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组织移植与免疫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171 被引量:906H指数:15
相关作者:王南臧宁杜丽蕊刑飞跃陈艺菁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研究所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4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8篇医药卫生
  • 16篇生物学
  • 2篇理学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15篇细胞
  • 38篇小鼠
  • 31篇淋巴
  • 28篇淋巴细胞
  • 24篇免疫
  • 19篇T细胞
  • 18篇凋亡
  • 15篇胸腺
  • 15篇增殖
  • 15篇体外
  • 15篇活化
  • 14篇蛋白
  • 13篇细胞凋亡
  • 12篇流式细胞
  • 12篇流式细胞术
  • 12篇基因
  • 11篇抗原
  • 9篇受体
  • 9篇免疫缺陷
  • 9篇病毒

机构

  • 171篇暨南大学
  • 20篇暨南大学附属...
  • 6篇四川大学
  • 4篇赣南医学院
  • 4篇香港浸会大学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4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广州市第一人...
  • 3篇郑州大学第一...
  • 3篇中山大学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暨南大学第一...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解放军总医院...
  • 2篇河南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广东药学院

作者

  • 130篇曾耀英
  • 58篇肇静娴
  • 53篇何贤辉
  • 37篇王通
  • 33篇狄静芳
  • 27篇徐丽慧
  • 24篇邢飞跃
  • 18篇林羿
  • 18篇蔡小嫦
  • 17篇曾山
  • 17篇曾祥凤
  • 17篇刘毅
  • 16篇江逊
  • 12篇季煜华
  • 11篇王青
  • 10篇冯铮
  • 10篇梁佩燕
  • 9篇李海仙
  • 8篇俞瑜
  • 7篇李志杰

传媒

  • 49篇中国病理生理...
  • 15篇细胞与分子免...
  • 9篇中国免疫学杂...
  • 9篇免疫学杂志
  • 9篇暨南大学学报...
  • 5篇中华微生物学...
  • 5篇眼科研究
  • 4篇哈尔滨医科大...
  • 4篇中国药理学通...
  • 4篇生物工程学报
  • 4篇中国免疫学会...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中国临床康复
  • 3篇河南中医学院...
  • 3篇现代免疫学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国外医学(免...
  • 2篇中国药科大学...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广东医学

