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医科大学药学院

作品数:1,839 被引量:9,584H指数:35
相关作者:蒋晔曹德英杜青袁志芳王磊更多>>
相关机构:石家庄学院化工学院河北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北京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20篇期刊文章
  • 10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78篇医药卫生
  • 172篇理学
  • 131篇化学工程
  • 53篇文化科学
  • 27篇生物学
  • 20篇农业科学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轻工技术与工...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哲学宗教
  • 4篇经济管理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语言文字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51篇色谱
  • 300篇相色谱
  • 265篇液相色谱
  • 250篇高效液相
  • 235篇高效液相色谱
  • 234篇色谱法
  • 209篇药物
  • 166篇液相色谱法
  • 165篇高效液相色谱...
  • 129篇液相
  • 97篇盐酸
  • 81篇细胞
  • 72篇中药
  • 69篇学成
  • 68篇化学成分
  • 66篇制剂
  • 58篇体外
  • 57篇活性
  • 57篇胶囊
  • 56篇肿瘤

机构

  • 1,825篇河北医科大学
  • 124篇河北医科大学...
  • 58篇河北医科大学...
  • 47篇河北医科大学...
  • 45篇河北医科大学...
  • 44篇河北省人民医...
  • 36篇河北省药品检...
  • 27篇河北化工医药...
  • 24篇石家庄制药集...
  • 23篇河北省中医院
  • 19篇河北科技大学
  • 18篇河北师范大学
  • 18篇空军总医院
  • 16篇北京大学
  • 15篇石家庄市中心...
  • 15篇石家庄学院
  • 13篇河北中医学院
  • 12篇石家庄市第一...
  • 11篇河北大学
  • 11篇沈阳药科大学

作者

  • 233篇蒋晔
  • 226篇张兰桐
  • 129篇曹德英
  • 102篇史清文
  • 85篇任雷鸣
  • 77篇刘伟娜
  • 76篇袁志芳
  • 71篇王伟
  • 70篇黄喜茹
  • 54篇王静
  • 52篇霍长虹
  • 52篇王春英
  • 51篇张嫚丽
  • 50篇杜玉民
  • 50篇李力更
  • 49篇杜青
  • 47篇杨彩琴
  • 44篇王巧
  • 43篇赵丁
  • 33篇王永利

传媒

  • 156篇河北医科大学...
  • 123篇中国医药工业...
  • 100篇中草药
  • 79篇中国药房
  • 78篇中国医院药学...
  • 65篇药物分析杂志
  • 57篇中国药学杂志
  • 42篇中成药
  • 40篇中国现代应用...
  • 37篇华西药学杂志
  • 36篇中国中药杂志
  • 36篇中国新药杂志
  • 35篇中国药理学通...
  • 34篇河北医药
  • 31篇天然产物研究...
  • 29篇时珍国医国药
  • 29篇分析科学学报
  • 28篇药学学报
  • 24篇河北化工
  • 24篇中国药业

