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作品数:1,650 被引量:12,574H指数:43
相关作者:秦民坚马世平高缘尚靖戴岳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92篇期刊文章
  • 12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 1篇标准

领域

  • 1,319篇医药卫生
  • 85篇农业科学
  • 78篇文化科学
  • 72篇生物学
  • 62篇化学工程
  • 51篇理学
  • 19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哲学宗教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政治法律
  • 3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语言文字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90篇学成
  • 189篇化学成分
  • 185篇中药
  • 118篇活性
  • 116篇色谱
  • 101篇相色谱
  • 101篇高效液相
  • 99篇药理
  • 98篇黄酮
  • 95篇液相色谱
  • 88篇高效液相色谱
  • 78篇植物
  • 71篇细胞
  • 71篇化学成分研究
  • 65篇药物
  • 63篇皂苷
  • 60篇色谱法
  • 58篇液相
  • 57篇药用
  • 52篇指纹

机构

  • 1,618篇中国药科大学
  • 92篇南京中医药大...
  • 51篇江苏省中医药...
  • 32篇中国科学院
  • 28篇南京师范大学
  • 27篇上海中医药大...
  • 24篇天士力医药集...
  • 20篇天士力控股集...
  • 19篇中国科学院植...
  • 18篇暨南大学
  • 16篇天津天士力之...
  • 16篇济川药业集团...
  • 15篇南京农业大学
  • 15篇江苏康缘药业...
  • 14篇江苏大学
  • 14篇陕西中医药大...
  • 13篇江苏省中医院
  • 1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1篇中国食品药品...
  • 10篇中国中医科学...

作者

  • 138篇李萍
  • 113篇秦民坚
  • 69篇余伯阳
  • 64篇王峥涛
  • 59篇杨中林
  • 43篇张勉
  • 38篇张朝凤
  • 37篇马世平
  • 35篇孔令义
  • 35篇高山林
  • 34篇高缘
  • 31篇徐珞珊
  • 29篇李会军
  • 28篇张建军
  • 28篇濮社班
  • 28篇戴岳
  • 27篇窦昌贵
  • 27篇王强
  • 24篇张春凤
  • 21篇冯锋

传媒

  • 131篇中国中药杂志
  • 91篇中国药科大学...
  • 81篇中草药
  • 66篇海峡药学
  • 58篇药学学报
  • 46篇中国野生植物...
  • 45篇药学教育
  • 40篇中国药学杂志
  • 40篇中成药
  • 36篇药学与临床研...
  • 34篇Chines...
  • 32篇中药材
  • 31篇时珍国医国药
  • 30篇中国实验方剂...
  • 26篇现代中药研究...
  • 24篇药物生物技术
  • 23篇药学进展
  • 20篇世界科学技术...
  • 18篇药学研究
  • 16篇中国现代中药