年份

  • 1篇2009
  • 8篇2008
  • 12篇2007
  • 41篇2006
  • 46篇2005
  • 30篇2004
  • 10篇2003
  • 13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 3篇1999
  • 3篇1998
1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调节性T细胞介导异基因交配孕鼠对父方抗原同种反应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研究怀有同种异基因胚胎对母体对父方抗原同种反应性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CFSE标记应答细胞、SNARF-1标记刺激细胞的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体系,对孕10.5d的同基因交配孕鼠BALB/c×BALB/c(syn-BALB/c)和异基因交配孕鼠BALB/c×C57(allo-BALB/c)对C57小鼠同种抗原的应答强度进行比较;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25+T细胞在syn-BALB/c和allo-BALB/c各淋巴器官的比例变化,及其胞内Foxp3表达。结果孕10.5d的allo-BALB/c对C57同种抗原的应答强度明显低于syn-BALB/c,但将应答细胞中的CD4+CD25+T细胞去除后,应答强度反而高于syn-BALB/c。allo-BALB/c脾脏、淋巴结和外周血CD4+CD25+T细胞明显高于syn-BALB/c,这些细胞均表达高水平的Foxp3。结论异基因交配孕鼠对父方抗原的同种反应性较同基因交配孕鼠降低,这一现象很可能是由CD4+CD25+Treg介导的。
肇静娴曾耀英刘毅
关键词:CD4^+CD25^+调节性T细胞混合淋巴细胞反应CFSE
CBA/N小鼠肝癌移植瘤的建立及重建SCID免疫的B淋巴细胞抗癌作用
2004年
目的 :研究CBA/N ,nude,SCID小鼠建立人肝癌模型和重建SCID免疫的特点 ,初步探讨B淋巴细胞及其抗体对肝癌细胞生长的排斥作用 .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接种到B细胞缺陷的CBA/N ,T细胞缺陷的BALB/c nu ,T ,B细胞缺陷的SCID小鼠及免疫重建的SCID小鼠中 ,观察瘤细胞生长特点 ;取实验小鼠血清 ,测定荷瘤鼠抗体Ig含量的变化 ,取小鼠血清与肝癌细胞作抗原抗体凝集试验 .结果 :CBA/N和用BALB/c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重建的SCID(B PBL SCID)小鼠不成瘤 ,nude ,SCID和用CBA/N外周血淋巴细胞重建的SCID (C PBL SCID)小鼠 1 0 0 %成瘤 ;有B淋巴细胞的实验鼠 (包括B PBL SCID)测到的Ig达到mg/mL水平 ,血清能与肝癌产生凝集反应 .结论 :SCID小鼠是建立肿瘤模型和免疫重建及其肿瘤免疫研究的理想的实验动物 ;
江逊张志培曾耀英王文亮黄立军施新猷
关键词:免疫缺陷小鼠
Toll样受体3参与双链RNA对小鼠妊娠结局的影响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3(TLR3)与双链RNA(dsRNA)相互作用对BALB/c和NOD/SCID小鼠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比较经过和未经预先TLR3阻断条件下同基因妊娠的BALB/c和NOD/SCID小鼠在dsRNA刺激后的胚胎吸收率(RR),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5+TLR3+细胞和CD45+CD80+细胞在CD45+细胞群中、以及CD8α+CD80+细胞在CD8α+细胞群中的百分率。结果:在dsRNA刺激下BALB/c小鼠RR显著升高,而对NOD/SCID小鼠无显著影响。BALB/c小鼠胎盘CD45+细胞群中TLR3表达率升高,并伴有CD45+CD80+细胞和CD8α+CD80+细胞百分率的升高。另可检测到CD45+细胞内IL-2表达率增高,而IL-10表达率下降;而在NOD/SCID模型中未观察到这种趋势。阻断TLR3能消除dsRNA对BALB/c小鼠胚胎排斥的诱导作用,并同时降低CD45+细胞群中CD80的表达率。结论:dsRNA与TLR3的相互作用可能参与CD45+CD80+细胞和CD8α+CD80+细胞的动员,随后母-胎界面IL-2表达增强,而IL-10表达减弱,最终导致胚胎被排斥。dsRNA引起的胚胎排斥过程可能需要具有正常功能的T细胞和NK细胞参与。
林羿张家玮狄静芳杨志陈艺菁曾耀英
关键词:动物模型免疫缺陷TOLL样受体
TLR9的特性及其介导CpG DNA的信号通路被引量:2
2005年
李岩邢飞跃
关键词:CPG信号通路免疫应答特异性配体
黄连素对T淋巴细胞活化和增殖的抑制作用被引量:56
