007
  • 108篇2006
  • 89篇2005
3,9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LBFGS算法的叠前反演方法的研究
叠前反演是在依靠Zoeppritz方程及其AVO近似公式的基础之上,通过提取叠前地震道集中的弹性参数,进而达到储层预测的目的.本文基于此,提出了一种新的叠前反演方法,即有限内存BFGS算法.该方法是基于最优化理论中的改进...
刘敏兵熊定钰文晓涛
关键词:地震资料叠前反演
阜东斜坡齐古基准面旋回与储集层微观非均质性被引量:4
2020年
为解决准噶尔盆地东部阜东斜坡区齐古组一段开发过程中由微观非均质性引起的油气采收率低下、剩余油难以开采等问题,探究不同级别基准面旋回内(水下)分流河道储集层微观非均质性的变化。运用基准面旋回沉积动力学的原理,在高分辨层序地层格架建立的基础上,主要应用区内钻井压汞数据对储集层颗粒、填隙物以及孔喉非均质性进行定量评价。研究认为,不同级别基准面旋回储集层微观非均质性表现具有差异性,短期基准面旋回中单一(水下)分流河道储集层微观非均质性表现为底强顶弱的特征,中期基准面旋回中叠置(水下)分流河道储集层微观非均质性表现为顶底强、中部弱的特征。基准面升降引起的可容纳空间与物源供给之间关系的改变是造成储集层微观非均质性差异的主要因素,原始颗粒非均质性决定储集层孔喉非均质性。
于景维唐群英吴军路子阳文华国
关键词:基准面旋回微观非均质性分流河道齐古组
川中太和气区震旦系灯影组二段储层成岩流体演化及油气成藏史——来自岩石学、原位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及年代学的证据
2023年
川中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四段已获得巨大勘探突破,太和含气区灯二段目前也已展示出较大勘探潜力。但灯二段储层时代老、埋深大、成岩演化历史长,经历了多期次构造运动,储层中矿物胶结充填期次复杂,成岩演化与油气充注关系不清,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灯二段油气勘探。本文基于岩石组构分析,利用阴极发光、原位微区分析、流体包裹体及白云石U-Pb年代学等方法厘定了川中太和气区灯二段储层成岩序列,明确了不同期次白云石胶结充填物的成岩环境、成岩流体特征、形成时间及代表的油气充注事件,明确了其油气地质意义及灯二段油气成藏历史。研究表明区内灯二段储层孔洞中沥青及胶结充填物的成岩序列为:第一世代海底环境纤维状白云石→第二世代表生成岩环境大气淡水白云石→第三世代浅埋藏环境粉—细晶粒状白云石→第Ⅰ期氧化降解沥青→第四世代中埋藏环境中晶白云石→第五世代深埋藏环境粗晶白云石→第Ⅱ期热裂解沥青→第六世代深埋藏环境巨晶-鞍状白云石→第七世代抬升埋藏环境石英、萤石等矿物。主要反映了四种不同类型的成岩流体特点:(1)具有高Na、K含量,低Fe、Mn含量,负Ce异常,Y正异常特征的高盐度海源流体;(2)具有较低Fe、Mn含量,平缓REE模式,无Eu异常特征的淡水与残余海水的混合流体;(3)具有高Fe、Mn含量,Eu明显正异常特征的高温热液流体与早期海水的混合流体;(4)具有高Mn含量,Fe/Mn<1,HREE较富集,Eu正异常特征且自生石英、萤石矿物沉淀的深部与高温热液相关的酸性、还原性流体。不同世代矿物的充填关系、流体包裹体相态、均一温度以及白云石U-Pb年代学分析表明,开始发育含烃包裹体的第三世代粉—细晶白云石与形成于加里东运动导致的构造隆升期的第Ⅰ期沥青分别记录了加里东期古油藏的形成及破坏;第四世代中晶白�
杨鹏袁海锋马奎肖钦仁叶子旭李跃杰谌辰谭谦匡明志徐婷
关键词:成岩流体成岩序列
地层条件下岩石动静力学参数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7
2000年
在实际地层三轴应力和温度条件下 ,测量了 CX地区地表至 50 0 0 m深度砂、泥岩样品的静力学参数。对其中大部分样品进行了岩石力学和声波速度 (v P,v S)的同步测试 ,由此获得了在相同应力和温度条件下岩石的动、静力学参数。根据实验结果 ,讨论了在实际埋深条件下CX地区砂、泥岩的静力学参数、波速及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特征 ,以及岩石动、静力学参数间的关系。
单钰铭刘维国
关键词:岩石力学参数波速地层条件
西藏北部双湖地堑构造与新生代伸展作用被引量:12
2001年
以双湖地堑为代表,羌塘地体内最新构造表现为东西向伸展作用下产生的南北向地堑构造,双湖地堑由一系列近于平行的北东至北北东向正断层组成,断层几何学、运动学及断陷盆地内沉积作用研究表明,断层活动具明显阶段性,其早期活动始于上新世,并造成上新统与下覆双湖组和上覆第四系间不整合接触.第四纪以来断层运动速率显著增大,是断层强烈活动期.地堑构造是青藏高原隆升后重力作用的结果,预示高原腹地正在进行的伸展塌陷作用.
