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淮海工学院海洋学院

作品数:1,997 被引量:9,050H指数:34
相关作者:郭金耀杨晓玲吴建新李晓英江龙法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建设实验室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43篇期刊文章
  • 194篇会议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861篇农业科学
  • 449篇生物学
  • 321篇轻工技术与工...
  • 96篇化学工程
  • 87篇文化科学
  • 80篇环境科学与工...
  • 69篇医药卫生
  • 51篇理学
  • 28篇经济管理
  • 24篇天文地球
  • 14篇一般工业技术
  • 11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建筑科学
  • 6篇政治法律
  • 3篇机械工程
  • 3篇文学
  • 2篇哲学宗教
  • 2篇电气工程
  • 2篇社会学
  • 1篇冶金工程

主题

  • 150篇养殖
  • 112篇基因
  • 94篇活性
  • 81篇紫菜
  • 80篇对虾
  • 73篇发酵
  • 65篇条斑紫菜
  • 63篇病原
  • 57篇大豆
  • 50篇蛋白
  • 50篇抑菌
  • 49篇生物学
  • 48篇弧菌
  • 48篇教学
  • 46篇抗氧化
  • 45篇水产
  • 45篇海洋细菌
  • 42篇盐藻
  • 41篇食品
  • 41篇河蟹

机构

  • 1,938篇淮海工学院
  • 82篇中国海洋大学
  • 71篇江苏省海洋资...
  • 56篇天津大学
  • 55篇南京农业大学
  • 54篇中国科学院
  • 49篇上海海洋大学
  • 43篇江苏省海洋生...
  • 29篇江南大学
  • 27篇中国矿业大学
  • 18篇东北农业大学
  • 18篇赣榆县海洋渔...
  • 17篇南京师范大学
  • 16篇扬州大学
  • 16篇中国农业科学...
  • 15篇河北北方学院
  • 15篇连云港师范高...
  • 15篇中国药科大学
  • 14篇河北科技师范...
  • 14篇连云港市海洋...

作者

  • 366篇阎斌伦
  • 132篇王淑军
  • 126篇王萍
  • 92篇王兴强
  • 91篇程汉良
  • 89篇孟学平
  • 86篇马桂珍
  • 78篇暴增海
  • 76篇郭金耀
  • 75篇徐国成
  • 75篇杨晓玲
  • 70篇张晓君
  • 68篇董志国
  • 67篇许星鸿
  • 66篇吕明生
  • 65篇李信书
  • 63篇申欣
  • 57篇房耀维
  • 56篇王罡
  • 53篇徐加涛

传媒

  • 227篇淮海工学院学...
  • 114篇水产科学
  • 78篇食品科学
  • 67篇安徽农业科学
  • 50篇海洋科学
  • 37篇中国水产
  • 35篇水产养殖
  • 34篇江苏农业科学
  • 32篇作物杂志
  • 32篇食品研究与开...
  • 31篇水利渔业
  • 28篇科学养鱼
  • 26篇齐鲁渔业
  • 26篇水产学报
  • 24篇海洋湖沼通报
  • 24篇水产科技情报
  • 23篇食品科技
  • 22篇河北渔业
  • 21篇大豆科学
  • 19篇食品与发酵工...