2002年
目的 :研究黄连素 (Ber)对T细胞体外活化和增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正常人外周血全血培养 ,以植物血凝素 (PHA)或佛波醇酯 (PDB)加离子霉素 (Ion)刺激活化淋巴细胞 ,双荧光染色及溶血获取有核细胞后 ,以流式细胞仪分析T细胞表达活化抗原CD6 9和CD2 5的水平 ,并以碘化丙锭染色分析细胞周期分布 ,7-AAD活染分析细胞死亡率。结果 :浓度为 10 0 μmol/L和 5 0 μmol/L的Ber对PDB +Ion或PHA激活T细胞表达CD6 9有明显抑制 ,而 2 5 μmol/L的Ber抑制效应无显著性 ;随时间延长 ,对CD6 9表达的抑制程度下降 ;对于CD2 5表达 ,上述 3个浓度的Ber抑制作用均有显著性 ,且呈剂量依赖性。同时 ,这 3个浓度的Ber均能明显阻止淋巴细胞进入S期和G2 /M ,对细胞周期的抑制作用没有时相特异性。活染分析显示Ber对淋巴细胞无明显细胞毒性。结论 :Ber通过干扰早期活化信号转导通路而抑制T细胞活化和增殖 ,发挥其免疫抑制作用。
何贤辉曾耀英徐丽慧邱海霞蔡小嫦
关键词:黄连素T淋巴细胞活化抗原细胞周期
环孢素A与盐酸小檗碱联用预防大鼠心脏移植排斥反应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探讨环孢素A(CsA)与盐酸小檗碱联用对同种异基因大鼠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抑制效果。方法建立Wistar大鼠心脏到SD大鼠的异位(腹腔内)心脏移植模型,术后单独使用CsA、盐酸小檗碱以及联合使用CsA和盐酸小檗碱进行免疫抑制治疗,观察各组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结果单独使用不同剂量CsA者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较安慰剂组明显延长(P<0.01);CsA和盐酸小檗碱联用组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较单用小剂量CsA组明显延长(P<0.01);单用盐酸小檗碱组与安慰剂组相比,移植心脏存活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A与盐酸小檗碱联用预防大鼠心脏移植后的排斥反应具有协同作用。
倪兴华曾耀英狄静芳何贤辉肇静娴林羿王子栋曾山
关键词:环孢菌素药物协同作用移植物排斥
靛蓝和靛玉红对小鼠T细胞活化与增殖的影响被引量:13
2005年
目的:研究靛蓝(IB)和靛玉红(IR)对小鼠T细胞活化和增殖的影响。方法:以刀豆蛋白A(ConA)诱导小鼠T细胞活化和增殖,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早期活化标志CD69分子表达情况;通过2-(4-碘苯基)-3-(4-硝基苯基)-5-(2,4-苯二磺酸)-2H-四唑单钠盐(WST-1)法测定细胞增殖;通过CFDA-SE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增殖细胞各代所占比例和增殖指数(PI)。结果:小鼠T细胞离体培养6 h后,对照组活化比率为(14.25±2.25)%,在ConA的刺激下小鼠T细胞活化显著(35.25±2.31)%(P<0.01),IB和IR分别显著降低活化,(26.88±0.99)%和(23.98±2.25)%(P<0.01)。在ConA的刺激下,小鼠T细胞WST-1吸收度(1.28±0.09)显著高于对照组(0.33±0.02)(P<0.01)。IB和IR分别显著降低了ConA引起的WST-1吸收度增加(P<0.01)。在培养48 h后,空白对照组CFDA-SE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仅显示单一亲代峰(parent),PI为1.0。ConA刺激下小鼠T细胞明显增殖,出现子一代和子二代峰,PI为1.36。在IB或IR作用下,ConA介导的小鼠T细胞增殖明显下降,亲代峰细胞数增多,子一代和二代的细胞数降低,PI均为1.22,低于ConA组。结论:靛蓝和靛玉红均可以显著的抑制ConA介导的小鼠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
王通曾耀英肇静娴胡英杰江逊狄静芳冯铮
关键词:靛蓝靛玉红T淋巴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
