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1,385 被引量:8,929H指数:40
相关作者:孔令锋于红李文涛刘兴旺王芳更多>>
相关机构:淮海工学院海洋学院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淮海工学院海洋学院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建设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67篇期刊文章
  • 18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54篇农业科学
  • 376篇生物学
  • 7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8篇医药卫生
  • 16篇经济管理
  • 15篇天文地球
  • 7篇化学工程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理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80篇对虾
  • 154篇养殖
  • 102篇凡纳滨对虾
  • 98篇刺参
  • 79篇牡蛎
  • 72篇扇贝
  • 71篇免疫
  • 68篇饲料
  • 64篇盐度
  • 61篇基因
  • 60篇栉孔扇贝
  • 54篇细胞
  • 50篇长牡蛎
  • 48篇蛋白
  • 48篇牙鲆
  • 44篇叶绿
  • 44篇叶绿素
  • 43篇幼鱼
  • 43篇鱼类
  • 43篇温度

机构

  • 1,354篇中国海洋大学
  • 92篇中国水产科学...
  • 35篇中国科学院
  • 23篇淮海工学院
  • 2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7篇大连海洋大学
  • 15篇大连水产学院
  • 15篇山东省淡水水...
  • 12篇上海海洋大学
  • 10篇厦门大学
  • 10篇天津科技大学
  • 10篇浙江海洋大学
  • 9篇国家海洋局第...
  • 9篇广东海洋大学
  • 9篇集美大学
  • 9篇浙江海洋学院
  • 8篇内蒙古民族大...
  • 8篇天津农学院
  • 7篇中国水产科学...
  • 7篇通威(集团)...

作者

  • 215篇董双林
  • 140篇麦康森
  • 112篇李琪
  • 100篇潘鲁青
  • 99篇田相利
  • 98篇王芳
  • 94篇温海深
  • 91篇艾庆辉
  • 80篇张秀梅
  • 78篇战文斌
  • 73篇马甡
  • 68篇高天翔
  • 67篇于瑞海
  • 65篇张文兵
  • 56篇梁英
  • 55篇孔令锋
  • 55篇张沛东
  • 50篇李吉方
  • 50篇绳秀珍
  • 48篇徐玮

传媒

  • 283篇中国海洋大学...
  • 127篇水产学报
  • 116篇中国水产科学
  • 115篇海洋湖沼通报
  • 56篇海洋科学
  • 53篇水生生物学报
  • 44篇海洋与湖沼
  • 42篇渔业科学进展
  • 26篇海洋水产研究
  • 17篇高技术通讯
  • 17篇水产科学
  • 15篇应用生态学报
  • 14篇海洋环境科学
  • 13篇河北渔业
  • 11篇生态学报
  • 11篇齐鲁渔业
  • 11篇南方水产
  • 11篇第六届世界华...
  • 10篇中国水产学会...
  • 8篇海洋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23篇2023
  • 18篇2022
  • 11篇2021
  • 24篇2020
  • 40篇2019
  • 40篇2018
  • 44篇2017
  • 65篇2016
  • 73篇2015
  • 87篇2014
  • 91篇2013
  • 93篇2012
  • 95篇2011
  • 90篇2010
  • 97篇2009
  • 92篇2008
  • 114篇2007
  • 78篇2006
  • 73篇2005
1,3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循环饥饿-投喂策略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和水质的影响被引量:5
2018年
