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中药研究所

作品数:442 被引量:3,376H指数:29
相关作者:郭巧生史红专朱再标王嘉徐文斌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贵州大学农学院海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41篇期刊文章
  • 2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6篇农业科学
  • 129篇医药卫生
  • 27篇生物学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6篇菊花
  • 35篇药用
  • 31篇药材
  • 31篇蚂蟥
  • 29篇夏枯草
  • 28篇胁迫
  • 27篇半夏
  • 25篇种子
  • 24篇菘蓝
  • 22篇植物
  • 21篇药用菊花
  • 20篇居群
  • 20篇活性
  • 17篇栽培
  • 17篇黄酮
  • 16篇光合特性
  • 14篇活性成分
  • 13篇土壤
  • 13篇萌发
  • 12篇野菊花

机构

  • 367篇南京农业大学
  • 12篇天津天士力之...
  • 9篇中国医学科学...
  • 8篇贵州大学
  • 8篇宁夏农林科学...
  • 8篇中国科学院植...
  • 7篇中国药科大学
  • 7篇广州白云山和...
  • 6篇海南大学
  • 6篇浙江林学院
  • 6篇广州白云山中...
  • 6篇广州星群(药...
  • 5篇南京中医药大...
  • 4篇贵州省农业科...
  • 4篇北京大学
  • 4篇云南农业大学
  • 4篇江西省林业科...
  • 4篇天士力制药集...
  • 4篇浙江农林大学
  • 4篇常州卫生高等...

作者

  • 278篇郭巧生
  • 51篇史红专
  • 42篇王康才
  • 36篇刘丽
  • 34篇朱再标
  • 33篇汪涛
  • 28篇王长林
  • 23篇唐晓清
  • 18篇向增旭
  • 18篇陈宇航
  • 17篇刘飞
  • 16篇叶正良
  • 13篇邵清松
  • 13篇房海灵
  • 11篇张晓明
  • 9篇罗夫来
  • 9篇徐文斌
  • 9篇金林
  • 8篇吴友根
  • 8篇周黎君

传媒

  • 203篇中国中药杂志
  • 28篇中草药
  • 15篇中药材
  • 13篇江苏农业科学
  • 12篇植物资源与环...
  • 8篇核农学报
  • 6篇中国现代中药
  • 5篇植物营养与肥...
  • 5篇南京农业大学...
  • 5篇西北植物学报
  • 5篇江西农业学报
  • 3篇时珍国医国药
  • 3篇现代中药研究...
  • 2篇粮油食品科技
  • 2篇中国肛肠病杂...
  • 2篇江苏农业学报
  • 2篇草业学报
  • 2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中药研究与信...
  • 1篇土壤通报