喜树碱诱导Jurkat细胞线粒体膜电势和线粒体质量变化的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研究喜树碱(camptothecin,CPT)诱导Jurkat细胞凋亡过程中线粒体膜电势和线粒体质量的变化。方法:用喜树碱处理Jurkat细胞,利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研究细胞早期凋亡,PI染色流式细胞术测细胞周期,Annexin V-PE/DiOC6(3)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线粒体膜电势(△ψm),NAO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线粒体质量。结果:在10μmol.L-1CPT诱导下,6 h时Jurkat细胞早期凋亡的细胞比率(22.59±1.04)%显著高于对照组(3.93±0.73)%(P<0.01)。CPT组坏死比率(2.48±0.53)%与对照组(2.78±0.63)%无显著差异(P>0.05);并可使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峰。晚期凋亡的细胞比率为(13.58±0.97)%显著高于对照组(3.18±0.51)%(P<0.01),CPT组G0/G1期细胞比率(48.14±0.96)%,明显高于对照组(44.09±0.43)%(P<0.01)。CPT组线粒体发生明显去极化现象,AnnexinV+DiOC6(3)-的细胞比率为(19.47±0.69)%,而对照组比率为(4.21±0.40)%,差异显著(P<0.01)。同时,CPT组线粒体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CPT组NAO+细胞比率为(74.77±1.66)%,对照组为(92.24±1.41)%(P<0.01)。结论:CPT诱导Jurkat细胞凋亡过程中线粒体去极化作用增强并且线粒体质量下降,表明该凋亡过程与线粒体途径密切相关。
江颖娟曾耀英王通肇静娴刑飞跃王希朝梁佩燕
关键词:喜树碱JURKAT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细胞凋亡
杨梅素对淋巴细胞活化及增殖的影响被引量:19
2006年
目的研究杨梅素(myricetin)对小鼠T细胞活化及增殖的影响,探讨其作为免疫调节药物开发的可能性并提供相关实验依据。方法无菌分离小鼠淋巴结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杨梅素预先孵育1h,用多克隆刺激剂刀豆蛋白(ConA)刺激T细胞活化,利用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双染技术,流式细胞仪检测杨梅素对小鼠CD3+T细胞CD69表达的影响;采用3H-TdR参入法检测杨梅素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半定量RT-PCR技术从mRNA水平检测杨梅素对IL-2mRNA表达的影响。采用ELISPOT检测杨梅素对IFN-γ分泌的影响。结果杨梅素能抑制T细胞早期活化标志CD69的表达,并能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同时对淋巴细胞活化后IL-2 mRNA的表达及IFN-γ的分泌也有抑制作用。结论杨梅素对淋巴细胞的活化增殖反应具有抑制作用。
俞瑜曾耀英刘良季煜华邢飞跃肇静娴
关键词:杨梅素淋巴细胞活化增殖细胞因子
小檗碱对小鼠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被引量:13
2004年
目的 :分析小檗碱 (Ber)对小鼠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探讨其免疫抑制作用的机制。方法 :分离小鼠淋巴结细胞 ,以CFSE染色 ,加入多克隆刺激剂刀豆蛋白 (ConA)或者佛波醇酯 (PDB)和离子霉素 (Ion)进行刺激 ,以流式细胞仪分析小檗碱对淋巴细胞增殖率的影响 ;以WST 1检测淋巴细胞的增殖情况 ;用碘化丙锭 (PI)染色分析细胞周期分布 ;细胞凋亡以Annexin V染色进行分析。结果 :CFSE染色分析显示 ,当浓度为 10 0、30和 10 μmol L时 ,Ber无论对ConA或PDB +Ion诱导的小鼠淋巴细胞增殖 ,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P <0 0 5 )。以WST 1分析细胞增殖情况 ,也获得相似的结果。对细胞周期分析表明 ,随着小檗碱浓度的增加 ,处于亚二倍体峰的细胞数增加 ,处于S和G2 M期的细胞数则减少 ,而G0 G1 期的细胞数基本不变。Annexin V染色法结果表明 ,30 μmol LBer组Annexin V单阳性区域的百分率为 ( 7 13± 1 0 8) % ,与PDB +Ion阴性组的百分率 ( 2 4 9± 0 2 5 ) %比较有显著的差异 (P <0 0 1)。结论 :小檗碱对小鼠淋巴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 ,它能抑制淋巴细胞进入细胞分裂周期 ,这种抑制作用表现出明显的周期特异性。同时 ,Ber可以诱导体外培养的小鼠淋巴细胞发生凋亡。
杜丽蕊何贤辉徐丽慧曾耀英王青
关键词:小檗碱淋巴细胞细胞周期细胞凋亡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