年份

  • 3篇2024
  • 39篇2023
  • 37篇2022
  • 33篇2021
  • 32篇2020
  • 41篇2019
  • 47篇2018
  • 65篇2017
  • 65篇2016
  • 48篇2015
  • 59篇2014
  • 81篇2013
  • 86篇2012
  • 94篇2011
  • 138篇2010
  • 118篇2009
  • 114篇2008
  • 119篇2007
  • 135篇2006
  • 134篇2005
1,8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护肝片中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的含量被引量:18
2004年
目的:建立护肝片中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样品用甲醇超声,提取液滤过,采用RP-HPLc法,DiamonsilTMC18(250 mm×4.6 mm,5μm)分析柱,乙腈-水-冰醋酸(70:30:0.1)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的保留时间分别约为19 min和26 min,并与其邻近峰的分离度均大于1.5。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2-0.12μg(r=0.9999)和0.048-0.288μg(r=0.9999),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291 ng和0.806 ng,平均回收率和RSD分别为97.25%,2.6%和97.07%,1.9%。结论: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护肝片的含量测定方法。
杜英峰袁志芳王春英张兰桐王海荣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护肝片肝硬化
双苯氟嗪-聚乙二醇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热力学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制备双苯氟嗪-聚乙二醇6000分散体,计算双苯氟嗪在聚乙二醇分散过程中的热力学参数。方法:研磨法制备双苯氟嗪-固体分散体,采用红外吸收光谱、X线粉末衍射光谱、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表征分散体的形成,考察不同研磨时间、不同载体比例对形成固体分散体的影响,应用相溶解度法测定不同温度下双苯氟嗪在聚乙二醇中的溶解度,计算热力学参数。结果:固体分散体的溶出速率明显高于原料药及物理混合物,而且载体比例越大,分散体的溶出速率越快,药/载体质量比为1∶3、研磨3 h的固体分散体10 min累计溶出为原料药的4.75倍,分散体的表观稳定常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25℃时分散体形成过程的ΔrH=-267.3 kJ·mol-1,ΔrS=-0.786 kJ·mol-1·K-1,ΔrG=-33.13 kJ·mol-1。结论:制备的双苯氟嗪-聚乙二醇固体分散体能加速体外溶出,药物与载体形成低共熔物,双苯氟嗪在聚乙二醇分散过程中的主要驱动力为焓驱动。
王静石晓伟杨彩琴吴海燕安志倩
关键词:双苯氟嗪固体分散体体外溶出度表观稳定常数热力学参数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唑来膦酸及其制剂含量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唑来膦酸及其制剂含量。方法:采用离子对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固定相为 BDS C_8色谱柱(5μm,4.6 mm×150 mm),以甲醇-5 mmol·L^(-1)磷酸二氢钠缓冲液配制的6 mmol·L^(-1)四丁基溴化铵溶液(用2 mol·L^(-1)氢氧化钠溶液调节 pH 至7.0)(20:8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柱温室温,检测波长220 nm。结果:当唑来膦酸的浓度在0.08~0.80 mg·mL^(-1)时,其峰面积与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6);注射用唑来膦酸低、中、高3个量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0%,100.8%,100.9%,RSD 分别为0.3%,0.6%,0.9%;唑来膦酸注射液低、中、高3个量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100.5%,100.7%,RSD 分别为1.0%,0.7%,0.9%。结论:方法结果准确,操作简便,分析快速,不受制剂中辅料的干扰,适用于唑来膦酸原料药及制剂的含量测定。
蒋晔张晓青徐智儒
关键词:制剂含量离子对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注射用唑来膦酸四丁基溴化铵检测波长RSD
禁用含马兜铃酸中药的法规及专业问题探讨被引量:3
2006年
郝福蒋晔李艳荣丁翔宇
关键词:含马兜铃酸中药禁用龙胆泻肝胶囊龙胆泻肝颗粒超量服用马兜铃酸A
依托泊苷鼻用黏附微球的性质考察及药动学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通过对依托泊苷壳聚糖微球的黏附性、纤毛毒性及家兔体内药动学研究,评价其鼻腔给药的应用价值及作用。方法采用在体蟾蜍上颚纤毛评价微球的纤毛毒性,用纤毛输送速率考察黏膜黏附性;用HPLC测定不同剂型和不同给药方式家兔体内吸收情况。结果依托泊苷壳聚糖微球具有黏附性,无纤毛毒性;鼻腔给药后峰浓度(ρmax)为(85.99±3.52)μg·L-1,达峰时间(tmax)为(60.64±7.66)min。结论壳聚糖微球可以延长药物在鼻腔内的滞留时间,提高药物吸收,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杨亚兰杜青敦洁宁
关键词:依托泊苷鼻腔给药药动学壳聚糖微球