年份

  • 7篇2023
  • 10篇2022
  • 9篇2021
  • 9篇2020
  • 19篇2019
  • 26篇2018
  • 10篇2017
  • 12篇2016
  • 18篇2015
  • 15篇2014
  • 20篇2013
  • 29篇2012
  • 33篇2011
  • 33篇2010
  • 30篇2009
  • 27篇2008
  • 20篇2007
  • 16篇2006
  • 5篇2005
  • 4篇2004
4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种植密度对板蓝根醇浸出物、腺苷及大青叶中靛玉红动态积累的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板蓝根醇浸出物、腺苷及大青叶中靛玉红动态积累变化,以期为菘蓝规范化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5个种植密度处理,25 cm×5 cm(A),25 cm×7 cm(B),25 cm×9 cm(C),20 cm×8 cm(D),20 cm×10 cm(E),定期采集菘蓝样品,测定板蓝根中醇浸出物、腺苷及大青叶中靛玉红含量。结果: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板蓝根中醇浸出物、腺苷及大青叶中靛玉红动态积累变化趋于一致;但各处理间活性成分含量并无显著差异。结论:基于产量与品质2方面考虑,安徽阜阳地区菘蓝种植密度行株距设为25 cm×7 cm较适宜。
闫相伟陈宇航郭巧生田汉卿邓乔华彭云沈文管成忠
关键词:菘蓝板蓝根大青叶种植密度
光质对半夏生长及其药材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0
2013年
以半夏为材料,采用蒽酮-浓硫酸法、考马斯亮蓝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反电位滴定法、酸性染料比色法等测量半夏在不同光质处理下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还原糖、可溶性蛋白、鸟苷、琥珀酸、生物碱等含量变化。得到结果为黄光可以促进半夏生长发育,促进块茎可溶性还原糖、总糖、生物碱及琥珀酸的合成,而蓝光促进块茎可溶性蛋白及鸟苷的合成;红、黄光提高叶绿素a,b含量,蓝光降低叶绿素a,b含量;白膜透过的光谱最均匀也最有利于叶绿素a的合成;单光膜中,蓝膜与黄膜较有利于叶绿素a的合成,而绿膜和红膜相对有利于叶绿素b的合成。红光下半夏的珠芽形成数最多,繁殖系数最大,说明在半夏的人工栽培中可以利用红光提高半夏的生产产量。
陈韵朱国胜郭巧生王长林刘作易
关键词:半夏光质化学成分
氮素形态对菘蓝活性成分和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3
2010年
探讨氮素形态对菘蓝活性成分累积及4种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为菘蓝合理施用氮肥提供依据。采用砂培方法栽培菘蓝,测定同一氮素水平不同氮素形态(NH4+-N:NO3--N分别为100∶0、75∶25、50∶50、25∶75、0∶100)下菘蓝生物量、叶中靛蓝和靛玉红含量、根中多糖含量及氮、磷、钾和镁4种矿质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菘蓝生物量随铵硝比的降低先增加后下降;提高NH4+-N的比例,有利于菘蓝叶片靛玉红和根中多糖的积累,全硝营养(NH4+-N/NO3--N为0∶100)时靛蓝含量最高(11.40 mg/g),为最低的3倍;NH4+-N比例较高时,促进氮和磷的积累,NO3--N比例较高时,促进钾、镁的积累。
晏枫霞王康才唐晓清罗春红
关键词:氮素形态活性成分矿质元素菘蓝
明党参干物质积累及多糖含量的动态研究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研究明党参干物质积累及多糖含量的变化规律,确定明党参最佳采收期,为明党参规范化种植提供依据。方法:定期采样,测定明党参根的鲜重、干重、折干率和多糖含量。结果:明党参根在整个生长期内总的趋势是不断生长增大,但是在一年内则随着气温、降水、抽薹、开花、结实等内外因素的变化而发生波动。1~6月份期间,多糖含量不断增加,到6月份达到最高峰,之后又逐渐下降。结论:明党参宜在3年龄即移栽后第2年的6月中下旬进行采收。
郭巧生王长林厉彦森杜清秦民坚
关键词:明党参干物质积累多糖含量最佳采收期
东北不同产地五味子药材品质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初步考察东北不同产地五味子药材的品质,为其药材质量标准的制定和规范化种植提供参考。方法:参照药典和相关文献,测定10份不同产地五味子药材的外观性状和水溶性浸出物、灰分和挥发油含量,并以HPLC测定木脂素类成分含量。结果:东北不同产地五味子药材中总灰分含量≤7.0%,酸不溶性灰分含量≤1.0%,水溶性浸出物含量≥45.0%,同时这10份药材中五味子醇甲含量则均符合我国2010年版药典规定。结论:东北不同产地五味子药材的外观性状和内在品质均存在差异,因此建立科学全面的质量标准对保证五味子药材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沈文叶正良郭巧生
关键词:木脂素