研究了不同饥饿-投喂策略对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pinephelus lanceolatus♂)的生长和能量收支的影响。实验包括3个处理:C(持续投喂);S1R3(饥饿1d,投喂3d);S1R7(饥饿1d,投喂7d);S1R11(饥饿1d,投喂11d)。实验在生产性水泥养殖池中进行,养殖池规格为6m*6m,水深1.1m,日换水率为400%,珍珠龙胆石斑鱼的养殖密度为18.3ind·m-2。研究结果表明,处理组S1R7和S1R11石斑鱼末体重与对照差异不显著(P>0.05),而S1R3处理鱼末体重则显著低于对照(P<0.05);3个处理石斑鱼特定生长率变化趋势与末体重相似,处理组S1R7和S1R11石斑鱼与对照差异不显著(P>0.05),而S1R3处理则显著低于对照(P<0.05);处理组S1R7和S1R11石斑鱼摄食率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S1R3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处理组S1R7和S1R11石斑鱼饲料系数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S1R3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从各处理水质状况比较,S1R3和S1R7处理各指标浓度总体上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S1R11处理与对照差异不大(P>0.05)。综合生长和水质指标可以看出,适宜的饥饿-投喂策略并不影响珍珠龙胆石斑鱼的正常生长。在本研究条件下,饥饿1天,投喂7d的循环投喂模式下,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与对照相比差异不大,表现出完全补偿生长效应,水质指标则明显优于持续投喂。这一研究结果对于珍珠龙胆石斑鱼工厂化养殖技术与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王润王晓龙田相利董双林李志凌韩笑冰
鱼类内源性生长激素释放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8年
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是在哺乳动物中发现的第一个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的内源性配体,部分鱼类的Ghrelin基因和肽链结构已经被确定。与哺乳动物相似,鱼类Ghrelin的主要分泌部位也在消化道,但在脑、肾脏、鳃、心脏等组织中也有少量分泌。鱼类的Ghrelin参与多种生理功能的调节,包括促进摄食以及调节脑垂体内多种激素的分泌,可促进脑垂体分泌LH和GH,某些鱼类Ghrelin可能具有促进脑垂体分泌PRL的功能。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鱼类Ghrelin结构与生理功能研究概况,旨在为丰富鱼类内分泌生理学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牟幸江温海深董双林
关键词:生长激素释放肽内分泌生理功能
盐度对三疣梭子蟹生长、蜕壳及能量利用的影响被引量:37
2012年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盐度(15,20,25,30,35)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幼蟹生长、蜕壳和能量利用的影响,探讨了三疣梭子蟹生长的最适盐度、蜕壳与生长的关系以及不同盐度水平下蟹的蜕壳同步性。实验时间为50 d,结果显示:1、盐度显著影响三疣梭子蟹的摄食、生长和能量利用。盐度20、25和30组,三疣梭子蟹的日摄食率(FId)较小,但其食物转化效率(FCEd)较高,其中盐度30组蟹的食物转化效率显著高于盐度15和35组(P〈0.05),与盐度20和25组差异不显著(P〉0.05)。盐度20、25和30组的能量吸收效率(K1)和净生长效率(K2)显著高于盐度15和35组。实验结束时,盐度30组三疣梭子蟹获得了较高的湿重、相对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且显著高于盐度15和35组(P〈0.05),而与盐度20和25组间的差异不明显(P〈0.05)。回归分析表明,当水体盐度为26.3时,三疣梭子蟹特定生长率(SGRd)最大。2、不同盐度下,三疣梭子蟹幼蟹从Ⅶ期生长到Ⅹ期的蜕壳周期为18.9~23.5 d,各盐度组间的差异不明显(P〉0.05),但盐度30组三疣梭子蟹蜕壳周期较其他盐度组缩短了3.1~4.6d。低盐(15)下,三疣梭子蟹出现MDS(蜕壳未遂)死亡,蜕壳受到抑制;而高盐(35)则抑制三疣梭子蟹新壳的硬化,盐度20和25组三疣梭子蟹的蜕壳同步性较好。实验结果初步表明,养殖生产中水体盐度控制在25左右有利于三疣梭子蟹的蜕壳同步及生长。
路允良王芳赵卓英董双林马甡
关键词:三疣梭子蟹盐度蜕壳能量利用
不同底质和温度对金乌贼仔乌饥饿耐受能力的影响被引量:4