苦参碱缓释亚微球的制备及工艺优化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为防治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以聚乳酸(Poly-L-lactide,PLLA)为材料,制备苦参碱缓释亚微球。方法:采用有机相分散-溶剂扩散法制备苦参碱PLLA亚微球,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优化制备工艺,并对其体外释放特性进行评估。结果:以载药量、包封率、粒径及多分散系数为评价指标,考察内相PLLA浓度、理论载药量和外相明胶浓度对制备工艺的影响,对因素-指标分别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次多项式拟合,结果表明采用二次多项式拟合的效果较好,用效应面法选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LLA浓度12%,理论载药量13%,明胶浓度1.5%,按优化工艺制得的亚微球光滑圆整,载药量、包封率、粒径及多分散系数分别为6.526%,50.2%,679.2nm,0.005。亚微球体外释放30d累积释放率达80.66%。结论:制得的亚微球满足缓释长效的要求,所建立的模型预测性良好。
王建欣曹德英杜青敦洁宁吴宝剑
关键词:苦参碱聚乳酸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
间尼索地平分子模板聚合物的识别特性被引量:3
2009年
A molecular template synthetic polymer highly selective for m-nisoldipine was prepared by a molecular imprinting technique.The selective bind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mplate polymer were evaluated by Scatchard analysis and ultraviolet spectrometr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ts dissociation constant was estimated to beKd=1.523×10-3mmol/L.The selectivity binding experiment for substrates indicated the polymer gave a high affinity and selectivity for m-nisoldipine.
贾评冯丽霞刘静修荣
关键词:分子印迹聚合物间尼索地平分子识别
朝藿定C在不同血浆中蛋白结合率的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建立测定朝藿定C在健康人血浆和犬血浆中蛋白结合率的方法。方法采用平衡透析法结合HPLC法对朝藿定C与健康人血浆和犬血浆的蛋白结合率进行测定。采用Waters C18柱,柱温为25℃,流动相为乙腈-水(30∶70),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69 nm。结果朝藿定C在不同介质中的精密度和回收率均较好,与人血浆在100、50、25 mg/L质量浓度下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75.6±1.6)%、(72.5±1.3)%、(76.5±0.8)%;与犬血浆在100、50、25 mg/L质量浓度下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70.0±1.7)%、(72.4±2.2)%、(74.0±2.0)%。结论体外朝藿定C与人血浆和犬血浆蛋白结合率较高,且与血药无明显的浓度依赖性。
刘敏彦赵韶华许红辉贾继明李向军张兰桐
关键词:朝藿定C蛋白结合率平衡透析法高效液相色谱
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达卢生坦的含量
2010年
目的:建立测定达卢生坦含量的高效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方法:采用未涂层融硅石英毛细管;以30 mmol·L^(-1)磷酸氢二钠-磷酸(pH 7.05)为运行缓冲液;工作电压20 kV;检测波长214 nm。结果:在上述色谱条件下,经高湿、高热、酸、碱、光照、氧化破坏所产生的相关杂质彼此之间与达卢生坦主峰可得到有效的分离;达卢生坦在5~160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检测限1.3μg·mL^(-1)。结论:采用毛细管电泳法分析达卢生坦的含量,方法简便、灵敏、专属性强,准确度好。可用于达卢生坦的质量控制与生产过程中有关物质的检查。
谷建敏孔德志杜秀芳张兰桐
关键词:毛细管区带电泳法
帕洛诺司琼对奥沙利铂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研究帕洛诺司琼对大鼠体内奥沙利铂药动学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组(n=10),对照组只给奥沙利铂,给药剂量为23.11mg·kg^-1实验组在给奥沙利铂前30min给予帕洛诺司琼0.03mg·kg^-1。2组大鼠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0,5,15,30,45,60,120,180min取血,HPLC法测定血浆奥沙利铂浓度,用统计矩法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奥沙利铂检测浓度的线性范围为2.0~160.0μg·ml^-1(r=0.9995),方法回收率为101.6%~112.7%,日内、日间RSD均〈5%。对照组和实验组奥沙利铂的药动学参数分别为:AUC(0-∞)(12.67±1.69)mg·h·L^-1,(11.97±1.41)mg·h·L^-1;Cmax(72.82±12.09)mg·L^-1,(70.12±14.22)mg·L^-1;t1/2z:(0.550±0.210)h,(0.671±0.333)h。各项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奥沙利铂单独使用及与帕洛诺司琼合用的药动学参数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帕洛诺司琼对奥沙利铂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没有影响。
刘剑张志清杨秀岭贡莹何文娟史骁骁
关键词:奥沙利铂帕洛诺司琼药动学高效液相色谱法
共18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