光强对菘蓝生长、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究光强对大青叶基原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生长、药材大青叶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为大青叶基原植物菘蓝的人工栽培提供参考。【方法】在100%全光照、60%全光照、20%全光照下种植菘蓝,观测菘蓝生长旺盛期叶片生长情况,同时测定大青叶靛蓝、靛玉红、总黄酮、总多糖、总游离氨基酸等化学成分质量分数和抗氧化活性。【结果】菘蓝叶片生长与光强呈正相关,100%全光照组的菘蓝株高、叶长、叶宽、叶片数、叶面积均为最高;大青叶靛蓝、总黄酮、总多糖质量分数均随着光强的降低而降低,且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靛玉红质量分数随光强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60%全光照组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但100%全光照组与20%全光照组间差异不显著;总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随着光强的降低而升高。抗氧化活性与光强呈正相关,20%全光照组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半清除率(IC50)显著高于60%全光照组和100%全光照组(P<0.05)。【结论】100%全光照下大青叶药材产量最高,且内在品质最好,较60%和20%全光照更适合栽培。
李鑫垚黄佳彬郭巧生刘俐君龚敏苏勇陆李仙赵坤
关键词:菘蓝大青叶靛蓝靛玉红总黄酮总多糖
小桐子果壳化感物质的初步分离和鉴定被引量:1
2013年
为明确小桐子(Jatropha curcas L.)果壳的化感物质,对小桐子果壳水提物的水萃取物进行了分离和初步鉴定。结果表明,AO活性部位为10 g L-1时,对萝卜(Raphanus sativus Linn.)、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Piper)Stapf]幼苗生长的抑制率均高于80%。经对AO部位进行HPLC-MS分析,选择鉴定了含量较高的6个化合物,其含量为总量的60.13%。其中,化合物6初步鉴定为楤木皂苷Ⅴ(AraliasaponinⅤ),化合物1、2、3、4、5相似,初步鉴定为肽和蛋白,其相对含量之和为56.13%。利用小桐子果壳可开发植物源除草剂。
李育川郭巧生申海进房海灵
关键词:小桐子化感物质HPLC-MS
盐胁迫对5个产地菘蓝幼苗光合特性及抗逆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盐胁迫下不同产地菘蓝幼苗的生理响应规律,为菘蓝耐盐性材料的筛选与耐盐生理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河北保定(HB)、内蒙古包头(NB)、辽宁铁岭(LT)、安徽亳州(AH)、山东滨州(SB)5个产地的菘蓝栽培居群为材料,采用避雨盆栽试验,分析不同浓度(0、50、100和150 mmol·L^(-1)NaCl)盐胁迫对各产地菘蓝幼苗生长、光合特性、保护酶系统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结果]盐胁迫下,LT和AH菘蓝幼苗含水率,叶片和根的鲜、干质量均呈下降趋势。HB和SB菘蓝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及叶绿素含量均随盐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LT和AH菘蓝则随盐浓度的增加逐渐降低。随着盐浓度的升高,5个产地菘蓝幼苗丙二醛(MDA)含量均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并在100 mmol·L^(-1)NaCl处理下达到最大值。[结论]不同产地菘蓝幼苗的耐盐性存在显著差异,100 mmol·L^(-1)盐浓度为菘蓝幼苗的极限耐受盐度。综合评价,河北保定和山东滨州菘蓝幼苗耐盐性强,内蒙古包头菘蓝的耐盐性次之,而安徽亳州和辽宁铁岭的菘蓝幼苗对盐的耐受性较差。
王雨马立敏周睿颖唐晓清白钰
关键词:菘蓝盐胁迫光合特性生理生化特性
TDZ和NAA对老鸦瓣不定芽诱导和丛生芽增殖的影响被引量:10
2014年
以老鸦瓣鳞茎芯芽和子茎(芽茎顶端膨大形成的子鳞茎)为外植体,探索噻苯隆(TDZ)和α-萘乙酸(NAA)诱导老鸦瓣外植体直接成芽的方法,建立老鸦瓣器官途径丛生芽组培体系。研究结果表明,芯芽和子茎在MS+TDZ 2.0 mg·L-1+NAA 2.0 mg·L-1和MS+TDZ 2.0 mg·L-1+NAA 4.0 mg·L-1培养基中可直接诱导不定芽,芽诱导率分别为72.92%,79.22%;利用子茎不定芽在MS+TDZ 0.2 mg·L-1+NAA 0.2 mg·L-1培养基中可进行丛生芽增殖,增殖系数2.23,形成的芽体健壮,叶色嫩绿;增殖后的丛生芽在含有IBA 1.0 mg·L-1的MS培养基中即可生根,生根率52.6%,平均3~5条根。利用老鸦瓣芯芽和子茎,筛选出了老鸦瓣芯芽和子茎直接诱导不定芽及丛生芽增殖和生根的最适培养基,建立了器官途径丛生芽组培体系。
朱丽芳徐超朱再标杨鹤同郭巧生徐红建马宏亮赵桂华
关键词:不定芽丛生芽
金菊1号和金菊2号2个杭菊栽培新品种介绍被引量:2
2012年
介绍了金菊1号和金菊2号2个栽培新品种的选育过程、历年品比试验产量表现、主要特征特性、优缺点、栽培繁种技术以及其适宜种植区域分布等情况。金菊l号和金菊2号2个栽培新品种的选育成功丰富了杭菊种质资源,同时也确保了杭菊的优质、稳产、高产,并为进一步选育良种提供了物质基础。
郭巧生沈学根汪涛周建松
关键词:药用菊花杭菊
共3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