李亚林王成善伊海生邓斌刘池洋杨兴科赖绍聪方维萱
关键词:羌塘地体新生代青藏高原隆升
聚丙烯酰胺类交联酸破胶新方法被引量:4
2014年
聚丙烯酰胺类交联酸已广泛应用于高温深井地层酸压改造中,提高其破胶效率有利于降低地层伤害和提高增产效果。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了交联酸中酸的加量、温度以及破胶剂加量对交联酸破胶效果的影响,利用螯合剂络合金属离子方法,对交联酸破胶效果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温度小于60℃、酸的加量大于15%时,交联酸的黏度大于400mPa·s,不发生破胶;当交联酸中酸的加量为20%时,过硫酸铵加量由0.1%增至0.6%对破胶效果影响不大;温度为90℃时,交联酸的黏度在10min后降至5mPa·s,残渣含量1 470mg/L,破胶不均匀。对比不同破胶方式下的破胶效果可知,交联酸中加入0.1%EDTA和0.1%胶囊破胶剂,60min后其黏度降至8mPa·s,残渣含量387mg/L,破胶效果好。这表明,应用胶囊破胶剂和EDTA(螯合剂)的组合破胶方式,可延缓破胶剂有效成分的释放速度和降低交联酸的黏度,达到改善交联酸破胶效果的目的。
李沁李根生伊向艺卢渊陈文玲
关键词:聚丙烯酰胺交联酸破胶剂螯合剂
川西洛带浅层气藏岩电参数模拟研究被引量:11
2005年
应用美国产ARS-300TM岩石和水电阻率测试系统对川西浅层气藏碎屑岩岩心所做地面和地层条件下的电阻率测试得到,孔隙度指数m的地面值小于1.57,地层值小于1.64(孔隙度大于3.0%);饱和度指数n的地面值小于2.35(Ф=6.26%),地层值小于1.50,而产层值小于1.20;随温度、压力的增加(深度增加),m值增大,而n值减小,随孔隙度的增加,m值增大,n值减小,随地层水矿化度的增大,m值呈增大的趋势。实测值与阿尔奇所公布的纯砂岩m、n值都为2相差较大。应用实测m、n值对川西地区的遂宁组气藏所做的测井解释结果与气田的测试产量,单井产量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向丹张筠黄大志
关键词:浅层气藏饱和度指数测井解释浅层气藏
马朗凹陷马1井储层长石中有机包裹体研究
2005年
根据对马朗凹陷马1井储层长石中有机包裹体的基本特征、均一温度、荧光及荧光光谱分析,得出有机包裹体均一温度为60~90℃及120~140℃,其对应的荧光颜色分别为黄色和蓝绿色.认为储层的油气运移经历了两期,第一期为烃类的主要运移、聚集期,油气为低成熟油;第二期为少量的烃类聚集,并判断出二叠系条湖组该段储层为油气产层.
张小青伊海生危国亮张小芹
关键词:有机包裹体油气运移聚集储层马朗凹陷
储层砂岩波阻抗及拉梅常数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地层条件下应用岩石物理参数测试系统(MTS)测试了岩石纵横波速度,结合已研究成果,根据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总结了波阻抗和拉梅常数与不同地层条件的关系,得到地表条件下岩样(饱气)的波阻抗随岩石孔隙度的增加而减小。同一个岩样(饱水)的波阻抗随着模拟地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各自相对应的模拟地层深度条件下,饱水岩样的纵波阻抗和拉梅常数值均明显大于饱气岩样的数值,但横波阻抗变化很小。
胡作维黄思静单钰铭裴昌蓉张亚洲
关键词:岩石物理参数纵波速度横波速度拉梅常数
基于偏最小二乘与神经网络耦合的储层参数预测被引量:5
2007年
将偏最小二乘回归(PLS)与神经网络(NN)耦合,建立了储层参数预报模型。利用偏最小二乘对影响储层参数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提取对因变量影响强的成分,从而克服了变量间的多重相关性问题,降低了神经网络的输入维数;同时,利用神经网络建模可以较好地解决非线性的储层参数预测问题。计算实例表明,本耦合模型的拟合和预报精度优于独立使用神经网络模型的精度。
戈汉权施泽进任在清
关键词:偏最小二乘神经网络储层参数预测
共39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