年份

  • 4篇2024
  • 96篇2023
  • 102篇2022
  • 97篇2021
  • 102篇2020
  • 80篇2019
  • 78篇2018
  • 47篇2017
  • 34篇2016
  • 46篇2015
  • 44篇2014
  • 56篇2013
  • 50篇2012
  • 78篇2011
  • 77篇2010
  • 78篇2009
  • 88篇2008
  • 55篇2007
  • 65篇2006
  • 49篇2005
1,6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霍山地区4种石斛属植物的遗传多态性分析被引量:12
2006年
利用AP-PCR方法对4种霍山来源的石斛属植物基因组DNA进行了多态性分析,从75种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0种扩增条带清晰、稳定的随机引物,通过PCR扩增共获得250条DNA片段,其中呈多态性的片段数为165条,占扩增条带数的66%,显示了霍山来源的石斛植物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利用NT-syspc分析软件对不同石斛品种间的平均遗传距离进行了分析,并利用UPGMA聚类分析方法构建它们的亲缘关系聚类图,结果表明4种霍山来源的石斛品种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它们之间的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63,其中铁皮石斛和铜皮石斛的亲缘关系最近,两者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78,它们与串珠石斛的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为0.6和0.61,与霍山石斛的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为0.63和0.58;但是,相对于形态接近的铜皮石斛,铁皮石斛与霍山石斛的亲缘关系更近。
金国虔蔡春海于凌杰李萍叶波平
关键词:石斛属植物随机扩增多态性DNA遗传多态性
连云港沿海5种贝类生物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4
2006年
利用随机引物多聚酶链式反应(AP-PCR)技术对来自江苏省连云港海区5种重要的水产贝类(文蛤、青蛤、杂色蛤仔、四角蛤蜊和缢蛏)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由选取的28条随机引物共扩增出482个DNA片段,遗传多态性高达100%,而帘蛤科内的3种贝类的遗传多态性平均为91%。利用NTSYSpc生物学软件计算出5种贝类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和相对遗传距离,聚类分析(UPGAM)结果表明:5种贝类在系统进化上的关系较远,它们可聚类为3组,它们的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520,其中Ⅰ组有文蛤和青蛤,组内遗传相似系数为0.570;Ⅱ组有四角蛤蜊,它与Ⅰ组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61;Ⅲ组有杂色蛤仔和缢蛏,组内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44。
胡虹金国虔吴梧桐李萍叶波平
关键词:贝类基因组DNA
基于斑马鱼M-Act/Tox联合评价箭叶淫羊藿的代谢-效/毒作用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基于斑马鱼代谢-效/毒(M-Act/Tox)联合评价箭叶淫羊藿代谢、抗骨质疏松效应及毒性。方法用受精后1~6d(1~6 dpf)斑马鱼评价箭叶淫羊藿(生药质量浓度200、500、1 000、1 500、2 000μg/m L)的安全性,观察鱼脏器形态、计数死亡数并计算斑马鱼半数死亡浓度(LC50);用5 dpf斑马鱼暴露于箭叶淫羊藿(生药250μg/m L)24 h,分析6个代表性黄酮成分朝藿定A(EA)、朝藿定B(EB)、朝藿定C(EC)、淫羊藿苷、箭藿苷C(SC)与宝藿苷I(BI)变化;用25μmol/L泼尼松龙诱导斑马鱼骨质疏松模型,采用茜素红对培养至8 dpf的各组斑马鱼幼鱼骨骼染色,进行显微检测、数码成像,并用图像软件定量分析骨骼染色区域来评价箭叶淫羊藿抗骨质疏松活性。结果箭叶淫羊藿在500μg/m L及以上质量浓度时致斑马鱼中毒(脏器变形或死亡),毒性与给药质量浓度和时间相关;经斑马鱼作用后,EA、EB、EC及淫羊藿苷几近全部转化,代谢物以SC与BI为主;箭叶淫羊藿在一定质量浓度(6.25、12.5、25μg/m L)具显著的抗泼尼松龙诱导斑马鱼骨丢失作用。结论用斑马鱼有效评价了箭叶淫羊藿的代谢、抗骨质疏松效应与毒性。斑马鱼M-Act/Tox联合法有机整合了斑马鱼代谢方法、骨质疏松模型及毒性评价法的优势,实现基于体内过程的效应/毒性评价,为抗骨质疏松中药筛选提供新思路与方法。
葛静凌洁宁青宁青宋捷宋捷韦英杰
关键词:箭叶淫羊藿斑马鱼代谢
紫菀毒性部位和款冬花配伍相杀部位的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紫菀与款冬常被作为药对一同使用,有化痰止咳之效。前期研究显示紫菀具有一定毒性,而款冬与之配伍后具有减毒作用。本实验旨在确定紫菀的毒性部位,并找到款冬花与之配伍的相杀部位。方法以小鼠急性毒性为指标,比较紫菀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毒性,选择毒性最大的提取物筛选紫菀的毒性部位;将款冬花不同溶剂提取物与紫菀提取物配伍,选择减毒效果最佳的提取物,通过配伍实验确定款冬花有效降低紫菀毒性的部位,即相杀部位。结果紫菀乙醇提取物的毒性大于水提物,且其毒性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加而增加,90%醇提物毒性最大;毒性部位追踪结果显示,除醋酸乙酯部位外其他3个部位均未表现毒性,说明其毒性成分集中。款冬花不同提取物与紫菀配伍后,30%乙醇提取物的效果最为显著;相杀部位筛选结果显示,水部位没有减毒效果,醋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效果相当。结论紫菀的毒性部位为90%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位,款冬花的相杀部位为30%醇提物的醋酸乙酯部位及正丁醇部位。
邵静金晶张勉黄芳窦昌贵韦妍妍
关键词:紫菀款冬花配伍
D-最优混料设计优化阿莫罗芬自乳化基质乳膏及乳膏流变学研究被引量:32
2010年