年份

  • 1篇2020
  • 12篇2019
  • 14篇2018
  • 20篇2017
  • 32篇2016
  • 49篇2015
  • 68篇2014
  • 151篇2013
  • 156篇2012
  • 172篇2011
  • 178篇2010
  • 198篇2009
  • 130篇2008
  • 173篇2007
  • 123篇2006
  • 98篇2005
  • 48篇2004
  • 61篇2003
  • 68篇2002
  • 76篇2001
1,9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锰对盐藻生长与物质积累的调控作用被引量:15
2008年
试验结果表明,培养液中锰质量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盐藻细胞的生长与物质积累。培养基中锰质量浓度为4.0 mg/L时,盐藻细胞生长、蛋白质合成与β-胡萝卜素积累最多。当培养液中锰质量浓度较高(8.0 mg/L)或较低(2.0 mg/L)时,单个盐藻细胞中的蛋白质与β-胡萝卜素含量较高。但此时,因培养液中细胞密度较低,盐藻细胞积累的物质总量仍然较少。在锰质量浓度较高或较低的逆境条件下,盐藻可能通过适应性反应形成了逆境蛋白质与胡萝卜素等。
郭金耀杨晓玲
关键词:盐藻
中国明对虾FcβGBP-HDL基因和启动子的克隆及序列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FcβGBP-HDL是中国明对虾免疫应答中的一种模式识别受体,在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侵染后其表达显著上调。为了探讨FcβGBP-HDL在免疫应答中的转录调节机制,实验以FcβGBP-HDL cDNA为基础设计引物,采用染色体步移技术对其基因组DNA和启动子进行克隆,构建一系列缺失表达载体进行启动子活性分析。结果显示,FcβGBP-HDL基因全长6 713 bp,无内含子;启动子区域长1 507 bp,除了1个启动子核心序列、2个SRF、2个TBP、1个CTF和1个CRE等典型的启动子特征外,还有2个GATA-1、3个AP-1、1个c-Ets-1和7个Sp1等参与其它节肢动物免疫基因转录调节的结合位点;同源比对分析表明,FcβGBP-HDL启动子与FcCTL启动子相似度最高(41.4%);不同长度的启动子片段具有不同的启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的活性,其中去除5'端2个AP-1后的启动子片段具有最高的启动活性,去除启动子核心序列的启动子片段启动活性最低。研究表明,FcβGBP-HDL启动子可能在免疫反应中受到调节。
赖晓芳高焕孔杰王清印王伟继
关键词:中国明对虾基因组结构启动子
结合实验教学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思考被引量:1
2015年
为了提高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的科研素质,以生物化学实验为例,通过分析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教学改革,如实验设计、报告撰写、实验动手能力的训练,以及科研意识的训练等。这些方法的实施,调动了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提高了动手操作、数据处理以及结果分析等能力。生物化学实验课程与科研训练的有机结合,提高了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为学生的就业和深造奠定了基础。
王伟霞李福后
关键词:本科毕业论文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周氏新对虾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5年
王兴强阎斌伦马甡董双林
关键词:生活史繁殖病害防治石油污染资源管理
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实践教学探索被引量:2
2009年
本文从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科特点、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以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实际出发,对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进行了初步探索,将学校实验室的基本实验技能培训与校外实习基地的综合性实习有机的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王萍
关键词:生物技术本科实践教学
磷化氢在海水中的转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磷化氢在海水中的转化过程,分析了光照条件、氧化条件、通入方式等环境因子对磷化氢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日光照射条件下,磷化氢在海水中可部分转化为磷酸盐,但转化率相对较低,转化过程复杂;环境因子在磷化氢转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日光照射、紫外光照射、氧化条件等均能促进海水中磷化氢向磷酸盐和总磷的转化,在紫外光照射条件下检测到磷化氢向磷酸盐的最大转化率为66.6%。本研究对探索磷化氢在海洋环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冯志华宋秀贤李小军于海燕袁涌铨俞志明
关键词:磷化氢磷酸盐环境因子紫外光照射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番茄遗传转化被引量:6
2005年
利用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EHA101携带LycB基因(番茄红素β-环化酶)和潮霉素抗性基因,以东农704、708、709三个番茄品种的子叶、茎段为转化受体对番茄进行遗传转化,经PCR分子检测初步证明,目的基因LycB已整合进番茄基因组中。
任永霞王罡季静王萍
关键词:根癌农杆菌番茄
冻干蔬菜预处理的研究被引量:9
2000年
漂烫是冻干蔬菜的重要预处理工序,文章以黄瓜为例,对漂烫原理与作用、漂烫方法、漂烫程度控制以及影响预处理效果的两个主要因素———漂烫温度和漂烫时间进行了试验研究。
程远霞王国华张玉先杨玉兰刘兴利
关键词:漂烫感官指标蔬菜冷冻干燥预处理
裙带菜冰淇淋的研制
2004年
裙带菜(Undaria pinnatifida)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每100g干品中含粗蛋白11.6g,粗脂肪0.32g,碳水化合物37.81 g,灰份18.93 g,还有多种维生素,其营养价值和味道甚至超过海带。具有降血压和增强血管弹性的作用,是一种很好的食品,在日本其价格远远高出海带。我国裙带菜资源丰富,售价比海带便宜。用其汁液制成冰淇淋香气柔和,口感清凉,并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
严宏忠舒留泉邱春江
关键词:裙带菜冰淇淋营养成分保健功能
文蛤北方种群生化遗传结构与变异的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文蛤5个北方种群进行了生化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文蛤5个天然种群的多态座位比例为0.475±0.064;平均杂合度为0.212±0.026,总体上遗传多样性较好,遗传变异水平较高。在各多态座位中有78.95%的座位符合Hardy-W e inberg平衡,有65.79%的座位d值为正,34.21%的座位为近交座位,存在近交,但近交程度不高。通过聚类分析可以初步判定,这5个群体同属于一个种,种群间由于地理隔离已形成了不同的地理种群。
刘馨孙祥山高悦勉
关键词:文蛤同工酶
共19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