2018年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以金乌贼(Sepia esculenta)初孵仔乌为实验对象,研究饥饿胁迫下仔乌的行为、体征等的变化,以及不同底质(细沙组、无底质组、沙泥组)和温度条件对仔乌耐饥饿能力的影响,以期为其增殖放流最佳时期的选择和放流海域的合理规划提供参考。结果显示,饥饿对仔乌的形态特征、行为方式、活力状态等影响较大,饥饿12 d时仔乌全部死亡。水温25℃条件下,细沙组、无底质组和沙泥组的饥饿不可逆点(PNR)分别为7.5 d、8 d和9.5 d;饥饿前7 d,各组的累积死亡率相差不大,之后由高到低依次为细沙组、无底质组、沙泥组;饥饿10 d后,3个实验组仔乌的体重损失率分别为7.72%±2.80%、6.95%±2.64%和5.30%±2.41%。无底质条件下,28℃组、25℃组和22℃组的PNR时间分别为7 d、8 d和9.5 d;28℃组的死亡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饥饿10 d后,3组仔乌的体重损失率分别为8.90%±1.65%、6.95%±2.64%和5.79%±3.54%。实验结果表明,底质粒径较小的沙泥组对缓解仔乌饥饿起到积极影响,而粒径较大的细沙底质的作用与沙泥底质相反,随水温的升高会降低仔乌的饥饿耐受力,使其提前进入PNR。
王林龙王展张雪梅张秀梅
关键词:金乌贼饥饿不可逆点
2012年长江口水域溶解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4
2014年
根据2012年2、5、8和11月长江口4个季节航次综合调查资料,分析了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溶解有机碳(DOC)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了DOC分布与盐度、表观耗氧量(AOU)、化学耗氧量(COD)、叶绿素a以及颗粒有机碳(POC)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012年长江口区DOC的浓度范围在0.53~5.21mg/L之间,均值为1.86mg/L。DOC浓度秋季最高,夏季和冬季次之,春季最低。DOC空间分布整体呈现近岸高、远岸低的格局,高值区分布在口门内和近岸水域,外海区DOC浓度随着离岸距离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各季节DOC空间分布略有差异。DOC与盐度、COD以及POC的相关关系较强,与AOU和叶绿素口相关性较弱。2012年长江口有机碳以DOC为主,DOC对总有机碳(TOC)的平均贡献率为55.8%,其中冬季贡献最大(59.40A),其次为秋季(59.2%)和春季(55.3%),夏季贡献率最低(49.4G)。
邢建伟线薇微绳秀珍
关键词:环境因子长江口
氮浓度对盐生杜氏藻和纤细角毛藻叶绿素荧光特性及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8
2007年
在温度为(23±1)℃,盐度为31,光照强度为5000lx的条件下,用含有不同氮浓度(0μmol/L,55μmol/L,440μmol/L,880μmol/L,1760μmol/L,7040μmol/L)的培养基对中国海洋大学微藻种质库保存的盐生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和纤细角毛藻(Chaetoceros gracilis)进行培养,研究两种微藻在一次性培养过程中,不同氮浓度对其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叶绿素含量以及细胞密度的影响。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氮浓度对两种微藻的光合作用及生长均有显著影响(P<0.05)。两种微藻的Fv/Fm比值、叶绿素含量以及细胞密度均随着起始氮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1760μM时达到最大值,其后随着起始氮浓度的增加,上述指标反而下降。多重比较结果表明,盐藻和纤细角毛藻进行光合作用和生长的最适氮浓度都为1760μmol/L。。
尹翠玲梁英冯力霞曹春晖
关键词:盐生杜氏藻纤细角毛藻氮浓度叶绿素荧光
不同年龄花羔红点鲑肌肉成分和血液指标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7
2009年
对不同年龄花羔红点鲑(Salvelinus malma)肌肉成分和血液指标的分析结果表明,鱼体肌肉水分含量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呈逐渐升高趋势。不同年龄花羔红点鲑肌肉氨基酸种类完全相同,各种氨基酸含量在各龄鱼间均未见显著差异(P>0.05);肌肉脂肪酸含量高,不同年龄花羔红点鲑肌肉脂肪酸除十八碳三烯酸中C18∶3-γ含量差异不显著外(P>0.05),其他各脂肪酸含量均随年龄增长而呈显著增加趋势(P<0.05)。研究发现,不同年龄花羔红点鲑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中除红细胞渗透脆性、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外,其他各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龄鱼相比较,4龄鱼营养价值较高。
孟繁伊黄权郝凤奇
关键词:花羔红点鲑肌肉成分血液指标
饲料中维生素B_6对皱纹盘鲍幼鲍蛋白质代谢的影响被引量:12
2006年
