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作品数:3,380 被引量:11,034H指数:34
相关作者:孟令鹏郑世钧魏永巨张萍林进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石家庄学院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88篇期刊文章
  • 87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858篇理学
  • 516篇化学工程
  • 247篇环境科学与工...
  • 241篇文化科学
  • 188篇医药卫生
  • 185篇一般工业技术
  • 110篇电气工程
  • 78篇生物学
  • 71篇轻工技术与工...
  • 60篇金属学及工艺
  • 33篇农业科学
  • 31篇电子电信
  • 24篇自动化与计算...
  • 24篇自然科学总论
  • 18篇冶金工程
  • 16篇动力工程及工...
  • 15篇机械工程
  • 12篇天文地球
  • 8篇经济管理
  • 8篇哲学宗教

主题

  • 460篇催化
  • 194篇配合物
  • 186篇光谱
  • 179篇荧光
  • 172篇纳米
  • 165篇离子
  • 133篇化合物
  • 122篇金属
  • 121篇电化学
  • 119篇催化剂
  • 118篇催化合成
  • 114篇分子
  • 108篇教学
  • 107篇晶体
  • 102篇光催化
  • 98篇卟啉
  • 97篇甲基
  • 93篇晶体结构
  • 91篇电极
  • 89篇氮杂

机构

  • 3,360篇河北师范大学
  • 106篇河北医科大学
  • 78篇河北科技大学
  • 65篇河北工业职业...
  • 56篇秦皇岛市第一...
  • 51篇中国科学院
  • 51篇石家庄学院
  • 47篇北京大学
  • 39篇中国科学院山...
  • 29篇河北化工医药...
  • 26篇北京科技大学
  • 26篇邯郸学院
  • 25篇沧州师范专科...
  • 25篇邢台学院
  • 22篇河北省科学院
  • 20篇北京师范大学
  • 19篇中国环境科学...
  • 19篇石家庄职业技...
  • 19篇中国科学院生...
  • 18篇北京理工大学

作者

  • 227篇马子川
  • 197篇魏雨
  • 141篇孟令鹏
  • 130篇郑世钧
  • 122篇魏永巨
  • 120篇林进
  • 108篇韩士田
  • 106篇韩占刚
  • 99篇宋秀芹
  • 97篇武克忠
  • 89篇李媛
  • 87篇童汝亭
  • 87篇刘彦钦
  • 84篇丁克强
  • 83篇李晓艳
  • 81篇曾艳丽
  • 78篇张萍
  • 78篇陈汝芬
  • 77篇顾登平
  • 70篇王兰芝

传媒

  • 583篇河北师范大学...
  • 74篇河北化工
  • 59篇化学教育
  • 57篇有机化学
  • 53篇化学试剂
  • 51篇化学学报
  • 49篇无机化学学报
  • 47篇光谱实验室
  • 47篇物理化学学报
  • 45篇高等学校化学...
  • 44篇化学研究与应...
  • 44篇光谱学与光谱...
  • 36篇化学世界
  • 35篇化学通报
  • 35篇应用化学
  • 30篇大学化学
  • 29篇精细化工
  • 27篇化学教学
  • 23篇人工晶体学报
  • 21篇分析化学