目的通过D-最优混料设计优化阿莫罗芬自乳化基质乳膏的处方,并对其流变性、过敏性和稳定性进行研究。方法以Tefose 63、液体石蜡、Labrafil M 1944CS、Carbomer 980用量为因素,以黏度、性状、平均粒径为指标,选用数学模型描述指标和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以设定适宜的黏度,良好的外观和最小的平均粒径为目标值,预测最优处方;并对最优处方进行流变性、过敏性和稳定性研究。结果由最佳回归模型可知5个因素和3个指标之间存在较好的定量关系,4个验证处方的实验值与预测值无显著差异。阿莫罗芬自乳化基质乳膏无过敏性,属于假塑性流体,具有剪切变稀和温度变稀的特点。结论 D-最优混料设计可用于阿莫罗芬乳膏处方的优化,建立的数学模型具有准确的预测性,采用自乳化基质制备的乳膏非常稳定。
高丽琼舒文娟高缘张建军
关键词:阿莫罗芬流变性过敏性稳定性
鬼针草总黄酮对神经、呼吸、心血管系统的安全药理学研究
2020年
目的观察鬼针草总黄酮(TFB)对中枢神经、呼吸及心血管系统方面的影响。方法采用灌胃给药ICR小鼠,观察TFB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采用十二指肠给药,观察TFB对Beagle犬心电、血压及呼吸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高剂量组TFB(1350 mg/kg)可明显降低小鼠自发活动次数。TFB与镇静催眠类药物戊巴比妥钠同时使用具有明显协同作用;TFB给药450 mg/kg及以下剂量时,Beagle犬心率、血压、呼吸等指标均无显著变化。结论TFB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有潜在不良影响,临床使用应注意监测中枢神经系统相关指标以确保用药安全。
李莎莎王虎斌丁亚军刘晶樊昌艳
关键词:鬼针草总黄酮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
基于AHP-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枇杷清肺饮矫味工艺
2023年
目的优选枇杷清肺饮最佳矫味配方。方法首先建立口感评价标准,结合AHP-模糊数学法从甜味、香气、口腔余味、总体口感四个方面评价不同矫味剂对枇杷清肺饮的掩味效果。结果处方4评分结果最高,矫味效果最好,即每1.6 g浸膏粉加入0.15%纽甜和1.0%橙粉末香精1。结论运用AHP-模糊数学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出枇杷清肺饮的最优矫味配方,极大改善了原制剂的口感,提高了患者的顺应性,可为制剂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胡泽萍张福明高子涵宋兆辉何毅
关键词:枇杷清肺饮层次分析法
蜜炙枇杷叶中1个新酚苷类化合物被引量:2
2019年
综合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RP-18和制备型HPLC等色谱技术,从蜜炙枇杷叶水提物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并通过MS和NMR等多种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分别为japonicanoside A(1)、nerolidol-3-O-α-L-rhamn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2)、nerolidol-3-O-α-L-rhamnopyranosyl-(l→4)-α-L-rhamnopyranosyl-(1→2)-[α-L-(4-trans-feruloyl)-rhamn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3)、儿茶素[(+)-catechin,4]、表儿茶素[(-)-epicatechin,5]、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kaempferol-3-O-α-L-rhamnopyranoside,6)、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quercitrin,7)、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quercetin-3-O-β-D-galactopyranoside,8)、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quercetin-3-O-β-glucopyranoside,9)、香草醛(vanillin,10)、原儿茶醛(protocatechuic aldehyde,11)、麦芽酚(maltol,12)。其中,化合物1为1个新的酚苷类化合物。
陆冰云巫兴东贾毓宁范君婷谭宁华
关键词:化学成分
六味地黄汤化学研究方法的探索被引量:22
1991年
近一二十年来,中药复方的研究愈来愈多,但大多为药理、药效学的研究,而对复方的化学研究还比较少。因此对复方制剂的质量检测,多按方中某一药物的某种成分为指标,进行定性或定量。
严永清朱丹妮吴建新蒋莹
关键词:六味地黄汤化学分析
艾叶提取物对万古霉素诱导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1
2022年
考察艾叶乙醇提取物对万古霉素(VAN)诱导的急性肾损伤(AKI)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采用小鼠腹腔注射VAN建立药物性AKI模型,30只实验小鼠分成空白组、模型组、高、中、低3个给药剂量组,并采用灌胃方式给药(ig)。检测小鼠血清中肾功能指标小鼠胱抑素C(Cys C)、尿素氮(BUN)、肌酐(Scr)的含量水平,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GSH-Px)的含量水平,以及炎症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水平;此外,观察染色肾脏病理情况,并检测肾组织匀浆中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Caspase-3的含量水平。结果表明,艾叶乙醇提取物对VAN诱导的AKI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氧化应激、抑制炎症与细胞凋亡等有关。
李达李敏蔡文志柳文媛徐健杨宝卫冯锋
关键词:急性肾损伤万古霉素
共16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