以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Ino)幼鲍为研究对象,探讨维生素B6对其蛋白质代谢的影响。设计了3种维生素B6不同含量(0,40,4 000 mg/kg)的半精制饲料,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养殖幼鲍240 d。结果表明,皱纹盘鲍内脏团和肌肉中磷酸吡哆醛(PLP)的含量随饲料中维生素B6的添加而显著升高(P<0.05)。饲料中不同维生素B6水平对肌肉组织中蛋白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而显著升高内脏团中蛋白质的含量(P<0.05)。内脏团和肌肉中的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力随着饲料中维生素B6添加量的升高而显著增强,分别在维生素B6的添加量为4 000 mg/kg时取得最大值(P<0.05)。内脏团中所检测的各种氨基酸的含量与饲料中维生素B6添加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然而,肌肉中的天冬氨酸(Asp)、苏氨酸(Thr)、丝氨酸(Ser)、牛磺酸(Tau)的含量随着饲料中维生素B6添加量的升高而显著增加,并且分别在维生素B6添加量为4 000 mg/kg时取得最大值(P<0.05)。肌肉中甘氨酸(Gly)、丙氨酸(Ala)、缬氨酸(Val)、蛋氨酸(Met)的含量在两个维生素B6添加组(40 mg/kg和4 000 mg/kg)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均显著高于维生素B6缺乏组(0 mg/kg)的值(P<0.05)。
冯秀妮张文兵麦康森付京花艾庆辉徐玮刘付志国马洪明谭北平
关键词:DISCUSHANNAI
基于Ecopath模型的崂山湾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研究被引量:20
2019年
基于2014-2016年青岛崂山湾人工鱼礁区的生物资源调查数据,利用Ecopath with Ecosim(EwE)软件构建崂山湾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生态通道模型(Ecopath),系统分析了崂山湾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规律和结构特征,估算了栉孔扇贝的养殖容量。该模型由17个功能组组成,基本涵盖了崂山湾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过程。生态网络分析表明,生态系统各功能组的营养级范围为1.0-4.255,星康吉鳗占据了营养级的最高层。能量流动主要有5级,各营养级平均能量传递效率为10.8%,其中来自初级生产者的能量效率为9.8%,来自碎屑的传递效率为10.9%;系统总流量为14256.510 t km^-2 a^-1,其中68%的能量来自碎屑供给;系统的总初级生产量/总呼吸量为1.127,系统联结指数为0.293,杂食指数为0.333,表明崂山湾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成熟度较高,食物网结构较复杂,系统内部稳定性较高。关键种指数分析结果显示,许氏平鲉具有较高的关键指数和相对总影响,表明其可能在当前生态系统中扮演重要的生态角色。吊笼养殖栉孔扇贝生态容纳量为189.679 t/km^2,在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和稳定的前提下,当前现存量最大可增加18.55%。
刘鸿雁杨超杰张沛东李文涛张秀梅
关键词:人工鱼礁ECOPATH模型生态容量食物网
疣荔枝螺(Thais clavigera Kuster)人工繁育技术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本实验开展了疣荔枝螺(Thais clavigera Kuster)室内全人工繁育技术研究;具体包括亲螺人工促熟蓄养、卵囊采集、孵化、幼虫培育、变态和采苗等技术研究,同时,还开展了后期面盘幼虫对不同附着基的喜好选择性实验,以及不同饵料和光照对幼虫附着的影响研究。研究表明:雌螺分批产卵,单个雌螺平均每次产出受精卵为61 750粒;在水温27~29℃时,面盘幼虫经过20d左右的生长发育,壳长达到约600μm,此时开始附着变态,由浮游生活转变为底栖生活;附着后10 d左右变态为稚螺。后期面盘幼虫对附着基的选择性实验表明,固着牡蛎苗的栉孔扇贝壳和附有底栖硅藻的波纹板,是稚螺理想的附着基。不同饵料和光照对幼虫附着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附着变态期间,自然光照有利于幼虫附着变态;同时,连续投喂糠虾肉糜可显著提高幼虫变态率和稚螺成活率。本研究结果为今后疣荔枝螺产业化繁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田传远夏珮伦张嘉荣于瑞海郑小东顾忠旗黄继
关键词:疣荔枝螺附着基附着变态
共13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