年份

  • 4篇2024
  • 39篇2023
  • 45篇2022
  • 51篇2021
  • 32篇2020
  • 58篇2019
  • 76篇2018
  • 61篇2017
  • 105篇2016
  • 120篇2015
  • 113篇2014
  • 139篇2013
  • 107篇2012
  • 143篇2011
  • 157篇2010
  • 157篇2009
  • 176篇2008
  • 152篇2007
  • 140篇2006
  • 149篇2005
3,3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酸基有机无机杂化钒酸盐用于电催化析氧性能研究
高性能电催化剂是众多能源转换和存储体系的关键技术。电催化析氧反应(OER)是可充电金属空气电池、CO还原和水裂解的关键的半反应。目前最好的析氧催化剂仍为贵金属氧化物,高昂的成本和低储量限制了其大规模的应用。开发廉价、高效...
胡娜马媛媛韩占刚
关键词:多金属氧酸盐电催化碱性介质
文献传递
Sr2CeO4:Ln(Ln=Eu,Sm)的微波合成与荧光性质
Sr2CeO4: Ln (Ln = Eu, Sm) phosphors are firstly synthesized by microwave radiation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
宋会花康宏格王继业涂华民
关键词:SR2CEO4荧光微波
文献传递
油酸修饰纳米铜粉的摩擦学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采用了液相还原修饰法,在溶液中直接合成了油酸表面修饰的纳米Cu微粒。在四球摩擦擦损试验机上考察了其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在45#变压器油中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纳米Cu微粒粒径在20-50 nm之间,且分布均匀;较低载荷下,纳米Cu微粒对油品的润滑性能没有影响,当载荷达到600 N以上时,其抗磨减摩性能有显著的提高。XPS分析表明,较高载荷下的摩擦表面形成了单质铜和油酸的沉积膜,正是这层沉积膜的作用使得纳米Cu微粒具有优异的抗磨减摩性能。
付洪瑞王士钊刘东志王铁
关键词:纳米微粒摩擦学性能
席夫碱结构对Cu缓蚀作用的影响被引量:11
2007年
用自组装技术使席夫碱在Cu表面自组装成膜,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交流阻抗方法及量子化学法研究了席夫碱结构对Cu缓蚀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席夫碱类化合物在发挥其活性时应以接受电子为主,此类化合物的亚胺或甲亚胺特性基团(-RC=N-)和苯环上的-OH是该类化合物的主要活性区,席夫碱苯环的-H被给电子基团取代会提高对Cu的缓蚀效率,且取代基团越靠进-C=N-,形成的螯合物越稳定,缓蚀效率越高.
陈玉红唐致远童汝亭王庆飞
关键词:席夫碱缓蚀剂自组装膜
掺铝铁饼状α-Fe2O3微粒的制备及性能被引量:7
2008年
采用液相催化相转化法,以Fe(III)与Al(III)的共沉淀为前驱物合成了铁饼状α-Fe2O3微粒,探讨了各种因素如铝离子的掺杂浓度、反应温度以及催化剂Fe(II)离子用量等对合成铁饼状α-Fe2O3微粒的影响,并对产物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电子衍射(E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表征,研究了样品的热稳定性及磁性能.结果表明:初始pH值为9,nFe(II)/nFe(III)≤0.04,nAl/nFe(III)=0.14、反应温度为100~140℃时,可制备出铁饼状α-Fe2O3微粒.尽管铝和铁均为三价且二者的氧化物均具有刚玉结构,但因二者离子半径的差异而使α-Fe2O3晶胞参数因铝取代铁而减小,其矫顽力和剩磁也因铝取代而发生变化.电子衍射证明该方法合成的微粒为单晶粒子,且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曹付玲吴育飞刘辉魏雨
关键词:铝掺杂
三种中等化学教学类期刊化学史研究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以《化学教育》、《中学化学教学参考》、《化学教学》三种中等化学类期刊为研究对象,对1998-2007年10年间发表的有关化学史的论文进行分析。主要从论文分布年代、作者所在的区域、作者单位、作者合作情况、论文内容5个方面做了统计分析和评价.从另一个侧面分析探讨我国关于化学史的研究现状以及尚存的问题。
习书秀刘敬华
关键词:化学史
典型低温低浊水体的混凝工艺条件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以新疆额尔齐斯低温低浊河水为典型研究对象,通过调节絮凝反应条件和增加颗粒物浓度,并结合颗粒计数、絮体成长监测、过滤性能评价等方法,对低温低浊水的混凝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絮凝慢速反应时间为20~25 min,水力剪切强度G=30 s-1,其对应的GT值为(3.6~4.5)×104时,可以得到较好的混凝效果。此外,通过投加高岭土提高原水浊度,沉后水的过滤性能得到显著改善。
郑蓓李涛葛小鹏林进王东升
关键词:低温低浊絮凝条件颗粒数絮体
高锰酸钾改性活性炭对Au^(3+)的吸附性能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以高锰酸钾改性的颗粒活性炭(MAC)为吸附剂,研究了pH值、吸附时间、MAC投加量和Au3+浓度对Au3+吸附性能的影响,并测定了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随着pH的升高MAC对Au3+的吸附率先升高后降低,在pH=2.5时吸附率达到98%;在体系25℃,pH=2.5的条件下,MAC对Au3+的吸附率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吸附平衡时间为90 min;Au3+的吸附量随MAC投加量和Au3+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对Au3+的吸附符合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规律,单分子层饱和吸附量为0.332 4 mmol/g.
于化江张立艳赵梅青
关键词:改性活性炭高锰酸钾
自组装单分子膜的有序度被引量:4
1999年
自组装(Self-assembly)是80年代新兴的一种非常简单的成膜技术,该技术提供了在分子水平上方便地构造理想界面的手段,所得到的自组装单分子膜(Self-assembledmonolayers,SAMs)具有优于传统的LB膜的有序性与稳定性,在...
崔晓丽蒋殿录刁鹏李俊新李俊新王心葵
关键词:自组装单分子膜有序度硫醇覆盖度LB膜
“虚实结合+课程思政”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被引量:1
2023年
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分支,是一门研究有机物结构、性质及其合成的一门学科。而实验教学则在有机化学中起重要作用,帮助学生对所学理论进行印证与理解。本文基于疫情期间线上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经验,将虚拟仿真平台与实验教学相结合,达到实验情景真实再现,推动传统实验教学结构的升级与改革。授课过程中,教师秉持以人为本、协同发展的教育理念,将思政要素引入实验课堂,以此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
郝志强周晓宇林进冯祺于海涛
关键词:有机化学实验虚拟仿真平台教学改革
共33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